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作用机制。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皮下注射Ⅱ胶原诱导实验性关节炎模型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大鼠滑膜组织VEGF的表达 ,同时采用关节炎指数积分法评价其关节炎症状。结果 :免疫大鼠 88.5 7%出现关节炎症状 ;模型组的关节炎指数积分逐渐增加 ,而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关节炎指数积分则在 30d后逐渐下降。正常组滑膜组织未见明显VEGF表达 ,模型组VEGF表达明显高于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 (P <0 .0 1) ;随着时间的延长 ,模型组VEGF表达逐渐升高 ,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的VEGF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 .0 1) ,且痹肿消汤组又低于甲氨喋呤组 (P <0 .0 5 )。结论 :VEGF参与了RA疾病滑膜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其VEGF表达的高低与关节炎症状的轻重有关。痹肿消汤和甲氨喋呤均具有阻断关节炎滑膜组织VEGF表达 ,且痹肿消汤阻断作用优于甲氨喋呤 ;提示痹肿消汤可能通过阻断VEGF的表达来阻抑关节炎滑膜血管翳的形成或骨质侵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敦煌消痹定痛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关节液一氧化氮(NO)和3,’5’-环腺苷酸(cAMP)及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CIA大鼠模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cAMP和PGE2含量,用亚硝酸盐-比色(Griess)法检测NO含量。结果:敦煌消痹定痛酊能显著降低CIA大鼠关节液中NO和PGE2的含量,升高cAMP的含量。结论:提示敦煌消痹定痛酊对CIA大鼠关节炎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通过抑制大鼠关节液中NO和PGE2的含量,升高cAMP的含量,从而减轻关节滑膜的炎症,这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宣痹汤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Th1/Th2细胞漂移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和模型复制组,模型复制组经成功复制CIA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和宣痹汤组(X组)。X组灌胃给予宣痹汤3周,同时M组和N组给予9.0 g/L氯化钠注射液3周。其间测量非致炎足踝关节直径,并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灌胃结束后,经股动脉取全血,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INFγ和IL-4水平;使用流式细胞术,以外周血CD4 INFγ 和CD4 IL-4 T细胞分别代表Th1和Th2细胞,测定各自在淋巴细胞所占比例,计算Th1/Th2比值,并将CIA大鼠踝关节直径与Th1/Th2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M组相比,CIA大鼠关节直径、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有改善(P<0.05);血清INFγ和IL-4水平,Th1所占比例以及Th1/Th2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Th2所占比率显著上升(P<0.01),且CIA大鼠临床症状的改善与Th1/Th2比值降低具有相关性(r=0.846,P<0.01)。结论:宣痹汤能有效缓解CIA大鼠临床症状,恢复Th1/Th2漂移,这可能是其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皮下注射Ⅱ胶原诱导实验性关节炎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大鼠滑膜VEGF的表达,同时采用关节炎指数积分法评价其关节炎症状。结果:免疫大鼠88.57%出现关节炎症状;模型组的关节炎指数积分逐渐增加,而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关节炎指数积分则在30d后逐渐下降。正常组滑膜组织未见明显VEGF表达,模型组VEGF表达明显高于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VEGF表达逐渐升高,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的VEGF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痹肿消汤组又低于甲氨喋呤组(P<0.05)。结论:VEGF参与了RA疾病滑膜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其VEGF表达的高低与关节炎症状的轻重有关。痹肿消汤和甲氨喋呤均具有阻断关节炎滑膜组织VEGF表达,且痹肿消汤阻断作用优于甲氨喋呤;提示痹肿消汤可能通过阻断VEGF的表达来阻抑关节炎滑膜血管翳的形成或骨质侵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形成及应用犀角地黄汤治疗过程中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磷脂酶C-γ1(PLC-γ1)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构建CIA模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法检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在第42天关节滑膜组织中PLC-γ1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PLC-γ1的相对表达量(0.125±0.001)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031±0.001)(P< 0.01),犀角地黄汤实验组PLC-γ1的相对表达量(0.072±0.001)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犀角地黄汤可降低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PLC-γ1的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痹肿消汤(bizhongxiao decoction,BZXD)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双向电泳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为阐明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作用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痹肿消汤治疗组(BZXD组),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制成实验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别分离正常组、模型组、BZXD组大鼠关节滑膜的总蛋白后,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2-DE胶获取电子图像,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此3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成功复制了CIA大鼠模型;建立了正常组、模型组和BZXD组大鼠滑膜的2-DE图谱,其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947±39,994±41,1031±52,其匹配率为92%,91%,94.2%;模型组的3块胶在蛋白质点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不同胶间蛋白质点在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IEF)方向的偏差是(0.896±0.217)mm,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do-decylsu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方向的偏差为(1.102±0.104)mm。比较分析模型组和BZXD组大鼠滑膜的2-DE图谱,发现此2组间有328个差异点,BZXD组有174蛋白质点表达上调,147个蛋白质点表达下调,7个蛋白质点只在模型组表达。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有193个差异点,123个在模型组表达上调,70个表达下调。结论:建立了CIA大鼠关节滑膜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识别了3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对这些差异蛋白质的鉴定将为痹肿消汤治疗RA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炎症发展和滑膜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皮内注射Ⅱ型胶原诱导大鼠CIA,给予不同剂量川芎嗪灌胃,以环孢霉素A(CSA)为阳性对照.检测关节炎指数积分和炎症足垫厚度,X摄片检测关节结构,透射电镜观察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化观察滑膜VEGF的表达和滑膜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SA和100 mg/(kg·d)川芎嗪可降低关节炎指数积分和炎症足垫厚度,减轻炎症关节结构的破坏,改善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抑制滑膜表达VEGF和减少滑膜MVD.结论川芎嗪可抑制CIA大鼠关节炎症发展和关节结构的破坏,其机制与川芎嗪可抑制滑膜表达VEGF,从而抑制滑膜组织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THH)对胶原诱导性大鼠关节炎(CIA)大鼠模型中对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动态观察关节炎指数(AI)与HE染色关节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表达。结果:THH的高中低治疗组以及地塞米松治疗组与CIA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HIF-1α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H治疗CIA具有明显疗效,提示其作用机制与调节滑膜组织内的HIF-1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毒伸筋汤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从细胞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以及清毒伸筋汤高、中、低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其余各组予相应治疗药物灌服,连续治疗28 d,评估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检测血清VEGF含量。结果清毒伸筋汤中、高剂量组在改善AI和下调VEGF方面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毒伸筋汤能下调CIA大鼠血清VEGF含量、降低AI,推测其能抑制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滑膜炎新生血管的形成,减轻关节骨质破坏和肿痛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通痹灵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炎症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通痹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理。方法 大鼠尾根部皮下注射Ⅱ型胶原蛋白建立CIA模型,分组给药治疗,给药37d后处死动物,对动物膝关节滑膜病理切片后分别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HE染色切片用显微镜观察炎症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增生和纤维增生情况,对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细胞情况以了解各组动物关节滑膜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切片显示通痹灵高剂量组滑膜炎症细胞浸润,巨噬样A型细胞增生和纤维组织增生的程度均比模型组低(P<0.05或P<0.01),并与正常组相仿(P>0.05)。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显示通通痹灵和雷公藤高剂量组均能降低滑膜VEGF表达水平(P<0.05)。结论 通痹灵有改善大鼠关节滑膜炎症,抑制滑膜VEGF表达作用,这可能是通痹灵治疗关节炎取得临床疗效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谭永东 《吉林医学》2011,32(14):2725-272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收治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8年,治疗的总优、良患者38例,总优良率达到84%,手术切口全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在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充分的术前计划,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入路选择以及良好的术后锻炼,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罗榕  司洋  安东梅  刘凌 《西部医学》2012,24(6):1097-1099
目的通过对癫痫和非癫痫误诊病例及24小时脑电图确诊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提高癫痫的诊断率,减少癫痫误诊。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误诊病例及经脑电图确诊的癫痫患者共172例,分析其误诊原因和临床特点。结果在纳入的172例患者中99例非痫性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43例癫痫发作误诊为非痫性发作,30例经24小时脑电图确诊为癫痫。癫痫最易被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晕厥、假性发作。反之,非癫痫发作误诊癫痫发作多见于假性发作、TIA。对24小时脑电图确诊的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现不自主咂嘴合并吞咽动作、上腹部不适是最常见待诊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论熟练掌握癫痫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仔细询问病史,认真做好体格检查,结合脑电图尤其是24小时视频脑电图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减少癫痫的误诊,提高癫痫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20.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