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银杏酸抑菌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杨小明  陈钧  钱之玉  郭涛 《中药材》2002,25(9):651-653
对银杏外种皮石油醚提取物和银杏酸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银杏酸和外种皮粗提物对金葡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耐青霉素金葡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银杏酸与青霉素联用,具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银杏酸及银杏酚的提取分离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外种皮含有醇、酚、酸等多种化学物质 ,不但有恶臭味 ,而且对较多人的皮肤会发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引起瘙痒 ,出现皮炎水疱 ,严重者出现痉挛和皮肤灼伤 ,这说明银杏外种皮中含有较多的活性成分[1] 。有研究者曾用银杏外种皮作过杀虫剂及有关农药的研究探讨 [2 ] 。多年来 ,银杏外种皮一直作为废物被丢弃 ,这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为更好地综合开发利用银杏资源 ,我们采用甲醇提取、乙醚萃取法 ,从银杏外种皮中提取出了银杏酸、银杏酚 ,为银杏外种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1 提取工艺银杏外种皮用 70 %甲醇浸提 ,浓缩液用乙醚…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银杏的形态分布、药用研究及繁殖方法。经研究发现银杏叶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银杏黄酮、萜类等,种仁成分主要为各种营养物质、维生素类、多种氨基酸等,外种皮成分主要为银杏酸、银杏醇、银杏酚、多糖糖甙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癌、延长衰老及对脑血管、心脏、神经等多种疾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银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银杏的形态分布,药用研究及繁殖方法。经研究发现银杏叶的化学成分主要的为银杏黄酮,萜类等,种仁成分主要为各种营养物质维生素类,多种氨基酸等,外种皮成分主要的为银杏酸,银杏醇,银杏酚,多糖糖甙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癌,延长衰老及对脑血管,心脏,心脏等多种疾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银杏外种皮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脱蛋白和未脱蛋白银杏外种皮粗多糖(GBEP)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药物方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型,利用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实验及脏器系数的变化,研究银杏外种皮粗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银杏外种皮粗多糖可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以及能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脾脏萎缩。结论银杏外种皮粗多糖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脱蛋白粗多糖的免疫活性稍好于未脱蛋白多糖。  相似文献   

6.
银杏研究现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银杏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提取,含量测定以及药理和临床等方面研究,开发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银杏酸单体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素琴  吉民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3):1365-1366
目前银杏叶和白果的开发利用已很多,但银杏外种皮的利用率低。研究发现外种皮中含有较多的银杏酸(ginkgolic acids,GAs),为6-烷基或6-烯基水杨酸,6位上的侧链碳原子数可从13至19、侧链双健数可从0至3个,是一系列同系物的混合物。银杏酸是银杏中除了黄酮和内酯外的另一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组分,具有致敏性、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等作用,在传统意义上是银杏产品中的有毒成分[1]。而现在对于银杏酸有了新的认识,银杏酸具有多种生理药  相似文献   

8.
银杏酸单体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小明  朱伟  陈钧  钱之玉  谢吉民 《中药材》2004,27(9):661-663
目的:从银杏外种皮中得到银杏酸混合物及三种单体,研究银杏酸的抗菌活性及其侧链与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银杏酸混合物、各单体及水杨酸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银杏酸混合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等G 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水杨酸无侧链,无抗菌活性.银杏酸侧链为C13:0时抑菌效果最强.结论:银杏酸的侧链是其产生抗菌活性的主要效应部位,侧链长短是银杏酸抗菌作用强弱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元·吴瑞<日用本草>记载,银杏"味甘平",可"敛肺气、定喘咳、止带浊、缩小便",具有温肺益气、延缓延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银杏外种皮是银杏果实肉质层,俗称白果衣胞,约占银杏整个种实的70%.近年研究发现,银杏外种皮具有延缓衰老、祛痰止咳、扩张支气管、降低血压、增加组织血液灌流、抗炎、抗过敏、抗氧化、抗疲劳等作用[1].外种皮中含有内酯、双黄酮、酚酸和多糖等多种成分[2],其中哪些成分具有抗脑衰老作用尚不清楚.本实验利用D-半乳糖建立脑衰老模型,探讨银杏外种皮内酯对衰老脑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旨在寻找银杏外种皮中延缓衰老的有效成分,以利于银杏的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超临界CO2萃取法从银杏外种皮中萃取银杏酚酸的工艺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等条件对银杏酚酸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银杏酚酸的最佳条件,用HPLC法对银杏酚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萃取压力为30MPa,温度45℃,萃取时间6h,CO2流量为2L/min为最佳条件。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银杏外种皮中的银杏酚酸比传统方法优越,表现在得率、纯度高,无溶剂残留,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制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对近年来国内外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银杏叶制剂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具有扩血管、抗氧化、改善学习记忆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痴呆症、糖尿病肾病等病。  相似文献   

12.
The Ginkgo biloba (G. biloba), commonly known as ginkgo, brings considerable benefit to common medicine, including weight loss effects, as well as antidiabetic, antihypertensive, and antilipidemic properties that could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MetS )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ents. Major compounds of G. biloba are terpene lactones (bilobalide and ginkgolides A, B, and C) and flavone glycosides (isorhamnetin, quercetin, and kaempferol). We evaluated the most relevant original articles to indicate the effects of G. biloba on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MetS, including obesity, high blood pressure, dyslipidemia, and hyperglycemia. Several electronic databases (Scopus, PubMed, Web of Science and Google Scholar) were searched and the articles that included Ginkgo's effect on one or more of the criteria for MetS were selected. This review indicated that G. biloba might be efficient in the improvement of MetS; however, more studies especially clinical trials are needed to evaluat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G. biloba.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性别、树龄银杏Ginkgobiloba叶在同一采收期的质量,为其资源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5个产地共36批的银杏单株叶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山柰素含量。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处理分析,建立银杏叶药材UPLC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探讨不同性别银杏叶的质量差异。结果 各组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85,雌株之间相似度低于雄株;产地、性别和树龄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组成和比例有一定的影响,成熟植株指纹图谱相似度变化幅度大于苗期植株;HM居群与其它居群样品的物候期不同。结论 不同产地雌雄株银杏叶的性状特征存在差异。LT居群银杏叶质量较佳且更稳定;苗期植株稳定性高于成熟植株;不同性别银杏叶质量差异标志物有所差异。为控制银杏叶内在质量建立了UPLC指纹图谱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合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用于分析不同性别银杏叶的质量,为银杏叶的质量比较和资源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银杏叶"成分-靶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复杂网络,预测银杏叶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有效成分及其潜在靶点。方法:建立药物分子-靶点相互作用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对银杏叶化学成分进行靶点预测,然后构建和分析银杏叶"成分-靶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复杂网络。结果:对银杏叶的34个化学成分预测出多个作用靶点,结果得到了文献验证;进一步网络分析的结果初步揭示了银杏叶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有效成分和潜在靶点。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研究中药的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陈冉  张艳欣  王丹丹 《中国现代中药》2021,23(12):2096-2106
目的 利用高通量测序,通过比较不同产地银杏叶内生菌的差异,并结合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从微生态的角度区分不同产地银杏叶的品质差异。方法 以都江堰、平邑、崇明3个产地4—7月的银杏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叶片内生细菌、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银杏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内生菌多样性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3个产地银杏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为都江堰>崇明>平邑;内生细菌的多样性随着月份整体呈降低趋势,丰富度在6月份最高;不同产地叶片间优势内生真菌与优势内生细菌均一致。相关性分析发现,银杏叶片内生细菌与黄酮醇苷大多呈显著正相关,如假单胞菌(Pseudomonas)、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等;银杏叶片内生真菌中,黄酮醇苷与链格孢属(Alternaria)、枝孢属(Cladosporium)、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通过高通量测序免培养的方法获得了较全面的内生菌信息,优于传统培养法。药用银杏在不同地域的内生优势菌较为一致,这可能与其稳定生成的次生代谢化合物有关。可通过属水平的群落结构区分3个产地银杏叶;化学成分与内生菌的相关性可以预测出与药效成分有关的菌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筛选银杏叶内生菌提供了实验基础,为探讨药用银杏道地性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产地栽培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银杏叶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方法 :HPLC法测定 35个产地银杏叶中 3种主要黄酮甙元即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含量 ,并以此换算出总黄酮含量。结果与结论 :各产地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其中产量大的江苏邳州、广西兴安、贵州正安、湖北安陆等地的银杏叶总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建立银杏叶片合理质量控制的方法,评价市售不同厂家银杏叶片的质量.收集市售银杏叶片,采用HPLC对其进行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含量测定,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方法进行测定,2批银杏叶片总黄酮醇苷含量不合格,3批银杏叶片萜类内酯含量不合格;建立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检测,不同厂家生产的16批银杏叶片HPLC指纹图谱标记出31个共有峰,与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763~0.989;采用LC-MS对指纹图谱色谱峰进行指认,鉴定出31个黄酮类成分.以总黄酮醇苷含量、萜类内酯含量和指纹图谱结合LC-MS技术整体评价银杏叶片的质量,为银杏叶片质量研究提供一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树龄银杏叶在不同季节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确定银杏叶最适宜采收季节。方法:采用HPLC法(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分别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结果:不同树龄,不同季节的银杏叶总黄酮、总内酯含量不同,结论:银杏叶的总黄酮、总内酯以二、三年生的为高,总黄酮在5月份,总内酯在9月份含量为高。  相似文献   

19.
一测多评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7种黄酮类成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7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验证方法在银杏叶提取物中应用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以槲皮素为内参物,建立槲皮素与其他6种成分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他6种成分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采用外标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7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Pearson相关系数法比较计算值和测定值的差异。结果: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和外标法测定值间无显著差异,实验所得的校正因子可信。结论:在对照品缺乏的情况下,以外标法测定槲皮素,利用相对校正因子实现对其他6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可行。  相似文献   

20.
甘草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甘草是一味常用大宗药材,来源于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其主要活性成分是三萜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溃疡、抗炎、解痉、抗氧化、抗病毒、抗癌、抗抑郁、保肝、祛痰和增强记忆力等多种药理活性.三萜皂苷是甘草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其药理活性研究的较为深入和明确.近年来,甘草黄酮类化合物被证明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后,也成为药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作者综述了甘草提取物、三萜皂苷和黄酮类成分近5年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试验研究表明甘草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具有调节和保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