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曲军  郑树江 《中国民康医学》2014,(16):F0003-F0003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6岁,因健康体检发现"肾占位"入院。既往体健。B超检查显示:左肾探及一低回声,大小约4.2cm×3.4cm。CT造影检查显示:左肾上极可见直径43mm类圆形动脉期明显强化灶,肾动脉受压,考虑肾癌。入院后外科检查,腹平软,未触及肿块,无压痛。术前准备充分后,于全麻下行左肾癌根治术。术中探及肿瘤位于肾上极,与周围组织尚清,解剖结构清晰,连同肾上腺一并切除。肾蒂周  相似文献   

2.
现将 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例 1:女 ,39岁。左侧腰痛伴全身乏力 2个月。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BL D ,Pr 。 B超 :左肾血管区中部见 3.0 cm× 2 .9cm实质性强回声灶 ,边界不规则 ,周围集合管扩张。 CT检查 :肾实质及肾盂内可见团块影 ,大小 3.0 cm× 3.0 c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59岁,因右腰部酸胀1年,于2007年1月入院,因发热及肉眼血尿,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彩超示:右肾上极一约5cm×4cm大小实性肿块,包膜完整。CT示:右肾上极见一约4cm×4cm大小肿块,突向肾轮廓之外,局部可见钙化灶,平均CT值28Hu,增强后病灶均匀强化,诊断右肾癌,行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大小约4cm×4cm×3.5cm,位于右肾上极,类圆形,分界清,包膜完整,质中偏软,周围无黏连。例2:患者,女,50岁,因查体发现左肾占位4天,于2007年12月收入院。体检无阳性体征。彩超示右肾上极偏内侧可见一实性略低回声,大小约4.0cm×2.4cm,边界清,局部向外突出,内有少许血流。CT示:左肾体积增大,上极表面不规则隆起,可见一类圆形占位病变,边界欠清,病灶尚规则,平扫密度均匀,呈略高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高于肾实质强化,左肾上极病灶大小3.6cm×4.7cm,与正常肾脏分界清,呈相对密度;诊断为左肾癌,行左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中发现左肾上极一肿物,边界清,包膜完整剖面质地均匀,呈红褐色。肾切除标本肿瘤切面表现为棕色或褐色,似肾实质颜色,境界清楚,未见明显出血坏死灶...  相似文献   

4.
范地兵 《四川医学》2012,33(4):723-724
1临床资料 例1,男,57岁.因"B超检查发现左肾占位20+d"入院.人院后查体无阳性体征,尿脱落细胞检查查见癌细胞,B超示左肾上份大小约4cm×3cm弱回声团,边界欠清楚,团块内查见点条状血流信号;左肾集合部分离约2.0cm,肾盂内透声差,可见弱回声部分充填.CT示:左肾上级见一密度不均匀结节灶,约4.0cm×3.0cm×4.0cm大小,肾实质密度不均.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 患者男,46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1周,血尿、腹痛1 d于2009年7月25日入院.患者1周前体检B超发现左肾多个低回声区,最大约9.4 cm×7.4 cm,腹部CT示:左肾见8.8 cm×7.5cm混杂密度肿块,肿块实质期轻度强化,左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未见明显癌栓,临近肾盂肾盏破坏,考虑肾癌.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性,23岁.因发现左肾积水行左肾导管置入术后半年就诊,无癫痫发作史.查体:智力正常,双侧颊部及颏部散在红褐色丘疹,呈蝶形分布.超声检查:双肾形态不规则,左肾实质区可见数个偏强回声团,其中一个大小为1.0 cm × 1.0 cm;右肾实质区可见多个偏低回声团,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杂乱并可见散在分布的团状强回声,最大一个大小为3.4 cm × 3.1 cm,异常区内血流较丰富;双肾实质内另可见数个无回声区.左肾肾盂肾盏可见少量液性暗区及大小为0.6 cm × 0.4 cm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右肾肾盂肾盏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膀胱壁增厚不光滑,其内可见一个大小为1.9 cm × 1.2 cm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左肾肾盂、左输尿管及膀胱内可见管道样强回声.超声诊断:双肾多发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囊肿(结节性硬化症),左肾结石并积水,膀胱结石.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0岁,因突发性左腰部胀痛伴发烧1周、抗炎治疗3天无效而收入院.发病以来无明显血尿及尿路刺激征.尿化验:蛋白(±),RBC1~2个/HP,WBC3~4个/HP.B超检查所见:双肾均增大,被膜欠光滑,左肾尤甚.双肾实质内可见数个大小不等圆形、椭圆形中强回声光团,有些边缘欠光滑.右肾内光团直径约0.8~1.8 cm,左肾内光团直径约0.9~2.6 cm,左肾上极与脾门之间有一个19.0 cm×18.9 cm×18.8 cm强回声光团,边缘欠光滑,与左肾无明显界限,其后方回声衰减,光团内尚可见4.6 cm×4.4 cm×4.3 cm不规则暗区.  相似文献   

8.
胡斌  曹海波  王志国 《安徽医学》2007,28(5):431-431
患者,男性,40岁,因“发现左上腹包块2个月伴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2天”入院,病程中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黑便,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腹略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左上腹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17cm×12cm,质硬,活动好,压痛(-),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血常规:WBC15.3×109/L,No.845,Hb150g/L,PLT127×109/L。B超、CT、MRI检查显示:左肾体积稍小,肾盂分离,左腹膜后可见一巨大囊、实混合型包块,大小18cm×12cm×10cm,17cm×13cm,左肾癌,未侵犯腰大肌等周围脏器。入院10天后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左肾癌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9.
肾脏原发性癌肉瘤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临床资料 ①一般资料:患者,女,54岁,左侧腰部持续性隐痛2个月,无放散痛,无肉眼血尿,体重下降10 kg②专科情况:双侧脊肋角对称,双肾区无隆起,双肾未触及,左肾区有压痛及叩击痛,B型超声显示,左肾上极一实性低回声光团约6.00cm×5.17 cm× 5.00cm,边界清楚;③病理检查:大体检查,已剖开的一侧肾脏,体积约13.0 cm×8.0 cm×5.0 cm,肾上极可见一直径6.0 cm的肿物,切面实性,灰白及黄褐色,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46岁,肉眼血尿1天就诊.无腰痛、无尿路刺激症状.专科检查:双肾区未触及明显包块, 无叩压痛.彩超显示:右肾大小形态正常,左肾下极实质单个圆形高回声肿块,大小约19mm×18m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后方无声影,CDFI示肿块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彩超诊断:左肾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错构瘤.CT检查提示:左肾下极见一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大小约2.2cm×1.8cm,CT值约60Hu,密度尚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CT值78~108Hu,边缘欠光滑,考虑左肾癌.病理活检:镜下诊断肾癌.形态符合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8岁。因间断性无痛性肉眼血尿8个月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部心、肺、腹部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CT示左肾占位性病变。术中见左肾中下极有一7.0cm×6.0cm×4.0cm肿物,质硬。临床诊断:左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2岁,乏力、心悸1个月无痛性肉眼血尿7天,无明显外伤史。查体:贫血貌,口唇、眼睑苍白,右肾区轻叩痛,患者父母均为多囊肾。临床诊断:①肾性贫血;②肾囊肿。B超检查示:右肾11.0cm×6.6cm×8.6cm,肾盂扩张,直径2.3cm,肾盏轻度扩张,肾盂内可见2.0c×2.1cm大小低回声区软组织团块,边界清。左肾大小形态正常,肾内结构回声清晰,膀胱探查未见异常。提示:右肾实质占位性病变(肾癌不除外)。血常规示Hb80g/L。尿常规:WBC(+)、RBC(+++)、PRD(+),偶见管型。骨髓穿刺检查示:缺铁性贫血。最后患者术后病理报告为肾脏瘀血。讨论肾癌在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3.
冯春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802-1802
患者,女,65岁,胸闷,气短5个月,近3天加重来我院就诊。应用HP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行腹部常规检查,肝胆脾及右肾大小图形未见异常,左肾下极可见异常回声团块,测大小4.5cm×4.1cm×3.9cm,形态不规则,内部为欠均匀的偏低回声,肾实质及集合系统正常结构不清CDFI显示:肿块内部可见丰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66岁。间断左侧腰痛3年,平卧加重2个月。体检:左肾区叩击痛,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行B超发现左肾区低回声肿块,约142mm×100×110mm。1.1 CT检查平扫左侧腹部见巨大团块状影,主要位于左肾下方,较大截面大小约140mm×95mm内见密度不均匀,可见脂肪密度灶及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74~25HU,其内软组织结节影可见周缘不均匀延迟强化为主,CT强化值约60HU,大部分区域可见包膜,但相邻左肾略挤压、左肾下极被包裹、分界不清,左侧肾周筋膜增厚,邻近降结肠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27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10年,加重1个月,于2009年5月11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情况:外生殖器发育正常.肛诊:前列腺大小正常,中央沟存在,未及结节及触痛,指套退出无血迹,肛门张力正常.血、尿、便常规正常,肝功、肾功正常.心电图、胸片检查正常.泌尿系彩色B超示:左肾体积增大,形态饱满,左侧输尿管未见扩张;右肾缺如,膀胱三角区右侧、前列腺上方可见一约5cm×4cm大小囊性肿物向膀胱内突起,边界清晰,并于膀胱直肠凹处及右侧精囊区上方可见管状、团状低回声区,范围分别为:6.7cm×2.0cm、4.4cm×2.1cm.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7岁,已婚.因盆腔包块2个月于2007年12月4日入院.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无异常,于阴道前穹窿与腹壁之间可触及一直径约3 cm的包块,质硬,活动度良好,无触痛,子宫后位,大小为7.0 cm×5.0 cm×3.0 cm,双侧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彩超:右肾大小为9.9 cm×4.0 cm,左肾大小为9.2 cm×4.1 cm.双侧输尿管无扩张.膀胱充盈,内壁光滑.膀胱前壁紧贴腹壁下方可见3.6 cm×3.2 cm实质性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包膜完整.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5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终末期而于1987年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术后服用环孢素A、强的松等免疫抑制药物治疗。99年开始出现左肾区疼痛、血尿。B超检查示:双肾萎缩、左肾下极包块。CT检查示:左肾下极占位病变,大小约6.0cm×4.0cm。经术前准备,在气管插管全麻醉下行左肾癌根治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肾脏癌肉1例     
1 资料 患者,男,62岁,发现左上腹包块1月入院.查体:左上腹7cm×4cm大小肿块,无明显压痛,活动度小.术中见:肿块位于左肾上极,突出于肾表面,与周围无粘连.探查腹腔其他脏器无异常.临床诊断:左肾癌.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患者,男,54岁,既往有肝、肾多发囊肿及肝血管瘤病史约20年。一年前,因高烧原因待查住院。超声检查,双肾囊肿数量增多,且左肾下极囊肿呈花瓣样改变,花瓣样的三个囊肿直径分别1.8cm,1.4cm,1.3cm,囊肿下方可见一实性回声,大小为3.3㎝×2.1cm。当时作cT平扫及彩超检查均提示双肾多发囊肿,左肾错构瘤(因结合其肝、肾囊肿及肝血管瘤病史)。其彩超图像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腮腺转移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我院2008年1例肾透明细胞癌孤立性腮腺转移临床病理特征,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鉴别诊断、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男性,60岁,2008年发现左面部肿物6个月,临床诊断腮腺混合瘤.大体:孤立性肿物1个,大小为6.0cm×4.5cm×1.1cm,界限清,无包膜,切面灰白暗红相间.镜下肿瘤位于腮腺组织周围,瘤组织呈腺泡状排列,瘤细胞胞浆丰富,透明(少许嗜酸),核大小一致,间质血窦丰富.追问病史,患者2002年于我院因左肾透明细胞癌行左肾切除术.复查:原肾癌切除后病理切片,左侧腮腺肿瘤与原肾癌组织像完全一致.病理报告:左腮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腮腺转移少见,病理诊断需除外腮腺原发透明细胞肿瘤,结合原发灶及免疫组化可以明确诊断.术前建议细针穿刺诊断,为腮腺切除术前准备提供重要的依据,腮腺切除术伴有面神经保护可作为孤立性腮腺转移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