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CDE)在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例ASD、12例VSD患者在CDE监测下行经心导管封堵术。结果6例SD、10例VSD封堵成功;3例ASD、2例VSD封堵失败。结论 CDE在筛选ASD及VSD封堵术病例、术中指导封堵器定位和释放、疗效评估和预后评价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临床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临床上心脏介入治疗的开展,超声心动图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已在不少医院开展,现将我院进行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IE)术前测定ASD大小、术中引导封堵操作及定位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说明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实际应用及其重要性。方法:共有4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经胸和/或经食道超声确定适合封堵。要中整个操作过程包括球囊测径到置入相应型号的封堵器,均在超声心动图和X线引导下进行。结果 术后即刻超声检查显示完全封堵,无残余分流。随访10 ̄14月,封堵器位置固定,右心负荷减轻,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创伤小,其中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房间隔缺损 (ASD)经右心导管行封堵术后 ,右心房 (RA)、右心室 (RV )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 86例ASD患者 ,均实施右心导管封堵术。封堵器为Amplatzer式封堵器。术前、术中和术后均经胸壁探查 ,观察心尖四腔心切面 ,比较术前、术后 5min及术后 2月时 ,RA和RV容积大小和形态的变化及三尖瓣返流 (TR)的变化。结果  86例患者术后封堵器位置均良好。其中 83例无明显穿隔血流。 3例因为两孔型ASD封堵其中较大一孔 ,术后 5min残余分流瞬时量平均为 1.6ml。 80例术前与术后 5min比较 ,RA和RV容积明显减小 ,RA容积平均减小了 2 4.4% ,RV容积平均减小了 18.1%。 41例术后 2个月复查 ,其中 3 7例术前轻度肺动脉压力升高者 (小于 45mmHg) ,RA和RV明显减小 ,形态和容积恢复正常。三尖瓣返流明显减少或无。 4例肺动脉压力中至重度升高者 (大于 65mmHg) ,术后RA和RV也有所减小 ,TR减少。结论 ASD经右心导管行封堵术的效果良好。彩色超声心动图能证实心脏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通过TTE选择适合封堵的ASD病人25例,在TTE及X线引导下行介入封堵术,术后通过TTE进行动态随访观察。结果25例中除1例释放失败外,其余24例均释放成功,成功率为96%;术后1例病人有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50%以上病人接受了6个月随访。结论经导管ASD封堵术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介入封堵术疗效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TTE可以准确地应用于ASD封堵术中。  相似文献   

6.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经心导管介入方法是近年来出现的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新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导管Amplatzer封堵器封堵ASD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代替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Amplatzer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经导管治疗ASD。方法:64例有外科手术适应症的Ⅱ孔型ASD患者行TTE检查,如果可清楚观察ASD及其周边残存房间隔、周围功能性结构状况,能明确判断适合封堵即可选择TTE引导封堵。否则进行TEE检查,符合封堵条件者采用TEE引导。TTE引导时,心尖四腔切面观察封堵器呈规整‘00’形,大动脉短轴切面呈规整‘00’形或‘Y’形,剑下两房切面呈规整‘吕’字形;TEE引导时,观察封堵器腰部卡于房缺处、两伞平行地夹于房间隔两侧。同时超声观察到封堵器位置稳定,无残余分流,不影响周围结构功能,封堵成功。结果:5例封堵失败,其中TEE3例TTE2例。TEE成功引导26例封堵器置入,TTE33例。4例患者封堵2次,第2次住院封堵3例成功,TTE和TEE各引导2例。TTE随访,术后24小时每组各有1例患者少量残余分流(分流束宽≤2mm),3个月时1例TTE引导的患者尚有少量残余分流。结论:大部分适合封堵的Ⅱ孔型ASD患者,TTE能清楚观察ASD及其周边残存房间隔状况、ASD边缘至周围功能性结构距离,可以代替TEE筛选患者、引导Amplatzer ASD封堵器置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 (TTE)对房间隔缺损 (ASD)封堵术病例的选择和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封堵术前对 4 8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经胸彩色超声测量房间隔的前后径、左右径 ,及房间隔残留端的长度 ,距离房间隔顶部、距离主动脉壁的距离 ,和三尖瓣、二尖瓣、上、下腔静脉口的距离。封堵术中观察封堵器释放的全过程 ,主要观察封堵器的房间隔缺损处的位置及张开是否正常 ,封堵器是否牢固 ,对瓣膜运动有无阻碍。封堵术后观察心房水平有无残留分流 ,封堵伞有无脱落 ,右房、右室、肺动脉内径有无变化 ,有无二尖瓣、三尖瓣返流。结果 :TTE检测 4 8例ASD封堵术患者 ,TTE测量房间隔缺损左右径平均 2 2 2 7± 6 0 5mm ,上下径 18mm ,平均分流速度 1 5± 0 2 8ml/s。术后 2天复查 ,4 8例右房右室内径缩小 ,心房水平分流消失。封堵器选择大于TTE测量值的 2mm~ 4mm。结论 :TTE检查对于术前选择合适的ASD患者 ,选择ASD封堵器的大小 ,术中监测封堵器位置是否合适 ,术后观察有无残余分流 ,评价疗效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34例ASD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边结构的关系,监测与引导封堵过程。结果 34例患者除1例封堵失败外,33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7.1%,术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封堵器位置形态正常,心房水平分流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术前选择合适的ASD患者,选择ASD的大小,术中封堵器的监测与引导,术后有无残余分流的观察都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898-1900
对比分析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与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8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心脏外科住院并行超声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儿26例(n=26),同期行超声引导经胸封堵术的患儿22例(n=22),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经皮封堵组26例均封堵成功,2例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3±13.2)min,住院时间(3.7±1.0)d。术后早期出现少量残余分流2例,术后1个月随访消失。经胸封堵组21例均封堵成功,1例因残余分流2mm术中转外科修补术,手术时间(54.7±12.5)分钟,住院时间(6.4±0.8)天,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13例。两组患儿术后6个月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mg/(kg.d)抗凝。经皮组和经胸组封堵器置入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7.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手术时间分别为(35.3±13.2)min和(54.7±12.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20);住院时间分别为(3.7±1.0)天和(6.4±0.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20)。至随访结束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外周血管损伤、心脏穿孔、封堵器移位、脱落等严重并发症。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ASD介入封堵术是创伤更小、花费更少、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超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彩超对41例房间隔缺损病人进行封堵术前筛查,评价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的关系。结果 41例房间隔缺损病人封堵成功,其中8例出现二、三尖瓣返流或残余分流,经调整封堵器的位置和方向后即刻消失。结论彩色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筛查有着极大的优势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按ASD封堵适应症筛选32例ASD患者,经导管在X线引导下进行封堵,术中超声心动图实时监测,术后即刻、1、3、6、12、24个月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 1例患者因ASD残端过薄且软,无法支撑封堵器而放弃封堵术,余31例(96.88%)患者封堵成功。26例(83.87%)术中超声显示即刻过隔血流束消失,5例(16.13%)存在微量残余分流,随访至6个月后,残余分流全部消失。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ASD封堵术中,对术前筛选病例、术中实时监测、术后定期随访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前后右心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的变化。方法对30例成功经导管ASD封堵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6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右心血流动力学及形态的改变。结果30例ASD封堵术均成功,患者术后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未见封堵器移位及ASD再通。结论ASD封堵术纠正了心脏解剖畸形和血流动力学异常;超声心动图对ASD封堵前后右心形态学评价及疗效观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房间隔缺损(ASD)经右心导管行封堵术后,右心房(RA)、右心室(RV)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 86例ASD患者,均实施右心导管封堵术。封堵器为Amplatzer式封堵器。术前、术中和术后均经胸壁探查,观察心尖四胺心切面,比较术前、术后5min及术后2月时,RA和RV容积大小和形态的变化及三尖瓣返流(TR)的变化。结果 86例患者术后封堵器位置均良好,其中83例无明显穿隔血流。3例因为两孔型ASD封堵其中较大一孔,术后5min残余平均减小了18.1%。41例术后2个月复查,其中37例术前轻主力升高者(小于45mmHg),RA和RV明显减小,形态和容积恢复正常。三瓣返流明显减少或无。4例肺动脉压力中至重度升高者(大于65mmHg),术后RA和RV也有所减小,TR减小。结论 ASD经右心导管行封堵术的效果良好,采色超声心动图能实心脏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及RT-3DE检查明确诊断,术中全程引导临床8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手术,术后经RT-3DE检查证实封堵效果.结果 8例介入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残余分流、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封堵器脱落、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RT-3DE可对缺损的部位、分型、直径、周长、面积做出准确定量诊断,无需经食管超声(TEE)和球囊测径,可靠性强,且远离放射线.对封堵伞与缺损及心脏内部结构之间的精确定位及操作引导具有二维超声、经食管超声和放射线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 ,6岁。运动后心慌气短 1个月入院。查体 :体温36 .8℃ ,脉搏 10 0次 /分 ,血压 90 / 6 0 mm Hg。无紫绀、杵状指(趾 ) ,不喜蹲踞 ,无咯血、晕厥及抽搐史 ,双颈静脉无怒张 ,胸廓无畸形 ,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 98次 /分 ,律齐 ,胸骨左缘二肋间可闻及 ~ 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正常 ,腹部平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 ,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电轴 40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胸片示双肺略增多 ,心脏呈二尖瓣型 ,左心可见四个弧形 ,肺动脉段凸 ,左心耳部丰满 ,心尖位于膈上 ,右二弓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无透视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 1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全程经超声引导进行封堵,包括引导导管的走行,指导封堵器的释放,监测手术的安全性.结果 10例手术顺利完成,成功率100%,手术平均时间52 min,无1例发生心包积液及心内结构损伤.超声监视下导丝呈强回声,外鞘管为2条强回声呈"等号状",导管顶端位置可注生理盐水明确.结论 房间隔缺损患者单纯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封堵术是可行的,可免除X线辐射,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胸超卢指导下心导管封堵术在房间隔缺损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患儿的疗效。结果其中38例封堵获得成功,2例失败,术后随访2月~2年,无不良并发症。结论经胸超声指导下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是一项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往外科开胸手术是其根治的唯一方法:近年随著AmplatxerASD封堵器临床效果的肯定.已使介入治疗成为ASD治疗首选的根治方法,本研究探讨了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成人ASD封堵术中的作用及临庆意义。  相似文献   

20.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房间隔缺损(ASD)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以往均采用开胸的方法治疗,创伤较大。1966年Rashkind和Miller首先提出应用球囊导管行房间隔造口术姑息治疗大动脉转位,介入治疗开始进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规范治疗范畴。1997年Amplatz开发了镍钛合金编织的新一代封堵器用于临床,提高了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成功率,使ASD等常见先心病介入治疗进入成熟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