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危重疾病,文中研究氧化应激调节因子Nrf2在SAH后脑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选取雄性ICR野生型( wild type, WT)小鼠及来源于ICR的Nrf2基因敲除( knockout, KO)小鼠,采用视交叉自体血注射建立小鼠SAH模型,实验动物分为WT假手术组、KO假手术组、WT SAH组和KO SAH组4个组,检测SAH后24 h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及GSH/GSSG,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脑组织含水量和伊文思蓝含量,TUNEL和尼氏染色,活动评分及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血管痉挛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MDA、TNF-α、IL-1β表达量上升,而GSH/GSSG下降( P<0.01);与WT SAH组比较,MDA、TNF-α、IL-1β表达量上升(P<0.05),而GSH/GSSG下降(P<0.05)。 SAH组前脑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较假手术组增加(P<0.01),与WT SAH组比较,KO SAH组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均升高[(0.808±0.004) vs (0.819±0.004)、(7.230±1.192)μg/g vs (11.628±1.040)μg/g, P<0.05]。 SAH后24 h,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神经细胞凋亡率上升(P<0.01),而神经元数量、ACA比值、血管半径/壁厚值、活动评分下降(P<0.01),与WT SAH组比较,KO SAH组细胞凋亡率上升[(23.733±8.204)%vs (36.267±10.612)%],而神经元数、ACA比值、血管半径/壁厚值、活动评分下降[(70.833±8.750) vs (51.767±13.006),(8.024±2.780) vs (6.861±2.702),(6.337±3.993) vs (5.107±38.05),(1.967±0.928)v s (1.433±0.679), P<0.05]。结论 N rf2 KO加重了SAH后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从而导致了SAH继发性脑损伤加重。 Nrf2对SAH 后继发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既往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观察SAH后氏血管痉挛状态2和结构变化、血脑屏障(BBB)开放肮脏了水肿过程。发现SAH后颅底动脉出现间期为72h的痉挛过程,RCBF变化与之有显著的相关性;SAH后早期血管壁呈现强裂的收缩,无血管壁结构变化,晚期在血管壁扩张过各中有部分内皮细胞脱落,弹力膜断裂和平滑肌细胞退性变;SAH后早中期出现轻度BBB通透  相似文献   

3.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由转录因子Nrf2、调控蛋白Keap1以及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组成,调节ARE下游包括氧化还原蛋白、二相解毒酶、转运蛋白等超过200种基因的表达,是介导抗氧化反应的关键信号途径。近年来,研究发现Nrf2通路有血管保护作用,文中就其在血管中的表达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5.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多见动脉瘤破裂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其患病率高达70%,其中17%~40%将并发神经功能障碍[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血管痉挛和SAH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使脑血管痉挛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大为降低.但引起脑血管痉挛的准确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明确SAH后脑血管痉挛的机制,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将SAH后引起脑血管痉挛的可能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36例患者经CT扫描或腰穿检查确诊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改良Fisher分级评估CT,对比经颅多普勒检查及颅内压变化。结果:出现脑血管痉挛13例,其中3例为重度血管痉挛,2例形成缺血性梗死,血管痉挛程度与出血量及部位有关。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引起血管痉挛,从而加重病情,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有 4 0 %~ 80 %的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 (CVS)轻者导致脑供血不足 ,严重者会发生脑梗死甚至死亡等并发症 ,是SAH患者的主要死亡和致残原因。目前 ,对其治疗的方法很多。我们复习有关文献 ,就近年来有关CVS处理方法综述如下。1 脑脊液 (CSF)引流和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t PA)注入早在 2 0世纪 70年代就有学者对SAH患者进行CSF持续引流防治CVS。引流目的是 :①清除蛛网膜下腔的血性CSF以及其他有害物质 ;②降低颅内压 (ICP) ,以减少因ICP增高而引起加剧的脑循环不足 ;③改善…  相似文献   

9.
许秀艺 《医学综述》2012,18(9):1300-1302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质。近年研究表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它在脑基底动脉内皮细胞以及周围的脑组织广泛高水平表达,与其调控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一起积极参与炎性反应、脑血管痉挛等生物进程。NF-κB的研究将为临床防治脑血管痉挛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深入研究SAH后CVS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42只大鼠随机分 :A组 :正常对照组 ;B组 :注射 0 9%氯化钠对照组 ;C组 :采用 0 1、0 2、0 3、0 4、0 5ml自体动脉血注入大鼠枕大池制作CVS模型。观察大鼠的存活、临床表现、血压、血气分析、rCBF测定及病理学检查等。结果 :B组大鼠均存活 ,临床表现典型及和病理学改变轻微 ,与A组差异不明显。C4 :大鼠均存活 ,但反应迟钝 ,自洁性差 ,血压短暂升高 ,rCBF下降明显 ,持续时间长 ;颅底出血 ,颅底动脉管壁破坏、层次结构消失 ,与B组差别显著。C1~ 3组大鼠死亡率高。C5组大鼠临床表现肌病理改变不明显。结论 :注射 0 2ml时 ,大鼠存活率高 ,临床表现典型 ,rCBF降低和病理改变明显 ,而且与慢性出血性脑血管痉挛相一致 ,是最理想的CVS模型。  相似文献   

12.
庞刚  肖泉 《广西医学》2007,29(6):853-855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30%~70%,常发生于蛛网膜下腔积血较厚的区域,可表现为局限性、节段性或弥漫性痉挛,损害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其中有20%~30%可造成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DIND)和脑梗死,又称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是病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  相似文献   

13.
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 (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amorrhage SAH)两种严重并发症 ,病死、病残率高 ,本文对 1 94例 SAH病人进行临床总结 ,以期提高这两个合并症的诊治水平。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94例均经腰穿、CT检查确诊 ,为我院神经内外科及 ICU科住院病人 ,男 96例 ,女 98例 ,年龄 9~ 74岁 ,平均 50岁 ,39岁以下 1 0例 ,40~ 6 9岁 1 32例 ,70岁以上 1 2例。动态起病 82例 ,静态起病 1 1 2例。伴高血压病 2 6例 ,晚期妊娠 2例。 2 8例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确诊动脉瘤 1 6例 ,动静脉畸…  相似文献   

14.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膀胱炎症疾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尿频、尿急和盆腔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临床上尚无长期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该病病因不明,机制不清,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介质在该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其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通路发挥关键作用.现将该信号通路在间质性膀胱炎...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欧绍武  王运杰 《医学综述》2007,13(6):420-422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但是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其内容主要涉及血管舒缩因子、溶血产物、血管壁结构、炎性反应、基因异常表达5个方面,本文从这五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亮  姜亚军 《铁道医学》1998,26(3):209-210
  相似文献   

17.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蛛网膜的血管破裂,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因红细胞破裂,释放5一羟色胺刺激血管壁引起脑血管痉挛,脑组织水肿而使病情加重,预后不良。我科从IWe年1月一lpes年1月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其中并发脑血管痉挛9例,经细心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其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sl.7岁。并发脑血管痉挛9例(40.9%),其中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55.8岁,好转7例,未愈1例,死亡1例。本组病例均口服尼莫地平或静滴尼莫通,以解除脑血管痉挛效果满意。也可反…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浆与脑脊液内皮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32例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 浆和脑脊液(CSF)内皮素(ET)的含量,并与35例正常人和35例脑梗塞病人对照,结果发现:SAH急性期患者血浆,CSF中的ET含量明显升高(P〈0.01),尤其是伴有脑血管痉挛者(CVS)升高显著(P〈0.05),说明内皮素在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到重大作用,为今后寻找有效的ET转化酶抑制剂及特异性ET受体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脑损伤后,脑组织挫裂,细小血管损伤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常伴有颅骨骨折。脑血管痉挛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残、致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2006年1月~2007年8月,我院收治2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均经CT扫描、脑脊液及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