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瑜  刘晓莺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8):1045+1066
目的:观察小剂量普通肝素早期应用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方法:对5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尿蛋白、血清总胆固醇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明显上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血纤维蛋白原恢复正常时间快于对照组;尿蛋白转阴时间少于对照组,尿蛋白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强的松治疗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而且无一例患儿发生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普通肝素可作为儿童原发性NS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强的松、洛汀新;低分子量肝素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40m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结果治疗3周后,低分子量肝素组尿蛋白明显减少,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其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浓度明显降低,D-二聚体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肾功能和血脂治疗前后和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2例出现皮下微小出血点.结论低分子量肝素有良好的抗凝作用,减少尿蛋白,有利于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缓解,且出血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是肾病综合征的理想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3.
肝素治疗伴有血浆纤维蛋白原异常的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维佳 《四川医学》2011,32(5):682-684
目的探讨肝素治疗伴有血浆纤维蛋白原异常的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伴有血浆纤维蛋白原异常的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肝素组和对照组,随访3个月观察并记录其治疗后尿蛋白转阴的时间。结果肝素治疗组患儿在起病1个月内尿蛋白转阴者为15例;对照组患儿在1个月内尿蛋白转阴者为5例;肝素治疗组患儿在起病1~3个月内尿蛋白转阴者为12例;对照组患儿在1~3个月内尿蛋白转阴者为6例。结论一定疗程肝素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伴有血浆纤维蛋白原异常的紫癜性肾炎患儿尿蛋白转阴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儿童原发性单纯性肾病综合征血免疫球蛋白G(IgG)与尿蛋白变化之间有无相关关系。方法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分析46例初次发病且未经激素治疗的原发性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IgG变化与尿蛋白定量的关系。结果血IgG与尿蛋白定量之间不存在线形回归关系,也无相关关系。结论部分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病时即有血IgG水平降低,但分析显示血IgG水平与尿蛋白定量之间不存在线形回归关系,也无相关性,提示大量蛋白尿可能不是某些原发性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IgG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曾国光 《中原医刊》2006,33(12):71-71
目的探讨肝素钠在小儿初治原发性单纯性肾病综合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4例初治原发性单纯性肾病综合征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儿均常规服用泼尼松1.5~2mg/(kg.d)(最大量60mg/d),其中33例患儿为肝素钠治疗组(每日100~125 IU/kg,静脉点滴4周),另外31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尿蛋白转阴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尿蛋白转阴病例中,治疗组尿蛋白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开始利尿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水肿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素钠不能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尿蛋白转阴率,但可缩短诱导缓解时间,增强利尿效果,尽快消除浮肿。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强的松、洛汀新;低分子量肝素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40m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结果:治疗3周后,低分子量肝素组尿蛋白明显减少,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其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浓度明显降低,D-二聚体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肾功能和血脂治疗前后和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2例出现皮下微小出血点。结论:低分子量肝素有良好的抗凝作用,减少尿蛋白,有利于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缓解,且出血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是肾病综合征的理想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以强的松、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潘生丁、速尿、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LMWH5000^u皮下注射。结果:治疗4W后治疗组纤维蛋白原(FIB)、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Sk浆蛋白明显上升;肾功能、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LMWH可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来氟米特(50 mg/d×3 d,30 mg/d×27 d,20 mg/d×5个月)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片30 mg/d,8周后渐减至5~10 mg/d维持)治疗15例狼疮性肾炎和1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疗程6个月,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及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1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ANA滴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1),血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补体C3明显升高(P<0.05~0.01),ds-DNA阴转率达93.3%(14/15).1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P<0.05~0.01),血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较好,而且副作用少,是一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9.
钟锦  陈原  杨敬  周玉玲 《重庆医学》2005,34(10):1466-146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病儿来自2002年1月~2005年2月间住院患儿,符合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伴发高脂血症者共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和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测定治疗前和治疗2~3周后血脂、24h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血脂和24h尿蛋白的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和24h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脂血症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是肾病综合征病情加重、复发及病情迁延的重要因素.临床运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耐受性好,血脂下降的同时,原发病也随之缓解.  相似文献   

10.
吴育红 《黑龙江医学》2014,(11):1281-1282
目的:观察川穹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常规给予强的松、转换酶抑制剂、潘生丁、利尿剂及降脂药物,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穹嗪与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水肿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甘油三脂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均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P<0.01);两组患者血小板、血肌酐指标均无明显治疗效果(P>0.05),在降血脂方面,两组间也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减轻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方面更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川穹嗪注射液、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以更显著地减少尿蛋白,提升血浆白蛋白浓度,从而加快水肿消退,提高临床缓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