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后不同时段相关血常规的计数,探索采用Trima5.1血细胞分离机及配套耗材采集单剂量和双剂量血小板安全可行的间隔期。方法:把外周血小板计数为170×10^9/L~230×10^9/L捐献单剂量血小板(3.0×10^11个)的献血者30例定为1组,把血小板计数为250×10^9/L~300×10^9/L捐献双剂量血小板(6.0×10^11个)的献血者30例定为2组,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献血者采前、采后不同时段相关血常规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献血者在采后30min血小板计数较采集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采后15、30d分别对2组献血员进行血细胞计数,1组献血者血小板的计数已恢复到采集前的水平,与采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献血者采后15d,血小板计数仍未能上升到采集前水平,与采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采后30d血小板的计数已恢复到采集前的水平,与采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献血者RBC、HGB、HCT、WBC在不同时段与采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献血者采后30min外周血小板计数全部〉100×10^9/L,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献血者机采前血小板计数〉170×10^9/L,捐献单剂量血小板的间隔期为15d是安全的;双剂量血小板捐献者采前血小板计数必须〉250×10^9/L,间隔期应为30d。  相似文献   

2.
黄振华 《内科》2013,(5):459-460
目的探讨咖啡酸片对尿毒症出血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引起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咖啡酸片,0.2g/次,3;K/d,不予常规止血药;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止血药治疗,如维生素K、止血凝酶等,疗程4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每周进行1次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功能检测,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咖啡酸片可改善尿毒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可提高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对尿毒症出血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勤  王恩  林敏华  颜小丹  张玉 《胃肠病学》2012,17(7):430-432
背景:研究发现凝血机制活化在炎症性肠病(IBD)的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选择素(CD62P)参与介导凝血和炎症反应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与活化的血小板或内皮细胞的黏附。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标记物P.选择素以及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用于溃疡性结肠炎(UC)疾病活动度评估的价值。方法:纳入65例活动期UC患者、31例缓解期UC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P-选择素阳性率,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MPV,分析三者与UC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UC患者外周血CD62P阳性率、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P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活动期UC患者三项指标的变化均较缓解期UC患者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62P、PLT与UC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MPV与UC活动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UC患者的机体处于高凝状态。P-选择素、PLT、MPV能反映UC疾病活动度,对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重梅  刘克宇 《山东医药》2007,47(25):82-83
检测并比较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HIE组)及足月正常新生儿(对照组)的PLT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结果显示HIE组PLT随病情加重而下降(P〈0.05,〈0.01),MPV、PDW随病情加重而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HIE组急性期PLT明显降低(P〈0.01),MPV和PDW明显升高(P〈0.05);HIE恢复期PLT、MPV和PDW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检测HIE患儿血小板参数,可作为临床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张义元 《山东医药》2009,49(2):93-94
检测56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实验组)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BPC)和平均体积(MPV)。56例UC患者经用艾迪沙治疗后缓解37例(缓解组),同样方法检测其外周血中的BPC和MPV。结果缓解组、实验组BPC及MP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明显高于缓解组(P〈0.05);实验组不同程度UC患者BPC及MPV比较,P均〈0.05。认为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BPC及MPV明显升高,BPC及MPV可作为评价UC活动度及其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采集后不同时段保存的新鲜血小板和不同时段制备的冰冻血小板的质量指标的动态分析,寻求血小板更适宜的冰冻保存时机,为偏型库存血小板的适时冰冻保存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Trima5.0血细胞分离机和配套管路,采集20份2个治疗量血小板(5.0×10^11~6.0×10^11/个),每份分为2袋,分别于采集后6h和72h制备为冰冻血小板并留样,1周后复苏留样,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黏附功能、血小板P选择蛋白、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PF3A)、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小板PH值和血块收缩试验。结果:常规保存条件下,72h内各时段的血小板的计数、血小板黏附功能、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PF3A)、血小板PH值和血块收缩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P选择蛋白在采后6h已明显升高(从10.12±3.75升高到42.5±18.6),采集后72h升高90.2±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F4在采集后不同时段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后6h与72h制备的冰冻血小板,血小板的PH值、血小板计数、PF3A与各时段的新鲜血小板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黏附功能、血小板P选择蛋白、血小板第4因子(PF4)和血块收缩试验和各时段的新鲜血小板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时段的冰冻血小板的各项质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rima5.0血细胞分离机和配套管路采集的血小板在常规保存72h内其活力优于冰冻血小板,采集后72h内制备的冰冻血小板,质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冰冻单采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在外科手术输血治疗中的止血疗效。方法:选择输血量大于2000ml的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将冰冻单采血小板或冷沉淀单独输注者与联合输注者作了对比观察。观察指标(输注前与输注后1~2h):①凝血酶时间(TT);②凝血酶原时间(PT);③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④纤维蛋白原(Fbg);⑤血小板计数PLT;⑥24h内有效止血率;⑦平均止血时间。结果:3组患者组内比较输注后1~2h比输前的TT、PT及APTT显著缩短,Fbg及ALT显著增加(P〈0.05或P〈0.01);联合输注组与单采血小板对照组比较,TT、PT、24h止血率及平均止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冷沉淀对照组比较,TT、PT、APTT、PLT、24h止血有效率及平均止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个对照组比较Fbg及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外科手术患者输血治疗中,联合输注组比冰冻单采血小板组及冷沉淀单独输注组具有更为显著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兔常温体外循环(CPB)前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材料和方法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2组:乌司他丁组(U组,n=10)和对照组(C组,n=10)。U组在CPB前给予乌司他丁10×10^4U/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CPB30min,流量为180—300ml/min,肛温维持在36.5~37.5℃。分别记录CPB前、停机、停机后1h、2h和3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率(PAR)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GPⅡb、GPⅢa的分子数。结果CPB后各时间点两组血小板计数较CPB前显著减少(P〈0.01),同时间点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PB后两组PAR较CPB前显著下降(P〈0.01),同时间点C组PAR下降较U组更明显(P〈0.05)。CPB后两组GpⅠb、GpⅡb、GpⅢa分子数较CPB前显著减少(P〈0.01),停机后逐步恢复,同时间点C组较U组更明显(P〈0.05)。结论CPB后血小板数目减少,膜糖蛋白分子数降低,粘附能力下降。CPB前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可减少CPB中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的分解,保护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小板聚集率仍然高的患者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与主要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住院进行择期PCI的冠心病患者1556例,服药前、术后24小时、28天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其中有402例患者[男178例,女224例,平均年龄(57.34±6.47)岁]术后血小板聚集率仍然高,其24小时的血小板聚集度与基线(服药前)的绝对值〈30%。把这部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01)继续服用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治疗组(n=201)除继续服用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每天加西洛他唑200mg,分两次服用。连续应用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包括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或亚急性血栓、靶血管重建、脑卒中)以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8天血小板聚集的抑制〈30%患者对照组有89.6%(180/201),治疗组有9.4%(19/20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急性血栓发生;亚急性血栓对照组有3.0%(6/201),治疗组有0.5%(1/201),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例死亡,治疗组无死亡;两组均未发生脑卒中;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1.5%(3/201),治疗组0.5%(1/201);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血管重建对照组有15.9%(32/201),治疗组6.5%(13/20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的发生率对照组4.0%(8/201),治疗组6.0%(12/201),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心脏事件的累计危险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血小板聚集率经治疗后仍然高(即血小板聚集抑制〈30%)的患者,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减少主要心脏事件的累计危险率,而没有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小板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相关关系。方法选取60例老年ACS病人,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30例,另设对照组30例。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及血球计数仪对各组血小板P选择素、血小板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老年ACS病人P选择素、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对照组(P〈0.05)。ACS病人P选择素浓度与MPV、PDW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0.48,P〈0.05),与PLT呈负相关(r=-0.34,P〈0.05)。结论P选择素参与了ACS并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变化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平均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羟基脲联合血小板去除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28例老年ET患者分为有临床症状组及无临床症状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羟基脲(Hu)治疗,剂量为O.5~3g/d。对血小板计数〉1000×10^9/L者,确诊后即采用血小板去除术1~3次,并且于血小板去除术后开始接受羟基脲治疗。结果有临床症状组的患者发病时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469.00±521.40)×10^9/L明显高于无临床症状组(892.00±302.10)×10^9/L(P〈0.01)。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为(1023.00±606.30)VS(468.00±236.20)×10^9/L(P〈0.01)。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CR16例(57.1%),PR11例(39.3%),NR1例(3.6%)。结论羟基脲联合血小板去除术治疗老年ET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查能否作为国人活动性炎症性肠病的评价方法.方法 11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和58例健康人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血沉检测.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分别依据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和Truelove-witts标准进行疾病活动状态的评价.结果 活动期克罗恩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和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则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亦显著低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计数高于缓解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白细胞计数高于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与血沉、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性(P〈0.05),而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沉、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血常规的多项指标随疾病活动状态改变而变化,并与目前公认的反应炎症指标呈明显相关性,提示血常规可以作为判断炎症性肠病活动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美沙拉嗪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案,将入组的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嗪治疗组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前者服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后者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疗程均为6周。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根据改良Mayo评分系统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判断治疗效果。结果美沙拉嗪治疗组有效率为90.6%,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有效率为7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美沙拉嗪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结论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而又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PR)和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IM)改善肝硬化患行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63例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和18例健康体检者。将病例组再随机分为3组,即PR+IM组、PR组、IM组,在治疗前、治疗2、4、8周后时,各组均在清晨空腹由同一医生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脾脏指数,同时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63例患者除12例因不能耐受中途退出外,其余51例患者中IM组血小板数、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脾脏指数在各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PR+IM组和PR组的血小板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仵各时段PR+IM组与PR组比较,血小板数、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脾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R+IM组、PR组及1M组各组间及治疗前后各时段脾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IM组和PR组及IM组的血小板数、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用IM不能改善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症,PR可以品著改善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症。与PR组相比,PR+IM联合组并不能进一步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与对照组相比,PR改善血小板计数的水平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治疗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STAT1、STAT4、IL-12、IFN-γ的影响,以便阐明嗜酸乳杆菌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5%DSS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菌粉保护剂组)、阳性对照组(美沙拉嗪组)、嗜酸乳杆菌低剂量组(1×10^6 CFU/mL)、中剂量组(1×10^7 CFU/mL)、高剂量组(1×10^8 CFU/mL)、正常组。以组织病理学积分评价疗效,同时观察嗜酸乳杆菌不同浓度干预后肠组织中STAT1、STAT4、IFN-γ和IL-12的表达水平。结果嗜酸乳杆菌可明显改善小鼠结肠组织损伤,降低IFN-γ、IL-12、STAT1、STAT4的表达。与美沙拉嗪组比较,高浓度组嗜酸乳杆菌可明显抑制IFN-γ、STAT1表达(P〈0.05),中低剂量组与美沙拉嗪组抑制作用接近(P〉0.05),嗜酸乳杆菌各个浓度组对IL-12、STAT4的抑制作用与美沙拉嗪组相当(P〉0.05)。结论嗜酸乳杆菌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STAT1、STAT4信号分子的表达来减少致炎因子的分泌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等指标与下肢动脉硬化性缺血疾病的相关性。方法:用独立样本t检验回顾性分析下肢动脉硬化性缺血疾病组与非下肢动脉硬化性缺血疾病组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等的统计学差异。结果:缺血组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非缺血组患者(P<0.01),分别为(7.15±0.62vs4.97±0.8)×109/L,(4.59±1.57vs3.10±0.72)×109/L,(1.92±0.74vs1.41±0.60)×109/L,(0.41±0.16vs0.30±0.01)×109/L及(224±66.8vs189±51.7)G/L。结论:炎性细胞及血小板等参与了下肢动脉硬化性缺血疾病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中性粒细胞水平与ST段下降幅度(STR)及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发病12 h内成功接受PCI的STEMI患者195例。PCI术前、术后2 h分别记录18导联心电图,PCI术后12 h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和BNP水平检测,随访6个月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根据中性粒细胞水平分为3组:第1组(中性粒细胞4.78×10~9/L)32例;第2组[中性粒细胞(4.78~8.79)×10~9/L]118例;第3组(中性粒细胞≥8.79×10~9/L)45例。结果第3组PCI术后2 h STR70%的患者较第1组明显减少(P0.01);高中性粒细胞(8.79×10~9/L)血症和高BNP(580 pmol/L)的患者比例STR70%组(13.8%;11.1%)比30%~70%组和30%组(20.96%和33.33%;28.7%和35.3%)均显著增高(均为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3组中性粒细胞与BNP水平的相关性最为密切(r=0.401,P0.001);随访6个月第3组MACE的发牛率(13.33%)明显高于第1组(6.25%)和第2组(6.78%)(均为P0.01),结论 PCI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与STR和BNP水平密切相关,PCI术后中性粒细胞数早期监测有利于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和临床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液处理前、后精液参数对以男性因素为主的宫腔内人工授精( 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30个以男性因素为适应证在我中心接受IUI治疗的临床资料,按处理前、后的精子前向运动数和精子回收率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临床妊娠率。结果(1)根据处理前前向运动数分成三组:<20×106/ml组、>20~<100×106/ml组和≥100×106/ml组,各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0.08%、12.79%和12.50%,各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处理后前向运动数分成三组:<10×106/ml组、>10~<20×106/ml组和≥20×106/ml组,各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8.42%、10.59%和12.57%,各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处理后精子回收率分成两组:<25%组和≥25%组,两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0.45%和12.76%,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IUI的妊娠率随着精液处理前、后前向运动精子数和精子回收率的升高逐渐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动员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促进梗死心肌血管新生,减小梗死面积的效果。方法①成年Wistar大鼠左前降支结扎造模,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假手术组(B组)、AMI组(C组)和氟伐他汀治疗AMI组(D组)。②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时段大鼠外周静脉血EPC动态变化。③4周末处死大鼠,心肌切片Masson染色,左室心肌正中线弧长方法计算梗死面积。④CD3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标记心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各组梗死、梗死周边及非梗死区新生血管数。结果①造模后第7天D组EPCs(37.13±3.44/2×10^5MNCs)显著高于A组(19.88±4.91/2×10^5MNCs)、B组(22.33±5.43/2×10^5MNCs)和C组(26.56±3.17/2×10^5MNC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A组有少量增加(P〈0.05),B组较A组无明显升高(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14天D组EPCs(45.5-±4.99/2×10^5MNCs)同样显著高于A组(17.25±7.17/2×10^5MNCs)、B组(22.78±2.91/2×10^5MNCs)和C组(26.88±3.76/2×10^5MNCs)(P〈0.05);B组和C组较A组有少量增加(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和第14天各组变化比较,A、B、C三组EPC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则明显增加(P〈0.05)。②D组梗死区新生血管计数(10.75±1.61/mm。)明显多于C组(5.09±2.33/mm。)(P〈0.01),梗死周边区新生血管计数D组(17.53±2.35/mm^2)同样明显多于C组(8.55±2.40/mm^2)(P〈0.01)。③D组梗死面积[(31.41±2.59)%]小于C组[(35.67±5.22)%](P〈0.01)。结论①氟伐他汀能动员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祖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使其数量增加并促进梗死周边区血管新生。②心肌梗死后大鼠应用氟伐他汀可以限制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