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由于临床护理操作不当造成的不合格标本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急诊科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从检验科退回的溶血标本15份、血量不足标本23份、未及时送检标本19份、认为有问题的标本16份,对以上标本均进行患者的再次采血,并将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量不足、未及时送检等问题标本与重新采血后标本的PT检测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凝血检测项目对采血技术要求比较高,应严格规范操作方法;如出现溶血、血量不足、采血部位不合适或标本未及时送检等,均应及时重新采血,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使用500μl加样器进行加样过程中发现,对每一标本加样完毕,均应更换滴头,否则会对PT、APTT、TT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少数医院工作人员,存在麻痹思想,为了省时节源,往往不及时更换滴头,用同一滴头进行加样,这样便存在滴头滞留标本问题,在此我们做了一些研究与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3.
临床乳糜血对凝血检测项目的影响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分析乳糜血对血凝仪检测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及探讨解决方法。方法 对24例乳糜血和30例健康人的血浆,分别用常规方法和低温(4℃)高速离心法进行检测。结果 健康人血浆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差异(P>0.05);乳糜血血浆组常规法fbg均测不出,有8例PT偏高,高速离心法处理后,fbg均可测出,8例PT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内(P<0.01)。结论 用低温高速离心法可以排除乳糜血对fbg和PT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阿司匹林对凝血检测项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司匹林对凝血功能存在一定的影响,它能使PT、APTT、TT时间延长,为此作者做了以下实验及分析: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检测对象选用病区送检标本,排除脂血、黄疸标本,取22人份标本的混合血浆。1.1.2检测仪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ACL-200型血凝仪,测试前测定参比血浆结果:PT12.8S;APTT30.6S;TT20.2S;均在允许范围内。1.1.3检测试剂由美国InstrumentationLaboratory公司提供。PT:选用ILTestTMPT-FibrinogenHS,批号为08468210;APTT:选用ILTestTMAPTTLyopholizedSilica,批号为08468710;TT:选用ILTestTMThrombintime,批号为…  相似文献   

5.
标本采集量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是临床常用的血栓与止血筛查实验,对患者的术前准备、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用药疗效的评估与监测有直接指导作用。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些护士抽血时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量来采集标本,这是否会影响  相似文献   

6.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凝血酶时间(TT)是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检测凝血系统是否存在缺陷的首选试验,但其检验前质量控制易被忽视,有文献报道,实验前误差占70.0%,即使最好的仪器设备也难以弥补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误差和错误,合格的标本是保证血液检验质量的先决条件。本文检测了60例溶血标本PT、APTT、FIB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姚家勇  刘培明 《临床医学》2003,23(12):59-60
目的 :探讨凝血检验标本室温下放置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 14份 ,离心分离血浆 ,即刻上机检测 ,然后将标本放置室温 ,分别于 4h、6h、8h重复检测 ,并与即刻上机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标本放置 4h ,PT缩短 ( P <0 0 0 1) ,APTT无差异 ( 0 10 >P >0 0 5 ) ;放置 6h ,PT无差异 ( 0 2 0 >P >0 10 ) ,APTT明显延长 (P <0 0 0 1) ;放置 8h ,PT延长 ( 0 0 0 5 >P >0 0 0 2 ) ,APTT明显延长 (P <0 0 0 1)。结论 :标本放置时间对PT、APTT检测结果影响很大 ,标本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超过 4h ,临床护士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控制血常规标本注入试管时间对患儿凝血发生率的影响,以指导未来患儿血常规标本注入试管时间的控制,旨在减少因凝血导致的重复抽血的发生。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于儿科接受血常规检验的120例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同时采集4~6支血标本,观察组采集足够血量后最先注入血常规试管,对照组采集足够血量后最后注入血常规试管;比较两组凝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凝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格控制患儿血常规标本注入试管时间,可有效减少试管凝血的发生,及早明确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是临床应用较多的检测项目,在血栓和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治疗的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凝血因子检测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实验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对提高凝血试验的准确性非常重要。现将我科2006~2007年经复查确定的54例检测错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所有标本均来自于本院住院病人,由护士采集,本科人员收集。1.2仪器Beckman ACL100全自动血凝仪。1.3试剂Beckman原装试剂。1.4比色杯原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离心时间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枸橼酸钠抗凝管采集40例健康者及70例住院患者外周血标本,3 000r/min分别离心5、10、15min,分离血浆标本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和凝血酶时间(TT)检测。结果 PT、APTT、Fg和TT检测结果在5、10、15min 3个离心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离心时间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无影响,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有所不同,需建立新的离心时间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抗凝剂对凝血4项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抗凝剂(109mmol/L枸橼酸钠)与血液不同比例分为A(1:7.3)、B(1:6.7)、C(1:6)、D(1:5.3)4组,检测各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与正常参考组(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9)比较,A、B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检测标本中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造成检验结果的差异可接受,这部分标本可让步接受。  相似文献   

12.
凝血试验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凝血试验检测主要用于凝血、出血及血栓疾病的诊断,也常作为手术前的常规检测。凝血试验的准确性,是指导临床正确治疗疾病的保证。它一般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各种凝血因子。由于其反应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酶类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临床检验中凝血真空采血管以及标本放置时间、温度对常规凝血4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20名健康者作为对象,对其实施常规凝血4项检测,分析不同凝血真空采血管、不同标本温度及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在采血管比较上,国产A管检测结果与美国进口BD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国产B管TT结果明显低于BD管,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上,在冰箱保存8h后的TT、APTT结果均明显高于即时检测结果,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IB结果比较上,冰箱和室温保存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凝血真空采血管的质量、标本存放时间过长均会对凝血检测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溶血是临床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穿刺、离心或血清量不够等因素,常产生不同程度的溶血标本。除了常见的红细胞破坏外,血小板、白细胞等血细胞破坏所释放的某些细胞内成分也可干扰或影响临床指标的测定^[1]。  相似文献   

15.
王晋  白黎  付墙  张琰 《华西医学》2002,17(4):546-547
止凝血试验结果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标本采集的质量 ,因采血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血技术、器具、抗凝剂的种类、采血量等均会影响止凝血试验结果的质量。而护理人员又是血液标本采集的主要操作者 ,因此 ,如何注意操作环节 ,提高采血技术与质量 ,减少或消除因抽血引起的结果误差 ,最大限度提高止凝血试验结果的质量非常重要。现就标本采集过程对止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1 血标本采集前的影响因素采血前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身份 ,并在装血的容器上注明患者的姓名、性别和病历号 ,然后 ,再次确认。应该消除患者对抽血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凝血分析时护理操作的重要性。[方法]2013年3月—2015年8月采集病人血液检测凝血项目,检验科反馈发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异常(60s)的不合格血样38例,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并按样本采集手册重新采血后送检,分析两次结果的差异。[结果]13例为从其他采血管倒入枸橼酸钠抗凝管,15例为穿刺不顺利,3例的原因为从三通管取血,未充分混匀血样及采血后送检时间过长各占1例,另外,有5例经重采血后结果未发生改变。[结论]凝血检测中护理人员的操作非常重要,一定要严格按照样本采集手册的要求进行采样,降低不合格样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前医院常用凝血筛选的试验有:出血时间(BT)、PLT、APTT、PT测定。但在凝血试验标本采集要求中没有特别注明对溶血标本的处理,而有些医院对溶血标本坚持发报告,只是在报告值后面备注标本溶血。也有文献报道,部分血凝仪对溶血标本的PT测定值干扰作用较小。为此,我们用LG-PABER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对病人血样在溶血前后的标本进行对照实验,以分析溶血标本对APTT和PT检测结果及临床诊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初筛实验结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血过筛试验指的是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凝血酶时间 (TT) ,它是临床工作中诊断机体止血过程凝血系统病理变化的重要指标 ,尤其在患者手术前更为重要。但测定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从而令结果的准确性受到怀疑。这里仅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过筛试验影响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体检正常人 (30例 )为正常组 ,而肝病、DIC等等患者 (15例 )为异常组。但不包括大剂量使用肝素的患者 ,此类患者难以判断凝固终点1 2 标本采集 静脉采血 1 8ml后放进装有0 2ml,10 9mmol L枸橼酸钠的抗凝瓶中 ,…  相似文献   

19.
抗凝比例对凝血检测项目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凝比例对凝血检测项目TT的影响,由于各类报刊杂志少有报道,为此,作者进行了研究探讨。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检测对象:健康人38例,年龄18~55岁,男20例,女18例。均无出凝血系统疾病,体检未发现有异常生理改变。女性排除妊娠、月经期。在空腹平静状态下抽血。为进一步检测探讨,作者选用病区送检标本,排除脂血、黄疸,20人混合血浆。1.1.2仪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ACL-200型血凝仪,测试前测定参比血浆结果在允许范围内。1.1.3试剂:由美国“InstrumentationLaboratory”公司提供。TT:…  相似文献   

20.
目的验证该实验室常规凝血检测离心条件并探讨建立优化离心条件。方法以该院体检者及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标准组、提速组。应用不同离心条件离心获得乏血小板血浆(PPP),进行常规凝血项目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检测;其次对不同血小板含量的标本采用常规条件和标准条件离心后,检测血浆中剩余血小板含量。结果常规组和提速组的凝血常规各项检测结果与标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浓度低于500×10~9/L时,常规条件和标准条件离心后PPP 100%合格,血小板浓度高于500×10~9/L时合格率降低为64%。结论目前的常规离心条件可以满足常规凝血检测,对特殊类型凝血检测及血小板浓度高于500×10~9/L的标本,需要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要求进行离心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