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乃强 《临床医学》2011,31(3):61-63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SA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置换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变化、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置换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头痛缓解、意识障碍持续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置换组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5),置换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疗效好,更好地预防并发症发生,可作为治疗SA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三通管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 ,以提高疗效 ,改善预后。方法 腰椎穿刺 (颈椎侧方穿刺 ) ,用三通管置换脑脊液。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脑积水死亡率明显减少 ,头痛时间明显缩短 ,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脑脊液置换术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继发性SHA31例和原发性SAH29例,间隔2-3日置换1次,可置换2-5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能降低原发性SAH和继发性SAH的颅内压,改善脑脊液循环,清除脑血管内活性物质,防止脑血管痉挛,减少蛛网膜粘连,降低病死率,且未见脑疝及其他不  相似文献   

4.
胡珊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2):5236-5237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7%,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曾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8):6778-6779
目的:观察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射地赛米松治疗老年人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设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入院后多次施行腰穿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经统计处理,差异有极度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老年人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佳,副作用小,并发症少且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脊液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的收治的10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栓塞术后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动脉瘤栓塞基础上,给予早期脑脊液置换方案。结果两组患者头痛、颈强直、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及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日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早期行脑脊液置换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平均住院日,辅以精心细致的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治愈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分析脑脊液置换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方法抽样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脑脊液置换组各50例,两组初始症状接近,观察他们临床治疗中的反应和表现。结果脑脊液置换组治愈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SAH优于常规治疗,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将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并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 结果:观察组头痛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好、安全、简便、实用,严密观察病情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并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结果:观察组头痛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好、安全、简便、实用,严密观察病情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继发性SAH31例(治疗组)和原发性SAH29例(对照组),间隔2~3日置换1次,可置换2~5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3.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5,P>0.05)。结论: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能降低原发性SAH和继发性SAH的颅内压,改善脑脊液循环,清除脑血管内活性物质,防止脑血管痉挛,减少蛛网膜粘连,降低病死率,且未见脑疝及其他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65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并均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结果:观察组头痛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好、安全、简便、实用,严密观察病情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术的观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呕吐等自觉症状明显,临床上常规采用止血、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治疗等措施,患者自觉症状缓解慢,采用置换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明显控制患者自觉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78例经头颅CT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分组行常规治疗加用脑脊液置换和仅用常规治疗,并作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头痛时间明显缩短,脑积水发生率明显减少,病死率下降,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措施积极,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显著,可快速消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剧烈头痛,对脑积水有较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行脑脊液置换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将1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在入院常规用药后行腰穿置管持续腰大池引流;对照组80例,在常规用药后每天或隔天行腰椎穿刺做脑脊液置换。观察两组病人头痛持续时间、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治愈情况、住院时间等。结果:持续腰大池引流与常规腰穿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行脑脊液置换不仅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方法,同时也能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原发脑室出血能够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已得到众多学者的共识。关于置换方法及置换量,各家报道不一,为进一步探讨置换方法、置换量及安全性,我们自1993年1月~2000年12月采用大量不等量脑脊液置换法,治疗SAH及原发脑室出血126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配合相关护理治疗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8~12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20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全部经CT证实并排除血肿及脑实质出血,通过腰穿反复7次用小容量(10 ml)生理盐水置换出血性脑脊液,并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20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脑脊液置换术配合积极护理后,80%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值结果显示,第4次置换前脑脊液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与第1次置换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次置换前与第4次置换前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循环,缓解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等临床症状,减少迟发型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置换量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 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 (大量脑脊液置换组 ) 30例、B组 (小量脑脊液置换组 ) 30例、C组 (保守治疗组 ) 30例。对A、B组腰椎穿刺用三通管行脑脊液置换 ,置换总量A组 5 0~ 70mL/次 ,B组 2 0~ 4 0mL/次。结果 头痛缓解时间A组 0 .0 5 ) ;总有效率A组 >B组 >C组 (P <0 .0 5 )。结论 早期大量脑脊液置换是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安全、有效手段 ,效果优于小量脑脊液置换 ,但并不能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颅脑术后体温呈逐渐上升改变,发热程度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此时予以抗生素静脉滴注及退热药物对症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持续物理降温效果较直接,持续时间短,需间断给予物理降温。予以颅内感染患者行诊断性腰椎穿刺,确定脑脊液WBC数值后,可根据检测结果明确发热原因。在传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腰椎穿刺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延伸,将硬膜外导管留置于蛛网膜下腔,行脑脊液持续引流,以达到脑脊液的更新,减少颅内细菌数量。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凡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临床上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经脑实质再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常称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归属于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范畴。我科自2001年5月~2003年11月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脑脊液置换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对37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行脑脊液置换中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12个月,本组病例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未发生颅内感染、脑血管痉挛、再出血及低颅压等并发症。结论做好脑脊液置换前后的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及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脑脊液置换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