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晚期孕妇凝血和纤溶功能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79例待产孕妇,检测其血浆凝血三项(APTT、PT、FIB)和D-二聚体水平,以71例非妊娠妇女作对照.结果 待产孕妇组APTT和PT明显低于非妊娠组,FIB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妊娠组(P〈0.01).而正常妊娠组与妊高征组PT、APTT、FIB和D-D比较,妊高征组PT、APTT时间明显缩短,FIB和D-D明显增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晚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前凝血功能和纤溶指标的检测对预防产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凝血、抗凝、纤溶功能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和免疫法检测85例妊高征患者、50例晚期妊娠者及50名正常非孕妇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PLG)、α2-抗纤溶酶(α2-AP)、D-二聚体(D-dimer)。所有测定均在SysmexCA-7000全自动血凝仪上完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晚孕组及妊高征各组PT、APTT、Fbg、AT-Ⅲ、PLG、α2-PI、D-di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晚孕组比较,妊高征及各组PT、APTT、Fbg、AT-Ⅲ、PLG、α2-PI、D-dimer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随病情加重差异有增高趋势。结论正常晚孕妇女处于高凝状态,而妊高征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且有血栓形成倾向。产前进行凝血与纤溶功能的检查对妊高征的监测和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在子痫前期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产科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D-二聚体、FIB水平及PT、APTT、TT。根据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将孕妇分为轻、中、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不同程度子痫前期孕妇的D-二聚体、FIB水平及PT、APTT、TT,并分析这些指标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T、APTT、TT均短于对照组(P0.05)。轻、中、重度子痫前期孕妇D-二聚体、FIB水平及PT、APTT、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FIB水平从高至低依次为重、中、轻度子痫前期孕妇,PT、APTT、TT从长到短依次为轻、中、重度子痫前期孕妇。D-二聚体、FIB水平与子痫前期孕妇的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825、0.764,P0.05),而PT、APTT、TT与子痫前期孕妇的病情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0.804、-0.789、-0.813,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的凝血功能存在异常,D-二聚体、FIB水平及PT、APTT、TT可反映孕妇机体内的血液高凝状态及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检查对妊高征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妇产科收治的妊高症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行产检的正常妊娠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T、FIB、APTT和DD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T、APTT显著更低,FIB、DD显著更高(P0.05),与轻度妊高征者相比,中度和重度妊高征者PT、APTT明显更低,FIB、DD明显更高,与中度妊高征相比,重度妊高征者FIB、DD更高、APTT更低(P0.05),观察组重度妊高征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7.25%(19/51)]显著高于轻度[18.00%(9/50)]和中度者[20.25%(16/7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率[24.44(44/18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7/100),P=0.00)]。结论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DD水平较正常孕妇有较大变化,且随着病情加重指标变化越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可通过检查孕妇PT、FIB、APTT和DD水平预测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正常妊娠晚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晚期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 ,判断凝血功能状态 ,为及时干预、防止异常高凝状态的加重提供实用指标。方法 :用贝克曼ACL2 0 0血凝仪检测正常妊娠晚期 (晚孕组 )、妊高征孕晚组 (妊高征组 )外周静脉血的凝血功能指标 ,并与同龄非妊娠妇女 (非孕组 )进行对照 (每组 60例 )。观察指标包括 :凝血酶原时间 (PT S)、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 (PT % ) ,凝血酶原时间标准化比 (PT 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 (TT S)、凝血酶时间标准化比 (TT 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 (APTT R)。结果 :晚孕组凝血功能指标PT S缩短 ,PT %增大 ,与非孕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其他指标虽有变化 ,但与非孕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妊高征组PT S明显缩短 ,PT %增大 ,PT R明显降低 ,与非孕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且与晚孕组比较PT S缩短及PT R降低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正常妊娠晚期血液呈轻度的高凝状态 ,可能有利于产后快速有效止血 ;妊高征者呈较重度病理性高凝状态 ,有血栓形成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北京普利生C2000-A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500例妊娠期妇女和70例健康育龄非妊娠期妇女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INR值的检测和比较。根据临床诊断将健康妊娠期妇女分为健康妊娠组、妊娠糖尿病组、妊娠高血压组,并对分组数据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与健康育龄非孕妇女比较,妊娠期妇女PT、APTT和INR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FIB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显示妊娠糖尿病组PT、FIB与健康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组PT、APTT、FIB与健康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孕妇临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对预防和早期治疗产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建民  黄伟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41-2341,2343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分别检测30例健康非孕妇女、171例健康临产孕妇和1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称妊高征)临产孕妇的PT、APTT、TT、Fib、D-D水平。结果临产孕妇组与健康非孕妇组比较PT、APTT、TT时间缩短,Fib、D-D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组与健康临产孕妇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妊高征孕妇存在明显高凝状态,具有血栓形成趋向。孕妇在临产前及时检测凝血4项及D-二聚体,有助于预防产后出血、血栓形成,对避免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和妊高征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凝固时间(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等反映凝血功能4项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厌PT、APTT、TT测定为凝固法,Fbg测定为发色底物法,均在CulterACL-2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试剂及定标血浆均为IL公司产品。结果妊娠中、晚期妇女与正常对照组或早期妊娠者比较,PT、APTT、TT时间明显缩短、Fbg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妊高征组与晚期妊娠组比较,PT、APTT、TT时间进一步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Fbg水平明显增高,其中65例中、晚孕妇女中39例大于4g/L,占60%;58例中、重度妊高征组中有46例Fbg>4g/L,占80%,某妊高征患者最高Fbg达7.5g/L。结论妊娠各期及妊高征患者由于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功能减弱,出现所谓妊娠期高凝状态。这一妊娠期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是导致妊娠期血栓病形成的重要原因,并可能与多种产科疾患有关。妊娠期间检测凝血4项指标的变化对预防血栓形成并及时进行抗凝治疗有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接诊的妊娠晚期孕妇2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3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采取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包括凝血四项,分别为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观察记录前述指标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同时对研究组妊高征孕妇与非妊高征孕妇进行前述指标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对前述凝血功能四项指标对比可知,研究组PT与APTT显著低于对照组,Fib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孕妇与非妊高征孕妇的PT、APT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妇女应尽早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并根据异常情况采取处理措施,对于预防及控制产后异常出血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胡敬  汪春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621-5622
目的 分析妊高征患者凝血系列各指标及血小板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妊高征患者及正常孕妇各50例,分别检测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及血小板(PLT)水平的指标,并将两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妊高征患者PT及PLT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孕妇组,APTT、TT、FI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结论 妊高征孕妇可同时存在凝血异常及血小板减少,且二者变化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妊娠妇女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的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妊娠妇女和60名健康育龄非妊娠妇女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测其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的水平及抗凝血酶Ⅲ(AT-Ⅲ)的活性。结果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相比PT、APTT缩短(P〈0.05)此两指标在妊娠早、中、晚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妊娠早、中、晚期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D-二聚体两者水平都显著升高(P〈0.01),FIB在妊娠晚期明显高于妊娠早、中期(P〈0.01)D-二聚体随孕期增加而不断升高(P〈0.01)AT-Ⅲ活性显著下降(P〈0.01),随孕期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P〈0.01)。结论正常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妊娠期进行凝血指标的监测,对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孕妇正常分娩前后的凝血与纤溶功能状态.方法 D-二聚体采用周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血凝四项采用磁珠血浆凝同法对我院妇产科213例血压正常孕妇、6例血压升高孕妇正常分娩前后进行检测.结果 孕妇正常分娩前D-二聚体和血凝四项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T/PT-INR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明显短于健康对照组,而血压升高孕妇组与血压正常孕妇组产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D-二聚体、FIB高于后者,PT/PT-INR、APTT、TT低于后者,但是,正常分娩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正常分娩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分娩72h后恢复.孕妇分娩前后联合检测D-二聚体、血凝四项能较全面反映孕产妇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平衡状态,对预防和治疗孕产妇因血栓性疾病、出血而带来的危险以及评估预后有着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凝血纤溶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妊娠结局的不同分为正常妊娠组和不良妊娠结局组。观察两组孕妇凝血、抗凝、纤溶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的差异,分析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 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者(流产、早产)10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0%;不良妊娠结局组患者的TC、TG、LDL-C、D-二聚体、HOMA-IR、FIB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T、APTT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HOMA-IR进入回归方程。说明D-二聚体、HOMA-IR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D-二聚体、HOMA-IR水平较高,则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较大,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3928-3929
目的探讨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检测在孕妇产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00例孕妇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00例未妊娠的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所有妇女均行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功能检查,观察对比两组人员各指标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孕妇D-D、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妇女,而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妇女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产前进行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检测可判断产妇有无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情况,为妊娠期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临产孕妇的凝血与纤溶功能状态.方法 D-二聚体采用乳胶凝集半定量法、凝血4项采用双磁路磁珠法,检测132例血压正常的孕妇、6例血压升高的孕妇及60例健康非孕妇女.结果 临产孕妇与健康非孕妇女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显著降低(P<0.01),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1),凝血酶时间(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妇正常分娩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联合检测D-二聚体、血凝4项能较全面反映孕产妇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平衡状态,对预防和治疗孕产妇因血栓性疾病、出血而带来的危险以及评估预后有着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妊娠期妇女在孕期不同时期血浆中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水平的变化情况,探究该变化情况在临床中的可利用价值。方法选用2013年7月-2014年2月,286例孕妇和98例正常健康非孕妇女的送检血样标本,血液标本检测项目有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TT)、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根据孕期的划分,早期、中期、后期和对照组分四组进行检测和数据统计,分析血浆中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妊娠的三个时期,DD水平呈阶梯性增长(P<0.05);PT在妊娠的三个时期是阶梯性递减(P<0.05);TT在妊娠的早期和中期并无明显变化,但在妊娠后期递减;APTT在妊娠前两个时期并无变化,但在后期明显低于前中期的数值(P<0.01);妊娠前期和中期FIB该项指标明呈现递增(P>0.05),但并不明显,妊娠晚期达到一个峰值,明显高于前两个时期(P<0.01)。结论对孕产妇整个妊娠期D-二聚体水平值和凝血四项变化情况实施动态数据监测,对预防和辅助诊断DVT(深静脉血栓)和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异常出血、孕产妇血栓性疾病等产科常见疾病具体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凝血、抗凝、纤溶功能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和免疫法检测85例妊高征患者、50例晚期妊娠者及50例正常非孕女性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PLG)、α2-抗纤溶酶(α2-AP)、D二聚体(Ddimer)。所有测定均在SysmexCA-7000全自动血凝仪上完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晚孕组及妊高征各组PT、APTT、Fbg、AT-Ⅲ、PLG、α2-PI、D-di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晚孕组比较,妊高征各组PT、APTT、Fbg、AT—Ⅲ、PLG、α2-PI、D-dimer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随病情加重差异有增高趋势。结论正常晚孕女性处于高凝状态,而妊高征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且有血栓形成倾向。产前进行凝血与纤溶功能的检查对妊高征的监测和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95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到该院行产前检查的90例健康孕妇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2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2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血清指标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血清D-二聚体、FIB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产次、流产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t=1.062、1.543、1.511、0.328、3.822,P=0.144、0.062、0.067、0.567、0.051);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PT、APTT、TT、FIB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66、2.806、3.491、2.024、8.627,P=0.000、0.006、0.001、0.044、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FIB是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二聚体鉴别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FIB为0.819,D-二聚体联合FIB的AUC为0.877,明显高于D-二聚体和FIB单独检测(Z=2.533、2.899,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D-二聚体、FIB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诊断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妊高征是围产医学中危害母婴健康的常见并发症.妊高征时,患者体内凝血系统的变化尤为显著,多种凝血因子和纤溶因子水平均发生变化.为了解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状态,我们通过对15例妊高征患者的PT、APTT、TT、Fbg、GMP-140、FDP、D-二聚体七个项目进行了实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健康非孕女性60例、正常临产孕妇80例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孕妇60例AT-Ⅲ、D-二聚体和Fib水平。结果正常临产孕妇组、妊高征孕妇组D-二聚体、Fib水平高于健康非孕组,AT-Ⅲ活性则低于健康非孕组(P<0.05)。妊高征孕妇组与正常临产孕妇组比较,AT-Ⅲ、D-二聚体、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AT-Ⅲ、D-二聚体、Fib联合检测对预防产后出血、血栓性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