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脑钠肽对早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对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90例AMI患者(男<55岁,女<65岁)入院时的血浆BNP和肌钙蛋白T(TnT)浓度,记录患者住院和平均随访6个月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意外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或再发心肌梗死),分析BNP与TnT的相关性及BNP对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早发AMI患者平均BNP浓度高于对照组[(238.74±131.59)pgmlvs.(38.70±23.81)pgml,P<0.01]。早发AMI组BNP与TnT成正相关(r=0.805,P<0.01)。早发AMI患者心血管意外死亡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事件组BNP与无此事件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生心力衰竭或复合心血管事件组BNP高于未发生组[(337.75±66.05)pgmlvs.(229.08±132.61)pgml,P<0.05;(304.05±134.94)pgmlvs.(214.37±120.86)pgml,P<0.01]。多变量回归分析,BNP是预测早发AMI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RR:1.831,95%CI1.086~3.514,P=0.016)。结论血浆BNP可以反映早发AMI患者心肌坏死的程度和预测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分化生长因子-15(GDF-15)、血清可溶性ST2(sST2)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57例AMI作为观察组,根据随访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分为MACE组(n=25)和无MACE组(n=32)。另选取同期52例于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结果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GDF-15、sST2及cTnI在各组间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GDF-15、sST2、cTnI及三者联合检测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MI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GDF-15、sST2及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MACE组GDF-15、sST2及cTnI水平均高于无MACE组(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GDF-15、sST2、cTnI联合检测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最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治疗时间长、大面积梗死及GDF-15、sST2、cTnI表达异常为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 AMI患者GDF-15、sST2及cTnI水平高于正常人群;GDF-15、sST2及cTnI为影响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水平的变化及其对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检测86例AMI患者入院时血浆CT-1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另选24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CT—l浓度将AMI患者分为CT-1〈300pg/mL组(n=52)和CT-1〉300pg/mL组(n=34),记录患者1个月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意外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或再发心肌梗死),观察AMI后CT-1水平的变化、CT-1与cTnI的相关性及其对AMI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AMI患者血浆CT-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CT-1水平与cTnI成正相关(r=0.761,P〈0.01);CT-1〉300pg/mL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CT-1〈300pg/mL组(P〈0.01);多变量回归分析,CT-1是预测AMI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RR:1.753,95%CI为1.112~3.438,P=0.012)。【结论】血浆CT-1水平能够反映AMI患者心肌坏死程度,也是预测AMI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9名健康对照者和80例AMI患者急性期的血浆BNP浓度,并对AMI患者在住院期及随后平均1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其预后状况。结果AMI患者发作期血浆BNP浓度(1784.40±1593.40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2.93±32.32ng/L),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随访结果显示,其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组在AMI期间的BNP浓度(2230.81±870.28ng/L)明显高于未发生组(1374.50±1011.42ng/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并且BNP浓度越高,再发心血管事件的机率越大,BNP浓度<1 500ng/L,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0%,BNP浓度1 500~3 000ng/L,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2.86%,BNP浓度>3 000ng/L,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2.5%,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NP浓度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子。结论BNP浓度与AMI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的BNP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并且BNP浓度越高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越高,BNP可作为AMI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心肌梗死面积及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按心肌梗死面积分为大面积组11例(27.5%)、中面积组15例(37.5%)和小面积组14例(35.0%)。另选同期经过冠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4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GDF-15、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观察GDF-15与心肌梗死面积及其余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MI各组中的GDF-15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浓度的大小随着梗死面积的扩大而变大,而且GDF-15与CK、CK-MB、cTnI及梗死面积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47、r=0.639、r=0.647、r=0.717)。结论 GDF-15对AMI的严重程度的判断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生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080-2081
分析观察血浆B型钠尿钛(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MA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将112例MAI患者纳入研究,对比不同梗死部位、不同Killip分级、不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患者血浆hs-CRP、BNP水平。前臂AMI组hs-CRP、BNP水平高于下壁AMI组;Ⅰ~Ⅳ级患者hs-CRP、BNP依次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发生心血管事件组较未发生组hs-CRP、BNP高;治疗后患者hs-CRP、BNP明显下降(P均0.05)。hs-CRP、BNP与AMI梗死部位、病情、心血管事件相关,可用于预后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7.
龚浩  胡威  李洁芳  李莉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7):1073-1074,1077
【目的】探讨早期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和近期左心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首发AMI患者,胸痛发作12h内成功再灌注者为试验组(26例),再灌注失败或未进行再灌注者为对照组(24例),在发病后3~4d采集静脉血测BNP的浓度。心肌梗死1周后和12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容积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期内试验组的BNP浓度明显降低,12周后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BNP与心肌梗死1周后和12周后LVESVI呈正相关。【结论】早期成功再灌注能降低AMI患者BNP水平,减缓近期左室重构,改善左心功能;BNP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以2005-01-30~2008-08-19期间就诊于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确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并溶栓的6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收集其血浆BNP浓度,记录其在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并通过浓度危险分层统计处理.结果 STEMI溶栓后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BNP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组(P<0.01),而两组BNP浓度在STEMI溶栓后出现死亡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100 pg/mL组病死率为0,BNP 100~500 pg/mL组为3.57%,BNP>500 pg/mL组为12.5%;不同BNP浓度组死亡、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测定BNP浓度对STEMI溶栓后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的预测,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1、0.945、0.945.结论 血浆BNP浓度对AMI急诊静脉溶栓后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概率具有临床预测价值,能为临床医生对AMI溶栓后患者及早进行病情危险分层及预后估计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微小RNA-499(miRNA-499)在急性心肌梗死(AMI)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确诊的AMI患者80例(AMI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SAP组),选取80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4组研究对象的血清GDF-15、c TnI、Myo、miRNA-499水平,并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及联合应用诊断AMI的临床价值。结果 AMI组患者的血清GDF-15、cTnI、Myo、miRNA-499水平均显著的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SAP组患者的血清GDF-15、cTnI、Myo、miRNA-499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MI组患者的血清GDF-15、cTnI、Myo、miRNA-499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的降低P0.05);血清GDF-15、cTnI、Myo、miRNA-499水平联合检测用于鉴别诊断AMI的灵敏度为96.42%、特异度为91.75%、漏诊率为3.58%、误诊率为8.52%、AUC值为0.933。结论血清GDF-15、cTnI、Myo、miRNA-499水平联合检测可以作为AMI早期诊断的一种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峰值浓度的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8例AMI患者入院即刻、6、12、18、24小时,第3、5、7天血浆BNP浓度,经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平均12个月的随访,观察早期再灌注组与非早期再灌注组患者的血浆BNP峰值浓度的差异,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的血浆BNP峰值浓度的差异。结果AMI后血浆BNP第一峰值浓度(386.3±114.0)ng/L和第二峰值浓度(296.5±96.2)ng/L均呈显著升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2.6±27.1)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再灌注可明显降低AMI患者BNP第二峰值浓度[(301±97.7)ng/L对(176.4±105.6)ng/L(P<0.01)];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浆BNP第一、第二峰值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组[(406.5±98.2)ng/L,(348.4±99.3)ng/L对(341.1±104.3)ng/L,(224.9±92.5)ng/L(P<0.01)]。结论BNP可作为AMI后评估预后的血浆标记物之一。积极的早期再灌注治疗有助于血浆脑钠素峰值浓度的降低和AMI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张小乐  苏永才  邓斌  冯新武  苏良献 《临床荟萃》2012,27(19):1667-1670
目的 分析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梗死面积及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之间的关系,评价BNP在AMI患者的危险分层和短期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非心力衰竭初发AMI患者82例,按照心电图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比较各组BNP水平;并按照BNP水平分为BNP<100 ng/L组,BNP≥100~200 ng/L组和BNP≥200ng/L组,比较各组MACE的发生率.结果 STEMI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NSTEMI组,(208.4±180.2)ng/L vs(93.6±76.8)ng/L (P<0.01).BNP≥200 ng/L组MACE发生率高于BNP≥100~200 ng/L组和BNP<100ng/L组(分别为46.2%,8.33%,3.12%;P<0.01).BNP与住院期间和短期MACE发生相关(HR=0.985,95%可信区间CI=0.973~0.996;P<0.01).结论 AMI患者的BNP水平越高,梗死面积越大,近期MACE发生率越高,高BNP水平是与住院期间和短期MACE发生率相关的危险因素.BNP测定有助于AMI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钙卫蛋白A4(S100A4)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中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12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非MACE组(37例)和MACE组(91例);同时选取64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S100A4、B型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S100A4、BNP和cTnT对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非MACE组血清S100A4、BNP和cTnT水平显著性低于MACE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S100A4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优于BNP和cTnT。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90,95%CI 1.24~6.74)、Killip分级(OR=5.02,95%CI 2.53~9.94)、吸烟史(OR=1.67,95%CI 1.07~2.61)、BNP>389.17pg/mL(OR=1.76,95%CI 1.19~2.61)、cTnT>0.93ng/mL(OR=1.61,95%CI 1.05~2.49)、S100A4>120.56pg/mL(OR=1.88,95%CI 1.16~3.02)是A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 AMI患者血清S100A4水平显著上升,可作为预测AMI患者MACE发生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血清NT-proBNP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树芝  鲁晓红  谭逵  陈健  易斌 《检验医学》2011,26(5):312-316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浓度变化对冠心病(CHD)患者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132例CHD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和30名健康对照者及3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后第7天、第15天、第30天血清NT-proBN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CHD患者同步作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 d,观察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 CHD不同病变程度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逐渐升高,并与患者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Ⅰ~Ⅳ]呈正相关(r=0.81,P〈0.01)。NT-proBNP〉1 596.63 ng/L的CHD患者NYHAⅢ~Ⅳ级、心电图ST-T改变、随访期内出现MACE的例数明显高于NT-proBNP≤1 596.63 ng/L者(P〈0.01)。ACS患者好转出院组治疗后第7天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继续下降。死亡组治疗过程中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治疗后第15天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心力衰竭(HF)恶化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阴性死亡组与cTnI阳性死亡组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与CH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CHD患者早期诊断、预后及死亡风险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CHD患者危险分层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伍树芝  鲁晓红  谭逵  陈健 《检验医学》2011,26(4):249-251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浓度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预后及死亡风险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72例AMI患者、4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30名健康对照者以及64例AMI患者治疗后第3天、第7天血清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 d,观察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 AMI组血清H-FAB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及对照组(P〈0.01)。血清H-FABP水平与cTnI呈正相关(r=0.53,P〈0.01)。AMI组和UAP组H-FABP阳性率明显高于cTnI(P〈0.05)。治疗前,死亡组与非死亡组血清H-FA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无MACE组血清H-FABP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低于正常参考范围,而MACE组和死亡组仍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治疗后第7天,MACE组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并低于正常参考范围;死亡组血清H-FABP水平与治疗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仍高于正常参考范围。AMI患者血清H-FAB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Ⅰ~Ⅳ]呈正相关(r=0.51,P〈0.01)。结论血清H-FABP可作为AMI的一种标志物,对AMI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观察治疗过程中血清H-FABP水平动态变化对AMI患者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B型尿钠肽(BNP)对伴急性胸痛但心电图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6例门诊及急诊急性胸痛或胸部不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测定BNP和肌钙蛋白I(cTnI),评价BNP对无ST段抬高的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156例患者中,不伴有心电图ST段抬高AMI患者,其入院时BNP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BNP诊断无ST段抬高的AMI的敏感度为0.63,特异度为0.42。联合应用BNP及cTnI可显著提高对无ST段抬高AMI的诊断敏感度(0.99),阴性预测值可提高至0.98。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对于诊断无ST段抬高AMI,BNP是一个显著的独立指标。结论:对于伴有急性胸痛但无ST段抬高的AMI患者,尤其是cTnI还未达到AMI诊断阈值时,BNP联合cTnI可能成为其有效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即刻B型钠尿肽(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Killip分级及院内主要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的308例AMI患者,按入院即刻血浆BNP水平分为3组,A组(BNP<100 pg/ml)116例,B组(BNP 100~450 pg/ml)125例,C组(BNP≥450 pg/ml)67例,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分为I级、II及II级以上(包括III级及IV级),比较3组BNP水平患者Killip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差异,并比较3组患者院内主要不良事件差异。结果 3组患者Killip分级构成比较,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B组与C组均随着BNP水平升高,Killip II级以上比率明显增加,均具有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随着BNP水平的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渐下降,分别为(60.39±7.46)%、(57.96±8.08)%及(46.87±9.53)%,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3组患者院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8%、6.4%和9.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MI患者的入院即刻BNP水平与Killip分级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与院内主要不良事件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IMI危险评分联合血清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连续收入院且随访资料齐全的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按TIMI危险评分的多个临床资料分析记分,将患者分成不同的危险层次,分析患者cTnI水平及TIMI危险评分对患者6个月随访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cTnI浓度为(27.25±5.62)ng/ml,无心血管事件组cTnI浓度为(8.31±3.7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5),cTnI≥11.93ng/ml者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5.56%,高于cTnI<11.93pg/ml组1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1,P<0.05);TIMI危险评分值高(≥6分)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2.50%)高于TIMI危险评分值低者(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1,P<0.05)。结论 TIMI危险评分和肌钙蛋白I水平越高,临床预后越差,联合评测可以提高预测特异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122例AMI患者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简称试验组,68例)和AMI未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简称对照组,54例),检测发病后24 h的BNP及cTnI水平。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后2周行心功能测定,并对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分析,同时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记录患者入院时心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并观察住院2周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试验组发病后24 h的cTnI、BNP水平及心率分别为(10.41±6.83)μg/L、(1 713.6±687.03)ng/L、(86±12)次/min,均高于对照组[(5.41±2.86)μg/L、(495.61±464.39)ng/L、(77±11)次/min](P0.05、P0.01)。BNP与cTnI呈正相关(r2=0.753,r=0.868,P0.01)。试验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分别为48.83%±5.01%、24.88%±6.5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4.82%±5.29%、30.86%±5.89%)(P0.01)。结论 BNP及cTnI的水平可以判断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对近期预后可做出评估。BNP和cTnI可作为判断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危险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等心肌指标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测定180例CHD患者,男115例,女65例,年龄41~75岁,平均(54.2±9.0)岁,其中心肌梗死(AMI)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60例;健康体检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3±8.8)岁。生化常规检测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Hcy、hs-CRP、BNP等相关指标。结果 CHD患者Hcy、hs-CRP、BNP及相关心肌标志物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MI组、UAP组明显高于SAP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CHD患者进行Hcy、hs-CRP、BNP的有效监测,将有助于了解病程,并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