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MHC II类转录激活因子(CIITA)的M1-RNA对细胞表面MHC II类分子表达的抑制。M1-RNA是核糖核酸酶P的催化活性单位,设计并克隆针对CIITA第452、629位点的M1-RNA(分别为M1-452-GS、M1-629-GS)及其相应的CIITA靶基因,分别插入pUC19、pGEM-7zf(+)载体,进行细胞外切割活性筛选。将细胞外切割作用明显的M1-629-GS亚克隆入psNAV载体(psNAV-M1-629-GS,pA629)并稳定转染HeLa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典的MHC II类抗原(HLA-DR、-DP、-DQ)的表达,RT-PCR检测CIITA的mRNA水平。在重组人γ干扰素诱导下,pA629阳性HeLa细胞株表面HLA-DR、-DP抗原表达分别降低了83.03%及89.91%;同时CIITA的mRNA含量明显减少(P<0.05)。CIITA的M1-RNA抑制了自身mRNA含量,从而阻止其调控的MHC II类分子的表达,为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HCⅡ类分子转录激活因子(CⅡTA)的M1-RNA对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表达的抑制。方法M1-RNA是核糖核酸酶P的催化活性单位,设计并克隆针对CⅡTA第452、629位点的M1-RNA(分别为M1-452-GS、M1-629-GS)及其相应的CⅡTA靶基因,分别插入pUC19、pGEM-7zf(+)载体,进行细胞外切割活性筛选。将细胞外切割作甩明显的M1-629-GS亚克隆入psNAV载体(psNAV-M1-629-GS,pA629)并稳定转染ECV304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典的MHCⅡ(HLA-DR、-DP、-DQ)类抗原表达,RT-PCR检测CⅡTA的mRNA水平。结果pA629阳性ECV304细胞株与对照组比较,HLA-DR、-DP抗原表达分别降低了89.21%及92.31%;同时CⅡTA的mRNA含量降低(P〈0.05)。结论CⅡTA的M1-RNA(M1-629-GS)降低了自身mRNA含量,从而阻止其调控的MHCⅡ类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抗CⅡ TA RNaseP抑制HeLa细胞表面MHCⅡ分子的表达。方法 M1-RNA是RNaseP的催化活性单位,从包含M1.RNA的pTK117质粒克隆抗CⅡTA RNaseP(M1-3408-GS),定向插入腺相关病毒载体psNAV(paAV-M1-3408-GS);以RT-PCR从Raji细胞株克隆靶基因模板,插入pEM-7zf( )载体(pGEM-3176)。psNAV-M1-3408-GS和pGEM-3176分别进行体外转录和体外切割实验。通过纳米载体介导psNAV-M1-3408-GS质粒稳定转染HeLa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HLA-DR、DP、DQ抗原表达,RT-PCR检测其CⅡTAmRNA水平。结果 M1-3408-GS与pGEM-3176体外切割产物电泳见预期切割条带。M1-3408-GS HeLa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其表面HLA-DR、DP、DQ抗原诱导型表达分别降低了79.21%、90.31%及48.30%;同时诱导型CⅡTA mRNA含量减少。结论 抗CⅡTA核糖核酸酶P(M1-3408-GS)有可能发展为新一代抑制自身免疫疾病的核酸药物。  相似文献   

4.
通过CIITA核酶抑制HeLa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的表达。设计并合成针对人类CIITA的核酶Rz464,通过体外转录和切割实验鉴定其活性。将Rz464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pRz464),并稳定转染HeLa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MHCⅡ类抗原表达,RT-PCR检测CIITA mRNA水平。结果表明,Rz464与CIITA靶序列体外切割产物电泳见预期切割条带。pRz464~+HeLa细胞与对照组比较,HLA-DR、DP、DQ抗原诱导型表达分别降低了79.21%、90.31%及48.30%;同时CIITA的诱导型mRNA含量明显减少。Rz464通过切割CIITA mRNA,进而阻止了后者调控的MHCⅡ类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通过CⅡTA核酶抑制HeLa细胞表面MHC Ⅱ类分子的表达.设计并合成针对人类CⅡTA的核酶Rz464,通过体外转录和切割实验鉴定其活性.将Rz464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pRz464),并稳定转染HeLa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MHC Ⅱ类抗原表达,RT-PCR检测CⅡTA mRNA水平.结果表明,Rz464与CⅡTA靶序列体外切割产物电泳见预期切割条带.pRz464+HeLa细胞与对照组比较,HLA-DR、DP、DQ抗原诱导型表达分别降低了79.21%、90.31%及48.30%;同时CⅡTA的诱导型mRNA含量明显减少.Rz464通过切割CⅡTA mRNA,进而阻止了后者调控的MHC Ⅱ类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MHCⅡ类分子转录激活因子锤头状核酶的生物学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MHCⅡ类分子转录激活因子(CⅡTA)锤头状核酶抑制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方法设计并克隆针对CⅡTA第464位点的锤头状核酶(Rz464)及其相应的CⅡTA靶基因,分别插入pGEM-T载体,进行细胞外切割活性鉴定,进一步将Rz464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pIRES2-EGFP-Rz464,pRz464),并稳定转染Raji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典的MHCⅡ(HLA-DR、-DP、-DQ)类抗原表达,RT-PCR分析CⅡTA mRNA水平。结果细胞外活性鉴定表明,Rz464具有明显的切割活性。细胞内切割实验显示:pRz464阳性Raji细胞表面HLA-DR、DP、DQ抗原表达分别降低了75.93%、64.14%、78.32%;同时CⅡTA的mRNA含量降低(P〈0.05)。结论抗CⅡTA锤头状核酶Rz464可有效抑制MHCⅡ类抗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利用CIITA(MHC eclass Ⅱ transactivator)基因反义RNA抑制MHC Ⅱ类分子表达的可能性,为CIITA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利用RT-PCR扩增能与CIITA cDNA第95至500bP互补的片段,并构建成pcDNA3/CIITA,重组质粒,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入人HeLa/Raji细胞和猪PIEC/L23细胞,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反义RNA对人/猪MHCⅡ类分子的抑制率和抑制程度。结果显示HeLa、Raji、PIEC和L23四种细胞MHC Ⅱ类分子受抑制率分别为46.7%(7/15),40%(6/15),46.7%(7/15)和33.3%(5/15)。典型受抑克隆细胞MHC Ⅱ类分子受抑程度高达85%,反义RNA对MHC Ⅱ类分子的抑制时间持续35-50d。CIITA反义RNA能有效抑制人/猪MHC Ⅱ类分子的表达,它在自身免疫和移植免疫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I类转录激活因子(CⅡTA)的siRNA对软骨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分子表达的抑制.方法 设计并合成针对CⅡTA编码区第176、741及3061位点的siRNA(分别为siRNA1、siRNA2、siRNA3).通过纳米载体介导siRNA稳定转染原代软骨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典的MHC-Ⅱ(HLA-DR、-DP、-DQ)类抗原表达,RT-PCR检测CⅡTA及其调控的MHC-Ⅱ类分子的mRNA水平.结果 在重组人干扰素(interferon, IFN)-γ诱导下,siRNA3阳性软骨细胞表面HLA-DR、-DP抗原表达分别降低了93.36%、94.16%,同时CⅡTA的mRNA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siRNA3抑制了CⅡTA的mRNA含量,并阻止其调控的MHC-Ⅱ类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管政  张军  沈茜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23(10):872-877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MHC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MHC class Ⅱ molecule transactivator,CⅡTA)突变体基因的腺病毒,并观察腺病毒介导该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表达产物的体外功能.方法: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从IFN-γ诱导后的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获得Ⅳ型CIITAcDNA;利用重叠延伸PCR法构建CIITA突变体基因,并克隆入表达载体pIRES;采用pAdEasy-1系统获得具有感染能力的、携带CIITA突变体基因的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CIITAm)和空载对照病毒(Ad-GFP),并经大量扩增、纯化及滴度测定;将Ad-CⅡTAm和Ad-GFP分别感染HeLa细胞和Raji细胞,流式细胞术观察对诱导型和组成型HLA-DR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了小鼠CⅡTA突变体基因,并构建了携带小鼠CⅡTA突变体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CⅡTAm;经流式细胞术证实感染Ad-CⅡTAm的Hela和Raji细胞较感染Ad-GFP的细胞,其表面HLA-DR分子的表达均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本实验证实了重组腺病毒介导表达的小鼠CⅡTA突变体在体外能够有效地抑制MHCⅡ类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介素27(IL-27)对THP-1单核细胞系Ⅱ类转录活化子(classⅡtransactivator,CⅡTA)和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 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分子的表达的影响及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激动剂LPS和Pam3CSK4的干预作用。方法RT-PCR检测CⅡTAⅠ、Ⅲ和Ⅳ以及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A和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mRNA的表达。半定量PCR检测HLA-DRA、DRB、DPA、DPB、DQA、DQB、IRF-1、CⅡTA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结果IL-27刺激24h后可分别上调THP-1细胞CⅡTAⅢ、CⅡTAⅣ和IRF-1mRNA表达水平。IL-27刺激24h和48h可升高MHCⅡ类分子mRNA的表达,并能诱导HLA-DR在28%和53%的THP-1细胞表面表达。在THP-1细胞和PMA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LPS和Pam3CSK4均可抑制IL-27诱导的CⅡTA和HLA-DR的表达。结论IL-27可上调THP-1细胞CⅡTA和MHCⅡ类分子的表达,这种作用可被LPS和Pam3CSK4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脂联素是否通过影响脂肪组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MHCⅡ)的表达调节糖脂代谢。方法: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KO)和C57BL/6小鼠(WT)分别给予高脂饲料或普通饲料,24周后,测量小鼠体重、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行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评价;检测脂肪组织MHCⅡ反式激活因子(CIITA)、小鼠MHCⅡ抗原Eβ(H2-Eb1)、MHCⅡ恒定链(CD74)mRNA及MHCⅡ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用siRNA沉默3T3-L1脂肪细胞中MHCⅡ的表达及用过表达载体升高3T3-L1脂肪细胞中的脂联素和(或)MHCⅡ的表达,检测脂联素对MHCⅡ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高脂饲料或普通饲料喂养的KO小鼠体重、FBG、FINS、HOMA-IR、TC、TG、LDL-C、肝脂肪变性、脂肪组织中CIITA、H2-Eb1、CD74 mRNA和MHCⅡ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WT小鼠。在脂肪细胞中,抑制脂联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siRNA干扰所引起的MHCⅡ表达降低,过表达脂联素后脂肪细胞中MHCⅡ的表达降低。结论:脂联素可以通过抑制脂肪组织中MHCⅡ的表达改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MHCⅡ类反式激活因子(cⅡTA)基因编码区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C19170G(Leu45Val)和C30799G(Ala500Gly)构成的4种不同单倍型cDNA的功能.方法 将4种不同单倍型的真核表达载体和卒载体分别转染至HeLa细胞.用RT-PCR和间接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未经转染的HeLa细胞、转染4种真核表达载体及卒载体的HeLa细胞cⅡTA mRNA与3种HLAⅡ类分子(HLA-DR、DP、DQ)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技术对其表达的3种HLAⅡ类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未经转染和转染空载体的HeLa细胞均尤CⅡTA mRNA和3种HLAⅡ类分子的表达,而转染4种不同单倍型真核表达载体的HeLa细胞均出现CⅡTA mRNA表达,并表达3种HLAⅡ类分子.证实了转染4种不同单倍型真核表达载体后的HeLa细胞3种HLAⅡ类分子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中国人CⅡTA基因编码区这两个SNP位点的多态性(2个位点氨基酸的改变)不影响CⅡTA反式激活HLAⅡ类基因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例CIITA基因突变所致MHC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缺陷病患儿临床与分子特征。方法分析1例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MHCⅡ类分子缺陷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Sanger测序分析患儿CIITA基因序列、PCR法检测T细胞受体长度多样性,流式细胞术检测HLA-DR蛋白表达。结果患儿,男,2岁2月,3月起病,表现为反复腹泻、呼吸道感染、持续CMV感染、卡介苗病、重度营养不良,IgG、IgA下降、IgM升高,CD4~+T细胞比例下降但数量正常、CD4/CD8比例倒置。CIIT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3223CT来源于父亲;c.1240delC来源于母亲,为未报道新发突变。患儿B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的HLA-DR表达明显降低,T细胞功能轻度受损。确诊后患儿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因发生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死亡。结论经临床、免疫学筛查、基因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确诊MHCⅡ类分子缺陷患儿1例,其母源突变c.1240delC既往未见报道。反复多病原感染伴有CD4+细胞比例和(或)数量下降需警惕该病可能,综合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行MHC-Ⅱ蛋白表达及基因测序可确诊该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根治的唯一办法,但成功率较其他联合免疫缺陷病低。  相似文献   

14.
转染MHCⅡ类基因对卵巢癌细胞株免疫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稳定表达CIITA基因的人卵巢癌细胞株HO-CIITA,分析转染CIITA基因对T细胞体外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以CIITA基因逆转录病毒(pLXSN/CIITA)转染并筛选获得HO-CIITA。用FACS和RT-PCR分析HLA以及抗原加工递呈基因表达水平。以磁珠法分离得到正常人外周血CD4 /CD8 T细胞,分别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细胞因子测定(ELISA和RT-PCR)。结果显示,转染CIITA基因后,使HO细胞HLA Ⅱ类分子和LMP7基因表达增高,而Ⅱ基因表达由阳性转为阴性,未检测到TAP1表达;HO和HO-CIITA细胞刺激CD4 T细胞分泌IL-4含量两者有显著差异。刺激48h后达到顶峰,前者分泌量约为后者的1/2,但分泌IFN-γ无差异,RT-PCR与ELISA两种测定结果一致。表明转染CIITA基因可增加肿瘤细胞表面MHC Ⅱ类分子的表达,该作用与IFN-γ具有协同效应;并能诱导CD4 T细胞表达IL-4。  相似文献   

15.
MHCⅡ类反式激活因子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初步功能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克隆MHCⅡ类反式激活因子(class Ⅱ rtansactivator,CⅡTA)基因并进行初步功能测试,为CⅡTA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RT-PCR扩增CⅡTA基因,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上并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用EcoRⅡ、XhoⅠ将CⅡTA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cDNA3上,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CⅡTA转入HeLa细胞;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表面HLA-DR/DQ的表达变化。结果 成功克隆CⅡTA基因,CⅡTA的转入使HeLa细胞表面表达HLA-DR/DQ分子。结论 转入CⅡTA能使HeLa细胞表面表达MHCⅡ类分子表达,CⅡTA参与调控MHCⅡ类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 (Chlamydiatrachomatis ,Ct)K型感染对HeLa细胞MHCⅠ、Ⅱ类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 ,对Ct感染和未感染的HeLa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水平和IFN γ诱导的HeLa细胞MHCⅡ类分子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同时对IL 10抗体的影响也作了研究。结果 Ct感染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水平和IFN γ诱导的感染细胞MHCⅡ类分子表达水平 ,随Ct感染剂量增加和感染时间延长而下降 ,与正常未感染细胞比较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IL 10抗体能部分抑制感染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下调 ,但对IFN γ诱导的感染细胞MHCⅡ类分子表达下调无显著影响。结论 Ct感染可下调感染细胞MHCⅠ类分子和IFN γ诱导的细胞MHCⅡ类分子表达水平 ,这可能是造成衣原体持续感染的重要原因。感染过程中分泌的IL 10在下调感染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而对IFN γ诱导的感染细胞MHCⅡ类分子表达水平下调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靶向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抗原转录激活因子(MHCⅡtransactivator CⅡTA)的化学合成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抑制大鼠角膜基质细胞表面的MHCⅡ类抗原表达的可行性。 方法: 设计并合成靶向CⅡTA基因的5条siRNA,分离并培养大鼠角膜基质细胞,经重组大鼠IFN-γ刺激后,在阳离子脂质体的介导下,将siRNA转染大鼠角膜基质细胞。于转染后24 h收集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ⅡTA和MHCⅡ mRNA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MHCⅡ抗原表达的变化。 结果: 大鼠角膜基质细胞经重组大鼠IFN-γ刺激后,CⅡTA和MHCⅡ的表达大幅增强。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化学合成的5条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大鼠角膜基质细胞后,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CⅡTA和MHCⅡ的表达,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siRNA-4组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对CⅡTA、MHCⅡ基因的mRNA抑制率分别为95.10%±1.25%、82.70%±1.9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siRNA-4组对MHCⅡ抗原分子表达抑制率为81.90%±1.23%。 结论: 在大鼠角膜基质细胞中,靶向CⅡTA siRNA抑制了自身mRNA表达,并阻止其调控的MHCⅡ类分子的相应表达。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利用siRNA技术抑制MHCⅡ的表达防治角膜缘移植排斥反应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h细胞免疫偏离与移植心MHC Ⅱ类抗原表达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以同系移植和无移植动物作为对照,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测定移植心Ⅰ、Ⅱ类细胞因子IL-2、IL-4 mRNA水平变化,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测定移植心MHC Ⅱ类抗原表达。结果:IL-2 mRNA水平和MHC Ⅱ类抗原表达随着移植心急性免疫排斥病变发展而显著增加(P<0.01), IL-4 mRNA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急性免疫排斥发展到一定阶段Ⅰ、Ⅱ类细胞因子水平出现偏离时MHC Ⅱ类抗原由低表达变为高表达。结论:移植心脏急性免疫排斥过程中,Th细胞免疫偏离与MHC Ⅱ类抗原表达变化有相关性,并参与促进移植心脏MHC Ⅱ类抗原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为获取有功能的IV型II类反式激活因子基因 (CIITA IV ) ,诱导肿瘤细胞表达MHCII类分子 ,从IFN γ刺激的THP 1细胞中以RT PCR获得CIITA IV ,将其连接到pGEMT easy载体。对所构建的pcDNA3 1 CIITA IV型表达载体进行反复测序后发现 ,所获得的CIITA IV基因存在结构变异 ,在 2 87位插入了 3个核苷酸TAG ,使 2 86 2 88位的AAG改变成为ATAGAG(2 86 2 90 ) ,并引起其他 8个座位核苷酸 (及推导的氨基酸残基 )发生改变。将表达载体转入原先不表达MHCII类分子的HeLa细胞中 ,检测到所获得的IV型CIITA变异体具有诱导人II类分子HLA DR表达的能力。空载体和CIITA IV基因导入的HeLa细胞中 ,DR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0 0 1 %和 37 6 4 %。该基因已从GenBank得到登录号 ,表明这是一个具有诱导HLA DR分子表达功能的IV型CIITA新基因。  相似文献   

20.
II类反式激活因子(CIITA)参与MHC II类基因转录表达的调控,本研究采用RT-PCR等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起始密码子和NLS序列,但是删除N和P/S/T结构域的CIITA突变体质粒pCDNA3.1(+)mCIITA,用脂质体转染法将上述突变体及pCDNA3.1(+)空载体转入来源于BALB/c小鼠的1B4.B6细胞株,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观察I-A分子表达的影响,并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C3H小鼠CD4+T细胞对转入突变体及空载体的1B4.B6细胞的免疫应答强度。结果在细胞和分子水平证实pCDNA3.1(+)mCIITA对1B4.B6细胞I-A的表达起明显抑制作用,强阳性克隆抑制率为90%以上。细胞已基本丧失了对受者CD4+T细胞的刺激能力。以上结果为减低同种异体/异种器官细胞性排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