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在减轻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健康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组(I/R)、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缺血后处理+5-羟葵酸组(I-postC+5-HD)。采用结扎左冠前降支30 min/复灌60 min的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并比较各组动物在缺血前、缺血30 min、复灌60 min时LVSP和LVEDP值、血浆CK活性和MDA含量,测定心肌缺血和梗死面积。结果在复灌60 min时,与I/R组相比,I-postC组LVSP明显升高(P<0.05);LVEDP明显降低(P<0.05);血浆CK活性明显降低(P<0.05);血浆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P<0.05)。比较I/R组和I-postC+5-HD组LVSP、LVEDP、血浆CK活性和MDA含量未见明显差异,梗死面积也未见差异。结论缺血后处理可通过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间质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间质的保护作用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TC组)。观察各组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和胶原纤维含量,记录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定血浆中MDA和SOD浓度改变及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IPTC组心肌羟脯氨酸含量、胶原纤维含量、左室舒缩功能明显高于I/R组,心脏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同时,血浆SOD活力增强而MDA含量降低。结论:IPTC对I/R大鼠心肌间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与心功能的保护相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体内自由基、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心肌胶原的降解,维持左室结构而起到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年来,医学界一直在探索有效的保护缺血心肌的疗法,溶栓、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TCA)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再灌注疗法通过恢复缺血心肌的血供挽救缺血心肌组织,是目前治疗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的主要措施,但是再灌注疗法受缺血组织血管再通时间的限制并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欧阳松茂  彭亚飞 《医学综述》2008,14(8):1229-1231
缺血后处理是指在心肌再灌注之前进行数次短暂再灌注/缺血的循环,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它具有同缺血预处理相似的心肌保护效应。后处理的这些保护作用可能和内源性活性物质如腺苷、一氧化氮和阿片肽增多、蛋白激酶的活化、线粒体的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关闭有关。现就缺血后处理的发现、心肌保护机制和临床应用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兔心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8,自引:9,他引:38  
陶凌  李源  高峰  王跃民  龚卫琴 《医学争鸣》2000,21(6):S116-S118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对兔心收缩功能和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 ,探讨在体条件下 ,缺血后处理是否具有减轻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兔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以缺血前短暂心肌缺血作预处理 ,或缺血后再灌前 ,多次短暂再灌停灌作缺血后处理 .以多导生理仪监测和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 ,TTC法确定心肌梗死范围 .结果 缺血预处理组及缺血后处理组心肌梗死范围分别为 (14.7±6 .0 ) %和 (12 .5± 5 .4) % ,均低于对照组 (2 6 .7± 6 .7) % (P<0 .0 1) ,兔左室内压峰值 (L VSP)恢复率和 dp/dtmax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 ,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结论 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心脏具有相似的保护作用 ,可改善缺血 -再灌心脏收缩功能 ,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循环次数的缺血后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1次缺血后处理组和3次缺血后处理组,每组6只.应用BL-420E+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Evan′s蓝-TTC法测量心肌梗死范围,试剂盒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1次和3次循环的缺血后处理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度(+dp/dtmax)、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幅度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减少,MDA含量亦降低,而1次和3次循环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1次和3次循环次数的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相似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组织Caspase-3、Caspase-9活性。结果 缺血再灌注造成大鼠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Caspase-3、Caspase-9酶活性以及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缺血后处理能够改善上述表现(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凋亡相关蛋白酶活性减轻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8.
阿片受体参与大鼠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在缺血/再灌注心肌中应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吗啡和阻滞剂纳络酮,研究缺血后处理的保护机制和吗啡药物后处理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行Langendorff心脏灌流:①停灌/再灌组(I/R);②纳络酮组(NAL);③缺血后处理组(Post-con);④纳络酮加后处理组(NAL Post-con);⑤吗啡组(MOR);⑥吗啡加纳络酮组(MOR NAL)。观测左室内压变化速率(±dp/dtmax),心肌梗死面积,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含量(LDH),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心脏复灌初期采取缺血后处理或灌注吗啡可以改善心功能,减小梗死面积。纳络酮对停灌/再灌心肌没有影响,但可削弱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效果并完全取消吗啡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阿片受体的激活是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再灌之初给予吗啡能起到缺血后处理样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樊雅玲 《医学综述》2011,17(15):2326-2328
近年来,关于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了药物性缺血后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的概念。药物性缺血后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均有明确的心肌保护效应,在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应用价值。而两者联合应用的心肌保护效应尚不十分明确。现回顾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药物性缺血后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周启付 《医学综述》2012,18(1):89-90
近年来,缺血后处理(I-postc)作为一种传统心肌保护方式以外的有效途径,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其用于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得到较一致的肯定。未成熟心肌结构、代谢及功能较成熟心肌差别较大,针对未成熟心肌I,-postc心肌保护效果的临床研究以及与传统心肌保护方法(包括缺血预处理)比较和协同研究报道较少。现就I-postc的心肌保护机制、研究现状及其在未成熟心肌保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改善大鼠心脏冷保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 (DE)对离体大鼠心脏冷保存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DE组、DE 5-HD组.利用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注法,各组心脏在4℃条件下分别保存3 h和8 h后,复灌60 min,观察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的恢复情况、冠脉流出液中心肌酶漏出量、心肌水含量的变化及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在Celsior心麻痹液中添加30 μmol/L的DE后,能明显改善冷保存3 h心脏的左心室发展压力的恢复,降低心肌酶(LDH、CK)在某些复灌时间点上的漏出,但对保存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的抬高和冠脉流量的恢复及心肌水肿程度无明显作用;而相同浓度的DE添加到Celsior心麻痹液中,可明显降低冷保存8 h心脏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的抬高,改善左心室发展压力和冠脉流量的恢复,降低心肌酶(LDH、CK、GOT)的漏出,缓解心肌水肿,对心肌的超微结构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中30和45 μmol/L DE组对冷保存8 h心脏的保护作用优于15 μmol/L DE组,而3 0及45 μmol/L DE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DE的上述作用可被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5-HD所取消.结论:DE可通过激活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显著改善离体大鼠心脏冷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12.
Yu LN  Yu J  Zhang FJ  Yang MJ  He W  Yan M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2):2264-2268
目的 研究七氟烷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30~250 g,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烷后处理组(SPC组).采用Langendro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两组平衡灌注30 min,全心缺血40min,再灌注120 min.SPC组在再灌注即刻给予2.5%(约1.0MAC)七氟烷10 min后改用普通Krebs-Henseleit(K-H)液灌注.记录平衡灌注末,再灌注30、60、90、120min时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心率(HR)以及冠脉流量(CF).分光光度法测量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再灌注末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印迹法测定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 SPC组LVSP、LVDP、±dp/dt和CF在再灌注30 min后各时点均高于I/R组(均P<0.05),LVEDP均低于I/R组(均P<0.05);HR较I/R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C组LDH和CK释放量均低于I/R组(均P<0.05),梗死面积低于I/R组(22.2%±2.8%比44.9%±6.6%,P<0.05).与I/R组比较,SPC组Bcl-2表达高,Bax表达低(均P<0.05).结论 七氟烷后处理可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梗死面积,通过调节凋亡蛋白表达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evoflurane postconditioning on ischemic/reperfused myocardial apoptosis.Methods Isolated perfused rat hear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3 groups:shamoperation ( sham), ischemia/reperfusion (I/R) and sevoflurane postconditioning (SPC).Except for the sham group, the hearts were subjected to 40 min global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120 min reperfusion.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LVSP), left ventricular developed pressure (LVDP),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 ( LVEDP), maximum increase rate of LVDP ( + dp/dt), maximum decrease rate of LVDP ( - dp/dt), heart rate (HR) and coronary flow (CF) were measured at baseline, R (reperfusion) 30 min, R60 min, R90 ain and R120 min.Creatine kinase (CK)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were measured at 5 min and 10 min post-reperfusion.Infarct size was determined by 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staining at the end of reperfusion.The expressions of Bcl-2 and Bax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Results The values of LVSP, LVDP, ± dp/dt and CF were higher while that of LVEDP was lower in the SPC group than the I/R group at all time points of reperfusion ( P < 0.05 ).The releases of CK and LDH and infarct size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SPC group versus the I/R group (22.2% ±2.8% vs L/R:44.9% ±6.6%, P <0.05).The expression of Bcl-2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at of Bax decreased in the SPC group verus the I/R group.Conclusion Sevoflurane postconditioning may improve myocardial functions, reduce infarct size and attenuate myocardial apoptosis.And the modulated expression of apoptotic protein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evoflurane-induced myocardial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UW液低温保存离体大鼠心脏的功能及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2组(n=20):对照组(UW组)及实验组(添加30μmol/L木犀草素的UW液)。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观察离体心脏冷保存18h复灌60min后心率、左心室最大收缩压、左心室压力变化率、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复灌期心脏的收缩功能(LVPSP,+dp/dtmax)、舒张功能(-dp/dtmax)及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义意义(P〈0.05);心肌细胞的凋亡及促进凋亡Bax基因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抑制凋亡Bcl-2基因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木犀草素能显著改善UW液低温保存离体大鼠心脏的功能,对心肌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线粒体依赖ATP敏感钾通道(mKATP)的开放对七氟醚后处理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20~280g,将其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ost组)、七氟醚后处理+拈抗剂组(S-Post+5一HD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各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并计算梗死面积。结果与S组心肌梗死面积(7±1.7)%相比,其余各组显著增高(P〈0.05);与IR组心肌梗死面积(50±2.8)%相比,S-Post组心肌梗死面积(36±2.2)%显著降低(P〈0.05),心肌细胞损伤轻;S-Post+5-HD组心肌梗死面积(48±2.5)%与I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而这种保护作用与mKATP通道的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含二氮嗪的Celsior液和HTK液对移植鼠心长时间低温保存的效果。方法将32只同种系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elsior液组和HTK液组,每组8对。采用改良Heron法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建立模型。供体麻醉抗凝后,4℃ stanford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制备离体鼠心,保存于4℃两种不同保存液中10h。之后移植于受体,成功复跳后观察1h,留取标本并测定心率(HR)、心肌含水量(MWC)、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并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两组大鼠心脏复跳后均跳动有力、心律齐,与Celsior液组比较,HTK液组大鼠HR明显较慢(P〈005),cTnⅠ、LDH及CK含量明显较高(P〈005),但MWC并无明显变化(P〉0.05)。心肌超微结构显示,Celsior液组大鼠心肌结构清楚,肌纤维排列较整齐,肌节清晰,偶见肌丝溶解;线粒体肿胀不明显,嵴结构相对清楚。HTK液组大鼠心肌结构尚清楚,肌纤维疏松,个别区域肌丝肌节溶解,线粒体轻度肿胀,嵴排列尚整齐,偶有空泡变性。结论含二氮嗪的Celsior液和HTK液低温长时间(10h)保存离体心脏均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作用,而且相对于HTK液,Celsior液的保存效果更好,可作为临床上心脏移植手术中心脏保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化酶1的诱导剂高铁血红素在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复灌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相应机制。方法:利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观察心功能、心肌梗死面积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注射高铁血红素后24 h,可明显改善缺血-复灌心脏(30 m in缺血/2 h复灌)的收缩功能,减少复灌期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磷酸(CK)的释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在腹腔注射高铁血红素前给予线粒体KATP通道阻断剂5-HD或肌膜KATP通道阻断剂HMR-1098均可取消高铁血红素引发的心肌保护作用。在高铁血红素预处理后24 h,缺血/复灌前10 m in给予K ca通道阻断剂pax illine,与高铁血红素组相比,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心脏收缩功能下降。结论:高铁血红素预处理可对抗心肌缺血-复灌性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激活KATP通道和K ca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丹参在心脏保存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许平 《广东医学》1999,(4):247-248
目的 观察丹参对低温心脏保存的保护作用 ,探讨丹参与供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Ⅰ组为对照组 ,Ⅱ组为丹参组 ,Ⅲ组为未灌组。采用零上低温冲洗浸渍法 ,保存鼠心 12h ,Langendorff灌注模型使心脏复苏。检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肌酶的释放量、冠脉流量、心肌含水量、心肌组织MDA的含量。结果 证实保存后的供心在血流重建时发生再灌注损伤。丹参使低温保存 12h后的供心恢复良好的收缩、舒张功能 ,增加冠脉流量 ,减轻心肌组织水肿 ,减少心肌细胞酶的释放。结论 丹参对供心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自行设计的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建立连续灌注大型动物心脏保存模型;评价连续灌注对供心保存的效果。方法广西巴马小型猪24头,分别作为供、受体。单纯冷保存组(n=6):供心在4℃的UW液中冷保存8 h后移植到受体猪;连续灌注组(n=6):心脏停搏后连接灌注装置,连续灌注氧合血停搏液,体外保存供心8 h后移植到受体猪。观察两组移植心脏恢复情况,进行左室功能监测,包括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并测定心肌组织氧摄取分数和心肌含水量。结果主动脉开放后3 min内心脏自动复跳率连续灌注组优于冷保存组(P=0.015);尽管连续灌注组心肌含水量在实验结束时高于冷保存组,但心肌功能测定不论是收缩功能的指标(LVSP、+dP/dtmax),还是舒张功能的指标(LVEDP、-dP/dtmax),连续灌注组均优于冷保存组(P〈0.0001)。结论本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可成功建立连续灌注保存大型动物(猪)心脏模型,与常规冷保存相比,减少缺血性损害,心脏自动复跳率高,功能恢复良好,能够延长供心保存时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全氟化碳化合物(PFC)在大鼠离体心脏长时程低温保存中的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elsior保存液)、Celsior 液通氧组(Celsior+O2)、双层法通氧组(PFC/Celsior+O2),每组10只。制备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离体心脏在4 ℃条件下保存8 h,于复灌期分别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冠脉流出量及磷酸肌酸激酶(CK) 、乳酸脱氢酶(LDH) 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漏出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心脏复灌后,与对照组和Celsior+O2组比较,Celsior/PFC+O2组左心室舒张压和左心室压力变化速率明显上升(P<0.01),LDH、CK和AST漏出量明显减少(P<0.01);而Celsior+O2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结构观察发现,与对照组和Celsior+O2组比较,低温保存后PFC/Celsior+O2组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肌浆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及嵴结构破坏程度均较轻。结论 氧合的PFC与常规心脏保存液联合应用能够通过向缺血心肌提供更多的氧来改善能量代谢,提高离体大鼠心脏长时程低温保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全氟化碳化合物(PFC)在大鼠离体心脏长时程低温保存中的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elsior保存液)、Celsior 液通氧组(Celsior+O2)、双层法通氧组(PFC/Celsior+O2),每组10只.制备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离体心脏在4 ℃条件下保存8 h,于复灌期分别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冠脉流出量及磷酸肌酸激酶(CK) 、乳酸脱氢酶(LDH) 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漏出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心脏复灌后,与对照组和Celsior+O2组比较,Celsior/PFC+O2组左心室舒张压和左心室压力变化速率明显上升(P<0.01),LDH、CK和AST漏出量明显减少(P<0.01);而Celsior+O2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结构观察发现,与对照组和Celsior+O2组比较,低温保存后PFC/Celsior+O2组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肌浆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及嵴结构破坏程度均较轻.结论 氧合的PFC与常规心脏保存液联合应用能够通过向缺血心肌提供更多的氧来改善能量代谢,提高离体大鼠心脏长时程低温保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