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动脉导管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快速减少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共实施经皮动脉导管介入封堵手术121例,其中6例术后发生血小板快速减少,回顾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总结血小板快速减少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可能机制和防治措施。结果6例患儿血小板减少发生时间为术后第3-5天,血小板下降最低值为19×109/L,血小板恢复时间为术后7~20 d。造影测量动脉导管内径为4.0~4.5 mm,4例选用美国AGA公司生产规格9-PDA-0810堵闭器,2例选用上海形状记忆公司生产规格0810PDA堵闭器。骨髓学检查提示3例患儿骨髓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免疫治疗后恢复良好。所有患儿血小板计数在出院时恢复正常。出院随访6~14个月,所有患儿血小板计数维持正常。结论经皮动脉导管介入封堵术后需警惕血小板快速减少,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良好,免疫机制可能参与其中,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儿童大型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mplatzer法介入治疗大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效果。方法:227例大型PDA患儿,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者63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行动脉导管封堵术,年龄中位数为3.2岁,体重中位数为10.6 kg,PDA最窄处直径中位数5.7 mm。结果:227例患儿中,216例封堵成功(95.2%)。合并肺动脉高压者治疗前肺动脉平均压为45±19 mm Hg,封堵术后降为22±12 mm Hg(P<0.05)。216例封堵成功患儿中,术后造影显示即刻完全封堵109例(50.5%),术后24 h超声心动图检查完全封堵者181例(83.8%)。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封堵成功的患儿均无残余分流。结论:Amplatzer法介入封堵治疗儿童大型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总结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经验,以探讨其指征、方法学及并发症。方法 统计10所医院共3215例患儿,其中男1331例,女1884例;≤2岁734例,〉2岁2481例。采用的介入治疗方法有6种,包括Porstmann法、Rashkind法、Sideris法、Cook弹簧栓法、Pfm弹簧栓法及Amplatzer法,其中Amplatzer法及弹簧栓法分别占总例数的73%及14%。结果 总技术成功率98%,其中弹簧栓法、Amplatzer法分别达到99.1%与99.7%,Porstmann法成功率最低,约92%。用弹簧栓法及Amplatzer法治疗的所有病例中有12例未成功,失败原因:并发艾氏综合征5例,大型窗形或短管形PDA3例,常规造影PDA显示不清1例,大型PDA合并重症肺炎、心衰1例,伴重度肺高压装置放置后血压下降1例,术中封堵器脱落、转外科手术1例。并发症:残余分流103例,股动脉血栓形成29例,术后溶血8例,封堵器脱落2例,并发主动脉缩窄2例,左肺动脉狭窄1例。结论 PDA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PDA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低,与外科手术疗效相仿,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可作为外科的替代疗法。弹簧栓封堵器适用于中小型PDA,而Amplatzer蘑菇伞状PDA封堵器则适用于中大型PD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PDA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术的疗效。方法对采取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PDA患儿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封堵前后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变化,以及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PDA的成功率,以评价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PDA的疗效。结果 86例患儿采取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封堵后经造影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少量残余分流4例(占4.65%),微量残余分流10例(占11.62%);完全封堵72例(占83.72%);术后24 h超声心动图检查封堵成功86例,封堵成功率为100%。封堵后86例患儿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4.64±2.16)kPa、(1.39±1.09)kPa、(2.83±1.59)kPa]较封堵前[(6.87±3.23)kPa、(2.64±2.17)kPa、(4.71±2.76)kPa]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应用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方法治疗小儿PDA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在婴儿期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效果。方法婴儿期PDA患儿37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行动脉导管封堵术。年龄(8.7±3.3)个月;体质量(8.6±3.5)kg。主动脉侧位造影确定动脉导管的形态和导管最窄处直径,选择封堵器。经静脉途径置入封堵器。术后24 h,1、6、12个月行胸片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血管造影测定导管最窄处直径(3.3±1.5)mm。术后即刻完全封堵19例(54.29%),术后24 h超声心动图检查完全封堵者为31例(88.57%),术后1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完全封堵者34例(97.14%),术后6和12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封堵成功的患儿均无残余分流。手术时间(57±43)min,X线透视时间(23.0±14.9)min。结论Amplatzer导管封堵器治疗婴儿期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该年龄组患儿解剖学特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及原因。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行介入封堵治疗PDA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其封堵前后及随访1年的变化。结果共收集1 408例患儿,男482例、女926例,中位月龄27.0(2.0~215.0)月,介入成功封堵1 404例(99.72%)。PDA内径术前超声测值为3.3(0.1~18)mm,主动脉造影为2.2(0.1~18)mm;选用封堵器大小为(8.47±2.52)mm。术后24小时心脏超声复查有残余分流125例,血小板减少21例,心律失常31例,溶血2例,动脉血栓3例,假性动脉瘤4例,右髂总动脉破裂1例,右肾挫裂伤1例,封堵器移位4例,降主动脉狭窄1例,肺动脉狭窄1例,三尖瓣前瓣腱索断裂1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递增、封堵器直径增大为术后发生残余分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PDA介入治疗安全、有效;PDA内径较大、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脾切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0-1992年收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例,占同期患血液病进行脾切除的124例的41.9%。52例进行脾切除及副脾切除,术后出血症状迅速好转,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最高1例可达230×10^9/L。47例远期随访平均为4年,半其中6例术后仍有鼻、紫癜表现,出血倾向较术前好转,术后间歇性激素治疗。2例术后骤发肾上腺危象死亡。1例术后1年半溺水死亡。38例治愈,有效率为81%。着重讨论外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减少性紫癜(ATTP)患儿血小板生成素(TPO)及血小板TPO受体c-MPL mRNA基因转化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PO、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水平;半定量RT-PCR法检测外周血血小板c-MPL mRNA的相对量。结果 ATTP患儿初治时血浆TPO水平增高,血小板c-MOL mRNA较低;以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位随血小板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近年来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行选择性脾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986年~2000年新华医院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选择性脾切除术治疗ITP的患儿资料,以术后血小板计数的稳定最低值判断疗效,回顾性研究其相关因素。结果16例慢性ITP患儿行选择性脾切除术,其中9例男孩,7例女孩。治愈7例(43.75%),好转5例(31.25%)。术后随访未有感染并发症发生。治愈患儿的术后血小板峰值均超过400×109/L,而其余患儿中仅2例超过400×109/L,经Fisher精确检验,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选择性脾切除术是治疗儿童慢性ITP安全有效的方法。脾切除术后的疗效与术后血小板最高峰值相关,术后高的血小板计数峰值将提示着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及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将12例PDA、4例ASD于X线透视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视下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复查TTE及X线检查。结果16例封堵器置入均获成功,成功率100%,术后24hTTE显示2例(12.5%)存在残余分流,分别于72h、1周后分流消失。随访6个月,TTE检查无残余分流,X线胸片示肺血流量减少。结论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及ASD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问隔缺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及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将12例PDA、4例ASD于X线透视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IE)监视下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复查TTE及X线检查。结果16例封堵器置入均获成功,成功率100%,术后24h TTE显示2例(12.5%)存在残余分流,分别于72h、1周后分流消失。随访6个月,TTE检查无残余分流,X线胸片示肺血流量减少。结论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及ASD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2.
婴儿突发皮肤紫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男,2个月,因发现皮肤紫癜、血小板减少2d就诊,体查发现背部紫红色肿块,软组织彩超提示组织内丰富血流信号,骨髓细胞学提示巨核细胞增多,经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后血小板迅速上升并维持在正常;同时口服普萘洛尔,随访4个月,患儿背部瘤体明显减小。血管瘤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明确。对于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增强对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症 (KMS)的认识,拓展思路,理顺血小板减少与血管瘤的关系,警惕其它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行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3年12月间在山西省儿童医院确诊的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例,均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病程>1年,年龄>6岁,且有活动性出血需反复住院,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行脾切除治疗后分析其疗效。结果除1例术后随访8年,血小板持续低于20×10~9/L,但出血症状减轻外,远期总有效率达83.3%;另1例血小板恢复正常,但在术后半年发生化脓性脑膜炎,2年后因发热、白细胞高确诊结缔组织病(未分化型)外,余4例患者均治愈,且无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脾切除治疗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安全、有效,对经一线及二线药物治疗仍无明显效果的患者可以选择脾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体内活化状态及体外活化功能,探讨血小板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体内和体外5’-二磷酸腺苷(ADP)刺激后血小板表面活化分子GPIIb/IIIa和CD62P分子的表达,同时检测CD62P阳性血小板该分子的平均荧光强度(MCF)。结果ITP组与对照组体内活化血小板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1),ITP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CD62P分子的MCF无显著性差异。体外刺激血小板活化后,两组活化血小板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77),ITP组低于对照组;两组CD62P分子的MCF有显著性差异(P=0.0059),ITP组低于对照组。结论ITP患儿体内血小板处于低活化状态,提示其出血原因不仅是血小板数量减少,同时存在血小板功能减低,低活化的原因很可能是血小板自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小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0.7%~0.8%,我国每年新增先心病患儿约20万。先心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1967年Porstmann应用海绵塞首次成功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揭开了PDA介入治疗的序幕;随后陆续出现多种介入治疗PD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封堵装置,但由于设计上的种种缺陷,先心病的介入治疗一直在低谷中徘徊,直到1997年Amplatzer堵闭装置的出现使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先心病的介入治疗真正成为介入心脏病学一个朝气蓬勃的领域。目前PDA、ASD、VSD等介入治疗已逐渐取代…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自身抗体的流式细胞术检测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血小板自身抗体的测定方法较为复杂,同时需要较多的血量,因此给儿科临床应用带来一定困难。本文拟应用流式细胞术建立一种简便、快捷、敏感的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方法。应用荧光素化的羊抗人F(ab)2段IgG抗体结合血小板表面的抗体,应用荧光素化的羊抗鼠IgG抗体作为阴性对照。即以直接法测定血小板表面结合的IgG。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的平均荧光强度。血小板荧光强度(MFI)反映血小板表面PAIgG的水平。测定正常人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MFI)为23.67±9.10(道数)。31例ITP组的MFI为103.63±31.41(道数)。ITP病人的血小板荧光阳性率为90%。治疗有效的病人,随血小板计数的上升,血小板荧光强度逐渐下降。因此,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抗体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PAIgG检测方法,可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生成素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血小板减少症 (<15 0× 10 9/L)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症状。在非选择性的新生儿人群中发生率为0 5 %~ 0 9%[1,2 ] 。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 (<5 0× 10 9/L)的发生率为 0 12 %~ 0 14%[1,3 ] 。在NICU中近 15 %~ 40 %的住院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4 ] 。危重早产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高达 72 %[5] ,有 75 %的患儿发生于出生后 48h内[4 ,6] 。早期诊断和处理对减少严重的合并症及降低死亡率十分重要。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原因除免疫和遗传因素外 ,大多数 (6 5 %)新生儿的血小板减少与胎儿期、产前及产后的合并症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 a来本院就治的87例NT新生儿,对比不同胎龄NT的发病率,并分析病因,同时将87例NT患儿分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收集各组患儿发病时间、严重程度、血小板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87例NT患儿中,足月儿41例,早产儿46例,早产儿发病率较足月儿明显增高(16.3% vs 7.3%,P<0.01).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41例,47.1%)比较,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46例,52.9%)的发病时间早、程度重,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长.针对病因给予抗感染、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等治疗后,79例血小板恢复正常(90.8%),5例血小板计数升高后自动出院(5.8%),3例放弃治疗(3.4%).其中5例患儿母亲经追踪检查,确诊免疫系统疾病.结论 近年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逐渐增多,其发病早、程度重、恢复慢,但早诊断早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在NT临床诊疗过程中应注意追查患儿及母亲的异常免疫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8例婴儿巨大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asabach—MerrittSyndrome,KMS)的治疗经验,探讨有效治疗婴儿巨大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例婴儿巨大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资料。血管瘤面积均占全身体表面积的10%(或面颈、关节等特殊部位相对巨大),血小板均在10×10^9/L以下。均应用激素、配合局部外科治疗或瘤体内药物注射,对与周围血管有交通的血管瘤,采用选择性经皮大块缝扎法,待血小板回升后配合局部注射治疗。结果4例治愈,2例好转,2例无效(其中1例死亡,另1例失访)。结论巨大KMS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法,本组采用三级治疗方案早期进行综合治疗有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12例经临床、心电图、X 线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PDA患儿,采用美国AGA公司生产Amplatzer自膨性蘑菇状封堵器,选择封堵器的型号较PDA最窄径大2 mm,用6F传送鞘经静脉置入,术后即刻行胸主动脉造影。手术前、后均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术后24 h,3、6、12 个月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X线检查。结果PDA最窄径18~6.3 mm,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听诊杂音消失11例, 轻度收缩期杂音1例。15 min后胸主动脉造影示11例完全闭塞(91.6%),随访3~12个月,患儿均无PDA再通及封堵器移位。结论Amplatzer封堵器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是目前介入治疗PDA最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