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
目的 通过双环醇干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动态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F-κB)、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梗阻侧肾间质中的表达,探讨双环醇延缓肾间质纤维化(RIF)的机制.方法 建立 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81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双环醇20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在术后第7、14、21天每组各取9只处死,取动脉血分离血清测血肌酐和血尿素氮,观察大鼠肾功能变化.取梗阻侧肾组织行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NF-κB 、ICAM-1表达.结果 治疗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组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和RIF相对面积均低于模型组(P均< 0.05).治疗组肾组织的NF-κB、ICAM-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 0.05).结论 双环醇能够减轻UUO所致的肾间质损伤及RIF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177(11):7485-7496.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环醇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UUO 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81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从制模后当天起,给予治疗组200 mg·kg-1·d-1双环醇灌胃.给予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等量9 g·L-1盐水灌胃处理.术后第7、14、21天各随机处死大鼠9只,留取其肾组织标本备用.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 染色光镜下观察其肾间质的病理学改变、评定其小管间质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肾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用反转录-PCR方法检测其肾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输尿管梗阻时间延长,模型组肾间质可见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弥散性肾小管空泡变性,部分小管灶状扩张、萎缩、坏死,甚至间质纤维化;治疗组肾小管间质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改变程度在各时间点均较模型组减轻(Pa<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显著扩大(P<0.05),肾组织内TGF-β1、α-SMA及TGF-β1 mRNA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a<0.01).双环醇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均被显著抑制(Pa<0.01).结论 双环醇可能通过抑制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环醇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81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治疗组在制模后给予双环醇灌胃治疗。7、14、21 d取梗阻侧肾组织行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PAI-1)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PAI-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7 d、14 d、21 d肾间质纤维化的相对面积分别为(9.6±0.6)%、(16.8±0.8)%、(33.6±1.6)%,较模型组[分别为(13.0±0.7)%、(25.8±1.5)%、(53.2±2.5)%]明显降低(均P<0.05);同时治疗组肾组织PAI-1蛋白表达及PAI-1 mRNA的表达均较模型组减少(均P<0.05)。结论双环醇能够减轻UUO所致的肾间质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AI-1的表达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双环醇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PAI-1 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环醇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 81 只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 3 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治疗组在制模后给予双环醇灌胃治疗。7、14、21 d取梗阻侧肾组织行苏木精-伊红及 Masson 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PAI-1) 的表达。RT-PCR 法检测肾组织 PAI-1 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7 d、14 d、21 d肾间质纤维化的相对面积分别为 (9.6±0.6)%、(16.8±0.8)%、(33.6±1.6)%,较模型组[分别为(13.0±0.7)%、(25.8±1.5)%、(53.2±2.5)%]明显降低(均P<0.05);同时治疗组肾组织 PAI-1 蛋白表达及PAI-1 mRNA的表达均较模型组减少(均P<0.05)。结论:双环醇能够减轻 UUO 所致的肾间质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 PAI-1 的表达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rohibitin(PHB)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48只雄性6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24只,模型组大鼠麻醉后,背侧切口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只探及肾包膜,造模后分别于第7、14、21、28天各处死6只大鼠,行肾脏病理检查并计算肾间质纤维化指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PHB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肾间质纤维化指数显著增高(P<0.01),梗阻时间越长纤维化指数越高;模型组各时间点PHB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梗阻时间越长,表达量越低;模型组各时间点TGF-β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梗阻时间越长,表达量越高。模型组PHB的蛋白表达与间质纤维化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825),TGF-β1的蛋白表达与间质纤维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995),PHB蛋白表达与TGF-β1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86)。结论UUO大鼠肾脏组织PHB表达显著降低,可能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抗增殖蛋白(PHB)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全反式维A酸(ATRA)对PHB表达的影响,为临床UUO发病机制研究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雄性6周龄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ATRA组,每组24只.术前1 d,ATRA 组大鼠行ATRA灌胃[15 mg/(kg·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行等量9 g/L盐水灌胃.将模型组和ATRA组大鼠麻醉后在背侧切口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只探及肾包膜.造模后第7、14、21、28天各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留取左侧肾脏常规石蜡包埋,制作切片行HE和Massion染色后观察肾脏病理变化,计算其RIF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PHB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肾脏组织,RIF指数显著增高,梗阻时间越长,RIF指数越高;PHB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a<0.01),梗阻时间延长,PHB表达越低.2.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PHB蛋白的表达与RIF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825 P<0.01).3.与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比较,ATRA组大鼠肾脏组织RIF指数显著下降(P<0.01),PHB蛋白和 mRNA 表达均显著增加(Pa<0.01).结论 在UUO大鼠肾脏组织中,PHB表达明显减少,可能参与了RIF的发生发展; ATRA可能通过增加PHB的表达而达到减缓RIF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的表达,探讨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肾间质纤维化(RIF)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6周龄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UUO组,每组24只.UUO组大鼠麻醉后,背侧切口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大鼠在同样条件下仅探及肾包膜.分别于造模第7、14、21、28天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取其左侧肾脏.HE染色和Masson染色行肾脏病理学检查,并计算RIF指数,应用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脏组织Smad3蛋白及其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TGF-β1、Ⅳ型胶原蛋白(Col-Ⅳ)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蛋白表达.结果 1.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UUO组大鼠各时间点:(1)病理学检查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胶原纤维化形成,弥散性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RIF指数显著增高(P<0.01),梗阻时间越长,RIF指数越高;(2)肾脏组织Smad3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增高(Pa<0.05),梗阻时间越长,表达水平越高;(3)肾脏组织TGF-β1、Col-Ⅳ和FN的蛋白表达均增高(Pa<0.05),梗阻时间越长,表达水平越高.2.相关性分析:(1)UUO组大鼠肾脏组织Smad3、TGF-β1蛋白表达与RIF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0.520、0.727,Pa< 0.01);(2)Col-Ⅳ和FN的蛋白表达与RIF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 0.794、0.786,Pa<0.01);(3) Smad3的蛋白表达与TGF-β1、Col-Ⅳ和FN的蛋白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r= 0.592、0.672、0.508,Pa<0.01).结论 UUO所致RIF大鼠肾脏组织TGF-β1及Smad3表达均显著升高,梗阻时间越长,表达水平越高,RIF程度越重.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RIF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波生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手术组(UUO)和波生坦组(Bos),各12只。制备UUO大鼠模型。Bos组给予波生坦100mg/(kg·d)灌胃.术后4个时间点观察血常规、肾脏大体和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梗阻侧肾脏残尿内皮素-1(ET—1)浓度。结果梗阻侧肾脏大体观为体积增大,肾盂扩张,肾皮质变薄。TGF-β1阳性细胞数表达增多,组织病理改变,显示间质纤维化。结论波生坦能减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其可能通过ET和TGF-β1机制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喹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纤维化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喹那普利对梗阻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组(n=12)和喹那普利组(n=12)。喹那普利组在UUO术前1 d予喹那普利10 mg·kg-1·d-1 灌胃,假手术组及UUO组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4和28 d取梗阻侧肾组织。采用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观测各组大鼠的肾间质容量、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大鼠肾小管明显萎缩塌陷或极度扩张,伴肾间质增生,输尿管梗阻后4周时上述病理改变尤为明显,肾间质容量明显升高(P<0.00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显示,UUO组α-SMA及TGF-β1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随梗阻时间的延长呈进行性升高(P<0.001)。原位杂交结果表明,UUO组TGF-β1 mRNA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01)。喹那普利组肾间质容量、肾小管间质中TGF-β1 mRNA表达、TGF-β1蛋白和α-SMA水平均显著低于UUO组(P<0.05或<0.01)。结论 喹那普利可明显抑制肾组织分泌TGF-β1,可能的机制之一是减少其下游效应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的活化,从而减缓UUO大鼠肾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mRNA及其蛋白的定量表达,探讨TGF-β1、PAI-1在TIF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OR)组和单侧输尿管梗阻手术(UUO)组.输尿管结扎后剪断制备UUO模型.分别于手术后第7、14、21天,每组各处死10只大鼠,留取手术侧.肾脏标本,采用病理、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动态观察二组大鼠第7、14、21天梗阻侧肾脏组织学变化和TGF-β、PAI-1在梗阻侧肾脏中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HE、Masson染色结果:SOR组术后第7、14、21天.肾脏未见纤维化改变.UUO组术后第7天肾小管上皮细胞宅泡变性,肾间质炎性反应细胞浸润,术后第14天肾脏纤维化程度加重,术后第21天呈重度纤维化.2.术后第7天开始UUO组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SOR组(P<0.05,0.01);术后第14天开始UUO组PAI-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SOR组(P<0.05,0.01).3.相关性分析:肾小管间质损害与TGF-β1、PAI-1蛋白表达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975 P<0.01;r=0.801 P<0.05);肾脏TGF-β1表达量与PAI-1呈显著正相关(r=0.937 P<0.01).结论 TGF-β1、PAI-1足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促进因素之一.TGF-β1诱导PAI-1过度表达,PAI-1是TGF-β1的下游靶基因之一,PAI-1也可影响TGF-β1的表达,二者共同促进肾脏纤维化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发动蛋白-1(Drp-1)表达的影响。方法 81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EPO组,每组各27只。EPO组、对照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并剪断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仅游离输尿管而不结扎和剪断;EPO组予EPO皮下注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各组于术后7、14和21 d取动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取梗阻侧肾组织行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Drp-1的表达。结果 ①EPO组各时点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假手术组(P<0.05)。②EPO组各时点肾组织病理改变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和肾间质纤维化相对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高于假手术组(P<0.05)。③EPO组肾组织的Drp-1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Drp-1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肾组织中表达增加,参与肾脏纤维化过程;EPO可以通过抑制Drp-1表达,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型免疫调节剂FTY720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 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FTY720治疗组(UUO+FTY720)(每组n=15)。FTY720治疗组于术前3 d给予FTY720 0.5 mg·kg-1·d-1,灌胃,每日1次,直至处死动物,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同法处理。3组分别于术后7、14和21 d平行处死5只大鼠,并收集血清和24 h尿液,观察肾功能和24 h尿蛋白变化。取梗阻侧肾脏行组织学检查,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Ⅲ型(COL-Ⅲ)的表达水平。结果 24 h尿蛋白定量:术后14 d模型组为(15.5±1.5 ) mg·d-1,FTY720治疗组为(9.7±1.7) mg·d-1,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7、14和21 d,模型组血清肌酐(SCr)水平分别为(123.0±15.8)μmol·L-1、(65.9±6.1)μmol·L-1和(51.4±6.9) μmol.·L-1,FTY720治疗组SCr分别为(41.8±4.5) μmol·L-1、(39.5±7.9)μmol·L-1和(38.5±4.5)μmol·L-1,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FTY720治疗组与假手术组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和14 d,模型组BUN分别为(16.1±3.2)mmol·L-1和(10.7±1.7)mmol·L-1,FTY720治疗组BUN分别为(8.1±1.0)mmol·L-1和(7.0±0.8)mmol·L-1,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FTY720治疗组肾间质浸润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α-SMA表达在假手术组中仅限于血管,而在FTY720治疗组和模型组,表达明显增多,可见于肾小管和间质细胞,但FTY720治疗组中表达要弱于模型组。假手术组各个时间点肾间质中可见少量COL-Ⅲ表达,模型组手术后7、14和21 d COL-Ⅲ表达明显增强,主要集中于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区域,FTY720治疗组表达则明显减少。结论 FTY720可以明显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减少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谢敏  周建华  朱国琴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7):1323-1326,1330
目的 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中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病变情况及FTY720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FTY720治疗组.FTY720治疗组术前3d予0.2g·L-1FTY7200.5 mg·kg-1 ·d-1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9 g·L-1盐水.每组分别于术后7、14、21 d各处死5只大鼠,处死前收集血清和24h尿液,观察肾功能和24h尿蛋白变化.取梗阻侧肾行组织学检查,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肾组织CD14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Ⅲ型胶原(COLⅢ)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功能下降、肾间质纤维化明显,肾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α-SMA、COLⅢ表达明显增加,肾间质微血管病变严重,术后7、14、21 d PTC密度分别为(116.80±8.92) mm-2、(98.80±3.96) mm-2、(62.20±7.01) mm-2(Pa<0.05).与模型组比较,FTY720治疗组大鼠肾功能下降程度轻,肾间质浸润细胞数明显减少,肾间质纤维化程度、α-SMA、COLⅢ表达明显减少,且术后7、14、21 d PTC密度均高于模型组,分别为(132.50±8.32) mm-2、(119.40±12.21)mm-2、(85.00±2.59) mm-2 (Pa<0.05).PTC密度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数、血清肌酐、BUN、24h尿蛋白量均呈负相关(r=-0.75、-0.72、-0.64、-0.65、-0.67,Pa<0.01).结论 FTY720能明显减少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肾间质毛细血管丢失,保护肾功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探讨MMP-9、TIMP-1在11F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采用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动态观察组大鼠d7、d14、d21梗阻侧肾脏的组织学变化和MMP-9、TIMP-1在梗阻肾小管间质中表达情况。结果 各时间点假手术组TIMP-1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a〈0.01),MMP-9/TIMP-1表达量比值均高于模型组(P。〈0.01)。各时间点肾小管间质损害与TIMP-1表达量呈正相关(r=0.901P〈0.01),与MMP-9/TIMP-1比值呈负相关(r=-0.937 P〈0.01)。结论 TIMP-1可能是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促进因素之一,并参与纤维化形成的全过程。MMP-9/TIMP-1失衡参与TIF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形素趋化因子(FKN)在肾脏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IL-18结合蛋白(IL-18BP)对其在肾组织内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4)、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组(模型组,n=22)和IL-18BP治疗组(治疗组,n=23)。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方法造模,假手术组分离输尿管但不结扎,治疗组于造模成功后每隔1日腹腔注射1次IL-18BP(0.1 mg/kg),共7次,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分别在腹腔注射完成后3 d、7 d和14 d各处死7~8只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肾组织FKN的表达水平。结果 同假手术组比较,不同时间点模型组肾组织FKN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均P<0.01);同模型组比较,不同时间点治疗组肾组织FKN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 肾脏纤维化大鼠肾组织FKN表达水平明显增高;IL-18BP特异性拮抗IL-18后,可能通过FKN途径延缓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