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黄丸对结肠癌肿瘤干细胞增殖、迁移及浸润能力的影响并研究其对肿瘤干细胞多能干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CT26结肠癌细胞荷瘤Balb/C小鼠,原代培养肿瘤干细胞,噻唑蓝(MTT)细胞毒性实验分别检测西黄丸对肿瘤干细胞及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西黄丸对肿瘤干细胞浸润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西黄丸对肿瘤干细胞多能干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西黄丸能有效抑制肿瘤干细胞及肿瘤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肿瘤细胞相比,西黄丸对肿瘤干细胞的直接毒作用更强,其IC50浓度更低;西黄丸还能抑制肿瘤干细胞浸润及迁移,显著下调多能干基因Sox2、Oct4及Nanog的表达。[结论]西黄丸能有效抑制结肠癌肿瘤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及浸润,并显著下调多能性基因的表达。西黄丸对肿瘤干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结肠癌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增殖和凋亡的失衡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是一类经过多阶段逐步演变而来的多基因疾病。它的发生源于遗传物质 (或基因 )的改变 ,经历很长时间积累了一系列的基因变化 ,最终导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异常。无限增殖的细胞易发生转化 ,而且不能分化成熟 ,就产生了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克隆性异常增生就形成肿瘤。肿瘤细胞无限增殖的分子机制主要有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和端粒酶的激活。如果把细胞周期的驱动机制比作一辆汽车 ,那么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端粒酶则分别为油门、刹车和油箱[1]。如果出现“油门过大”、“刹车失灵”、“油箱的油持续存在” ,都会导致细胞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研究者将干细胞理论应用到肿瘤研究中,证实了部分肿瘤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并由此提出了“肿瘤干细胞”的概念。现就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肿瘤形成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及维持肿瘤不断生长的内在因素,对于我们寻找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至关重要。手术是常用的治疗癌症的手段,而放疗、化疗则能杀死肿瘤中大部分处于增殖状态的肿瘤细胞。但这并不能彻底治愈癌症,很多患者最终还是会死于复发、转移。这提示我们可能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肿瘤的根源。癌干细胞假说理论的提出及发展,开启了肿瘤治疗领域的新篇章,是对癌症本质观念的一种突破。这一假说认为肿瘤组织中存在少量干细胞样的癌细胞亚群,它可作为维持肿瘤的源泉,能够分化为肿瘤的大部分细胞,并使肿瘤具有异质、增殖、浸润等特性,这一细胞亚群也被称为肿瘤干细胞。癌干细胞理论为我们治疗癌症提供了新思路,近些年很多研究已证实相应器官中癌干细胞的存在。研究者通过数种目前公认的实验方法分离和鉴定出癌干细胞,为癌干细胞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丰富和发展了癌干细胞理论。本文将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鳞癌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90%[1],尽管在肿瘤学和手术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头颈部鳞癌的复发率和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发现某些肿瘤细胞与干细胞具有相似的生长调控机制,肿瘤细胞中也存在等级现象和异质性,由此提出了肿瘤干细胞的概念,也称之为癌干细胞[2].目前对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在多种器官的肿瘤中已证实了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本文将对头颈部鳞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肿瘤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提出了“肿瘤干细胞”学说,该学说认为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在一些实体瘤中分离鉴定出了这部分细胞并命名为“肿瘤干细胞”,但是关于这群细胞的分选鉴定技术还不完善。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与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可以分化成机体组织器官的各种成熟细胞。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发现许多肿瘤的发生都与成体干细胞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细胞可来源于成体干细胞积累的突变,也可来源于成体干细胞下游祖细胞积累的突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肿瘤细胞与干细胞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肿瘤细胞也具有无限增殖维持肿瘤克隆生长的能力。肿瘤细胞与干细胞具有相似的生长调控机制,肿瘤细胞中也存在等级现象,由此提出了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TSC)的概念,也称之为癌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  相似文献   

8.
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中危害最大的一类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手术难以根治.目前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的综合疗法,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基因的复杂的演变过程,其中既有癌基因的激活,又有抑癌基因的失活,癌基因的激活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凋亡;肿瘤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凋亡的抑制能够增加恶性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9.
美国普林斯顿消息:据认为导致直肠结肠癌和人的其他普通癌的基因之一,似乎以一种有别于以前描述的致癌基因的方式而起作用。p~(53)基因似乎是一种显性负致癌基因。尽管证实p~(53)的显性负作用对临床影响尚不清楚,但这里的研究者仍为研究一种新型的遗传性肿瘤触发物的前景而激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对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研究发现一小部分肿瘤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即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与分化潜能,这部分细胞就是肿瘤干细胞.目前已经在多种肿瘤中发现并鉴定出肿瘤干细胞,包括白血病、乳腺癌、脑肿瘤、肝癌、结肠癌等.本文就肿瘤干细胞的概念、存在证据、研究方法以及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 癌干细胞理论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症。在发生机理方面,影响力比较大的假说主要有:基因突变假说、非整倍体假说以及表遗传改变假说。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中总是存在着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和数目改变以及表遗传改变等。但是。不论哪种假说都不能完全解释有关肿瘤的所有现象。癌干细胞假说最早是在20世纪70—80年代提出的。该假说认为: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一样,是由处于各种分化等级的细胞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在数量上占少数的干细胞样细胞,它具有无限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是肿瘤形成的起始细胞。它能够通过分裂产生大量的增殖能力有限的其它肿瘤细胞以及增加自身细胞的数量,所以,它在肿瘤的发生、恶化、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CIAPIN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CIAPIN1基因与结肠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8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后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术前未行放化疗),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8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的CIAPIN1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探讨CIAPIN1基因与结肠癌发生的相关性;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IAPIN1基因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肿瘤标志蛋白的关系.结果 Western bloting法检测28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织CIAPIN1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分别为17.9%与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APIN1基因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呈负相关(P=0.020);CIAPIN1与结肠癌患者性别、肿瘤发生部位、CEA、CA50、CA199、CA242、CA724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CIAPIN1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缺失或降低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与肿瘤大小、分期呈负相关.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肿瘤标记蛋白(CEA、CA50、CA199、CA242、CA724)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maspin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该基因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运动、侵袭、转移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等作用。maspin基因表达受体内多条途径的精确调控,但其在肝癌中作用的研究较少。该文就maspin基因的抑癌作用机制及其在肝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FHIT基因和肺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癌 ,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 ,已被公认为一种基因性疾病 ,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协同作用而导致肺癌的发生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 ,抑癌基因在肺癌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FHIT基因是1 996年才被克隆的一种新的拟定的抑癌基因 ,已在肺癌组织中发现有异常改变 ,与吸烟者肺鳞癌发生有密切关系。1 FHIT基因的确立抑癌基因的改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肿瘤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揭示了细胞染色体缺失与抑癌基因的关系 ,而且研究者确实已从染色体缺失部位分离到一些抑癌基因 ,如定位于 1 7p的P5 …  相似文献   

15.
上月,约550名探索癌转移的研究者聚会于美国休斯敦,在“癌症发展和转移的关键因素”的座谈会上听取最新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表明癌细胞必须经历无数的变化才能转移。例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Bert Vogelstein等证实了几种发生于结肠癌进展期间的基因变化。这些变化中的一些作用促使细胞恶化。Vogelstein研究组发现,约50种涉及癌进展的“致癌基因”中的ras基因一般在癌完全发生前被激活。其他改变是阴性的。三种不同的染色体的一部分经常缺失,大概是导致另外的抑制癌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肿瘤细胞的起源、甲状腺肿瘤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及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索干细胞在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结果:甲状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病理过程。甲状腺癌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对肿瘤的产生、发展、复发、转移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鉴定和识别对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标记物对探索干细胞治疗甲状腺癌至关重要。结论:甲状腺肿瘤的形成是多重基因、多种致瘤通路作用的结果,随着发病率的增加和病情的复杂多样化,传统的治疗方法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甲状腺癌的发生、转移、以及抗放化疗和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的调控密不可分。干细胞已成为治疗甲状腺癌新方法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能否可以通过干预其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来治疗甲状腺肿瘤仍需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AQP5和AQP8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5和水通道蛋白8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人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人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QP5和AQP8的表达。结果 AQP5主要表达于人结肠癌组织中肿瘤细胞,癌旁正常组织基本没有表达;AQP8主要表达于癌旁正常组织,而在人结肠癌组织肿瘤细胞则基本没有表达。结论 AQP5在人结肠癌组织肿瘤细胞中高表达,AQP8在人结肠癌癌旁正常组织中高表达,二者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和淋巴转移相关,在人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因素(遗传、理化及感染因素)、多步骤的贯穿一系列分子事件(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生物过程.细胞染色体的异常和基因的缺陷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986年,美国麻省总医院的Thaddeus Dryia和哈佛大学的Robert Weinbergd等成功克隆出第一个抑癌基因Rb并由WH Lee等完成全序列测定.自此肿瘤相关基因(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开始进入高潮期并延续至今,一百多种癌基因和二十多种抑癌基因被相继发现.目前有关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方向有:①以研究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为主攻方向,主效应基因与环境易感基因研究并重;②遗传机制与表遗传结合研究;③功能基因型(genotype)和表型(phenotype)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等.肿瘤相关基因的筛选一直为研究者所重视,新方法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9.
<正>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受遗传与环境双重因素影响,是多基因参与和多阶段演进的复杂过程,不仅受肿瘤细胞自身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调控,还受着微环境变化的影响,慢性感染和炎症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约25%的肿瘤由炎症发展而来。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炎性细胞  相似文献   

20.
李启明  李宁  陈正堂 《重庆医学》2006,35(19):1809-1811
基因突变理论认为肿瘤的本质是体细胞基因突变的结果; 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肿瘤细胞就是成熟体细胞在恶变过程中去分化所致,因此维甲酸诱导分化来治疗毛细胞白血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此相矛盾的有:如混合瘤是指肿瘤组织内有一种以上的瘤细胞组分,比如上皮性和间叶性的癌肉瘤.按基因突变理论,不同的瘤细胞是由不同的细胞成分恶变并混合而成,是多克隆的.但Wada研究却提示混合瘤大多数也是单克隆的,其不同细胞组分实际上来自于同一个癌祖细胞;因此肿瘤干细胞的认识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恶性表型需要多重致癌性突变,而这些突变很少发生,此外,无诱导血管间质能力的病变不能生长至几立方毫米以上.还有,癌基因驱动的细胞增生可能直接或者通过激活附近的自然杀伤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触发凋亡性细胞死亡.因此,在体内恶性转变与抑制恶性转变始终是处于动态平衡当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