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特点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23  
目的:探讨孤独感与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UCLA孤独量表、感情与社交孤独量表及网络使用状况量表调查了160名大学生,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平均每周上网10小时,上网时间和孤独感显著相关;感情孤独高于社交孤独。结论:网络使用导致孤独感的增加,感情孤独更易受网络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家庭气氛对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并深入分析自我和谐是否在家庭气氛与青少年的孤独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系统家庭动力学量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3个量表为测量工具,以武汉某初中和高中部分班级学生321人为被试,分析他们的家庭气氛、自我和谐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中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初中生(Wilks'λ=0.96,F=4.48,η2=0.041,P<0.01).女生体验到的孤独感明显高于男生(Wilks'λ =0.94,F=6.52,η2=0.058,P<0.00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在家庭气氛与情绪孤独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08(P <0.05),在家庭气氛与社交孤独之间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061(P <0.05).结论 ①不同年级和性别的青少年对于孤独感的感受存在明显的差异;②家庭气氛是通过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青少年的孤独感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3.
孤独、抑郁情绪及其相互关系探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孤独感及其产生基础,了解孤独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状态与性质性孤独量表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对113名大学生进行了评定。结果:在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的因子分析中各提取出三个因子,即情感孤独因子、社交孤独因子及孤独程度因子。其中,社交状态孤独因子与社交特质孤独因子得分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状态孤独量表总分与特质孤独量表总分之间呈正相关(r=0.73,P〈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大学生孤独感的潜在类别,以及情绪表达矛盾、拒绝敏感性对不同类别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情绪表达矛盾问卷以及拒绝敏感性量表对8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孤独感存在3个潜在类别:低孤独感组、社交孤独感组和情感孤独感组;(2)情绪表达矛盾对不同孤独感类别大学生的影响不同,与低孤独感组相比,情绪表达矛盾分数越高,被试越可能出现在社交孤独感组。(3)拒绝敏感性对不同孤独感类别大学生的影响不同,与低孤独感组相比,拒绝敏感性分数越高,被试越可能出现在情感孤独感组。结论:大学生孤独感可分为低孤独感组、社交孤独感组和情感孤独感组,孤独感模式分布受拒绝敏感性和情绪表达矛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首次夏秋季入伍新兵情绪社交孤独感的状况。方法应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队2013年564名入伍新兵进行整群抽样测试研究,然后对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①ESLI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均存在显著性相关;②新兵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内青年常模(t=9.48,8.5,15.39,14.88,8.57,11.94,8.59,13.96,6.90,6.96;P0.01)、军人新兵常模(t=19.53,14.29,19.07,19.89,18.14,13.13,21.72,23.68,23.91,13.11,21.47;P0.01);③不同性别的新兵孤独感各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t=3.516,4.392,3.481,3.855;P0.01),是否独生子女对孤独感影响无显著性差异;④不同的文化程度对情绪孤立与社交孤立有显著性影响(F=3.746,6.241;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高中组新兵得分明显高于中专组;不同的文化程度对情绪孤独、社交孤独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2013年入伍新兵的孤独感较低,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新兵的孤独感受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男兵和高中文化的新兵更容易感受到孤独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使用Young的网络成瘾测量工具(YDQ)将800名大学生分为网络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应用自编背景信息调查表和情绪社交孤独问卷量表对其进行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查。结果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情绪孤立(t=3.273,P=0.002)、社交孤立(t=5.904,P=0.000)、情绪孤独(t=4.721,P=0.000)、社交孤独(t=5.679,P=0.000)4个维度上差异显著。情绪孤立、社交孤立、情绪孤独、社交孤独4个维度与网络成瘾相关非常显著(r分别为0.133、0.206、0.223、0.254),大学生的情绪孤立(β’=0.099,P=0.000)、社交孤立(β’=0.154,P=0.000)、情绪孤独(β’=0.134,P=0.000)、社交孤独(β’=0.167,P=0.000)对网络成瘾有预测作用。结论孤独感是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对网络成瘾的治疗应当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孤独状况,探讨孤独感与自尊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和自尊量表(SES)对500名医科大学生进行了评定。结果有相当多的医科大学生表示经常体验到孤独,医科大学生的孤独感在家在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上差异显著而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医科大学生的孤独分数与自尊显著负相关,自尊可以作为孤独的有效预测指标。结论自尊得分低的医科大学生其孤独得分高,医科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孤独心理的研究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孤独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孤独感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方法:使用情感和社交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和GHQ-12对126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男大学生的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女大学生。②社交孤独评分最高的是22岁和21岁的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评分最低的是21岁的大学生。③与情感孤独相比,社交孤独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更强。④在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社会支持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对大学生的孤独感、感受和获得社会支持的技能进行干预,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现状及其与大学适应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大学适应的关系。方法用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学生进行测验。结果男女生在焦虑、放松、羞愧、气愤和兴趣5种情绪上有显著的差异,男生比女生体验到较多的正性情绪和较少的负性情绪;不同的年级在气愤(F(2,320)=3.40,P〈0.05)和兴趣(F(2,320)=3.63,P〈0.05)2种情绪上有显著的差异。二年级比一、三年级体验到较多的负性情绪和较少的正性情绪;不同生源学生的自豪(F(2,320)=5.38,P〈0.01)有极显著的差异,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体验到较多的正性情绪;大学生适应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正性学业情绪呈显著正相关,与负性学业情绪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以正性情绪体验为主;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存在性别、年级和城乡差异;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与大学适应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医学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孤独感的影响.方法 从某医科大学2008级大一新生中随机抽取6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作为研究工具.结果 1存在孤立和孤独状态的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占相当一部分比例;2医学专业大一新生的孤独感与社会支持总分(t=-3.94,P=0.001)及支持利用度(t=-2.916,P=0.001)和客观支持(t=-7.14,P=0.001)因子分有关,个人社会支持总分及支持利用度和客观支持因子分越高,其孤独感水平越低.结论 1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情绪体验;2社会支持是医学专业大一新生产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