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于求好心理:在门诊病人中,有人今天来就诊,明天因为此病又来就诊;或者今天找一个医生看病,明天又找另外一个医生看同样的病;有的今天到这个医院看病,明天又到另外一个医院治疗,同一种病症接二连三地就诊用药,恨不得药到病除,这种急于求好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种反复就医不仅造成经  相似文献   

2.
我在医务界工作近30年,目睹不少患者及其家属为了看病或手术,千方百计到医院找熟人。有些人找一个医生不够,要找好几个;找小医生不放心,还要找主管医生、主任、院长,甚至院长的上司……似乎不找熟人,就不能看病、看不好病似的。而部分医务人员则碍于“熟人”情面而忽略必要的诊疗常规,该做的检查不做,不该用的药乱用,最后招来不必要的纠纷甚至官司,双方均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3.
谈病情不绕圈子.涂先生觉得性生活质量不高,想找男科医生看看.可到了医院,他又觉得这样的事难以启齿,介绍病情时特别含糊,说自己最近比较累、睡眠不好等,却对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医生只好让他做了一圈检查,但什么问题都没发现.有些患者到医院后,不谈主要问题,只是一个劲儿地推说其他问题,如小便不好、腰酸背痛、失眠等等.医生也只能按患者的问题绕圈子,做一些不该做的检查.对患者而言,这不仅耽搁时间,而且还花冤枉钱.所以,即使是隐私问题,也要直截了当告诉医生,医生会为你保守秘密.  相似文献   

4.
谈病情别绕圈子案例:涂先生觉得性生活质量不高,想找男科医生看看.可到了医院,他又觉得这样的事难以启齿,介绍病情时特别含糊,说自己最近比较累、睡眠不好等,对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医生没办法,只好让他做了一圈检查,但什么问题都没发现.  相似文献   

5.
在医院门诊部工作的医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了解病史时,一些病人竟为提供一个准确的发病时间、以前就诊时间苦思冥想好长时间而令医生失望;有些病人面对生疏或异性医生而羞于叙述自己的某些病史;有些病人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看病,但因为吃过了饭而不能做某些检查,只得再跑一趟……这些都是容易忽视、又普遍存在的小事,但往往浪费医生和病人许多时间。 那么到医院看病之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一、精神上的准备:既然已经得了病,一是不要怕,二是要尽快求医。思想不要过分沉重,应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6.
嵇女士前些日子总感到中上腹有些不适,于是去医院做了一下检查,B超发现她的肝脏左叶长了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瘤子,医生告诉她可能是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但也不能排除其他肝脏肿瘤的可能,建议她做进一步检查。听了这个结果,嵇女士犹如晴天霹雳、五雷轰顶,因为她曾听别人说,如果肝脏上长了肿瘤是活不长的。两天后,她又去做了CT检查,CT的诊断也是肝左叶血管瘤。虽然医生告诉嵇女士肝血管瘤是肝内良性肿瘤,和肝癌完全是两回事,但嵇女士依然心有余悸,迫切想知道这个病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7.
疑病症即疑病性神经症,是神经精神症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病的表现形式是:病人以为自己患了某种重病而整日忧心忡忡.实际上身体并没得这种病。病人常因怀疑医生查不出疾病而遍访名医,也因为一个医院查不出毛病而跑遍各大医院。如果有亲友劝告说没病,还认为是亲友不关心自己,说什么“病没在谁身上谁体会不到”。弄得亲友很无奈。  相似文献   

8.
有句老话说:自己梦自己圆。生病也是一样的道理,有的病必须找医生治疗,有的病找医生也难以治愈。怎么办呢?就要自己给自己当医生,所谓“久病成良医”,这是人们的经验之谈。 转眼进入耳顺之年,身体还算硬朗。我觉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采用了自我疗法,治愈了久治不愈的多种病。前些年,我患了颈椎病,每天看书写字,给我带来不少痛苦。于是到医院“牵引”啦,吃药啦,热敷啦,其效果甚微。有一天清晨散步,我向一位老者述说此病。老者告诉我,头向后仰一百下,头向左右甩一百下,早晚各做一次。我如法炮制,三个月后,明显好转,半年后症状消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可能在每年的健康体检时,或者在遇到身体稍有不适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常常给我们做心电图检查;在心电图的报告单上,很多人会遇到窦性心律不齐这样的结论。多数人都知道心跳应该是规律整齐的,所以一听说"心律不齐",便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虽然没有任何症状,也要四处求医,找专家,想赶快治好"病"。但医生往往又说:"不用  相似文献   

10.
现在再说一个有趣的问题,即病人就医时要不要找熟人?找熟人就医能不能做到既看好了病又节约了钱?曾记得,几年前,我国著名作家梁晓声曾在《健康报》上撰文说,他为了方便就医,笔记本上就记录了当地几家大医院的有关熟悉医生的名单,为的是看病方便而又受到“热情、认真”的待遇;确实,笔者在医务界工作已20多年了,目睹不少的病人或病人家属为了就医(主要是手术),千方百计到医院找熟人,有的找了一个还不行,还要找几个;找了一般的医院工作人员还不放心,还要找主管医生、主管医生的主任、主任的院长、院长的上司等,好像不这样…  相似文献   

11.
《rrjk》2014,(9)
<正>45岁的肖先生3年前被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由于工作繁忙,加上自己以前身体一直不错,他并没有把这个病放在心上,治疗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是一出差就忘了吃药。一个星期前,肖先生照常起床准备上班,没想到去阳台上转了一圈后,家人发现他的脸竟然歪向一边,一侧眼睛闭不紧、腮帮也鼓不起来了。肖先生急忙去医院找医生,经检查后医生告诉他,这是糖尿病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原因就在于血糖控制不佳。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属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  相似文献   

12.
爱到最终仍是爱--不离不弃。面对患病的亲人,惟有爱,才能支撑起照顾患者的重任。最近一段时间,小马越发觉得自己的老父亲行为异常——记事不但总是记远不记近,还总忘事。前两天出门遛弯儿,居然找不到家了!小马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急忙带老父亲来医院检查。经过检查,医生诊断老马得了老年痴呆症。小马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自己印象中一向精明的父亲会得这种病呢?他急忙向医生请教,医生给他做了详细的解答,使小马对父亲的病有了深刻的认识。老年痴呆症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退化:因脑部退化加速而引起的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症是最普遍的一种老年痴…  相似文献   

13.
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这一辈子.谁没有个头疼脑热,谁敢夸口,说自己一次病也没得过?有了病,一般人都会上医院.看医生。现在实行“医改”了,看病自己也要掏一部分钱,这和过去不一样,另外,医改了,您可以自己定医院.自己选择医生。怎样看病,怎样找医生?怎样花钱少.看一个好医生?还要治好病?这里面大有学问。  相似文献   

14.
刘刚 《保健医苑》2006,(1):17-17
<正>日常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总因为身体某些部位不适前去医院就诊,但检查的结果往往是正常的。患者因有不适症状却又得不到诊断而感到焦虑。于是反复检查,有的甚至导致产生疑病或是虚无妄想使病情加重。医生也常因高度重视这些躯体症状而忽略了疾病主要的情绪背景。这就提示我们,应注意躯体  相似文献   

15.
黄翼然 《大众医学》2014,(10):37-37
体检发现肾脏肿物 纪先生今年58岁。不久前单位体检,结果在体检时,医生通过B超发现他肾脏有肿物。医生说这种情况下,应该进一步做CT或MR1检查,以明确诊断。心情忐忑的纪先生又去当地医院的泌尿外科做了检查,结果被诊断为肾癌。纪先生非常纳闷:肾癌不是会腰痛、有血尿吗7自己平时没有任何症状.怎么也会是肾癌呢7为此.他专程来到上海.找了一家知名大医院的泌尿外科诊治:一方面是确定—下诊断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顺便接受必要的治疗。结果,检查下来的确是肾癌.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医生说病情尚处于早期,肿瘤小于4厘米.有希望采取“保肾“手术。  相似文献   

16.
小赵是个很健壮的小伙子,可结婚后2年不育,妻子多次检查没发现问题,只好自己很不情愿地去医院找大夫。按常规做了相关的检查和化验,可结果出来怎么也看不懂,因化验单上只填写了“CT(+)”这一标记。他莫明其妙,难道还要做CT检查不成?带着这个问题他急切地找大夫请教。  相似文献   

17.
张大妈不到50岁,就觉得自己老了,心脏有问题了,总是憋闷得慌,便去医院检查.医生查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再仔细一了解,发现张大妈除了觉得心脏有问题,以前还做过胃、肾、甲状腺、手腕、大腿等许多部位的手术,这次来,张大妈还想给心脏动一下手术呢.心理医生告诉她,她的问题出在心理上,应该属于疑病.  相似文献   

18.
张大妈不到50岁,就觉得自己老了,心脏有问题了,总是憋闷得慌,便去医院检查.医生查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再仔细一了解,发现张大妈除了觉得心脏有问题,以前还做过胃、肾、甲状腺、手腕、大腿等许多部位的手术,这次来,张大妈还想给心脏动一下手术呢.心理医生告诉她,她的问题出在心理上,应该属于疑病.……  相似文献   

19.
《中国健康月刊》2006,(12):28-29
一位癌症术后感到吞咽困难的山村教师又去找医生。医生说,那就做个食道镜吧。结果,病人做完回去一直高烧不退。最后,病人到了省城一家大医院检查,才发现食道破了。尽管有明确规定,特殊检查必须经过患者的知情同意,但在第一家医院,没有人征询这位教师要不要做这种检查,更没有人告诉她这个检查可能会有创伤。  相似文献   

20.
<正>18岁的小丁刚考入大学,军训第二天,突然晕倒被送到医院。各项检查显示是心梗,情况紧急。18岁孩子就心梗?家长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医生经询问病史,发现小丁4岁时曾患过川崎病。最后确定正是这个几乎被小丁一家遗忘的川崎病引发了心梗。医生为小丁施行了心脏搭桥手术,总算挽回了这个年轻的生命。每到新学年,总会看到军训期间孩子猝死的新闻报导,家长不禁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突然中招,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