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利用氩离子激光治疗睑黄瘤.方法:利用光纤传导激光能量,对29例睑黄瘤患者的62个睑黄瘤进行汽化烧灼,以去除黄色瘤组织.结果:经过2年追踪观察,除1例(1.6%)有轻微瘢痕、4例(6.5%)有睑黄瘤复发外其余26位患者(57个睑黄瘤)创面愈合完好,均无瘢痕形成,无色素沉着,治愈率91.9%.结论:本疗法是治疗睑黄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伟强 《医学信息》2010,23(5):1280-1281
目的 观察茵栀黄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癌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26例患者给予茵栀黄注射液及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单纯给予茵栀黄注射液,比较患者血清胆红素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胆红素、肝功能及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以未结合胆红素(UCB)降低为主,两组患者三项胆红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功能方面,治疗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低于对照组,以ALT的降低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能协助茵栀黄治疗癌性黄疸的疗效优于单用茵栀黄,后者对前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影像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的X线、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病例的X线平片显示胸椎退行性改变,仅其中3例的侧位片显示椎间孔处模糊骨化影.CT扫描显示胸椎椎板前缘凸向椎管的高密度影,椎管变窄,外侧型7例,弥漫型8例,结节增厚型8例.MRI显永黄韧带骨化病变呈低信号影,脊髓不同程度受压.23例患者共发现黄韧带骨化节段57个,骨化节段为单发病灶6例,多发病灶17例.病变累及上胸段(T1-4)3例,中胸段(5-8)7例,下胸段(T9-12)16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6例,合并胸椎间盘突出2例.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有典型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但在X线平片上容易漏诊;CT结合MRI检查是确诊胸椎黄韧带骨化的蕈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作用.方法将598例新生儿(均在生理性黄疸范围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301例)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d予以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对照组(297)例不做任何处理.结果 预防组72h血清胆红素值为(136.12±7.23)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72.45±8.45)μmol/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苦黄注射液辅助治疗黄疸型病毒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4例黄疸型病毒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肝等治疗措施,研究组加用苦黄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BIL、DBIL、ALT、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巩膜黄染、身黄、尿黄、纳差、肝区叩痛、倦怠乏力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巩膜黄染、身黄、尿黄、纳差、肝区叩痛、倦怠乏力积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愈显率88.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8%(P<0.05)。结论:苦黄注射液辅助治疗黄疸型病毒肝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胸椎椎板倾斜角在胸椎黄韧带骨化中的解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椎椎板倾斜角在胸椎黄韧带骨化中的解剖学意义。方法:(1)正常干燥胸椎标本(T1 ̄T12)20具,在棘突与椎板交界处用量角器测量椎板后表面与椎体水平面的夹角即椎板倾斜角,分析其分布规律;(2)计数2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骨化节段数,观察其分布情况。比较两者分布情况。(3)将黄韧带与相邻椎板视为“椎板-黄韧带-椎板复合体”,分析黄韧带在不同椎板倾斜角时受力。结果:胸椎椎板倾斜角以T7 ̄T10为波谷段,胸椎黄韧带骨化以T8 ̄T10为波峰段,两者分布具有相关性,椎板倾斜角最小的下胸段与黄韧带骨化好发部位一致。黄韧带受轴向牵拉力为F·sinα,在椎板垂直的理想状态下黄韧带受力为F,α越大,黄韧带受到的张力越小。结论:胸椎椎板倾斜角和黄韧带所受张力可能是胸椎黄韧带骨化多发于下胸段的解剖学和力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黄韧带组织成分的70%~80%为弹性纤维,因此赋予脊柱以良好的弹性.在衰老、损伤、异常含量的微量元素及遗传等因素作用下,黄韧带中出现弹性纤维变性减少,胶原纤维增多,钙盐结晶沉积,以致骨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及早有效地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预防胆红素脑损伤。方法: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茵(陈)栀(子)黄(芬)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40.72±19.84)μmol/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15.06)μmol/1(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可有效地降低血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牵张应力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中的作用。方法牵张应力作用于胸椎黄韧带细胞后,通过PNPP法、Real-timePCR等实验方法,观察牵张应力对黄韧带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牵张应力可以促进黄韧带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骨钙素的表达增高。结论牵张应力可促进胸椎黄韧带骨化症黄韧带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六黄合剂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β细胞的影响。方法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六黄合剂组,每组8只。应用地塞米松致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给予六黄合剂干预,检测空腹血糖(FBG),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胰腺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透射电镜观察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六黄合剂组FINS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下降(p0.01),胰腺MDA含量下降(p0.01),SOD活性升高(p0.05)、GSH-Px活性升高(p0.01)。电镜观察IR大鼠胰岛β细胞可见凋亡早期改变,六黄合剂组β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中药复方六黄合剂对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IR大鼠胰腺的氧化应激和增强抗氧化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患儿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给予茵栀黄颗粒口服)与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如光疗、白蛋白、酶诱导剂等),观察两组用药前后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黄疸消褪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中药生脉饮与黄芩茎叶总黄酮合剂(以下简称生黄合剂)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免疫调节机制的影响,探讨生黄合剂治疗VMC的免疫调节机制。用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VMC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生黄合剂治疗组、生脉饮组、抗病毒口服液组、病毒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均灌胃给药,0.2ml/10g,一日2次。感染病毒10d后,应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损伤情况及小鼠的生存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应用生黄合剂治疗后小鼠各脏器出现的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CD3+及CD4+T细胞数量增加(P0.05),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生黄合剂可通过调节机体的T淋巴细胞比例来发挥其有益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题释义: 黄韧带:由左右两部分组成,韧带上下分别附着于上位椎板的前下方,下位椎板的上缘,连接椎弓板,参与围成椎管,控制脊柱过度前屈,维持脊柱稳定。黄韧带肥厚可造成椎管管腔减小及椎间孔狭窄,硬膜囊和脊神经根的压迫,从而产生临床症状。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对组织内的抗原(或抗体)的分布进行定位、定性、定量检测,经过组织化学呈色反应在组织原位显示抗原(或抗体),如各种蛋白质、多肽、磷脂和多糖等成分的一门技术。 背景:腰椎管狭窄症是造成老年人步态紊乱和腰腿痛的关键原因之一,黄韧带肥厚是导致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病理机制,目前关于黄韧带的影像学及病理研究较多,关于细胞凋亡的研究较少。                                                   目的:检测肥厚黄韧带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及凋亡因子caspase-3、fas、p53的表达,为深入了解黄韧带退变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实验组50个经MRI及术后测量证实肥厚黄韧带标本(L2-S1)来自50例腰椎管狭窄症行后路减压手术自愿捐赠的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龄32-74岁,平均54.46岁;对照组30个经MRI及术后测量证实非肥厚黄韧带标本(L2-S1)来自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及腰椎爆裂骨折行手术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19-67岁,平均47.27岁。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黄韧带中的凋亡细胞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fas、p53的表达。研究通过了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为LFYLLSJ2016007。                                           结果与结论:①TUNEL染色示实验组的平均凋亡细胞率高于对照组[(37.80±3.04)%,(13.18±1.34)%,t=41.83,P < 0.001];②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实验组caspase-3、fas、p53阳性表达率均为100%,对照组caspase-3、fas、p53阳性表达率为13.3%,16.7%,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果表明,腰椎肥厚黄韧带组织中细胞凋亡增加,肥厚黄韧带中细胞凋亡与caspase-3、fas、p53的表达上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ORCID: 0000-0002-0539-5510(张方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4.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离体培养的雌性大鼠黄体细胞孕酮分泌及表皮生长因子(EGF)、肾上腺素(E)、前列腺素E_2(PGE_2)对孕酮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表皮生长因子(2~200ng)抑制黄体细胞孕酮的基础分泌及hCG诱导孕酮分泌,并呈量效关系;肾上腺素在50μg/ml时刺激孕酮分泌;表皮生长因子能阻断肾上腺素的促进作用;前列腺素E_2则抑制黄体细胞孕酮分泌,既抑制基础分泌又抑制hCG诱导的孕酮分泌。  相似文献   

15.
一、材料和方法 从本单位1988~2001年经系统解剖和HE染色诊断为羊水栓塞的19例为阳性组,任意选3例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为阳性对照组,其他死因的产妇10例为阴性组,进行Alcian blue(阿尔辛蓝)-phloxin(荧光桃红)-Martius yellow(马休黄)组织化学染色,即AP染色,结合摸索的实验条件,延长在阿尔辛蓝液中的染色时间至20min,在马体黄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青年与老年人脊柱黄韧带的应力松弛和蠕变黏弹性力学性质,为黄韧带退变的黏弹性力学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20例老年腰椎退变病人黄韧带标本为老年退变组,20例青年腰椎外伤病人黄韧带为青年组,黄韧带标本均取自L4~L5间黄韧带。以1%/s的应变增加速度和0.5 MPa/s的应力增加速度分别对试样进行应力松弛和蠕变实验,实验温度设定为(36.5±0.5)℃。设定试验时间为7 200 s,采集90个应力松弛和蠕变数据。以统计分析和归一化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青年组黄韧带7 200 s应力下降了1.42 MPa,老年组黄韧带7 200 s应力下降了1.91 MPa。青年组黄韧带7 200 s应变上升了3.39%,老年组黄韧带7 200 s应变上升了2.07%,两组7 200 s应力均下降,应变上升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关系变化的,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结论老年退变组黄韧带和青年组黄韧带相比,7 200 s应力松弛量和蠕变量降低,黏弹性力学性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椎板下棘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测椎板下棘的出现率及形态特征,探讨其与黄韧带骨化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82套成人全脊椎配套骨标本和12例全脊柱尸体标本进行观测、分型,并对其长、宽、厚测量。结果:椎板下棘出现于C7 ̄L5,出现率较高段在T8 ̄12,最高为T10达80.5%,侧别、性别及相邻节段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长与宽最大均值区间均为T9 ̄12,其最大均值均位于T10,分别为(4.1±2.1)mm和(4.4±2.3)mm。结论:下胸段椎板下棘的出现率高且形体较大;总体分布呈以T10为峰顶的“山峰”形变化趋势;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椎板下棘成因可能与小关节的活动度及黄韧带骨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患儿的近期疗效及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86例NHB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43例。常规组患儿予以蓝光双面照射治疗,联合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茵梔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近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变化。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00%),显著高于常规组(81.07%)(P0.05);治疗后第3d、7d,两组患儿血清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NBN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患儿改变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可有效缓解NHB患儿的症状,促进病情转归,改善患儿神经行为状态。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16岁,汉族,因"反复眼黄、皮肤黄3年,再发1个月"于2008年6月5日入院.3年前其家人发现其眼黄、皮肤黄,无其他任何不适.曾多次在当地县医院门诊查肝功能示总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波动于25~45 μmol/L),余正常.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16岁,汉族,因"反复眼黄、皮肤黄3年,再发1个月"于2008年6月5日入院.3年前其家人发现其眼黄、皮肤黄,无其他任何不适.曾多次在当地县医院门诊查肝功能示总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波动于25~45 μmol/L),余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