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以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两组均以2w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变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仅给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红花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显效和有效比例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改善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是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速效救心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和速效救心丸,疗程均为2周.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的用量,检测2组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7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ST段的移位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速效救心丸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及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和心电图改善均有明显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硝酸酯类及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改善程度、心电图改变、血脂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血脂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方法:将临床确诊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硝酸盐、β-阻滞剂、钙拮抗剂和他丁类)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口服,0.9%氯化钠加红花黄色素15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 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加红花黄色素150 mg 静滴,用法、疗程同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8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联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以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两组均以2w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变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方法:将临床确诊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硝酸盐、β-阻滞剂、钙拮抗剂和他丁类)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口服,0.9%氯化钠加红花黄色素15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加红花黄色素150 mg静滴,用法、疗程同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8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联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吴家恩 《右江医学》2009,37(5):532-533
目的观察疏血通(水蛭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0例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红花注射液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加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缓解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二组均常规服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mg,连续2周为1疗程.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血脂疗效等治疗前后指标比较二组结果.结果 二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及血脂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可以减少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降低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红花黄色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志锋  王曦云  王晶华 《吉林医学》2010,31(20):3208-3209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6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肌耗氧量、调脂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100mg/d静脉滴注,疗程10~14d。两组均治疗14d后评价心绞痛发作情况,检查心电图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7.10%,对照组为92.53%,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抗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2.
董萍 《吉林医学》2013,34(12):2267-226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5例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静脉输注,1次/d,低分子肝素钙4 100 IU腹壁注射,1次/12 h。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静脉输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0%与87.5%,P<0.05)。心电图变化情况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与62.5%,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用丹红注射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红花黄色素组(治疗组),每组26例.对照组酌情采用阿司匹林、硝酸酯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强心剂、利尿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100mg静滴,每日1次,连用30d.于用药第2周和第4周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及心电图疗效,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用药2周和4周后,实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疼痛评分及心电图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其持续时间,减轻其疼痛程度,改善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1例单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低分子肝素组);41例应用杏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治疗组).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和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变化.结果:杏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方法:不稳定心绞痛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观察患者疗效情况。结果:心绞痛消失或心绞痛发作次次数减少80%,心电图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85.16%,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刘芹 《当代医学》2011,17(34):118-119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及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心电图改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91.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2.6%,心绞痛持续时间为(5.2±0.3)min,发作频率为(4.1±0.6)次/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心绞痛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两周后两组进行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段、血脂,对比观察;治疗组进行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5%,心电图改善率为91.7%,优于对照组的75%和72.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下降显著(P〈0.01),对照组血脂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治疗前出凝血指标都延长,但无临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钟毅  郑舒展  李家富  范忠才 《吉林医学》2013,34(13):2483-2484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红花黄色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和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比索洛尔联合红花黄色素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许墨艳 《吉林医学》2014,(12):2558-255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2.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观察组30例使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观察术后3 d、7 d切口引流量、出血、切口血肿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17.5%),观察组仅1例(3.3%),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7 d时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均无切口血肿及其他部位出血。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折术后卧床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