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尿嘧啶致重度骨髓抑制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报告 患者,女,33岁,主因侵蚀性葡萄胎介入化疗术后21d,按约化疗,于2008年3月6日入院。主因葡萄胎清宫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降而复升35d,阴道出血6d,彩超提示:官腔内杂乱回声(2.7cm×2.3cm×1.2cm,葡萄胎?),左附件囊性暗区(2.5cmx2.2cm×2.0cm),子宫肌层右侧壁杂乱回声区(2.3cm×1.9cm×1.9cm,葡萄胎肌壁间浸润伴动静脉瘘不除外),于2月9日收住院,诊断:侵蚀性葡萄胎,左附件囊肿。  相似文献   

2.
脾脏假性囊肿钙化少见,笔者得见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例1:女,56岁,自觉左腰部不适15天而来我院照腰椎及腹部平片,发现左上腹部一约6.scm直径之环形钙化影而住院治疗。患者自述三年前曾跌伤左上腹部,当时感觉疼痛,对症治疗好转。查体:无重要发现.X线检查:(1)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为腹股后占位性病变,拟左肾上腺肿瘤钙化,双肾功能正常.(2)胃肠钡餐造影,双膈肌位置正常,见环形钙化影紧贴左月下并随左膈肌上下运动,位于胃底内后倒,胃底变压变形,目粘膜纹正常,诊断为腹腔内(左隔下)囊肿钙化。(3)腹膜…  相似文献   

3.
病人女,24岁。半年前因无明显诱因左上腹胀痛入院。查体:左上腹扪及一包块,活动度差,余未见异常体征。B超检查示左肾上腺区有一囊实性占位性病变并少量腹水。腹部CT增强扫描显示:左肾上腺及左肾区见一不规则强化明显的包块,呈"花环状"改变,约19cm×13cm×13cm大小,与左侧膈肌、膈肌角、脾脏、腰大肌分界不清,占位效应明显,脾脏位置前移,内密度欠均匀。  相似文献   

4.
肺隔离症1例     
病人,男,49岁。2周前体检时发现左下肺肿物。胸部X线检查示:左下肺叶后基底段肿物。胸部CT检查示:左肺下叶低密度肿物。肺功能检查示:中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低肺容量。术前诊断:左肺下叶隔离肺。在全麻双腔插管麻醉下,经左后外侧第6肋间切口进胸,病变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约8.5cm×8.1cm×6.0cm,质中,色粉红,与膈肌粘连,异常动脉体循环枝发源于肋膈角处,约5mm直径。行左肺下叶切除。  相似文献   

5.
荣石  毛全宗  李汉忠 《北京医学》2003,25(6):423-424
肾上腺淋巴管瘤是肾上腺的少见良性病变,我院于1999年2月至2002年1月收治3例,报告如下。 例1 女,39岁,因上腹部不适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上腺囊性肿物1个月,于1999年2月15日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内分泌检查均正常。B超示左肾上腺囊性肿物。CT(平扫)示左肾上腺区4.5cm×5.0cm×5.0cm低密度(CT值15HU)肿物,边缘光滑,其中可见分隔,考虑为肾上腺囊肿。CT(增强)示左肾上腺囊性肿物,未见强化。MRI示T1加  相似文献   

6.
膈肌包虫囊肿2例张昌明,吴明拜,张铸(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例1女,51岁。间歇性咳嗽、咳痰伴低热乏力3周。有犬接触史。查体无特殊。胸片示:左肺下膈肌上见多个大小不一、边界清楚、光滑与膈肌不易区分的球形病灶。CT示:左肺下叶靠膈肌处多个分隔样的高密度肿...  相似文献   

7.
黄玉桃 《安徽医学》2010,31(5):551-551
男性,39岁,外院体检B超发现左肾上腺区包块,人住我院,心肺、血压正常。CT表现:左肾上腺影消失,代之一软组织密度肿块影,约4.5cm×4.7cm大小,边界清楚,包膜完整,与周围间隙存在,其内缘以膈肌脚,前缘以胰尾为界,  相似文献   

8.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45岁。左腮腺肿块1月,渐进性增大,无发热,皮温正常。体检:左腮腺下极触及一约3cm×4cm×3cm肿块,界清,活动,无面瘫。B超:左腮腺区见39mm×25mm×30mm及18mm×13mm液性暗区。术中见2.5cm×2cm囊肿,囊内胶冻样物。镜下: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大量淋巴组织。病理诊断:左腮腺淋巴上皮囊肿。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患者,男,54岁,既往有肝、肾多发囊肿及肝血管瘤病史约20年。一年前,因高烧原因待查住院。超声检查,双肾囊肿数量增多,且左肾下极囊肿呈花瓣样改变,花瓣样的三个囊肿直径分别1.8cm,1.4cm,1.3cm,囊肿下方可见一实性回声,大小为3.3㎝×2.1cm。当时作cT平扫及彩超检查均提示双肾多发囊肿,左肾错构瘤(因结合其肝、肾囊肿及肝血管瘤病史)。其彩超图像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摘要例1,男,30岁.因发现左胸内块影2月余入院,无任何不适感.体检无异常.胸部X线片提示左胸内块影,近左心膈角处,约4×4cm大小.CT提示心旁良性肿块.B超检查在心尖外侧第5~6肋间心尖四腔心及心尖长轴观均可见一个4.0×4.5cm囊性暗区.临床诊断为心包囊肿.手术中在近心尖区见一6.0×6.0×8.0cm囊性肿物,壁薄,囊液澄清,与周围疏松粘连,有蒂与心包相连.囊肿带蒂作完全切除.病理诊断为心前区心包囊肿. 例2,男,46岁.因发现左胸内块影但无不适感1年半入院.曾在外院行抗痨治疗达一年之久,未愈.体检无异常.胸部X线  相似文献   

11.
1一般资料患者吴某,女,50岁。发现左乳腺肿块3天。查体:左乳头内陷,左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一5.0 cm×4.5 cm大小质硬肿块,边界清,活动度可,左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乳及腋窝未触及肿块。双乳彩超示:左乳腺外上象限见大小为5.6 cm×4.5 cm×2.8 cm包块回声,边界不清,内部回声杂乱不均,兼有低回声,不规则回声及成簇强回声;右乳内未见局限性肿块回声。超声提示:左乳腺实质性非均质性包块伴钙化(乳腺癌不排除)。左乳肿块细胞学穿刺示:镜下见散在梭形异型增生细胞,考虑乳腺癌可能。乳腺钼靶示;左侧乳腺外上象限见类圆形块影,大小约为4.8 cm×5.7 cm,其内可见斑块状钙化灶,边缘浅分叶,周边可见低密度环绕,左乳头内陷,左乳皮肤光整,右乳尚可。意见:左乳腺占位性病变,乳腺癌可能。于2013年8月30日在全麻下行左乳腺癌根治术,术中见左乳内有一大小约5.0 cm×4.0 cm质硬肿块,边界清楚。逐步清除腋窝及胸大小肌间淋巴结及脂肪组织,完整移除标本。病理检查显示:(左侧)乳腺标本14 cm×11.5 cm×4 cm,其上可见带乳头的梭形皮肤11 cm×5.5 cm,皮肤下见直径5.0 cm×4.8 cm×4.5 cm的灰白色肿块,切面灰白褐色,可见坏死及钙化灶,同侧腋窝淋巴结绿豆大至蚕豆大18枚。镜下见梭形的肿瘤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排列,细胞异型明显,细胞核大小不一,可见病理核分裂象(见图1),可见坏死灶。其间可见散在的骨样组织(见图2)及软骨样组织(见图3)。肿瘤边缘乳腺小管围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示:Vimentim(+)、PCK(+)、S-100(-)、CK 7(-)、ER(-)、PR(-)、Her-2(-)、Ki-67(阳性14%)。病理诊断:左侧乳腺化生性癌伴骨及软骨样分化(肿块直径5.0 cm),同侧腋窝淋巴结18枚均未见癌组织转移。  相似文献   

12.
张新华  周佩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6):823-823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1岁。因左侧颈部肿块4年于2010年2月10日入院,入院后以颈部囊肿待查行CT检查。颈部CT扫描提示:左侧颈部近斜角肌旁可见3.2cm×4.3cm×4.0cm大小囊性密度影,CT值15~20Hu,肿块边界清晰,似有包膜。诊断:左侧颈部囊肿。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25岁。因左侧腰部间歇性钝痛 2年,乏力 2个月入院。外院 B超检查怀疑为脾囊肿。无高血压及肥胖病史。体检:发育正常,血压: 17/12kPa,左肾区叩击痛。 B超示左肾上极囊性占位, 5.5cm× 5.1cm× 4.6cm大小,边界清。 CT示左肾上腺区域见一椭圆形低密度影, CT值 22HU,边界清 (图 1)。右肾上腺正常。血、尿生化检查正常。 IVU示左肾上极受压,肾下移。诊断为左肾上腺囊肿。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腰左肾上腺囊肿切除术。术中见左肾上腺部位一囊性肿物,有完整包膜,表面附有萎缩的肾上腺组织,肿物大小与术前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开胸处理肾癌伴膈上下腔静脉瘤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和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例右肾癌伴膈上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73岁和67岁,右肾肿瘤大小分别为7.0 cm×6.3 cm×5.7 cm 和 8.7 cm×7.0 cm×5.2 cm,瘤栓分别达膈上1.3 cm和1.8 cm,病例2伴同侧肾上腺转移,瘤栓起源于右肾上腺静脉而非肾静脉。手术全程在经食道心脏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监测下进行,取改良Chevron切口,游离右肾外侧及背侧,游离并断扎肾动脉,将肝自膈肌向下游离(病例1),或向左侧行背驮式游离(病例2),显露并游离出膈下的下腔静脉,分离或沿中线切开膈肌中心腱,显露膈上心包段下腔静脉,并将其轻柔下拉至膈下。手术在TEE监测下将瘤栓轻柔推至膈下。阻断瘤栓下方和上方下腔静脉、第一肝门和左肾静脉,切开静脉壁,完整取出瘤栓,缝合关闭腔静脉切口,将瘤栓上方腔静脉阻断钳移至肝静脉开口以下,开放第一肝门以缩短肝血供阻断时间,继续缝合至完全关闭腔静脉切口。结果: 两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 500 和2 000 mL,分别输悬浮红细胞1 200和800 mL,术后均恢复顺利,且均辅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分别随访9个月和6个月,患者均存活,未见肿瘤复发和新发转移。结论: 部分肾癌伴膈上瘤栓病例可不开胸取膈上瘤栓,无需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和深低温心脏停跳(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下巨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并发对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诊断经验和治疗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肝下巨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并发对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体检时发现腹腔巨大肿物。妇科超声提示腹部巨大囊肿,左卵巢内见61mm×48mm囊性光团回声,内液稠。腹部CT平扫提示右腹部巨大团块状混杂密度影,其内可见脂肪密度、钙化密度及软组织密度影,临近肝脏呈受压状态改变。术中探查,右侧卵巢肿瘤大小约40cm×35cm×30cm,上达膈下,下至盆腔,肿瘤后壁与肝左叶粘连,并将肝脏挤向右上方。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小约7cm×6cm×6cm。手术剥除右侧卵巢肿瘤及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重建双侧卵巢。病理诊断,右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随访已超过2年,未发现肿瘤复发,并经体外受精-冻融胚胎移植(IVF-ET)受孕。结论:巨大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粘连于肝脏下方同时并发对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上罕见,手术治疗预后良好,如术后不孕,应及早行IVF-ET助孕。  相似文献   

16.
膈肌肿瘤很少见,膈肌囊肿更为罕见。我院发现一例横膈囊肿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58岁,一年来左下肢痛,以左腹股沟淋巴结核治疗,四个月前胸透发现左胸壁“包裹性积液”经消炎、抗痨治  相似文献   

17.
一侧肾副动脉的出现率比较高,约占41.3%,而双侧肾副动脉则较少见。作者发现一例,现报道如下。成年男性,身高约175cm,左肾副动脉于肠系膜上动脉下方1.0cm处起自主动脉腹部左侧壁,直径0.4cm,向外下行,在距起始部1.0cm和2.0cm处分别发出两条直径为0.2cm的肾上腺中动脉和肾上腺下动脉。然后于肾内侧缘下行,跨过肾血管前方,经肾内侧缘进入肾上极。肾副动脉全长6.0cm,其前方为胰体;后方邻膈肌、腰方肌和肾血管;内侧为主动脉腹部;外侧为肾上腺及肾,入肾时直径0.3cm,分  相似文献   

18.
患者刘佩珍,女.29岁。以“孕2产。孕38周,LSA”来查。B超检查所见:船方位LSA,胎儿未见异常。于左腰部探及一10×5×6cm3的包块与左肾下极相连,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内壁光滑,内部为暗区。超声提示:左腰部液性包块,附件囊肿。行子宫下段剖腹产术,娩出胎儿后探查。  相似文献   

19.
1病例简介患者,男,33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半年,于1982年7月入院。查体:左乳腺乳晕部可触及一4cm×6cm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小、与皮肤及胸壁不固定、边缘尚清,触之有胀痛感。于入院后第5d局麻下行肿物切除,见肿物约7cm×8cm×8cm大小,表面不平,与周围组织粘连,肿物深面与胸大肌肌膜粘连,将全部肿物并胸大肌部分切除,腋下可触及淋巴结肿大。冰冻病理报告为血管肉瘤。遂改全麻行左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肉眼观察,冰冻标本为乳腺并部分胸大肌组织标本15cm×10cm×10cm,表面附皮肤组织8cm×10cm,乳头下方可触及3cm×2cm×2cm肿…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8岁,因“阴道疼痛5年,阴道流血6天”入院,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患者近5年感阴道刺痛,于2015年2月外院行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术中见左侧大阴唇后部约3.5 cm囊性包块,周围组织坚硬,未予活检。7月后出现阴道出血,妇检提示:左侧阴道内见约3 cm×3 cm实质性肿块,肿块内见2 cm×2 cm溃烂面,底部达左耻骨下支,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