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性,17岁。因舌部肿物6mo,无疼,逐渐增大而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右舌缘前中1/3交界处可见约08cm×1cm×06cm肿物,呈紫红色,质软界清,有收缩性,表面呈结节状。临床诊断:舌部血管瘤。治疗局麻下手术...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男,8岁。主因舌体部右侧长有一蚕豆大小的肿块3个月而来诊收入院。肿块生长缓慢,无疼痛,有异物感。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及腹部检查无异常发现。肿块情况同上,初步诊断为舌体囊肿。于局麻下行舌体部肿块切除术,切开舌体后见有一蚕豆大的肿块、质硬,钝性分离摘除肿物,缝合舌体,1周后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报告为:舌体部肿物,中心为变性的寄生虫蛔虫体,周围为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细胞及类上皮细胞浸润。病理诊断:舌体蛔虫性寄生虫包块。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年龄76岁,因舌部鱼刺刺伤两个月,舌部被烫后肿痛1周来我部口腔科就诊。患者两月前吃鱼时,舌部被鱼刺刺伤,当时没有找到鱼刺。于一周前,吃烙饼时感到舌部被烫着,遂后出现舌部肿痛。检查:患者伸舌运动不受限,舌背前1/3与中1/3交界偏左侧见一肿物隆起,呈球状,直径约1.5cm。质中偏硬,不活动。上颌基托式活动义齿。血常规结果:白细胞9.1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9%,淋巴细胞百分  相似文献   

4.
患者 ,崔某 ,男性 ,6 5岁。因右侧舌背部肿物五个月收入院。入院检查 ,全身情况无异常。专科情况 :右侧舌背部约位于舌中 1/3处可见 0 .4cm3× 0 .3cm3× 0 .2cm3大小 ,粉红色 ,多结节状肿物 ,质中等 ,肿物基底较宽 ,触之基底部与舌体有粘连 ,周围粘膜无红、肿、糜烂 ,无自发性痛 ,无压痛 ,舌体无感觉异常 ,活动自如 ,双侧颌下 ,颏下及颈部均未触及淋巴结。入院后在全麻插管下行右侧舌部肿物及部分舌体组织切除术 ,术中见肿物为实质性与周围舌肌稍粘连 ,术后伤口一期愈合 ,12d拆线 ,痊愈出院。病理报告 ,大量平滑肌细胞间有少量血管…  相似文献   

5.
推拿背部为主治愈舌麻1例岳承忠(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关键词:推拿疗法;舌麻;条索状结节马某,女,51岁。初诊日期:1995年7月21日。自述舌体的中部至尖部麻木已1年,余无明显不适。经西医各项化验检查及拍摄脑部CT片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渗湿汤对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舌象及舌部菌群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90例及正常健康人30例为研究对象,90例病人随机分为健脾渗湿汤治疗组30例,贝飞达治疗组30例,氟哌酸治疗组30例。其中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舌象等临床表现,测定舌部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健脾渗湿汤治疗组和贝飞达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氟哌酸治疗组。90例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舌象异常(腻苔)、舌部菌群构成与健康人(薄白苔)有差异。治疗后健脾渗湿汤组和贝飞达组白腻苔及舌部菌群改善明显,说明健脾渗湿汤和贝飞达均具有调整舌象和舌部菌群失调的作用。结论:健脾渗湿汤具有调整舌部微生态失调、恢复正常舌象的作用,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健脾渗湿汤对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肠道及舌部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90例及健康人30例,90例病人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0例,贝飞达治疗组30例,氟哌酸治疗组30例。其中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舌象等临床表现,测定四种肠道常驻菌及舌部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和贝飞达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氟哌酸组。90例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粪便中双歧杆菌比健康人明显减少(P〈0.05),并且其舌部(腻苔)的菌群构成与健康人(薄白苔)有差异。治疗后中药组和贝飞达组粪便中双歧杆菌增加明显,白腻苔及舌部菌群改善明显,说明健脾渗湿汤和贝飞达均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及舌部菌群平衡的作用。结论:1脾虚湿盛泄泻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微生态失调及舌部菌群改变,并且两者具有相关性。2健脾渗湿汤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及舌部菌群失调的作用,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疗效显著。3.健脾渗湿汤是一理想的微生态调节剂,可起到益生元的作用,与益生菌合用可达到合生元的效果;与抗生素合用,可起到边抗边调的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制剂贝飞达对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肠道微生态及舌象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60例及正常健康人30例为研究对象,60例病人随机分为双歧三联活菌制剂贝飞达治疗组30例,氟哌酸治疗组30例。其中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舌象等临床表现,测定粪便中四种肠道常驻菌及舌部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贝飞达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氟哌酸组。60例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粪便中双歧杆菌比健康人明显减少(P〈0.05),并且其舌部(腻苔)的菌群构成与健康(薄白苔)有差异。治疗后贝飞达组粪便中双歧杆菌增加明显,白腻苔及舌部菌群改善明显,说明贝飞达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及舌部菌群平衡的作用。结论:结论:1.脾虚湿盛泄泻病人存在肠道和舌部微生态异常,二者具有相关性。2.贝飞达对肠道菌群及舌部菌群失调均有调整作用、改变舌象,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腭部肿瘤的多排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腭部恶性肿瘤的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的检查方法和诊断价值。方法通过调整舌和口腔的位置对28例研究对象进行常规法、伸舌法、抵舌法和发音法MSCT扫描,并进行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CT仿真内窥镜重建。结果合理选择常规法、伸舌法、抵舌法和发音法MSCT扫描检查可获得符合诊断的影像图像,18例腭部病变者经MSCT检查发现病变位于软腭10例,硬腭7例,软腭及硬腭交界处1例,MSCT的定位诊断与临床符合率为100%。15例恶性腭部肿瘤的MSCT表现为腭部局限性肿块者15例,腭骨质破坏6例,邻近结构受累及者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4例。3例腭部良性病变者MSCT表现为腭部软组织弥漫性增厚。结论 MSCT有利于显示腭部肿瘤的形态特征以及侵犯途径,并有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主诉舌根部肿物1年余。患者约1年前感舌根部异物感,持续存在,在吞咽食物时明显,有时伴有声音沙哑、头痛等,但对日常生活无太大影响。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舌根部有一肿物,突向咽腔。曾去多家医院就诊,诊断、治疗不详。近来感肿物有增大的趋势而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舌根部良性肿瘤,舌根部迷走甲状腺待排”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正常,头颅无异常,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颈部未扪及包块。心肺阴性,肝脾未触及。面部左右对称,张口度及张口型正常,见口腔内无肿物、无溃疡,按压舌背后,见舌根部有一约3 cm×3…  相似文献   

11.
1病历报告 患者,男,38岁,3个月前因心情焦虑致咽痛,逐渐加重,向耳颞部放散。在耳鼻喉科就诊,诊断为“咽炎”,于2004年9月入院。静滴抗生素后症状缓解。此后咽痛反复发作,伴发左侧耳颞部疼痛。静滴抗生素后效果不佳。转来我科。检查:左侧下颌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完好,第二磨牙远端未见第三磨牙,黏膜无隆起,元红肿,舌侧黏膜轻微突起,无触痛。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扁桃体不大。表面光滑。耳颞部皮肤无红肿,无触痛,未见板击点。下颌骨髁状突运动正常。X线片可见第三磨牙颊舌向水平阻生,冠向舌侧,完全埋于黏膜下,下1/3包埋于骨质中。  相似文献   

12.
舌癌根治舌再造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韶玲  热西旦 《新疆医学》2007,37(5):280-282
舌再造已成为治疗舌部、口底部、咽喉部癌病变手术的主要方法。口底缺损1/2以上,用游离或带蒂的皮瓣做修复,常用的有:1.胸大肌皮瓣;2.前臂皮瓣;3.足背部皮瓣;4.背阔肌皮瓣等,可适应口腔任何部位的缺损修复。近几年来我院成功地行舌再造术,手术成功、病人康复,重返工作岗位,恢复生活质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过程以及要点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患女 ,4 0岁。因颈枕部疼痛伴舌不灵活两个月入院。症状呈进行性加重 ,无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 ,曾以颈椎病治疗无效。查体 :伸舌偏左 ,左侧舌肌萎缩 ,有舌震颤 ,咽反射减弱。左乳突内下方可触及 3cm× 4 cm大肿物。深在、质硬、无压痛、不移动。颈部活动正常。头 CT检查 :左舌下神经管外 1 /2受侵蚀扩大 ;头 MRI检查 :左舌下神经管外 1 /2及至枕下有肿物 ,3cm× 3cm× 4 cm大小。CT、MRI均报舌下神经鞘瘤。治疗 :于左耳后发际内倒“L”形切口 ,分离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的起始部 ,可触及肿物位于颈椎横突前部 ,胸锁乳突肌及头长肌…  相似文献   

14.
经口舌骨下联合入路切除舌底癌1例赵连歧,谷京城,边源,付明杰(附属第一医院)患者,女,56岁,以发现舌根部无痛性肿物一个月主诉入院。专科检查:舌底部偏左侧一凸出粘膜表面菜花样肿物,边界不清、质Ⅱ°硬,基底部较硬,前达舌中1/3,后缘两侧达舌根边缘与咽...  相似文献   

15.
口腔粘膜赤斑,是一种少见的癌前病变,由于在临床上缺乏主观症状,往往不引起患者注意。目前国内对这种极其严重的癌前病变报道甚少。本文通过病例分析,对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临床分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提高认识。临床资料笔者于1972~1995年间,经临床与病理检查确诊为赤斑共4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最小4O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为54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发病区域:3例在舌部,其中2例在舌线中1/3处,l例在舌根侧缘,此3例病人均因拔牙而就诊.在口腔检查时被发现。局部病变在舌粘膜上见鲜红色斑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发生于舌根的甲状腺舌管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发生于舌根的甲状腺舌管囊肿4例的临床资料。3例行颈外径路Sistrunks术式,1例于支撑喉镜下行口内切除囊肿,因复发反复手术4次。结果:咽部异物不适感是发生于舌根的甲状舌管囊肿的主要临床表现;B超检查是主要检查方法。3例采用颈外径路Sistrunks术式切除甲状舌管囊肿,术后无复发,l例采用古-撑喉镜下切除囊肿,因复发反复手术4次。结论:发生于舌根的甲状舌管囊肿应常规行间接喉镜检查,治疗首选手术,采用颈外径路Sistrunks术式。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4岁零3个月,出生后即发现有上腭裂及右眼较左眼小,右眼视力较差,未经治疗。于4年前发现右下颌龈上有一黄豆小之肿块,随年龄增长而增大。日后进食和语言均有困难。于1982年10月27日来院诊治。全身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口腔检查:舌侧龈部及牙槽嵴部有一个约4×3×2(cm~3)大小的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5 5岁。因舌部肿物伴疼痛3个月入院。口腔科行病理检查后以舌鳞状细胞癌收住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无异常所见,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专科检查:舌体左缘近舌根及舌腭弓基部见有一2 .5cm×1.0cm凹坑状溃疡,边缘隆起,创面无破溃,质地硬,界限不清,肿物固定不能移动,有明显的触痛,表面糜烂,有异味,舌体运动受限。右颌下可触及2个1.5cm×1.2cm×1.2cm肿大淋巴结,无压痛,质地较硬,可活动,界限尚清。经气管切开插管,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施行舌颌颈联合根治舌缺损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先行颈部扩清术,颈部淋巴结…  相似文献   

19.
唐艺芬  李芳  宿江 《新疆医学》2007,37(4):44-45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择53例舌扁桃体肥大病人,男性25例,女性28例,年龄27-60岁,平均年龄44岁,病史3个月~6年。全部患者及咽部异物感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刺激性咳嗽,咽痛,痰多等咽部不适,所有患者经纤维鼻啉喉镜检查均有舌根部两侧或单侧舌扁桃体增生.呈结节状或系椹状,与会厌游离缘相粘。将5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用双汲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25例,用微波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韩万放  郭广霞 《中原医刊》2003,30(24):10-11
目的:颊肌粘膜瓣修复舌腭缺损是为了恢复舌腭外形和功能。方法:按常规切除病部位的舌腭组织,用颊肌粘膜瓣即期修复舌腭部组织缺损。结果:用该法修复舌腭部组织缺损12例全部成活,吞咽、语言功能恢复,外形满意,张口度正常。结论:颊肌粘膜瓣是修复舌半侧以内缺损和软腭缺损的简单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