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验证嗅三针穴位注射治疗嗅觉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60例嗅觉功能障碍患者接受嗅三针治疗,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嗅觉功能检查。结果治疗前,60例患者均为嗅觉缺失;经嗅三针治疗后,25例患者嗅觉恢复、20例患者嗅觉改善,有效率为75%。结论嗅三针穴位注射是治疗嗅觉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嗅觉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嗅觉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成为某些疾病的前兆.导致嗅功能损害的原因多种多样,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本文将从嗅觉功能障碍的病因、分类、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作一综述,以加深医生和患者对嗅觉功能障碍的认识和关注.  相似文献   

3.
赵腾  孙宝宾 《现代医学》2023,(2):283-287
嗅觉障碍是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因此临床医师了解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非常重要。嗅觉功能的主观检查(即心理物理学测试)和通过影像学进行的检查在病情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嗅觉障碍情况复杂,目前关于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对于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的患者,有证据证明药物治疗及内镜鼻窦手术可改善嗅觉功能。尽管在嗅觉方面有了改善,但仍然很难预测治疗的结果及治疗的长期疗效。本文就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有关不同治疗方法对嗅觉功能的疗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AD)为老年期常见的退行性神经变性疾病,以进行性记忆力、智力和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AD患者出现明显的情景记忆障碍和逐渐加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等典型临床表现时多已处于疾病的中晚期。至今病因未明,现有药物仅对疾病早期有效,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嗅觉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早期症状之一,可能预测轻度认知障碍向AD的转化。AD嗅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嗅觉察觉障碍和识别障碍;其发生机制可能与β淀粉样蛋白和tau沉积在嗅觉通路、乙酰胆碱水平降低及嗅球和嗅束萎缩有关;APOEε4等位基因也可能增加AD嗅觉障碍的发生风险;嗅觉测试简单、无创、经济,嗅觉功能检查与其他传统诊断方法相结合,将有助于提高AD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徐胜辉 《中外医疗》2013,32(11):18+20-18,20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对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来该院治疗的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患者3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通过T&T嗅觉检查及对嗅觉事件有关点位进行记录,评估嗅觉功能。之后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做鼻腔雾化吸入(1mg),治疗15d,1次/d。每治疗5次后,通过T&T嗅觉检查对嗅觉功能进行复查。在雾化吸入15次后对T&T的嗅觉识别阈及嗅觉事件有关点位进行同时复查。结果所选鼻炎嗅觉障碍患者在接受鼻腔雾化治疗后,8例(26.7%)患者恢复了正常的嗅觉功能,15例(50%)患者的嗅觉功能得到显著改善,5例(16.7%)患者的嗅觉功能得到轻微改善,2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的鼻腔雾化吸入对治疗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效果良好,此方法便捷、无创,且有较好的患者依从性,是临床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血管性痴呆与嗅觉功能障碍之间的联系,并验证嗅三针对此的干预效应。方法60例血管性痴呆并伴有嗅觉功能障碍的患者,接受嗅三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嗅觉功能检查。同时于治疗前后进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前,60例患者均为嗅觉部分缺失;经嗅三针治疗后,18例患者嗅觉恢复,24例患者嗅觉改善,有效率为70%。同时,治疗前后自身比较,HDS、MMSE均有所上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嗅觉功能障碍。经嗅三针治疗后,患者在痴呆症状改善的同时,嗅觉功能也得以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针迎香穴对嗅觉功能障碍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正常组、嗅觉功能障碍组、嗅觉功能障碍+眶下神经切断组、嗅觉功能障碍+电针组、嗅觉功能障碍+眶下神经切断+电针组,电针干预迎香穴后,运用嗅觉迷宫实验和对大鼠嗅球组织及血液中IGF-1进行ELISA、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嗅觉功能障碍+电针组大鼠与正常组相比,其嗅觉功能明显改善(P<0.01),其嗅球组织及血液中IGF-1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嗅觉功能障碍+眶下神经切断+电针组大鼠与正常组相比,其嗅觉功能和嗅球组织及血液中IGF-1表达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电针迎香穴对嗅觉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具有显著干预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三叉神经通路,促进大鼠体内IGF-1的产生,从而有利于嗅觉系统嗅感神经元(ORN)再生,改善嗅觉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0):181-186
全喉切除术是治疗中晚期喉癌的主要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手术也给机体的整体功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嗅觉障碍是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常见问题之一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危害和影响,国外学者早已关注到全喉切除患者嗅觉障碍问题并开展干预研究,而国内却鲜见相关文献报道。本文对全喉切除患者嗅觉障碍的发生现状、恢复情况、发生原因、嗅觉功能评估方法及嗅觉功能康复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医护人员促进全喉切除患者嗅觉功能康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伴嗅觉障碍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前后嗅觉功能的改变,探讨慢性鼻窦炎嗅觉功能与鼻内镜手术的关系,并用透射电镜观察手术对嗅区黏膜超微结构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嗅觉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慢性鼻窦炎伴嗅觉功能障碍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观察嗅觉功能变化并切取嗅区黏膜于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结果术后嗅觉及嗅上皮的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主观嗅觉改善率为97%;异常超微结构由术前的100%降为20%。结论炎症导致的嗅上皮细胞由表及里各层的超微结构异常与嗅觉功能减退有关。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改善通气功能后及黏膜炎性反应消除后,随着嗅上皮超微结构的恢复,嗅觉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穴位埋线治疗. 方法 取百会、夹脊、迎香穴位埋线,埋线1次为1疗程,1个月埋线1次,3次为总疗程. 结果 31例病例中,总有效率为87.10%. 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嗅觉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黄悦  翟志远  郑金龙  薛刘军 《浙江医学》2022,44(5):543-547,551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嗅觉障碍、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是帕金森病除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平衡障碍等临床表现之外的另一组显著特征.其中嗅觉障碍可能是帕金森病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嗅觉检测可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本文从帕金森病嗅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疾病谱的改变与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嗅觉异常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的常见慢性功能性障碍.嗅觉在增强食欲、识别味觉、情绪调节、提高记忆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故嗅觉障碍会造成因食欲问题引起的体质量和免疫力下降,严重影响我国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面就综合有关文献的内容对老年人嗅觉障碍的发生率、影响因素以及常见病因、检测方法、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内容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疾病谱的改变与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嗅觉异常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的常见慢性功能性障碍.嗅觉在增强食欲、识别味觉、情绪调节、提高记忆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故嗅觉障碍会造成因食欲问题引起的体质量和免疫力下降,严重影响我国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面就综合有关文献的内容对老年人嗅觉障碍的发生率、影响因素以及常见病因、检测方法、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内容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4.
谢月明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330-3331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过敏状态与嗅觉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兰考县中医院收治的576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过敏组(146例)和非过敏组(43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疼痛程度,记录患者血常规结果。分析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外周嗜酸粒细胞计数和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嗅觉障碍评分与鼻塞、鼻涕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鼻塞评分是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12,95%CI:1.503~2.801,P=0.002)。结论过敏状态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相关,炎症反应对嗅觉影响较大,通过评估患者鼻塞、鼻涕症状制定手术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针刺内迎香治疗嗅觉下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嗅觉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感觉,有影响食欲、情绪及警示危险信号等作用.嗅觉障碍会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鲜有报道.20余年来,我们应用针刺内迎香治疗嗅觉障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COVID-19是由SARS-CoV-2引起的以呼吸系统为主要感染靶标的传染病.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神经系统也可能是SARS-CoV-2感染的靶标之一,主要表现为嗅觉障碍,常伴有味觉丧失.本文旨在对SARS-CoV-2感染引起的嗅觉障碍相关研究加以综述,总结出COVID-19嗅觉障碍的原因、发病率、发病特点和目前的治疗情...  相似文献   

17.
认知功能障碍疾病初期症状隐匿,发现时多已处于痴呆阶段,而痴呆尚无有效治愈手段,因此探究简便易行的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早期预警信号、开展及时有效的干预是认知功能障碍疾病防治的关键。大量研究表明感官功能障碍在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识别、评估、干预中具有重大价值,但目前我国的认知功能筛查多依靠神经心理学测试,未纳入嗅觉、听觉等高敏感性感官指标。本文通过对既往文献进行回顾、分析,得出在神经心理学测试基础上进一步检测老年人感官功能状态将极大提高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筛查的准确性,明确了嗅觉、听觉、视觉、味觉等感官功能障碍在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早期识别与干预中的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嗅觉是人体原始的感觉功能之一,嗅觉障碍常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现将近年国内外学者对此病的基础、分类、病因、治疗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黏膜白细胞介素17(IL-17)、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与慢性鼻窦炎(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121例CR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黏膜组织IL-17、EOS。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术前不同嗅觉功能障碍程度患者的鼻黏膜IL-17、EOS表达,采用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S患者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鼻黏膜IL-17、EOS对CRS患者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 嗅觉功能轻度障碍组IL-17、EOS表达低于嗅觉功能中、重度障碍组(P <0.05),嗅觉功能中度障碍组IL-17、EOS低于嗅觉功能重度障碍组(P <0.05)。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鼻窦CT评分[O^R=3.857(95% CI:1.587,9.375)]、Lund-Kennedy评分[O^R=3.827(95% CI:1.575,9.300)]、IL-17[O^R=3.367(95% CI:1.385,8.183)]、EOS[O^R=3.680(95% CI:1.514,8.944)]是CRS患者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影响因素(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鼻黏膜IL-17、EOS及两者联合预测CRS患者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敏感性分别为78.26%、73.91%和73.91%,特异性分别为74.79%、79.83%和89.92%,AUC分别为0.754、0.772和0.879。结论 鼻黏膜IL-17、EOS表达与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有关,两者联合预测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转归效能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鼻内镜术式中中、上鼻甲的处理方式对伴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半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84例,按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一组患者行中、上鼻甲成形术设置为成形组,另一组患者行中、上鼻甲部分切除术设置为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嗅觉恢复情况,比较手术前后T&T主观嗅觉功能评分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问卷(SNOT-20)评分.结果:成形组患者术后嗅觉改善率为90.48%,切除组为88.09%差异不显著;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左侧、右侧嗅觉主观嗅觉功能检查评分显著较低;两组患者各项SNOT-20评分较术前显著较低.结论:行中、上鼻甲形成术和部分切除术治疗伴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均能显著改善患者嗅觉功能,提高其术后生存质量,两种处理方式对患者嗅觉的恢复均无明显影响,适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