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生人格偏离的评定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包头市三所大学一年级学生人格偏离的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人格诊断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包头市三所大学一年级学生 1780名。结果 “人格诊断问卷”量表总分为 2 9.81± 10 .0 2 ,人格偏离阳性率为 17.1%。相关分析显示人格偏离得分与父母拒绝、过度保护、偏爱因子呈正相关 ,而与父母情感温暖因子呈负相关。结论 大学生人格偏离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应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有人格偏离的学生给予指导和校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石家庄市大学生人格障碍倾向的分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人格障碍问卷(UPDI)调查石家庄市6所高校498名大学生与北京市3所高校204名大学生.结果 石家庄市大学生各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分布差别很大,其中依赖型(2.81%)、表演型(2.41%)、边缘型(2.21%)检出率较高;强迫型(0.40%)、分裂型(0.60%)检出率较低.各型人格障碍倾向的检出率分别受性别、专业类型、血型、年级、城乡等因素的影响.该样本的轻、中、重度人格障碍倾向的总检出率为28.31%,其中轻度人格障碍倾向(人格偏离)的检出率为17.07%,中重度人格障碍倾向的检出率为11.24%.中重度人格障碍倾向中,男性高于女性.分离型、回避型、偏执型、强迫型、表演型、自恋型存在血型差异.偏执型、依赖型和自恋型平均分城市均高于农村.回避型人格障碍倾向中,大学一年级与其他年级有显著差异.结论 大学生人格障碍倾向存在性别、年级、血型、城乡和专业类型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人格偏离筛查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编制适用于中学生的人格偏离筛查量表(MPDI),为对中学生人格偏离的研究和教育提供标准化的检测工具。方法经过2次样本的项目筛选,编制中学生人格偏离筛查的正式问卷,分析信度和效度。结果编制由60个项目组成的问卷,包括3个分量表,即人际关系偏离、情感偏离、行为偏离。全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91和0.89(P值均<0.05),问卷的实证效度和结构效度良好。结论所编制的问卷信度、效度均较好,可用作中学生人格偏离的筛查量表。  相似文献   

4.
驻戈壁沙漠军人心理卫生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驻戈壁沙漠环境军人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心理干预 ,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驻戈壁沙漠环境某部队共 2 0 1人为研究组 ,以驻平原某部队为对照组共 136人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以及社会支持量表 (SSRS)进行调查。结果 :18.4 %的驻戈壁沙漠军人存在心理障碍 ,与对照组的 (9.7%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SCL - 90测试表明 ,总分 (14 9.76± 4 3.80 )高于对照组 (135 .94± 4 0 .78) ,(P <0 .0 1)。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躯体化及精神病性。社会支持量表总分 (37.97± 6 .88)及主客观支持分〔(8.5 1± 3.10 )、(2 0 .99± 4 .72 )〕均低于对照组〔(40 .0 8± 8.13) ,(9.2 8± 3.37) ,(2 2 .33± 3.95 ) ,P <0 .0 5 ,P <0 .0 1〕 ;戈壁沙漠组EPQ各维度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社会支持以及神经质个性是影响驻戈壁沙漠军人心理卫生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 :部分驻戈壁沙漠军人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和分析舟曲泥石流灾后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灾后1月(2010年9月26日),使用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II)对舟曲受灾的1 27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发生抑郁症状的学生中,轻度抑郁症状为276人,其中女生为143人,检出率为25.72%,男生133人,检出率为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抑郁症状为247人,其中男生131人,检出率为19.75%,女生116人,检出率为20.86%,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抑郁症状为145人,其中女生76人,检出率为13.67%,男生69人,检出率为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男生BDI-II得分分别为(16.94±9.86)、(15.10±9.73)分,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舟曲灾后中学生BDI得分为(15.95±9.83)分,高于汶川震后中学生(15.10±9.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泥石流灾后1月中学生的抑郁症状严重,女生更明显,应重点加强灾后急性创伤期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6.
心理护理对癌症病人焦虑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门诊诊断为癌症患者 72例 ,入院后先进行 Hamilot焦虑量表 (HAMA)的测定 ,其焦虑总分、精神症状总分、躯体症状总分分别为 13.5 0± 6 .2 7、7.43± 3.84、5 .97± 3.77。经过一周一次 30分钟心理护理后 ,用 HAMA测定其 3种总分分别为 10 .2 0± 6 .32、5 .6 2± 2 .96、4.32± 3.15 ,与心理护理前相比 3种总分均有下降 (P<0 .0 5 )。第 2周再进行一次 30分钟心理护理后 ,并测定 3种总分分别为 8.0 1± 6 .2 2、4.10± 3.10、3.0 3± 3.13与第 1次心理护理后 3种总分相比又要显著下降 (P<0 .0 5 )。结果表明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减轻癌症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罪犯人格障碍与述情障碍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未成年罪犯人格障碍及述情障碍间的关系。方法采用“CCMD-2-R人格障碍筛查问卷”(PDQC)及“多伦多述情障碍问卷”(TAS),对95名未成年罪犯(46名暴力犯罪和49名性犯罪)及59名正常人进行测查,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未成年罪犯与一般青少年PDQC和TAS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QC中除“强迫”与“依赖”2种人格障碍型别与TAS各因子相关未达到显著外,其他人格障碍型别及总分都与TAS各因子和总分呈显著相关。结论①男性未成年罪犯有广泛而显著的人格特征偏离正常的情况;暴力罪犯中人格偏离主要体现于冲动、偏执和反社会型3种型别人格障碍;性犯罪组人格偏离主要体现于焦虑/回避型、偏执型和反社会型3种型别人格障碍;②男性未成年罪犯一定程度具有述情方面的缺陷;述情障碍与人格障碍同样是导致犯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在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管教过程中,有必要对人格障碍和述情障碍进行全面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焦虑、抑郁情况,并比较焦虑及抑郁检出率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方法抽取重庆市北碚区2所中学7年级与9年级308名学生,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筛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焦虑检出率为31.49%,抑郁检出率为43.51%。焦虑总分标准分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总分标准分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生抑郁总分标准分高于女生。焦虑总分标准分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总分标准分年级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普通中学生焦虑及抑郁检出率较高,需要及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格障碍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究大学生人格障碍与心理卫生状况的相关。方法采用CCMD-2-R诊断标准的人格障碍筛查问卷(Personality Disorder Questionnaire for CCMD-2-R,PDQC)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抽取广东省某综合大学2003级615名新生进行测试,以spss11·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①总体样本中人格障碍的筛出率为55·4%,其中30·9%合并多型人格障碍,单一人格障碍类型的发生率为24·6%;②单型、双型、多型(3型及以上)人格障碍组与无人格障碍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以及各因子得分的组间比较,除了单型人格障碍组与无人格障碍组之间躯体化、敌对和恐怖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多型人格障碍组SCL-90评分显著高于单型人格障碍组(P<0·001);④心理健康状况需关注者的人格障碍各分型得分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者(P<0·001);⑤PDQC各分型与SCL-90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人格障碍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广泛的影响;心理健康工作者在对个体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干预的同时,需关注其人格特征的偏离。  相似文献   

10.
山莨菪碱对大鼠热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预先静脉注射山莨菪碱有无预防大鼠中暑性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 ,置于 38℃~ 40℃、5 0 %~ 6 0 %相对湿度的热环境中 ,用四道生理记录仪、半导体温度计测平均动脉压和直肠温度 ,并测热应激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 ,在严格无菌和去热源的条件下 ,采集门静脉血和颈动脉血 ,用显示基质偶氮法测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 热应激过程中 ,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肛温持续增加 ,2h后分别达 (4 2 .7± 0 .6 )℃和 (4 3.1± 0 .5 )℃ ,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死亡前肛温高达 (4 4.6± 0 .2 )℃和 (4 4.2± 0 .3)℃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实验前门静脉血内毒素含量分别为 (4 5 .7± 5 .2 ) pg/ml和 (4 2 .6± 5 .4) pg/ml,外周血内毒素含量分别为 (14.8± 4.5 ) pg/ml和 (13.9± 7.2 )pg/ml,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2h后门静脉血分别增至 (12 2 .2±16 .7)pg/ml和 (15 0 .4± 2 2 .1) pg/ml,而外周血增至 (32 .3± 7.8) pg/ml和 (4 9.7± 10 .2 )pg/ml,明显高于实验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且两组之间比较 ,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两组动物心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都是先升后降 ,但实验前后心率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实验前两组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高一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市高一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现况,探索父母养育方式的可能影响因素,为开展父母养育方式的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况调查,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人格诊断问卷第4版(PDQ-4)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北京市9574名高中一年级学生。结果 母亲的拒绝、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和偏爱因子得分均高于父亲,父亲与母亲EMBU相同因子高度相关(T≥0.7);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养育方式相同因子可以合并为一个因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养育方式受父母关系、受教育程度、年龄以及家庭收入、居住地、子女性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格偏离组的父母拒绝、过度保护和偏爱得分高于对照组,父母的情感温暖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父母养育方式在大多数家庭是比较一致的,且母亲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青少年人格偏离与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中一年级学生考试焦虑与个性特征和自尊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考试焦虑量表(TA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自尊量表对山东省泰安市某中学高一年级53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考试焦虑的检出率为65.2%。有考试焦虑者EPQ的精神质因子标准分(51.60±9.66)和情绪稳定性因子标准分(51.57±10.75)显著高于无考试焦虑者(48.07±8.62和45.65±10.14),内外向个性因子标准分(50.76±11.09)显著低于无考试焦虑者(53.68±11.60);TAS总分与EPQ的精神质、情绪稳定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内外向个性因子标准分呈显著负相关;具有内向个性特征者的考试焦虑检出率(72.3%)显著高于外向个性者(53.2%),情绪不稳定者和精神质倾向明显者的考试焦虑检出率(81.4%和84.1%)高于情绪稳定者和无精神质倾向者(41.0%和57.7%)。考试焦虑者的自尊量表总分(29.12±4.41)显著低于无考试焦虑者(30.29±4.25);TAS总分与自尊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考试焦虑与个性特征和自尊水平密切相关,内向、情绪不稳定、精神质倾向明显和自尊水平低的高中生考试焦虑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上海市精神卫生专科医院门诊就诊者人格病理的分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法,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设抽样点,对就诊于精神科门诊和心理咨询门诊的3075例就诊者进行随机抽查.以DSM-Ⅳ为诊断标准,以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为人格障碍筛查工具进行初筛,对筛查阳性者应用轴Ⅱ人格障碍临床访谈(SCID-Ⅱ)进行临床诊断,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人格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所有就诊者中,自评的人格障碍检出率为71.3%,经临床医生结构式访谈后确认符合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共计982例(31.9%).低年龄群体(OR=1.8,95%CI:1.5~2.1)、未婚或离异者(OR=1.6,95%CI:1.4~1.9)、心理咨询门诊患者(OR=1.2,95%CI:1.1~1.3)、心境障碍和神经症性障碍患者(OR=1.7,95%CI:1.4~2.0)中符合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比例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小、童年时并非由父母抚养以及病前性格内向是人格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人格障碍在精神卫生服务的对象中并不少见,特别是在就诊于心理咨询的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患者中,提示需要对该群体的人格病理进行积极的识别和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医学生的人格、健康危险行为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医学生健康危险行为问卷、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对北京市两所医学院校在校大学一年级12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选出12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打架行为、严重伤害行为、被迫性行为、不安全性行为、吸烟、醉酒行为、孤独感、情绪不好、失眠、无望感、PDQ-4得分高、网络成瘾行为.logistic回归主效应模型显示男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可疑危险因素是失眠(OR=4.98)、严重伤害行为(OR=4.43)、不安全性行为(OR=2.63)、不良情绪(OR=2.32)、无望感(OR=1.98)和PDQ-4得分高(OR=1.09);女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可疑危险因素是打架行为(OR=7.10)、孤独感(OR=4.42)、被迫性行为(OR=4.19)和网络成瘾行为(OR=1.39).结论 医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一学生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卡特尔16PF和MHT量表调查高一学生231名。结果(1)高一学生与一般中学生在人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有自己的独特性,其中男生与女生的人格特征存在差异,省会城市地区学生较地州学生人格更为理想,汉族学生的人格特征略优于少数民族学生;(2)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高一学生在9个因素上表现出典型的人格特点。结论有针对性地对高一学生进行人格健康教育,纠正高一学生人格发展上的偏差,完善其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4所中学的高中一、二、三年级各2个班,共1118名学生,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进行测评。结果1.7%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心理问题以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躯体症状为多见,其检出率分别为50.8%、19.1%和18.7%。女生MHT全量表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重点学校学生显著高于非重点学校学生(P〈0.05),高一、高三学生显著高于高二学生(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身体健康状况、母亲教养方式、自我期望程度、学习压力程度、学习能力自我评价、同学关系、自尊水平、主观幸福感水平是MHT全量表分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应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的人格发展特征、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王登峰、崔红等编制的中国人人格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的200例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不同年龄段的中老年在情绪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2)老年人格维度中情绪性的发展呈"U"字形,58~68岁情绪性得分较低,53~57岁和〉68岁年龄段情绪性得分明显升高;(3)中老年人在SCL量表的9个项目因子,除了人际关系一项的得分低于常模分数之外,其余各项均高于常模水平(P〈0.05),并且中老年人在9个项目因子上面的得分不存在年龄段和性别的差异;(4)中老年人的人格特征的一些维度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外向性、善良、人际关系、才干、行事方式得分高的中老年人较少报告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偏执、精神障碍等不良心理表症,而情绪性与敌对性、偏执等项目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中老年人的人格特征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表现出较少的可变性和发展性,但情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不同人格特征的中老年人在面对生活事件时的应激水平可能不同,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导致了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护理人员应根据其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措施,开展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维护。  相似文献   

18.
李东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761-4762,4765
目的 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心理资本量表(PCQ)、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症状清单(SCL-90)、人格诊断问卷(PDQ-4+)对贵阳市某医科大学2 081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评.结果 大学新生一类学生占9.13%,二类学生占11.56%,三类学生占79.31%.人格障碍的阳性率在各亚型中分别为3.51%~31.37%,最高为强迫型(31.37%),最低为分裂样(3.51%).心理资本的四维度(希望、自信、乐观、坚韧)与UPI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与SCL-90中7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人格障碍的9个亚型呈显著负相关.无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资本较有心理问题学生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部分大学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异常.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资本有密切的联系,提示提高心理资本的能力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大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人格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人人格量表对北京市的200名离退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和事后检验。结果离退休人员在中国人人格量表的7个维度的得分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除了在情绪性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人际关系、才干、处世态度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步人离退休生活之后,不同年龄段情绪性的发展呈“U”型,中年龄组(59~68岁)得分最低(33.21±7.30);中年龄组与低年龄组[53—58岁,(35.86±8.10)]和高年龄组[69~88岁,(36.74±6.67)]在情绪性维度得分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袁: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离退休人员的情绪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措施,对于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安度晚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了解2016—2017 学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伤害现况,为制定北京市学生伤害防控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16 个区102 所中小学校的19 666 名学生,对在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发生伤害的病例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2016—2017 学年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0.68%,其中男生为 12.98%,女生为8.63%; 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至三年级) 为7.26%,小学高年级学生(四至六年级) 为14.38%,初中生为 11.80%,高中生为9.55%.在各伤害类型中,跌伤发生率最高,为6.35%.伤害病例中发生地点前3 位是学校(43.26%) 、家中(24.76%) 和马路/道路(13. 19%); 发生时进行的活动前3 位是体育活动(28. 78%) 、行走(26. 21%) 和休闲娱乐(16.90%); 受伤部位前3 位是下肢(41.98%) 、上肢(28.91%) 和头部(15.32%).平均每次伤害造成4.26 d 休息,2.27 d 缺课,0.55 d 住院.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发生率在10%以上.男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是北京市学生伤害防控的重点人群,跌伤应作为优先干预的重点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