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外感发热为儿科常见病,多由外感风邪所致,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咳嗽为主要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由于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为“稚阴稚阳之体”,感邪后“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等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故在治疗上也有其特点。现将笔者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体会介绍如下。1温凉并用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寒暖不能自调,易为六淫所侵。又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感邪后往往寒热互见,或寒从…  相似文献   

2.
小儿时期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 ,无论在生理上 ,还是病理方面 ,都与成人有所不同。而且年龄越小 ,差别越大。掌握小儿时期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对于了解小儿常见病的发生及治疗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 生理特点1.1 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是指小儿时期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肉骨骼 ,以及精血津液等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活动方面 ,均未臻成熟完善。历代儿科医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古代儿科医家根据小儿时期的机体柔嫩 ,气血未充 ,经脉未盛 ,神气怯弱 ,精气未足等特点认为是“稚阴稚阳”的表现。这里的阴 ,一般是指体内精…  相似文献   

3.
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久泻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燕鸿  李艳萍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87-1288
小儿的生理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病理特点主要为发病后传变迅速。小儿久泻病因较为复杂,而病理生理改变明显,单纯西医治疗颇为棘手。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久泻24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徐萍  徐金顺 《河北中医》2003,25(10):753-754
儿科临床实践表明 ,在小儿疾病中 ,脾胃病最常见。究其原因 ,莫不与小儿“脾常不足”的特点有关 ,故掌握小儿“脾常不足”的机制 ,对儿童保健及疾病的防治等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儿无论在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 ,有其特点 ,年龄越小越显著。对此 ,历代儿科著作均有详尽的论述。归纳起来 ,生理上表现为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 ;病理上表现为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 ,脏气清灵 ,易趋康复。这些特点 ,在消化系统表现尤为突出 ,故临床中更以腹胀、腹泻、呕吐、厌食等脾胃病为多见。正如万密斋在《育婴家秘》中说…  相似文献   

5.
补剂是补益阴阳气血不足之剂。小儿由于生理病理上的特点,攻剂应慎用,使用补剂也应慎重。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但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欣欣向荣,自婴幼至少年,时刻都处在生长发育之中,所谓肾气渐渐充盈,自有生发之气。健康儿童只要护养得...  相似文献   

6.
议纯阳     
纯阳理论是祖国医学阴阳学说在儿科领域的体现。“纯阳”二字揭示了小儿在阴平阳秘前提下阳气偏盛的生理状态,同时蕴含着“稚阴稚阳”的说思想,阐明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以及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及临床表现特点;并提示了在治疗上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用药。纯阳理论对认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疾病的防治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咳嗽是小儿常见病,主要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里疏薄,抗病能力较差,易受外邪侵袭。笔者依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循辨证论治,采用按摩手法,对69例小儿咳嗽进行诊断治疗,获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童49例,女童20  相似文献   

8.
董丹 《光明中医》2010,25(5):778-780
<正>小儿时期,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幼稚娇嫩和不完善的,我国古代医家把小儿生理特点概括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  相似文献   

9.
导师运用中药治疗本病,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常表现为脾常不足,肾常虚,故临床上导师以温肾暖脾之法治之,颇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万鹏 《四川中医》2011,(11):104-105
基于小儿"脾常不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和"禀赋不耐"的皮肤病发病因素,结合临床治疗小儿皮肤病的案例,提出了在临证论治小儿皮肤病时,要注重调补脾土、充实形气,切忌苦寒伤阳、祛邪伤正。  相似文献   

11.
一、学术见解 (一)治疑难重症,首明生理病理治疗儿科疑难重症,首先要明瞭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是前贤用以说明小儿得病后病理变化的特点。大量的临床事例证明,小儿得病后,大多出现偏热偏实,如陡然高热,乳蛾红肿,咳喘痰鸣,食滞泄泻,抽搐动风等,其邪气虽盛而正气并不易虚,这是由于:1.小儿虽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但是其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整  相似文献   

12.
小儿的生理基本特点是“脏腑嫩,形气未充”,脏腑未健全,功能不成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因而患病后也容易发生寒热虚弱,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治疗小儿常见病的辨证论治思路与成人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在论述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时,素有“稚阴稚阳”和“纯阳之体”两种理论观点。前者,顾名思义,是指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方面均处于幼稚状态,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此,历代医家都无争议。然而,对“纯阳之体”一说,却有不少异议,甚至认为不妥。我倒是认为,“稚阴稚阳”只能说明小儿机体尚未成熟的一面,不能完全概括小儿的基本特点;就小儿某些重要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临床指导意义而言,“纯阳之体”说有其独到之处,远较“稚阴稚阳”表达得深刻、广泛、形象。  相似文献   

14.
钟嘉熙  刘亚敏 《新中医》1994,26(7):14-15,57
刘仕昌教授辨治小儿温病的经验钟嘉熙,刘亚敏主题词温病/中医药疗法,儿童,刘仕昌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等生理特点,小儿温病在临床症候上有其特殊表现,治疗上也有其特殊性。刘仕昌教授在治疗小儿温病时根据小儿生理...  相似文献   

15.
浅析小儿肝常有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峰  郝东阳 《陕西中医》2001,22(7):446-447
1对小儿肝常有余的认识 小儿机体柔嫩,气血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患病之后,易见高热、风动之症,故历代医家提出了“肝常有余”之说,这是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概括。 “肝常用余”之说最早见于朱丹溪《丹溪心法》,但他提的“肝常有余”是从病理的角度出发的、而我认为还应该是一个生理性的概念。例如明代万全就认为“肝常有余”乃是“本脏之气”,清代陈修园也说小儿“肝常有余”,这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无时无刻不在生长发育,他的机体与活动功能都向成熟完善的方面发展,年龄愈小,发育愈快,生机旺盛,最富于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宋铁玎教授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外感六淫或温热疫毒入侵,内伤正气虚损,阴阳失调,发为小儿发热,热势高,传变快,病情重,甚则引起惊风或抽搐。根据小儿特有生理病理特点,解表邪与清里热同用,重视病因,表里双解,注重邪之通路,宣上通下,顾护阴液,滋阴清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小儿无时无刻不在生长发育,无论在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历代儿科医家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论述很多,归纳起来其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于康复。掌握这些特点,对于小儿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治,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小儿常见病来看,除先天禀赋不足(如解颅、五迟、五软)和初生儿特有疾病外,由于其对病原抵抗力差,加上对寒热不能自调,乳食不能自节,一…  相似文献   

18.
纯阳理论与稚阳稚阴学说是中医儿科学认识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的两大代表性理论学说。《颅囟经》正式提出纯阳理论,认为小儿真气未耗,生长旺盛;北宋钱乙继承了纯阳理论,并发展性提出小儿易虚易寒的体质特点,认为儿科用药应注重柔润及脾胃调护,反对一味使用清凉之品,伤及小儿阳气;清代吴瑭提出稚阳稚阴学说,认为小儿幼小娇嫩,"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易出现阳气衰微现象。后世医家在以上两种理论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和"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基于以上特点,临床儿科疾病的治疗应注重调节阴阳、顾护脾胃,用药应避免峻补峻泻,寒热温凉四气、辛苦甘酸咸五味不可过用。  相似文献   

19.
郑峰  汪洋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687-687
小儿腹泻多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秋季节发病较多。由于小儿具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特点,使其脾胃需化生更多的水谷精微充盛机体,小儿脾胃的负担相对较重;同时小儿兼具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脾胃相对较薄弱,感受外邪、内伤乳食等均可引起脾胃失调而腹泻。  相似文献   

20.
<正>小儿自出生到成年,始终处于不断生长与发育的过程中,年龄越小,其生长发育越快。小儿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其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