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不同术式及治疗结果,总结术式选择的经验和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收治的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19例,其中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联合组)9例,单纯后路手术(后路组)7例,单纯前路手术(前路组)3例.总结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资料及影像学结果.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2 ~20个月(平均14个月).联合组术后4~6个月骨折愈合,1例发生喉返神经麻痹,术后3个月恢复,7例脊髓不全损伤患者脊髓功能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改善多于1级,内固定位置维持良好无松动移位.后路组术后4~6个月骨折愈合,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内固定无松动及移位,5例脊髓不全损伤者均获得神经功能改善多于1级.前路组1例术后4周发生内固定松动进行二次手术,2例术后4个月及5个月骨折愈合,内固定无松动. 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手术选择前后联合入路为主,对骨折局部存在缺损或骨折端分离的患者,可选择前后联合入路固定手术,术后不需要外固定.对骨折经过椎体、无骨缺损、骨折端间隙小、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患者,可选择单纯后路复位固定术,术后需要外固定.单纯前路存在内固定失败的风险,术后需要外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02年12月-2012年1月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7 ~ 62岁,平均39岁.骨折AO分型:B3.1型12例,B3.2型3例,C2.1型2例,C3.1型3例,C3.2型6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5例,C级7例,D级6例,E级2例.术前常规颅骨牵引,根据骨折脱位类型和脊髓损伤情况分别选择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脱位矫正、椎体高度恢复和椎间植骨融合,以及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术中无大血管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术后无切口感染、脑脊液漏、植骨块脱出或内固定断裂塌陷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 24个月,平均16个月.本组2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得到矫正,恢复了正常颈椎序列、生理曲度和椎体高度.术后3~6个月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融合时间3.5个月.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3例,C级5例,D级5例,E级7例,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 应根据下颈椎骨折脱位不同伤情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前路手术可以直接处理椎体或椎间盘损伤并即刻消除颈椎不稳;后路手术可以直接解除关节突脱位交锁,但需排除颈椎间盘损伤以避免复位时加重脊髓损伤;前后联合入路可以同时处理颈椎骨折脱位和椎间盘损伤,但手术创伤和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并颈椎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8年12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18例强直性脊柱炎并颈椎骨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37~63岁,平均48.2岁;AS病程13~36年,平均17.3年;C_(2~3)骨折2例,C_(4~5)骨折2例,C_(5~6)骨折12例,C_(6~7)骨折2例;伴明显骨折脱位7例,无脱位11例。13例采取颈椎后路手术,4例行颈椎后前路手术,1例前后路手术。所有患者术前完善颈椎DR、CT、MR检查,术后1周内、3个月、半年分别完善影像学复查;所有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开始随访,随访时长12~24个月,平均19.4个月。影像学检查骨折复位良好,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3.8个月,愈合率100%。17例患者术后内固定物无松动、脱出及移位(94.4%),仅1例患者前路手术后内固定物松动移位后再行翻修手术(5.6%)。神经功能在术后均获得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采用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或者后路手术联合前路等操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患者,可以获得坚强内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保证复位、促进骨折愈合,神经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对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侧小关节脱位33例,双侧小关节脱位35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A级5例,B级11例,C级9例,D级1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颅骨牵引,关节突交锁复位的则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否则行后路切开撬拨复位或关节突切除复位固定、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术中均无大血管、气管、食管、脊髓意外损伤.平均随访41.5个月,所有患者均复位良好,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术后6个月后植骨全部融合,无钢板螺钉并发症.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一定恢复.结论 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交锁疗效确切,根据损伤的具体类型采用适合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下颈椎脱位的手术方法选择及疗效.方法 分析总结2004年1月-2009年6月手术治疗的无脊髓损伤下颈椎脱位患者11例.根据Allen分类均为牵开屈曲型损伤,其中Ⅰ度脱位7例,Ⅱ度脱位1例,Ⅲ度脱位3例.陈旧性脱位8例,新鲜脱位3例,均为单纯颈椎外伤,不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单纯前路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7例,前后路联合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4例.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1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前11例Frankel分级E级,术后11例Frankel分级E级.X线片示11例患者均恢复颈椎正常序列和曲度.随访3~31个月未出现脊髓损伤症状及再脱位.术后3.5~5.5个月(平均4.3个月)达植骨融合.结论 合并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脱位宜Ⅰ期行前后路联合复位内固定,无关节突交锁者可单纯前路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复位及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是治疗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果  陈建梅  张永光 《武警医学》2015,26(3):262-265
 目的 观察经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某院2009-04至2013-06共收治10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均采用经颈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采用JOA法和Frankel分级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病例获(21.0±11.1)个月随访。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前JOA评分(12.7±1.7)分,术后JOA评分(15.4±4.0)分,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脊髓损伤患者Frankel分级从术前D级恢复至E级。所有病例术中未出现椎动脉、静脉窦及脊髓损伤,术后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随访期间寰枢椎无再移位、失稳,植骨融合满意。结论 经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枢椎泪滴样骨折的形成机制,观察根据骨折分型采取前后路不同的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1年5月-2010年10月间收治的13例枢椎泪滴样骨折,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8~ 55岁,平均35.5岁.其中4例合并颈髓损伤[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C级1例,D级3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坠落伤2例.入院后均行颈椎正侧位、张口位X线片和螺旋CT矢状位重建及MRI检查.根据损伤机制进行临床分型,伸直型10例采用颌下咽后入路行C2,3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屈曲型3例采用后路C2,3椎板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或C3侧块)内固定,并对分型后的手术方案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 13例手术患者均成功完成暴露和有效复位内固定,前路平均手术时间77 min,后路平均手术时间125m in,无手术副损伤.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3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4个月复查植骨均获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3例ASIA D级患者术后1.5个月、1例ASIA C级患者术后6个月脊髓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根据枢椎泪滴样形成机制为依据制订针对性手术方案,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前后均行CT、MRI及X线片检查.行前路手术54例,后路手术10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4例.观察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脱位纠正、椎体高度恢复、植骨融合等情况,评估手术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 ~ 36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无加重.除5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任何恢复,其余患者ASIA分级均有1~2级提高.所有患者脱位均复位、椎体高度恢复.椎间植骨均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12周.术后复查X线片示内固定位置可,螺钉无松动、脱落,无植骨块松动、脱出. 结论 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应根据骨折脱位类型与脊髓受压部位和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前路手术较单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具备更宽的适应证,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能有效行神经减压,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术后颈椎可获得即刻稳定,利于患者早日康复锻炼,应为下颈椎骨折脱位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颈椎不稳的手术策略和内固定术式选择。方法 2001—2004年我院共收治上颈椎不稳患者14例,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8~54岁,平均32岁。其中寰椎前弓骨折伴横韧带断裂1例,齿状突骨折4例,Hangman骨折3例,陈旧性寰枢椎旋转固定性脱位1例,枕寰枢椎发育异常4例,颈椎强直性脊柱炎伴寰枢椎脱位1例。10例患者有高位颈脊髓损伤。术前行大重量颅骨牵引,根据上颈椎不稳程度和牵引复位难易选择手术方式。前路内固定4例;后路内固定10例,其中有2例先行经口咽前路松解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1~55个月随访,平均17.2个月。全部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其中11例获解剖复位,3例部分复位。10例有脊髓损伤表现的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本组患者未发生椎动脉、神经根、脊髓损伤或伤口感染、脑脊液漏。退钉1枚,导针断入齿突远端1例。结论 根据上颈椎不稳的程度和复位难易,进行临床动态分型,并结合病因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和内固定类型,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l-tis,AS)发生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及脊髓损伤的患者近年来报道较多,但对于此类损伤如何选择手术方式目前尚存争议[1,2].2001年6月-2006年10月我科对收治的6例AS伴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在Halo-vest辅助下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四肢瘫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四肢瘫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随访0~12个月,平均(5.8±3.6)个月。4例患者死亡,19例患者存活,脊髓功能ASIA评分提高0~1级。术前ASIA分级为A级9例,术后ASIA评分提高为B级2例,无提高3例,死亡4例;术前ASIA分级为B级14例,术后ASIA评分提高为C级6例,无提高8例。4例死亡病例均为单纯前路减压手术:1例术后呼吸、心搏骤停死亡,2例因自主呼吸微弱出院后在家中死亡,1例死于并发肺部感染。8例ASIA分级提高一个级别的均为一期前后路减压手术。结论一期前后路颈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或并硬膜下减压是治疗此类患者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OFD)的手术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手术治疗的成人CSCIWOFD患者的临床资料。颈椎X线或CT检查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2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2例,第2、3颈椎阻滞椎1例,颈椎退行性改变15例。颈椎MRI示脊髓水肿15例,脊髓出血或血肿7例,脊髓软化或空洞6例;颈椎间盘损伤突出26例,其中单节段9例,两节段12例,多节段5例;前纵韧带损伤4例。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18例,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9例,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联合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1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评价患者入院时和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结果 28例随访时间6~87个月,平均34.4个月。患者脊髓功能ASIA分级:入院时A级2例,B级4例,C级6例,D级16例,E级0例;末次随访时A级2例,B级0例,C级2例,D级20例,E级4例,其神经系统症状较入院时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结论对于成人CSCIWOFAD,根据其病情特点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颈后纵韧带骨化后脊髓损伤的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后纵韧带骨化后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手术入路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颈后纵韧带骨化后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按照Frankel神经功能分类法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14例,D级6例.前路手术12例,后路手术8例,后前路联合手术5例. 结果 术中无大血管、气管、食管、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5~86个月,平均38.3个月,前路手术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及脱出.后路手术患者术后X线及CT摄片显示无再次关门现象.21例患者脊髓功能获得不同程度改善,4例尤改善者上肢疼痛、麻木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结论 采用前路、后路或后前路联合入路治疗颈后纵韧带骨化后脊髓损伤均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根据影像学表现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2001年2月-2003年6月,应用颈椎侧块钢板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21例,根据骨折脱位情况进行术中减压、复位,选择颈椎侧块钢板螺钉技术,采用侧块中点内下1~2mm为进钉点,矢状面与关节面平行(45°),冠状面向外25°~30°。选取合适螺钉进行固定。结果21例均获随访6个月~2年9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在颈围保护下4~7d坐起,无脊髓损伤或C级以下脊髓损伤病例,离床活动时间4~14d,平均7d。术后4~6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16例脊髓损伤患者按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平均提高1级。3例神经根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术中无血管、神经系统损伤,1例复位不完全,2例(共2枚)螺钉松动。结论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具有适应范围广、操作简单安全、固定牢固等优点,是颈后路固定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期后前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2年5月,笔者手术治疗32例成人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其中单侧小关节脱位23例,双侧小关节脱位9例。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 A级5例,B级12例,C级11例,D级3例,E级1例。均采用一期后路小关节撬拨复位或关节突切除复位、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节段稳定性、植骨融合情况,比较患者手术前后ASIA分级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2例随访10~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复位效果满意,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植骨全部融合,无钢板螺钉并发症;除术前ASIA分级A级的3例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其余29例神经功能均有1~2级的恢复。结论一期后前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Jefferson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患者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0~52岁,平均36岁.新鲜骨折8例,陈旧性骨折3例,合并齿状突骨折3例.术前无四肢神经症状,表现为头部旋转活动受限、枕颈部疼痛,术前均行X线片、CT及三维重建、MRI等影像学检查及颅骨牵引术.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寰枢椎之间未植骨融合.结果 寰枢椎脱位患者完全复位,术后第3天在颈托保护下离床活动,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有1例发生静脉丛损伤出血,经用止血纱布填塞止血.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显示骨折均骨性愈合,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7例患者术后15个月后取出内固定,颈椎旋转活动度轻度受限,旋转范围90°~135°,平均115°,屈伸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具有操作简便、固定节段短、固定牢靠、骨愈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Ⅰ期前路颈椎复位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AOC型F4亚型单节段损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45例下颈椎AO C型F4亚型单节段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23~78岁[(48.5 ±3.7)岁].损伤节段:C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