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蛇串疮”又称“缠腰火丹”,“蛇丹”等。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由于本病是由于外受毒邪,肝火妄动,湿热火毒凝结于肌肤,在身体抵抗力低下时引发所致。本病有干性疱疹和湿性疱疹二种,干性疱疹为常见,皮肤红如云片,锨肿灼热疼痛。湿性的起黄白色疱疹,大小不等,破烂流水,疼痛难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喷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疱疹性口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碘甘油局部涂擦,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喷剂对准口腔患处直接喷雾,7天为一疗程,比较两组退热时间、流涎、疼痛程度、口腔内和口周病损。结果:两组平均退热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流涎、疼痛程度、口腔病损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巴韦林喷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好,无不良反应,患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3.
我们2004—01/2007—12接诊成人患者以疼痛为首发症状被误诊为急性牙髓炎的疱疹性龈口炎1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女,57岁。因右侧颈部、肩部、前胸部皮肤脓性疱疹伴疼痛1周入院。患者1周前上呼吸道感染,右侧颈部皮肤出现4个绿豆大小红色疱疹,伴疼痛,未治疗。次日自用土方(具体用药不详)外敷患处3 d无效,皮损进一步蔓延,右侧颈部、肩部、前胸部皮肤均见脓性疱疹,疼痛加剧,即在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康复新液对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一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体温正常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口腔疼痛时间、溃疡愈合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可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疱疹性口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尤其多见于婴幼儿,口腔病变范围广泛,疼痛剧烈,病程时间长,因而常引儿患儿拒食。哭闹、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我院采取利巴韦林氧喷治疗疮疹性口炎,取得显著疗效,缩短病程。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婴幼儿,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从患者的唾液、皮肤病变和大小便中均能分离出病毒[1].常好发于颊黏膜,齿龈、舌、唇内和唇黏膜及领近口周皮肤.上述各部位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成簇的小疱疹,直径为2 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索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病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软腭、舌和咽部.疼痛剧烈,患儿可表现为拒食、流涎、烦燥,起病时体温可达38℃[2].本研究探讨中药白玉散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疱疹性口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炎症,由单纯性疱疹Ⅰ型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口腔黏膜、皮肤共患的疾病,发生在口周皮肤,影响颜面美观;发生在口腔黏膜,患者不能进食,干扰发音,疼痛剧烈,使患者身心痛苦,多发于6岁前的儿童,特别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家属健康教育需求情况,增加健康知识,促进儿童健康。方法通过对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家属疾病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问卷调查,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家属对疱疹性咽峡炎疾病基本知识欠缺,重治疗,轻预防,86.7%、84.5%的家属重视抗生素治疗和口腔涂药治疗。结论根据患儿家属的需求特点,加强对疱疹性咽峡炎相关知识的宣教,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缓释片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49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分别采用阿昔洛韦、病毒唑分成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临床应用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后,其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病毒唑组,病程明显缩短,总有效率为95.8%,其治疗结果较病毒唑为佳。结论建议疱疹性咽峡炎在发病3d后应首选阿昔洛韦。  相似文献   

11.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口腔炎症之一。常因发热和疼痛影响患儿进食,由于本病无特效疗法,我于2003年至今在门诊观察治疗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疾病,是儿科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是肠道柯萨奇病毒。2010-06-2011-05我院儿科共收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5例,经过给予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加强健康教育,患儿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眼科较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笔者于1998年5月-2000年8月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单纯疱疹性角膜炎47例47眼,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热毒宁注射液和炎琥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疱疹性咽峡炎患儿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有效率、热退时间、食欲恢复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有效率97.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退热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喉剑喷雾剂联合利巴韦林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2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开喉剑喷雾剂。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疱疹、疼痛流涎、发热及拒食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开喉剑喷雾剂联合利巴韦林可降低疱疹性口腔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抑制口腔炎症反应,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婴幼儿疱疹性口炎的治疗经验。方法将369例疱疹性口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36例,对照组133例。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溶液联合碘甘油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口炎,对照组采用锡类散直接吹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19%,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利巴韦林溶液联合碘甘油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口炎疗效显著,病程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牛黄联合蒙脱石治疗疱疹性口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疱疹性口炎患儿15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7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7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牛黄混合蒙脱石局部用药.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溃疡愈合、疱疹消失时间及平均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牛黄联合蒙脱石治疗疱疹性口炎能加快溃疡愈合,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刘根花  庄玲  李丽萍 《中国康复》2002,17(3):175-175
糖尿病性水疱疹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 预示病情加重.笔者1995年至2000年共收治糖尿病性水疱疹17例, 现就其发病情况、易发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西米替丁联合双料喉风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82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西米替丁联合双料喉风散治疗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治疗有效率为88.0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7.5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米替丁联合双料喉风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疱疹性口腔炎的口腔护理优化方案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生理盐水口腔护理后再使用锡类散治疗疱疹性口腔炎,观察组采取利多卡因涂抹止痛后即以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局部再施以外用药等口腔护理优化步骤。结果经优化口腔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化疱疹性口腔炎的护理方案对降低护理操作难度、缩短病程和促进溃疡愈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