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治疗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方面的治疗进展.方法: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抗菌药物主要在生物被膜形成初期有效;应用藻酸盐单克隆抗体对生物被膜相关感染进行治疗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应用藻酸盐裂解酶治疗细菌生物被膜导致的相关感染具有一定意义;此外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和改进生物医学材料的方法达到对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防治目的.结论: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防治仍是临床上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但是随着对细菌生物被膜研究的不断深入,将开辟对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耐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Pseuclomonas aerubqinosa,PA)是最严重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病原菌之一,生物被膜(Biofilm,BF)多黏附在生物材料和植入的各种导管,以及牙龈、支气管、尿道等人体组织表面,它的形成使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不断上升,致使慢性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且难以控制,给治疗增加更大的难度.生物被膜通过营养限制、抗生素渗透障碍和免疫逃逸等机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密度感应系统(quorum-sensing systems,QS)作为一种细胞信号传递方式,在基因水平上参与到生物被膜内细菌基因的表达,调节生物被膜内细菌的分化成熟,从而影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大环内酯类因作用于生物被膜,使得失去被膜保护的细菌易被抗生素杀灭.临床上被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的主要药物,此外,中药有效成分联用抗生素,干扰密度感应系统也为治疗生物被膜病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吴莹  高珊  韩峰 《中国海洋药物》2018,37(1):96-101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临床上三大机会致病菌之一,可导致多种急慢性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人体后,往往会转变成过量产生乙酰化褐藻胶的粘液型细菌,并形成生物被膜(biofilm)。一旦形成生物被膜,细菌将具有极强的抗生素耐药性和逃避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的能力,造成临床上难治性、持续性感染。乙酰化褐藻胶是P. aeruginosa 生物被膜的主要成分,决定了生物被膜的结构与功能。因此,本文从乙酰化褐藻胶的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在细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作为抗菌药物开发靶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细菌生物被膜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细菌生物被膜是临床常见感染的主要致病原,往往导致感染迁延不愈和反复急性发作。本文介绍了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和耐药机制,并展望了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5.
Shi TY  Deng WY  Xie JP 《药学学报》2012,47(2):135-143
自然界的细菌群落往往形成生物被膜。生物被膜的形成是一个连续而复杂的过程, 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现在研究得比较清楚的是细菌双组分系统和群体感应系统。生物被膜对多种病原菌的毒力有重要影响。因此, 针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子设计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可能发现全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梁歌宏  宋诗铎  孙二琳  王哲  祁伟 《天津医药》2011,39(8):692-694,777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感染与耐药现状,观察临床常用抗生素对其形成生物被膜后的作用效果。方法:分析临床分离的非重复51株SMA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红霉素和磺胺甲恶唑8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通过建立SMA生物被膜的体外模型,测定其对生物被膜的抑制浓度(BIC),与相应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比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抗生素作用后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态学变化。结果:51株SMA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是13.73%、82.35%、54.90%、50.98%、70.59%、82.35%、94.12%及45.10%;其中42株SMA利用微量接种针成功建立成熟生物被膜的体外模型;菌珠形成生物被膜后,每种抗生素的耐药菌株数和耐药程度均大幅度增加。结论:本地区分离的SMA具有耐药谱广、耐药率高特点;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SMA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形成生物被膜后的SMA较浮游态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司帕沙星对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体外细菌生物被膜模型观察司帕沙星对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清除作用。方法 以平板培养法建立体外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模型。双倍稀释法测定司帕沙星(SPLX)和头孢他啶(ceftazidime,CAZ)的最低杀菌浓度(MBC)和对浮游细菌的杀菌曲线。将附有生物被膜的硅胶片用盐水冲洗后与1-128倍MBC的两种抗生素共同孵育48h。将硅胶片在超声作用下使细菌剥脱于培养基中,细菌计数后换算成每平方厘米硅胶片上细菌数的常用对数(log cfu/cm^2),最后绘出对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杀菌曲线。结果 对浮游细菌的杀菌作用CAZ优于SPLX。对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杀菌活性,两种抗生素在2MBC浓度时均不能清除细菌,SPLX在32MBC浓度下24h即完全清除细菌,而CAZ在128MBC浓度下48h仍有少量细菌未能清除。讨论 由于司帕沙星对生物被膜具有较好的通透性,且其杀菌作用不依赖细菌的生长率,故对生物被膜内细菌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是治疗细菌生物被膜感染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与加替沙星联用对大鼠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肺部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慢性肺感染的大鼠病理模型,应用克拉霉素(100 mg*kg-1)、加替沙星(25 mg*kg-1)单独或联合治疗,观察感染症状、病理、细菌学以及免疫学变化.结果克拉霉素与加替沙星联合治疗 2 wk 后,可基本清除生物被膜感染肺内细菌,血清抗菌抗体接近正常,病理以修复期改变为主.结论克拉霉素与加替沙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李果 《中国药业》2007,16(19):63-64
综述了细菌生物被膜及其耐药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包括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被膜内细菌的特殊生理状态,提出了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性感染的治疗思路,即应用藻酸盐单克隆抗体和裂解酶,或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细菌生物被膜是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有利于生存而特有的生命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现代医学材料和许多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器官组织表面均发现有细菌生物被膜。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细菌生物被膜与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和某些慢性顽固性感染疾病反复发作有关,尤其是葡萄球菌属细菌生物被膜已成为引起很多严重感染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我们对葡萄球菌属细菌生物被膜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摘要:细菌生物被膜的产生使传统抗菌药物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清除,进而导致严重感染的复发和持续性感染, 是人类目 前面临的又一新的挑战。生物被膜细菌中由于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积累,促使药物主动外排系统相关基因表达明显增加, 使 外排泵转运多种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能力增强,从而产生多重耐药表型,是引起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外排泵基因的表达对 生物被膜细菌的生长和耐药性增强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生物被膜耐药的影响因素、药物主动外排系统参与生物被膜形成 及其影响、外排泵抑制剂对生物被膜耐药的影响几个方面对细菌药物主动外排系统在生物被膜耐药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及细菌生物被膜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近年有关细菌生物被膜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研究资料并加以归纳总结。结果:细菌生物被膜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与治疗研究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防治有可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的藻酸盐是其形成生物被膜及严重耐药的重要因素.藻酸盐裂解酶可特异分解藻酸盐,因此对治疗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有一定意义.本文对藻酸盐裂解酶及其作用作了全面简介,并重点阐明近年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BF-30是金环蛇Cathelicidin基因编码的一种直链多肽,由30个氨基酸构成。基于细菌生物被膜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研究了BF-30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及机理。当BF-30浓度为1/2×MIC时,可有效的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以铜绿假单胞菌PAO1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考察亚抑菌浓度的BF-30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BF-30能够有效减少PAO1胞外鼠李糖的含量,从而降低细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但对PAO1表面的疏水性并无影响。此外,亚抑菌浓度的BF-30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中绿脓菌素的释放量而不影响细菌对过氧化氢的敏感性,表明BF-30可通过群体感应系统调节生物被膜的形成。因此,BF-30有望用于治疗细菌生物被膜引起的各类慢性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15.
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BF)是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有利于生存而特有的生命现象.由于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疾病的治疗非常棘手,本文综述了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治疗研究进展,包括有效药物的联合应用、单克隆抗体的研制、酶学调控、基因调控、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制等.  相似文献   

16.
呼吸系统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特点及临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包括生物被膜疾病与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其中呼吸系统相关感染包含了这两大方面.本文重点介绍了以下四类疾病:呼吸机相关肺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急性发作以及肺囊性纤维化的生物被膜感染特点,典型致病菌以及导致生物被膜感染的可能机制等.最后,介绍了目前生物被膜相关感染防治的最新研究动态.生物被膜病的防治主要包括藻酸盐裂解酶、藻酸盐单克隆抗体、尿激酶及蚓激酶的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除抗菌活性外,具有阻止生物被膜的形成,降低白细胞数,组织炎症的释放的作用;同时抑制QS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也是防治临床生物被膜感染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生物膜和抗生素治疗:新释药系统对细菌耐药的抗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成粘附生物膜的细菌导致抗生素敏感性明显降低。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许多因素可作为新释药技术的靶点,包括修饰医疗器械表面以减少细菌粘附和形成生物膜,结合抗生素防止细菌繁殖,加电使器械表面释放抗生素或使抗生素穿透生物膜。其他方法不特别强调生物膜,包括用抗生素气溶胶送入肺部及以脂质体或聚合物为赋形剂的制剂。脂质体系统已广泛使用,使抗生素靶向细菌生物膜表面,或使其接近网状内皮细胞。现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的有许多聚合物载体系统,包括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如聚乙交酯及热敏水凝胶等。  相似文献   

18.
细菌生物被膜耐药屏蔽与相关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细菌生物被膜耐药屏蔽的机制,主要包括生物被膜内细菌的生理状态、细菌生物被膜屏蔽以及其他方面的新进展,并提出了对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对严重肺部感染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免疫球蛋白A组:20g/d+抗生素,B组:10g/d+抗生素,C:常规抗生素治疗,不用免疫球蛋白。结果应用免疫球蛋白较大剂量效果明显优于不用免疫球蛋白。结论人免疫球蛋白,通过其抗细菌、中和炎症因子及调节免疫作用,治疗严重肺部感染病,疗效显著,缩短病情,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铜绿假单胞菌由于形成生物被膜引发的难治性感染已成为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近期关于铁离子与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性的研究报道,从细菌吸附、小集落的形成、集落发育成熟,到最后解吸附四个过程阐述了铁离子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探讨了对临床应用抗生物被膜局部铁喷雾或者螯合剂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