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31例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的情况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均获成功。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26例,1例术后13天发生猝死,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改善,余2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结果表明,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的可行方法,亦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运动试验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动试验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疗效的评定。方法:对在我院成功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3~18仆月的15例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运动试验5例阳性,运动耐量增加,结论:对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运动试验可以作为常规检查,判断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超声成像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IVUS技术观察了8例冠心病患者PTCA前后的病变管腔内径、面积、斑块面积及斑块厚度,并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疗效进行了评价。IVUS显示:PTCA后病变管腔内径、面积均较术前有所增加(P<0.001);斑块面积在PTCA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IVUS技术可区别病变管腔内的斑块及钙化程度,并准确识别夹层的范围,它所提供的血管成形术结果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这一技术还可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选择合理介入治疗方式及判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介入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抗血小板与抗凝药物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冠状动脉阻塞所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在PTC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入技术,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介入技术对于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但坎是PTCA还是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均面临着急性血管闭塞和再狭窄的难题,特别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显著激活血小板而增加了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的风险。目前,主要预防措施是应用抗血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后出现的血栓形态与介入治疗方法的关系。  方法:应用血管内窥镜观察经介入治疗后31 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再通术(PTCR)组14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组10 例,支架置入组15 例(其中8例行PTCA后支架置入)冠状动脉血栓形态。  结果:在支架置入组均为附壁血栓,无一例是管腔内血栓;而在PTCR组和PTCA组中管腔内血栓分别占86% 和90% ,比支架置入组管腔内血栓有意义地增多(P< 0.001)。  结论:3种AMI介入治疗中,支架植入术在降低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及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优于PTCR和PTCA。  相似文献   

6.
PTCA术后低分子肝素早期抗凝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最重要的并发症是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急性血栓闭塞。因此,术后早期抗凝治疗非常重要。我们对41例PTCA和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分别用低分子肝素(LMWH)及普通肝素(SH)进行早期抗凝治疗,以探讨LMWH在PTCA及支架术后早期抗凝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7年3月~1998年8月在本院成功地接受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共41例,A组20例,B组21例;两组均除外手术过程中因技术因素造成急性血栓形成、血管闭塞、腹…  相似文献   

7.
应用小C臂X光机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附1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小C臂X光机(OEC)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134例冠心病患者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75%,采用美国OEC9600型小C臂X光机行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结果134例冠心病患者共204处病变成功地完成了PTCA,其中92例置入了106枚冠脉内支架,6例因多支冠脉病变分别置入2~3枚支架,术后冠脉造影显示管腔扩张满意,无残余狭窄。全部病例术后心绞痛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或消失。除1例在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急性血栓形成和3例出现术后穿刺部血肿外,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应用小C臂X光机行PTCA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其狭窄病变的介入性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国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检出频度,总结对其冠状动脉病变行介入性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研究总结268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对5例起源异常冠状动脉合并的狭窄病变施行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ICS)。结果:冠状动脉造影2680例中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0例,占1.12%,5例PTCA和ICS手术全部成功,无重要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起源异常冠状动脉合并狭窄病变施行PTCA和ICS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内支架临床应用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7例冠状动脉内支架临床应用情况,4例Gianturco-Roubin支架用于经皮冠状动脉胶内成形术(PTCA)并发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或濒临闭塞,其中1例于右冠状动脉内植入2个支架;2例Palmaz-Schatz支架及1例Gianturco-Roubin支架用于预防PTCA后再狭窄。7例支架植入均获成功,1例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2例腹股沟局部血肿,无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 (CAD)介入治疗中的广泛运用 ,支架内再狭窄 (ISR)成为较严重的问题。目前ISR全球的发生率为 2 0 %左右。近年来 ,冠脉内放射治疗 (ICBT)由于在众多的动物试验与国外临床研究中均证实可明显降低支架置入后的ISR率 ,因此该方法正被引用至我国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中。本研究运用血管内 β射线治疗 5例ISR患者 ,观察了ICBT的安全性 ,并评价其疗效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与主要仪器 :入选ISR患者 5例 ,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5 6 6岁。入选者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中的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提高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中并发症的认识及处理的水平。方法自1994年1月至1996年10月对80例冠心病患者行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共植入支架113个,其中Bailoutstenting26个,Denovostenting87个,支架类型以PalmazSchatz型最多,植入成功率为965%(110/113)。结果术中发生并发症14例次,发生率为123%(14/113),其中以支架植入时造成血管病变部位近端及远端正常血管撕裂为多见。术后死亡2例。结论支架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处理不当甚至会造成死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邱洁  崔连群 《山东医药》1998,38(4):46-47
冠脉内支架在复杂冠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邱洁*崔连群近年来,冠脉内支架作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对不宜行PTCA的复杂冠脉病变,支架植入是良好的介入治疗方法。现将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治...  相似文献   

13.
目前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患者 ,临床上多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 (stent)植入术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 (IRA) ,从而达到早期再灌注的目的。QT离散度 (QTd)代表心室复极的差异 ,对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事件有一定的价值。本文通过对 87例AMI患者植入支架前后QTd的变化进行分析 ,并以 95例行PT CA但未植入支架的AMI患者 ,以及 10 3例内科溶栓治疗成功的AMI患者作为对照 ,旨在说明AMI患者支架植入术对降低其QTd ,从而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  相似文献   

14.
前瞻性的研究成功的PTCA术对CAD患者QT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一、资料及方法 :CAD患者均为我院 1998年 10月至 1999年 5月的住院病人 ,年龄、性别、职业及民族不限。包括亚急性MI、OMI、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符合PTCA+ 支架植入术 ,ECG为窦性心律者。方法 :用标准的方法和设备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PTCA+ 支架植入术。观察指标 :由专人负责操作同步十二导联电生理记录仪 ,分别记录PTCA+ 支架植入术前半小时至 1小时 ,术后即刻 ,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和第七天…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超声诊断冠状动脉钙化斑块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检出率。方法100例临床疑冠心病患者行CAG和CUS检查。结果CAG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检出率虽然较低(28%),但特异性高达97%。IVUS不但检出率高(64%),而且能显示冠状动脉的结构,钙经斑块特点,对介入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结论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检出优势IVUS明显强于CAG。  相似文献   

16.
标  题 选择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与球囊动脉成形术的随机性比较研究作  者 SuryapranataH ,Van’tHofAWJ,HoorntjeJCA ,etal.  参考文献 Circulation 1998;97:2 5 0 2~ 2 5 0 5研究的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目  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与PTCA的效果。设  计 前瞻、随机。病人资料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支架组 (n =112 )和PTCA组 (n =115 ) ,平均年龄 5 8岁 ,83%~ 85 %为男性。患者必须具有适合放支架的…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0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已被公认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中和术后易发生难以预测的急性血管闭塞致心肌梗塞或猝死等重大并发症,术后再狭窄率高。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Stenting)可明显减少PTCA的并发症和术后再狭窄。本文报告2...  相似文献   

18.
我们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SPECT)及心脏超声技术 ,观察 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延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前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选择我院 1 997年 1 0月~ 2 0 0 1年 2月资料完整、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初次AMI患者 5 6例 ,均在发病后 0~ 30d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分为治疗组 (n =30 )和对照组 (n =2 6)。两组临床一般资料见表 1。治疗组在AMI后 1 5~ 30d行延迟PTCA及内支架置入治疗。共扩张 38支血管 ,其中左前降支 (LAD)…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疗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标准方法对30例AMI患者行心肌梗塞相关动脉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标准为残余狭窄<30%、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2或3级血流,且围术期无心脏事件(死亡、冠状动脉再梗塞和心力衰竭)发生。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记录随访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3.3%,心肌梗塞相关动脉残余狭窄程度为(5.2±6.4)%。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为6.7%。随访期中(平均7.1±2.5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入院时测值显著增高(0.56±0.09比0.47±0.08,P<0.01),29例存活者中28例无心脏事件发生。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平均3.1个月),均示心肌梗塞相关动脉通畅,且残余狭窄程度无显著变化[(4.6±7.5)%和(6.2±9.4)%]。结论:AMI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安全可行,且有益于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前 ,对于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并置入支架后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的报告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评价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同时要证实女性是否是预测传统PTCA(即未同时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后死亡率的独立指标。方法 病例资料来自全国住院病人样本(NIS)。根据 1 997年出院病人的病历摘要 ,选择年龄≥ 1 8岁、接受过PTCA的 1 1 8548例冠心病病人列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占 3 6% ,同时进行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者 70 0 78( 59% )例。为了便于分析 ,把所有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