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NAME 对顺铂耳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顺铂内耳中毒的动物模型,探索一氧化氮合酶(NOS)在顺铂的耳毒性机制中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顺铂的耳毒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豚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试验组给予顺铂;拮抗组预先给予N-硝基-L-甲基-精氨酸(L-NAME)后再给顺铂.对耳蜗的iNOS的活性进行免疫组化的研究,对L-NAME对顺铂的耳蜗损害所起的作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对照组螺旋器的结构正常,呈iNOS阴性染色;试验组的内、外毛细胞明显变性,呈iNOS阳性染色.扫描电镜下,对照组内、外毛细胞的纤毛排列整齐;试验组的绝大部分内、外毛细胞的纤毛散乱,倒伏,甚至消失;拮抗组的大多数内、外毛细胞的纤毛排列整齐,少数可见纤毛融合或消失.结论一氧化氮(NO)在顺铂的内耳毒性作用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用NOS的拮抗剂可以减轻其内耳毒性.  相似文献   

2.
L—NAME对顺铂耳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砚星  路虹 《耳鼻咽喉》2002,9(1):50-53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顺铂内耳中毒的动物模型,探索一氧化氮合酶(NOS)在顺铂的耳毒性机制中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顺铂的耳毒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豚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试验组给予顺铂;拮抗组预先给予N-硝基-L-甲基-精氨酸(L-NAME)后再给顺铂。对耳蜗的iNOS的活性进行免疫组化的研究,对LNAME对顺铂的耳蜗损害所起的作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对照组螺旋器的结构正常,呈iNOS阴性染色,试验组的内、外毛细胞明显变性,呈iNOS阳性染色。扫描电镜下,对照组内、外毛细胞的纤毛排列整齐;试验组的绝大部分内、外毛细胞的纤毛散乱,倒伏,甚至消失;拮抗组的大多数内、外毛细胞的纤毛排列整齐,少数可见纤毛融合或消失。结论:一氧化氮(NO)在顺铂的内耳毒性作用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用NOS的拮抗剂可以减轻其内耳毒性。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 (NO)是在一种 NADPH依赖酶 (NO合成酶 ,即 NOS)的各种亚型存在的条件下由许多种类的细胞产生的单一无机物 ,参与神经传导 ,调节血管通透性、平滑肌张力及免疫反应。在内耳 ,NO除了上述功能之外 ,还可能参与维持内淋巴及离子的内环境。但是 ,NO生成量增加亦可能会对耳蜗及前庭造成损伤。最近 ,组成 NOS几个亚型 NOSI、NOS 已被确定在内耳和前庭终器存在 ,可诱导的另一种亚型 NOS 也可通过接种脂多糖 (PLS)、庆大霉素、顺铂刺激其产生。然而 ,真正检测内耳产生的 NO,特别是螺旋器可产生NO的实验报道很少。而本研究则…  相似文献   

4.
顺铂耳蜗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铂主要用于治疗头颈部和泌尿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内耳毒性是其主要毒副作用之一,防治其毒性是耳鼻咽喉科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研究表明,一氧化氮与顺铂耳蜗毒性密切相关.现将顺铂耳蜗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顺铂对耳蜗单离听觉细胞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顺铂对耳蜗单离听觉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NOSⅡ)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单离毛细胞和单离螺旋神经节神经元为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ABC法)研究顺铂对细胞内NOSⅡ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1mM顺铂平衡盐溶液中室温下培养两小时的外毛细胞及培养半小时的单离螺旋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显示了对NOSⅡ抗体较强的免疫反应。结论 提示顺铂诱导了单离外毛细胞及单离螺旋神经元内NOSⅡ的合成增加,NO可能参与了顺铂的耳毒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合酶在鼻息肉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有3种亚型^[1],分别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ic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NOS可能在鼻炎和鼻息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NOS在鼻息肉组织中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异型体在豚鼠耳蜗的定位分布,以探讨一氧化氮(NO)在内耳听觉生理和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特异性NOS异型体抗体,采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NOS异型体在正常豚鼠耳蜗的定位表达。结果NOS Ⅰ主要分布在内骨膜、螺旋神经节的核周体、螺旋韧带和Corti's器的细胞。NOSⅢ是耳蜗的主要NOS异型体免疫染色,其主要免疫染色分布于耳蜗神经、螺旋神经节核周体、螺旋韧带和耳蜗毛细血管球的内皮细胞,也见于Corti's器的细胞和神经纤维。NOS Ⅱ在正常豚鼠耳蜗内不表达。 结论结构型NOS(cNOS)表达在耳蜗的多个部位,表明NO参与内耳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神经突触的神经传导、耳蜗血流的调节和耳蜗的骨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对庆大霉素 (GM)耳中毒豚鼠耳蜗一氧化氮 (NO)生成的影响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GM耳蜗毒性的防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豚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GM组、GM +丹参组和丹参组 ,应用改良镀铜镉还原法测定豚鼠耳蜗组织中NO含量 ,同时结合听性脑干反应 (ABR)测试 ,观察用药前后听阈变化。结果 GM +丹参组豚鼠耳蜗NO含量和ABR阈值均明显低于GM组 (P <0 .0 1) ;且各组NO含量变化与ABR阈值高度相关 (r正常对照 =0 .96 5 ;rGM=0 .990 ;rGM +丹参 =0 .880 ;r丹参 =0 .980 ;P <0 .0 5 ,P <0 .0 1)。结论 丹参注射液可通过抑制GM引起的NO过量生成 ,以减轻GM的耳毒性损伤 ,从而改善听功能。这可能也是丹参注射液拮抗GM耳蜗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异型体在豚鼠耳蜗的定位分布,以探讨一氧化氮(NO)在内耳听觉生理和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特异性NOS异型体抗体,采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NOS异型体在正常豚鼠耳蜗的定位表达。结果 NOS Ⅰ主要分布在内骨膜、螺旋神经节的核周体、螺旋韧带和Corti’s器的细胞。NOS Ⅲ是耳蜗的主要NOS异型体免疫染色,其主要免疫染色分布于耳蜗神经、螺旋神经节核周体、螺旋韧带和耳蜗毛细血管球的内皮细胞,也见于Corti’s器的细胞和神经纤维。NOS Ⅱ在正常豚鼠耳蜗内不表达。结论 结构型NOS(cNOS)表达在耳蜗的多个部位,表明NO参与内耳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神经突触的神经传导、耳蜗血流的调节和耳蜗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0.
顺铂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癌症,但具有一定的耳毒性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顺铂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导听力减退,主要包括耳蜗组织损害、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等。某些基因的突变或者缺失会加重或改善顺铂造成的耳毒性。另外,铁死亡也参与顺铂引起的耳毒性作用。对顺铂耳毒性相关机制的不断研究,将促进听力保护药物的研发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近来有相当多的证据提示一氧化氮(NO)和与其有关的活性氧基(ROS)在某些内耳疾病中起到关键作用,例如听觉器官外伤、迷路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顺铂的耳中毒以及内淋巴积水。很多关于ROS在氨基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结构极为简单的无机小分子,也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生物自由基,是由L-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催化下合成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鼻炎患者黏膜上皮、腺体及血管也均见NOS表达,其中腺体表达明显增高,提示NO在鼻黏膜腺体功能上起重要作用,并且发现变应性鼻炎影响着NO的水平变化。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者对NO和变应性鼻炎之间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关于SOM的发病机理至今未明确,其中以各种原因所致咽鼓管功能障碍最受重视。关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及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OFR)在SOM中作用的研究较少,本文就此做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一次性大剂量顺铂注射后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内耳形态学的依时性改变,探讨应用耳声发射监测顺铂耳毒性的最佳时机。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及实验组(B、C、D组),每组6只,A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B、C、D各组一次性皮下注射顺铂(10mg/kg),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第3(B组)、5(C组)、10(D组)天检测DPOAE,比较给药前、后DPOAE的幅值的变化,并行耳蜗铺片,观察毛细胞缺失率及耳蜗形态学的改变。结果给药后第3天,DPOAE的幅值仅8kHz处有明显改变(P<0.05);给药后第5、10天DPOAE幅值明显降低(P<0.01)。给药后第3、5、10天,耳蜗外毛细胞缺失率分别为4.34%±3.20%、16.14%±9.15%、18.25%±9.04%。在第5、10天后尚可见血管纹充血以及螺旋神经节细胞肿胀缺失。结论顺铂的耳毒性主要作用于耳蜗底回、中回的外毛细胞,用药后第3~5天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能早期发现其耳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药物耳毒性是造成内耳前庭、耳蜗上皮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多种损伤方式.本文就药物耳毒性的机制和损伤方式作一综述,着重就药物耳毒性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豚鼠耳蜗局部心钠素(atral natruretc peptde,ANP)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免疫组化反应产物的分布,为研究ANP和NOS在豚鼠耳蜗局部血流、淋巴以及神经调节中的相互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法检测ANP和NOS在正常豚鼠耳蜗的分布特征。结果 在耳蜗各转螺旋动脉和血管纹.螺旋缘、螺旋韧带和Corti器显示双阳性染色,螺旋神经节细胞及囊斑神经上皮细胞膜及轴突NOS阳性染色,胞质ANP阳性染色;盖膜、前庭膜阴性染色。结论 ANP和NOS在内耳血 流调节,内、外淋巴平衡调节以及神经信号传递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机制,其分布特点与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顺铂(cis-dichlorodiammine platinum,Cisplatin)耳毒性发生后耳蜗血管纹Na-K-2Cl联合转运子1(NKCC1)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健康CBA/CaJ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只,实验组动物连续腹腔注射顺铂3.5mg.kg-1.d-1,建立顺铂耳毒性小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作为评价听功能的指标,检测给药前后小鼠听功能的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免疫荧光实验技术,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顺铂前后耳蜗血管纹NKCC1表达的变化。结果NKCC1在小鼠耳蜗血管纹主要表达于边缘细胞,而顺铂作用后血管纹边缘细胞的NKCC1表达明显减弱,图像分析显示两组平均灰度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鼠顺铂耳毒性作用后血管纹边缘细胞NKCC1的表达量明显减弱,这可能是顺铂耳毒性发生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近来的研究表明活性氧物质(ROS)和一氧化氮(NO)均可造成内耳某些病理变化。ROS的产生可导致包括各种耳毒性在内的病理改变。然而,关于氨基糖苷类的耳毒反应中,ROS和NO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旨在弄清庆大霉素(GM)在内耳病理变化中的作用,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耳毒性的机制。为了证实GM刺激后内耳特别是前庭……  相似文献   

19.
顺铂是临床普遍应用的广谱高效抗肿瘤药物,与多种抗肿瘤药有协同效应、无交叉耐药等特点,为当前联合化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然而,顺铂的毒副作用严重困扰着癌症患者,其耳毒性尤为突出。顺铂耳毒性多为双侧、进展性、不可逆性、剂量依赖性听力损伤,往往导致成人、尤其是儿童患者出现语言交流障碍。大量研究证实,顺铂通过诱发活性氧(ROS)升高导致听觉毛细胞发生caspase-3激活的细胞凋亡。哺乳动物听觉毛细胞无自发再生能力,一旦损伤即为永久性。因此,顺铂耳毒性预防的药物研发或治疗策略开发至关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药物被证实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具有顺铂耳毒性保护作用。然而,绝大部分药物经系统性用药后拮抗顺铂抗肿瘤疗效,无法实现临床上的有效应用。至今仍无有效顺铂耳毒性保护药物被批准上市。耳蜗局部鼓室内用药可部分缓解耳毒性保护候选药物对顺铂抗肿瘤疗效的干扰,但因顺铂需周期性用药,多次鼓室内给予耳毒性保护药物易引起局部创伤和感染。本文总结了具有代表性抗氧化药物预防顺铂耳毒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为顺铂耳毒性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豚鼠耳蜗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在顺铂致耳中毒后的表达,并探讨其对内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豚鼠分成对照组、顺铂组,分别给生理盐水、顺铂腹腔注射,于注射后3、5、7天取豚鼠耳蜗行石蜡切片,进行BDNF和N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螺旋神经节BDNF和NGF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中BDNF几乎不表达,NGF呈中度阳性表达。顺铂组BDNF在3天时达到高峰,以后减弱;NGF在5天时达到高峰,以后减弱。结论正常豚鼠耳蜗有中度NGF的表达,表明NGF可能对内耳的正常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顺铂干预后螺旋神经节BDNF和NGF出现高表达,提示BDNF和NGF对顺铂诱导的螺旋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