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10例无牙颌总义齿修复后戴总义齿保持在正中硷位和不戴总义齿使上下颌残余齿槽嵴尽量闭合时颞颌关节的薛氏位X线片的对比分析,发现后者髁状突在关节凹内位置发生向后上旋转移位,下颌颏部发生了向上向前旋转移位。通过对其初步探讨,认为这一现象的发现有助于全面了解颞颌关节的生理功能和颞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发生。对理解咬合运动的支点、髁道的可变性及指导总义齿的修复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3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3例在戴用3个月~3年过程中,非常满意的18例,比较满意的8例,一般满意的5例,不满意重做的2例.结论 正确的诊断及熟练的口腔修复技术是克服单颌总义齿在修复中的不利因素有效措施,使单颌总义齿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临床行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中,首次单颌总义齿患者27例,复诊者19例,复诊率70.4%;有单颌总义齿修复病史患者15例,复诊者3例,复诊率为20.0%.结论 在进行临床修复下颌单颌总义齿时,需要预防修复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而保证修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冯志萍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107-107
目的通过对患者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情况的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10年2月我科收治的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口腔修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在戴用3个月-3年过程中感觉满意的30例,比较满意的7例,不满意重做的3例。结论下颌单颌总义齿在修复中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正确的治疗方案和熟悉掌握下颌无颌解剖结构,可使单颌总义齿获得较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关于有牙颌与无牙颌的正中关系位与正中(牙合)位已有许多研究,一般认为多数人(约90%)有两个位置,少部分人(约10%)为一个位置。目前常规对无牙颌总义齿修复取正中(牙合)关系的方法有卷舌、吞咽、下颌引导等,在一些患者则可能将正中(牙合)位取在正中关系位上,这样在戴入义齿后可出现下颌略为前伸,若义齿为有尖牙则形成上下颌义齿  相似文献   

6.
张慧 《四川医学》2013,(3):320-321
目的探讨下颌单颌总义齿修复下颌缺失的疗效及其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戴用3个月~3年过程中,情况非常好20例,良好9例,一般5例,不满意重做2例。结论正确的诊断及熟练的口腔修复技术是克服单颌总义齿在修复中不利因素的有效措施,使单颌总义齿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的上腭托对无牙颌患者连续发[n]音时下颌位置的影响。方法:10名无牙颌患者,平均年龄为76.4岁。每一个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在不戴上腭托(对照组)和分别戴用3 mm、5 mm的上腭托时,用K7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下颌的位置,包括连续发[n]音4 s时下颌的位置和下颌息止颌位。结果:不戴上腭托(对照组)连续发[n]音时,垂直向的颌间距离的平均值为(1.69±1.26)mm,前后向的平均值为(1.74±1.18)mm,戴入实验上腭托后,在垂直向和水平向的颌间距离都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戴实验上腭托(即对照组)的息止颌位时,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颌间距离的平均值分别是(2.91±2.28)mm和(2.56±1.88)mm,戴入实验上腭托后,在垂直向和水平向的颌间距离都稍有减小,即戴3 mm上腭托分别为(2.52±1.88)mm和(2.46±1.64)mm;戴5 mm上腭托的颌间距离分别为(2.45±1.70)mm和(2.22±1.31)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总义齿患者连续发[n]音时,戴不同厚度的上腭托对下颌的颌间距离没有显著影响;总义齿患者戴不同厚度的上腭托对下颌息止颌位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下颌总义齿的固位一直是无牙颌修复的难题。下颌骨的生理解剖特点、口腔肌肉的运动、都增加了下颌总义齿修复的难度 ,特别是对牙槽嵴严重吸收的无牙颌给修复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 ,为此 ,临床医生一直在探讨、寻求一个对固位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法。本文根据下颌齿槽骨的吸收特点 ,介绍了几种近几年来加强下颌总义齿固位的方法。1下颌齿槽骨及其周围环境1.1下颌齿槽骨的形态变化下齿槽骨是马蹄形 ,面积较小。多年来有些学者认为 ,由于下颌的内侧骨板和下颌弓下缘宽于牙合缘 ,随着齿槽骨的吸收 ,下颌弓越来越大 [1~3],但Piefrok和…  相似文献   

9.
下颌总义齿的固位一直是无牙颌修复的难题.下颌骨的生理解剖特点、口腔肌肉的运动、都增加了下颌总义齿修复的难度,特别是对牙槽嵴严重吸收的无牙颌给修复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为此,临床医生一直在探讨、寻求一个对固位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法.本文根据下颌齿槽骨的吸收特点,介绍了几种近几年来加强下颌总义齿固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总义齿修复中的美学因素。方法:通过对既往病例资料及已有文献资料的总结,探讨影响无牙颌总义齿修复美学效果的客观因素。结果:经总结,印模、排牙、正中颌和基托四个方面是影响总义齿修复美观因素的主要原因。结论:无牙颌总义齿修复是目前医疗卫生水平下改善咀嚼和语言功能的有效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印模、排牙、正中颌、基托四个方面加以控制和调整,可最大程度保证修复的美观,从而将其临床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方法和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手术的患者2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患者在3个月-2年的戴用过程中的临床效果。结果29例患者有65.5%的患者对修复效果非常满意,有24.1%的患者对修复效果比较满意,有7.0%的患者对修复效果一般满意,有3.4%的患者对修复效果不满意。结论精确的临床诊断和熟练的手术操作是提升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效果的有效措施,在治疗过程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全口无牙颌患者在记录正中(牙合)位关系时的咬合阻力与错(牙合)的关系.方法将60例全口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以常规方法的消阻力咬合与非消阻力咬合为每位患者制作一付总义齿,进行疗效的观察.结果实验组总义齿的颌位关系准确率,基托稳定性和患者的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咬合阻力过大是错(牙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付秀杰  郭婷婷  刘佳柏 《吉林医学》2012,33(7):1432-1433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牙槽嵴严重吸收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的稳定性。方法:收集2008年~2011年于长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共48例,应用二次印模法,中性区确定颌位关系及人工牙排列位置,选择牙合干扰最小的牙合型等方法进行全口义齿修复。随访1年,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制作的总义齿都明显增加义齿的固位力,减轻压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准确的印模和颌位关系,人工牙的正确位置,减少牙合干扰的牙合型可以提高总义齿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对30名无牙颌和39名中老年正常胎进行了颌关系及平面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戴总义齿垂直距离明显降低,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总义齿的颌平面斜度及上下中切牙的前后位置与天然牙者相近,而平面前点及后点则明显上移。  相似文献   

15.
低平牙槽嵴总义齿修复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全牙列缺失总义齿的修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牙槽嵴低平的情况,而低平牙槽嵴总义齿修复后固位的困难,又常常困扰着修复医师。如何对低平牙槽嵴总义齿取得良好的固位,正是学术界观注的焦点,对50例低平牙槽嵴患进行总义齿修复时,通过利用二次取模、恒基托作he托、扩大息止间隙以及改善排牙方法,充分伸展基托边缘等手段使总义齿的固位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观察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进行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的患者53例,对53例患者的病例进行研究与分析,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53例患者中,39例患者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11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3例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整体治疗满意率为94.34%。结论 53例患者对治疗效果都比较满意,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总义齿颌关系及He平面X线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30名无牙颌和39名中老年正常He进行了颌关系及He平面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戴总义齿垂直距离明显降低,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总义齿的颌平面斜度及上下中切牙的前后位置与天然牙者相近,而He平面前点及后点则明显下移。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无牙颌患者逐渐增多,寻求修复的患者也逐年增多,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65-74岁年龄组人群中无牙颌患病率为6.8%[1]。在修复中发现年龄偏大无牙颌患者及戴用总义齿时间长患者,牙槽嵴吸收的严重,多为Ⅲ级和Ⅳ级牙槽嵴。这类患者采用总义齿修复后普遍出现松动、固位不良、反复的疼痛,尤其是下颌总义齿[2]。因此,如何让Ⅲ级和Ⅳ级无牙颌患者的总义齿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提高患者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是摆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无牙颌患者的人数增多,而且人均寿命的延长使无牙颌的时间相应延长,剩余牙槽嵴条件越来越差,这给我们当代的医生和技师们提出了挑战,虽然种植义齿的发展为无牙颌患者提供了新的修复方法,但总义齿修复仍然是现阶段大多数中国无牙颌患者的首选方案,笔者多年来从事总义齿修复工作,尤其是改良颌型,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一些临床和技工易忽视的边缘地带,影响甚至决定着总义齿的最终效果。为此总结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写成系列专题,希望能为总义齿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稳定性.方法:收集2007年-2011年来我科就诊的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60例,采用二次印模法,确定正确的颌位关系,并选择适当的人工牙排列符合机械力学原则,修整出利于固位的基托形态,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并对患者做长达一年的随访,以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制作的全口义齿都明显增加了义齿的固位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准确的制取印模,确定正确的颌位关系,正确的排牙,人工牙及基托的调磨与修整,都可以提高全口义齿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