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ET-1与梗阻性黄疸冷应激肾损伤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了解血浆内皮素 1 (ET 1 )的水平及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 1含量 .结果 :胆总管结扎 (BDL)应激ET 1 (2 0 6 .72± 34.31 )ng·L-1 明显高于BDL对照组 (1 6 8.6 3± 2 6 .5 8)ng·L-1 ,(P <0 .0 5 ) .BUN(1 2 .31± 3.1 4 )mmol·L-1 和Cr (71 .6 4± 9.4 1 )mol·L-1也较BDL对照组升高 (P <0 .0 1 ) .BDL加ET抗血清应激组ET 1水平 (1 6 8.75± 32 .4 )ng·L-1 较BDL应激组降低 (P <0 .0 5 ) ,BUN和Cr均也下降 ,ET 1与BUN ,Cr均呈正相关(rS=0 .74 3,rS=0 .831 ) .结论 :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浆ET 1在应激状态下明显升高 .与BUN和Cr呈正相关 .加重了梗塞性黄疸大鼠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神经肽Y(NPY)的变化 .方法 :充血性心衰患者 4 2 (男 3 1,女 11)例 ,年龄 (47± 12 )岁 ,包括肺心病 10例、风心病 19例 ,扩张型心肌病 13例 ;心功能NYHAⅡ级 14例 ,Ⅲ级 2 3例和Ⅳ级 5例 ,应用常规抗心衰等治疗 .无心血管疾病的对照 2 2 (男 16,女 6)例 ,年龄 (45± 10 )岁 .入院后次日和治疗 4wk后晨 0 7 0 0空腹采肘正中静脉血标本 3mL ,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测定血浆中血浆ET ,CGRP和NPY含量 .结果 :经过内科常规治疗 4wk后 ,4 2例患者均有效 ,心功能NYHAⅠ级 9例 ,Ⅱ级 2 8例 ,Ⅲ级 4例和Ⅳ级 1例 .患者治疗后ET(112± 2 8vs 74± 15 ,P<0 .0 1) ,CGRP(89± 2 9vs 67± 18,P <0 .0 1)和NPY(186± 19vs13 9± 17,P <0 .0 1)含量 (μg·L-1)明显下降 ,与对照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且ET ,CGRP和NPY三者均明显相关 (r =0 .4 3 6~ 0 .4 5 6,P <0 .0 5 ) .结论 :血浆ET、CGRP)和NPY含量在充血性心衰明显升高 ,治疗好转后可恢复正常 ,提示它们与充血性心衰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和血栓素 (TXA2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血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和 18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及 2 6例健康受试者血浆ET、TXA2 浓度。结果 UAP症状发作前后血浆ET和TXA2 分别为 (180 .2± 12 .1)ng·L-1vs(94.8± 2 0 .5 )ng·L-1和 (2 78.9± 14 .9)ng·L-1vs(14 5 .7± 15 .1)ng·L-1。AMI溶栓前后ET和TXA2 分别为 (3 44.2± 19.0 )ng·L-1vs(12 8.5± 17.0 )ng·L-1和 (4 5 2 .1± 12 .5 )ng·L-1vs(2 85 .2± 15 .5 )ng·L-1。对照组ET和TXA2 分别为 (4 3 .6± 4.7)ng·L-1和 (71.7± 11.9)ng·L-1。梗死面积与ET、TXA2 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UAP症状发作前后 ,AMI溶栓前后ET和TXA2 有显著差异 ,ET和TXA2 浓度越高 ,心肌梗死面积越大。  相似文献   

4.
钟萍  李志梁  吴宏超  唐朝枢  陆青 《医学争鸣》2003,24(17):1603-1605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Ⅱ ,UⅡ )与肾上腺髓质素N端 2 0肽 (proadrenomedullinNterminal 2 0pep tide ,又称PAMP)的变化、临床意义及其分子之间调节的相互关系 .方法 :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14例正常人、5 2例心力衰竭患者 (心功能Ⅱ级 17例 ,Ⅲ级 15例 ,Ⅳ级 2 0例 )血浆UⅡ和PAMP含量 ;同时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 (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 ,LVEF)、左室舒张功能(E/A)比值 .结果 :正常健康人血浆UⅡ含量 (4 .3± 1.2 )ng·L-1,PAMP含量 (2 1.0± 6 .6 )ng·L-1;心力衰竭患者血浆UⅡ含量 (1.5± 1.1)ng·L-1,PAMP含量 (30 .6± 5 .8)ng·L-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 (P <0 .0 5 ) ;血浆UⅡ含量减低、PAMP含量的升高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平行 ;血浆UⅡ含量与PAMP含量分别与左室射血分数、E/A比值有一定的相关性 ;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 ,随着心衰症状改善 ,血浆UⅡ含量为 (2 .1± 1.5 )ng·L-1,较治疗前血浆UⅡ含量升高 (P =0 .0 0 1) ,治疗前后血浆UⅡ有正相关关系 (r =0 .5 5 7,P =0 .0 0 0 ) ;而PAMP含量为 (2 5 .6± 5 .1)ng·L-1,较治疗前降低 (P =0 .0 0 0 ) ,治疗前后有显著正相关 (r =0 .90 9,P  相似文献   

5.
电针对应激大鼠胃粘膜血流及血浆ET,NO,CGRP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 观察电针对应激大鼠胃粘膜血流量与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 将 32只 SD大鼠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应激组、电针后应激组和应激后电针组 ,每组 8只 .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胃粘膜血流量 ,用放免分析法和生化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 ET,CGRP和 NO水平的变化并计算各组溃疡指数 (UI) .结果 应激组较对照组比较胃粘膜血流量相对数值下降 (6 9.0± 10 .6 ) m V→ (5 1.5± 5 .1) m V,P<0 .0 1. UI增加 (1.1± 0 .4)→ (2 8.0± 4.1) ,P<0 .0 1.血浆 NO水平下降 ,(2 2 .7± 3.8) μmol· L- 1 → (18.8± 5 .2 ) μmol·L- 1 ,P<0 .0 5 . ET水平上升 (140± 17) ng· L- 1 → (177± 2 3)ng· L- 1 ,P<0 .0 5 .在电针后应激组和应激后电针组 ,与应激组比较 ,胃粘膜血流量上升 (5 1.5± 5 .1) m V→ (6 6 .5± 7.4) m V,(6 4.9± 5 .8) m V,P<0 .0 1,UI减少 ;(2 8.0± 4.1)→ (19.0± 2 .3) ,(19.4± 2 .8) ,P<0 .0 1.血浆 NO水平上升 ,(18.8± 5 .2 )μmol· L- 1 → (2 3.3± 4.1)μmol· L- 1 ,(2 2 .9± 4.1) μmol· L- 1 ,P<0 .0 5 ;CGRP水平上升 ,(145± 6 ) ng· L- 1→ (184± 2 2 ) ng· L- 1 ,P<0 .0 5 ;ET水平下降 ,(177±2 3) ng  相似文献   

6.
对 2 0例男性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血浆内皮素 ( ET)进行测定。并同时测定肺心病患者的血氧分压 ( PO2 )和二氧化碳分压 ( PCO2 )。结果显示肺心病组血浆E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1 )。肺心病组 PO2 为 (1 0 .2 8± 1 .6 4) k Pa,PCO2 为(6 .5 7± 1 .6 8) k Pa。二者与血浆 ET无相关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浆 ET降低可能是肺部毛细血管损伤和数目减少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毁坏 ,产生 ET减少 ;以及肺对 ET的摄取和清除增多。与缺氧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电针对应激大鼠血浆EGF和CGRP及胃粘膜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电针对应激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浆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 72只大鼠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应激组和电针组 ,每组再按实验时间 1,3和 5 d平均分为 3小组 (n= 8) ,利用放免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 EGF,CGRP含量并计算各组溃疡计数 (UI)水平的变化 ,以分析其相互关系 .结果 应激组较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浆 EGF明显下降 (0 .44±0 .16 ) μg· L- 1 → (0 .2 3± 0 .0 1) μg· L- 1 ,P<0 .0 5 ;UI明显上升 (1.1± 0 .4)→ (2 8.0± 4.1) ,P<0 .0 1.电针组较应激组比较血浆 EGF水平明显上升 (0 .2 3± 0 .0 1)μg· L- 1 → (0 .42± 0 .0 9) μg· L- 1 ,P<0 .0 5 ;血浆 CGRP水平明显上升 (145± 6 ) ng· L- 1 → (184± 2 2 ) ng· L- 1 ,P<0 .0 5 ;UI明显下降(2 8.0± 4.1)→ (19.0± 2 .3) ,P<0 .0 1.电针组中血浆 CGRP实验 5 d组较实验 1d组明显上升 (184± 2 2 ) ng· L- 1→ (2 32± 35 ) ng· L- 1 ,P<0 .0 1.结论 电针对胃粘膜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血浆 EGF,CGRP参与了电针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机制 .电针调节 CGRP与针刺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慢性肾炎肾衰竭失代偿期的病理意义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 (GFR)的关系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36例慢性肾炎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血及尿中的ET和CGRP质量浓度 ,同时测定GFR。结果 :慢性肾炎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ET质量浓度血浆为 ( 72 .4 5± 2 0 .6 5)ng/L〔对照组 ( 47.72± 5.95)ng/L〕 ,尿为 ( 2 3.72± 5.18)ng/L〔对照组 ( 18.55± 2 .83)ng/L〕 ;CGRP质量浓度血浆为 ( 90 .0 1± 2 9.77)ng/L〔对照组( 51.73± 15.2 2 )ng/L〕 ,尿为 ( 58.33± 2 2 .53)ng/L〔对照组 ( 2 6 .2 1± 7.2 2 )ng/L〕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血、尿中ET呈正相关 (r =0 .34 1,P <0 .0 5)。血、尿中CGRP呈显著正相关 (r=0 .516 ,P <0 .0 0 1)。血ET与CGRP呈显著正相关 (r =0 .573,P <0 .0 0 1) ,与GFR呈显著负相关 (r =- 0 .593,P <0 .0 0 1) ;尿ET与GFR呈显著负相关(r=- 0 .330 ,P <0 .0 1)。血、尿CGRP与GFR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392、0 .4 12 ,P均 <0 .0 1)。提示 :慢性肾炎患者病程发展与血及尿中ET、CGRP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比索洛尔对心梗家兔血浆CG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凯  贾国良  刘兵  张荣庆  张金霞  李飞  程何祥 《医学争鸣》2001,22(21):1940-1942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家兔左室功能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影响 .方法 实验分为 S组 (S)、心梗组 (M)和心梗治疗组 (M+B) .术后第 3周 ,测量心率 (HR)、左室舒张末压 (L VEDP)和± L Vdp/ dt max,并抽血测定 CGRP.结果 经比索洛尔治疗后 ,M +B组L VEDP较 M组有所下降 ,但不显著 (P=0 .0 6 3) ;M组血浆CGRP水平 (5 75 .38± 31.90 ) ng· L- 1 明显比 S组 (32 3.11±42 .6 3) ng· L- 1 高 (P<0 .0 1) ,M+B组血浆 CGRP水平(32 8.6 3± 2 0 .2 9) ng· L- 1 较 M组明显降低 (P<0 .0 1) ,但与S组差异不显著 (P=0 .939) .结论  β阻滞剂可以改善心梗家兔的心功能 ,同时降低血浆中的 CGRP水平 .  相似文献   

10.
李萍  曹建平  赵丽娟 《医学争鸣》2001,22(20):1866-1868
目的 探讨神经肽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和内皮素 - 1(ET- 1)在类风湿关节炎 (R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 30例 RA患者和 2 0例健康人血浆 ET- 1和 CGRP的水平 .结果  RA相对活动期组血浆 ET- 1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和 RA相对稳定期组 ,分别为(99± 11) ,(5 2± 6 ) ,(5 5± 9) ng· L- 1 ,(P<0 .0 1) ,而 CGRP则显著低于健康人和 RA相对稳定期组 ,分别为 (2 2± 8) ,(5 8± 11) ,(5 9± 9) ng· L- 1 ,(P<0 .0 5 ) .治疗 3mo后 ,ET- 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99± 11) ,(91± 12 ) ng· L- 1 ,(P>0 .0 5 ) ,而 CGRP与治疗前相比较则差异明显 (2 2± 8) ,(5 2± 11) ng· L- 1 ,(P<0 .0 5 ) .直线相关分析表明 ,血浆ET- 1与 CG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r =- 0 .0 6 7,P<0 .0 1) .结论  ET- 1与 CGRP的失衡可能是 RA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测定血浆 ET- 1和 CGRP水平的变化 ,可望作为判断 R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1.
运脾复方对幼龄大鼠厌食症模型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永平  张月萍  史健  汪静 《医学争鸣》2000,21(12):1543-1545
目的 研究运脾复方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胃肠激素的影响 ,探讨运脾复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机制 .方法 模拟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制作幼龄大鼠厌食模型 ,用运脾复方儿宝颗粒灌胃 ,用放免分析法测定模型下丘脑、胃窦部和外周血 CCK- 8和 β- EP的含量 .结果 模型动物下丘脑和血浆CCK- 8浓度 (12 3± 32 ) pmol· g- 1 和 (5 0 7± 113) ng· L- 1 ,高于对照组的 (89± 18) pmol· g- 1和 (2 5 4± 95 ) ng· L- 1 (P<0 .0 5 ) ;模型动物胃窦部和血浆β- EP浓度 (1.4± 0 .6 )μg· g- 1和 (6 .3± 1.7) ng· L- 1 ,低于对照组的 (6 .3± 1.4) μg· g- 1 和(10 .2± 4.9) ng· L- 1 (P<0 .0 5 ) .运脾复方治疗组 CCK- 8恢复正常 ,β- EP浓度显著增加 .结论 儿宝颗粒能明显抑制模型动物中枢和外周 CCK- 8分泌 ,促进 β- EP分泌 ,从而达到促进动物摄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肝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在肝病中的血浆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30例急性肝炎、30例慢性肝炎、周例重症肝炎、对例肝硬化及周例正常人血浆内皮素浓度。结果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有腹水和无腹水者血浆ET水平分别为73.1ng·L-1±24.7ng·L-1、89.2ng·L-1±25.4ng·L-1、98.5ng·L-1±27.2ng·L-1、78.6ng·L-1±25.1ug·L-1,均明显高于正常人(48ng·L-1±228ng·L-1)(P<0.01);慢性肝炎与急性肝炎(58.8ng·L-1±23.7ng·L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症肝炎、肝硬化有腹水者与慢性肝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肝硬化有腹水者与无腹水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病时血浆ET水平与肝脏损伤的程度有关,血浆ET水平升高可能促进了肝病的发生与发展,并可能与肝硬化患者腹水形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CHF患者血浆N -末端脑利尿钠肽 (NT -proBNP)和ET - 1(内皮素 - 1)水平 ,探讨心衰与血浆NT -proBNP、ET - 1的关系 ,ET和NT -proBNP的关系。方法 选择 2 0 0 3年 2月到 2 0 0 3年 8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 88例 ,其中CHF6 7例 ,对照组 2 1例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 ,ELISA法测定血浆NT -proBNP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 - 1。结果 CHF组血浆NT -proBNP和ET - 1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1382 .6± 5 0 2 .4对4 35 .5± 12 9.2 ,94 .7± 2 3.7对 6 2 .4± 12 .7)P <0 .0 0 1。不同心功能分级 (NYHA)患者血浆NT -proBNP、ET - 1浓度显著不同 ,且随着心功能降低而升高。二者浓度与LVEF密切相关。NT -proBNP和ET - 1显著相关 (r =0 .5 5 9,P<0 .0 0 1)。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 -proBNP和ET - 1显著增高 ,并与心功能呈负相关 ,明确NT -proB NP和ET - 1的关系将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研究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人卵泡液中干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对卵泡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卵泡液中是否存在干细胞因子 (SCF)及其与卵泡发育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 3 0例进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患者超促排卵前、取卵时血清与卵泡液中SCF的水平 .结果 :①取卵时卵泡液中SCF水平 (5 14± 67)ng·L 1,显著高于同期血清水平 (3 95± 4 9)ng·L 1,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②取卵时血清中SCF水平与超促排卵前血清中SCF水平相比 ,差别无显著性 [(3 95± 4 9)ng·L 1,(3 74± 3 6)ng·L 1,P >0 .0 5 ];③高、中反应型组卵泡中SCF水平 [(5 64± 64)ng·L 1,(5 3 2± 5 5 )ng·L 1]与低反应型 (3 5 2± 78)ng·L 1相比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1) ,且与卵泡发育数目之间呈正相关 (r =0 .4 12 ,P <0 .0 5 ) .结论 :卵泡液中SCF可能来自于卵泡本身 ,而非血浆渗透 .SCF参与人卵泡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电针对应激大鼠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 (MDA)和前列腺素 E2 (PGE2 )的影响 ,以探讨电针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将 72只大鼠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 ,应激组和电针组 ,每组再按实验时间 1,3和 5d平均分为 3小组 (每小组 8只 ) .利用生化法和放免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 SOD,MDA和 PGE2 含量并计算各组溃疡指数 (UI) .结果 应激组较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浆 SOD明显下降 (17.0± 2 .9)μmol· L- 1 → (11.9± 3.4)μmol· L- 1 ,MDA明显上升 (4 .85± 2 .38) μmol· L- 1→ (7.5 6± 2 .48)μmol· L- 1 ,PGE2 明显下降 (2 .74± 0 .77) ng· L- 1 → (1.5 4± 0 .2 5 ) ng· L- 1 ,P<0 .0 5 .UI明显上升 (1.1± 0 .4)→ (2 8.0± 4.1) ,P<0 .0 1.电针组较应激组血浆 SOD明显上升 (11.9± 3.4) μmol· L- 1→ (17.7± 4.8) μm ol· L- 1 ,MDA明显下降 (7.5 6± 2 .48) μmol· L- 1→ (4 .14± 1.78) μm ol· L- 1 ;PGE2 明显上升 (1.5 4± 0 .2 5 ) ng· L- 1 → (3.2 1± 0 .38) ng·L- 1 ;UI明显下降 (2 8.0± 4.1)→ (19.0± 2 .3) ,P<0 .0 1.电针组 PGE2 实验 5 d组较实验 1d组明显上升 (3.2 1± 0 .38) ng· L- 1 → (4 .5 2± 1.0 6 ) ng· L- 1 ,P<0 .0 5 .结论 电针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慢性肺心病患者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l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慢性肺心病患者72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功能代偿期48例、功能失代偿期24例,年龄(55.6±8.9)岁.另选献血者32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TXB2和6-K-PGF1α.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肺功能异常.与正常对照比较,无论慢性肺心病是功能代偿期还是功能失代偿期患者,血浆ET和TXB2均明显升高(P<0.01),而6-K-PGF1α则明显下降(P<0.01),但功能代偿期和功能失代偿期之间血浆ET,TXB2和6-K-PGF1α变化无差异(P<0.05);血浆ET和TXB2升高与6-K-PGF1α降低呈负相关(r=0.4571,P<0.05).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ET,TXB2和6-K.PGF1α可发生明显改变,这一变化对研究慢性肺心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充血性心衰大鼠严格限钠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素珍  徐永  万瑜  杨钢 《医学争鸣》2002,23(6):530-532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衰大鼠严格限钠后循环与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的变化 .方法 将充血性心衰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心衰组、心衰限钠组、心衰补钠组 ,假手术大鼠为对照组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测定各组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 (Ang ) ,醛固酮 (Ald)含量及心肌血管紧张素原 m RNA表达水平 .结果 心衰限钠组血浆 Ang ,Ald含量 [(2 2 5± 2 0 ) ng· L- 1 和 (4 76± 6 2 )μg·L- 1 ]及心肌 Ang 含量 [心房 (2 0 .1± 4.5 ) ng· g- 1 ,心室(2 7.3± 5 .9) ng· g- 1 ]显著高于心衰组 [(180± 2 9) ng· L- 1 ,(2 48± 5 8) μg· L- 1 及 (17.5± 3.6 ) ng· g- 1 ,(2 0 .1± 3.7)ng· g- 1 ](P<0 .0 5 ,P<0 .0 1) ,心室肌 Ang原 m RNA表达水平 (12 .6± 2 .3)也显著高于心衰组 (8.6± 1.7) (P<0 .0 5 ) ,血钠较心衰组下降 5 % (P<0 .0 5 ) ;心衰补钠组心肌血管紧张素原 m RNA表达水平与心衰组无显著差别 ,其余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 .结论 心衰后限钠进一步激活循环和局部RAS,加重钠水潴留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对肝硬化大鼠胃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胜智  马庆久  褚延魁  李景东  要秀 《医学争鸣》2002,23(21):1982-1985
目的 主要了解肝移植前后胃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及与胃运动相关的胃肠道激素或神经肽的变化 .方法 制备 CCl4中毒性肝硬化大鼠模型 ,采用“二袖套法”进行肝移植 ,应用放免分析法 ,以 SPECT显像用的核素 (99Tcm )为标记 ,采取液相胃排空的方法 ,分析肝移植前后大鼠胃排空的情况 ,以及与胃运动有关的胃肠道激素或神经肽的变化 .结果 肝移植前 ,肝硬化大鼠的胃排空率明显降低 [胃排空率从(89.3± 6 .8) %至 (78.2± 6 .5 ) % ,P<0 .0 1],与胃运动相关的胃肠道激素或神经肽水平也有所改变 [胃动素从 (98± 6 )ng· L- 1 至 (5 2± 5 ) ng· L- 1 ,P<0 .0 1,抑胃肽从 (5 4± 4 )ng· L- 1至 (88± 3) ng· L- 1 ,P<0 .0 1,生长抑素从 (2 18±16 ) ng· L- 1 至 (2 84± 12 ) ng· L- 1 ,P<0 .0 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从 (134± 18) ng· L- 1至 (184± 2 2 ) ng·L- 1 ,P<0 .0 1].肝移植后 ,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 ,大鼠胃排空率明显升高 [胃排空率从 (78.2± 6 .5 ) %至 (88.1± 6 .7) % ,P<0 .0 1],与胃运动相关的胃肠道激素或神经肽水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胃动素从 (5 2± 5 ) ng· L- 1 至 (95± 6 ) ng· L- 1 ,P<0 .0 1,抑胃肽从 (88± 3) ng· L- 1 至 (5 6± 6 ) ng· L- 1 ,P<0 .0 1,生长抑素从 (2  相似文献   

19.
张素珍  徐永  万瑜  杨钢 《医学争鸣》2002,23(12):1090-1093
目的 观察钠摄入量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钠素的影响 .方法 经动 -静脉分流术造成大鼠充血性心衰模型 ,分为心衰组、心衰限钠组、心衰补钠组 ,假手术大鼠为对照组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测定各组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 、心钠素含量及心肌血管紧张素原 m RNA表达水平 (吸光度 A值 ) ,同时检测心功能 .结果 心衰限钠组心房和心室血管紧张素 含量(2 0 .1± 4 .5 )和 (2 7.3± 5 .9) ng· g- 1、血管紧张素原 m RNA表达 (6 .4± 1.2 )和 (12 .6± 2 .3)显著高于心衰组 (17.5± 3.6 )和 (2 0 .1± 3.7) ng· g- 1 ,(6 .2± 1.9)和 (8.6± 1.7) (P<0 .0 5 ,P<0 .0 1) ,心室心钠素 (42 3± 6 8) ng· g- 1 也显著高于心衰组 (337± 86 ) ng· g- 1 (P<0 .0 5 ) ,心房心钠素 (6 7± 19)μg· g- 1显著低于心衰组 (85± 15 ) μg· g- 1 (P<0 .0 5 ) ;心衰补钠组心房和心室血管紧张素原 m RNA表达水平、心室血管紧张素 和心钠素与心衰组无显著差别 ,心房血管紧张素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 ,心房心钠素 (10 1± 17) μg· g- 1 显著高于心衰组 (P<0 .0 1) .结论 心衰时不同钠摄入量可通过改变心脏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钠素的平衡状态在心衰发展进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和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58例ACS患者被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分别于发病后12、24、48、96 h及7天,应用固相免疫放射分析(immnoradiometic assay, IRMA)法测定血浆β-EP、ET水平. 结果AMI组、UA组发病后24 h的β-EP峰值分别为(104.2±30.1)ng/L和(42.7±11.4)ng/L;AMI组、UA组发病后12 h的ET峰值分别为(87.9±24.1)ng/L和(84.1±20.3)ng/L.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100 U/L患者的β-EP为(144.3±31.0)ng/L,明显高于CK-MB≤100 U/L者[(70.8±18.9)ng/L,P<0.05)].心功能不全组患者β-EP水平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β-EP分别为(47.0±14.9)ng/L、(56.8±18.0)ng/L、(89.7±24.6)ng/L和(121.2±22.2)ng/L. 结论①β-EP在ACS发病后24 h达峰值,其升高程度与心肌梗死面积有关,与心功能变化有相关性; ②ACS发病后ET迅速升高,12 h达峰值,是急性血管内皮损伤时一种强烈的内源性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