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血肿清除术治疗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做一总结,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手术组良好率为75.9%,非手术组良好率为49.6%。结论: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积极手术清除血肿,可预防再出血及血肿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术中操作精细,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术后合理治疗,可提高脑出血病人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恢复良好19例,轻残6例,重残4例,死亡3例,治愈或基本治愈率达59.4%,致残率31.3%,死亡率9.4%。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创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适宜的治疗措施。方法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例,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6例。结果 开颅血肿清除抢救成功8例,抢救成功率66.6%,微创血肿清除抢救成功8例,抢救成功率50.0%,但出血8h内12例手术,仅抢救成功4例,而出血3天后手术4例均获成功。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量大,中线移位明显,特别是伴有脑疝时,应开颅血肿清除。出血早期因微创术有引起再出血的危险,要慎用。出血3天后的患者,这时出血已停止,血肿已液化,适宜微创血肿清除。  相似文献   

4.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控制血压,加强颅内压监测和头部引流管护理.保持正确体位及大小便通畅,预防并发症。结果基本痊愈6例.占4.5%;显著进步40例,占30.3%;进步66例.占50.0%;死亡20例.占15.2%,显效率为34.8%。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患者采用科学的护理可进一步保证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能有效地促进患者脑功能和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皮穿颅清除血肿.结果 经过治疗,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为80%~100%,存活率为92.5%.结论 利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显著,值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显微镜下“微创”清除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在显微镜下“微创”清除血肿与“传统”肉眼下清除血肿进行疗效及预后分析比较。结果微创组21例病人中存活18例,恢复良好13例,良好率72.2%(13/18);传统组25例病人中存活16例,恢复良好10例,良好率62.5%(10/16)。结论高血压性脑内血肿在显微镜下清除能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辅助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实施神经内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入住ICU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的CSS评分和ADL评分均少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采取额颞部扩大翼点入路切口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结果本组32例患者,术中显露血肿腔良好,在显微镜下血肿清除较彻底,止血效果良好,减压充分。患者出院时按GOS评价治疗效果:恢复良好:14例(43.8%);中重残:12例(37.5%);植物生存:2例(6.25%);死亡:4例(12.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疗效佳等优点。可以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2008年8月~2012年8月对25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在显微镜下分离外侧裂,经岛叶无血管区进入血肿腔,行血肿清除术。术后按照严格的内科治疗,控制血压,神经营养,康复治疗,进行ADL评分。结果术后存活24例,死亡1例(4.0%)。24例术后3个月按ADL评分:Ⅱ级13例(54.2%),Ⅲ级8例(33.3%),Ⅳ级2例(8.3%),Ⅴ级1例(4.2%)。结论经侧裂-岛叶人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经外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4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CT显示基底节区出血,血肿量≥30ml(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为35~110ml,平均为58.3ml),排除手术禁忌,采用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术后重症监护并进行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康复治疗;随访3~6个月后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进行分级。结果头颅CT测量残余血肿量,血肿清除量在90%以上为35例,血肿清除量在80%以上为7例;消化道出血4例,水电解质紊乱7例,较严重的肺部感染2例(需气管切开);1例患者死于术后再出血导致的脑疝;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Ⅰ级6例,占14.6%;Ⅱ级12例,占29.3%;Ⅲ级21例,占51.2%;Ⅳ级1例,占2.4%;Ⅴ级1例,占2.4%。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既能迅速、简便地清除脑内血肿,又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彻底止血和减少渗血、再出血及脑功能损伤,而且脑组织的微小损伤,促进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另外,开放了侧裂池,降低了颅内压,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任何一种手术方式都不是万能的,而且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过程,因此,需根据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损伤,再通过综合治疗,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幕上型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手术治疗方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锁孔手术血肿清除及血肿穿刺针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幕上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两种不同手术效果。方法2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采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血肿清除术治疗,第2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结果出血量在50ml以内者采用钻孔引流疗效较锁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在50ml以上者,锁孔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钻孔引流组。结论出血量小于50ml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任一手术方式;出血量在50ml以上者采用锁孔手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额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经额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清除脑内血肿,根据颅内血肿清除率、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评定手术疗效,并随访6个月,按照日程生活活动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级判断。结果血肿清除率81.3%±15.5%,术后无再次出血及大面积脑梗死。术后6个月后患者恢复情况:预后良好52例,预后不良8例。结论经额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操作简便、血肿清除满意.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直切口锁孔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价值。方法根据CT提示血肿在头皮的投影设计手术切口部位,通过4~5cm皮肤直切口,直径2cm的骨窗,切开皮层到达血肿腔清除血肿。结果血肿完全清除17例,18例清除率达到90%,4例清除率达到80%。术后再出血2例。4例术后3周内死亡:2例死于循环呼吸功能衰竭,1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手术死亡率10.2%(4/39)。35例随访0.5—3年,平均2.1年,术后6个月ADL分级:1级9例,2级12例,3级9例,4级4例,5级1例,死亡4例。结论显微镜下直切口锁孔微创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和安全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可以解除血肿的占位压迫效应,有效止血,防止再出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探讨治疗脑出血的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 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1年2月,3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选择经血肿中央长轴枕外侧入路在MRI三维立体定位引导下确定血肿靶点并穿刺,沿穿刺通道于神经内镜下清除血肿,血肿腔内置管引流,术后注入尿激酶溶解残留血肿并引流. 结果术后随访37例,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7.6个月).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采用ADL评分,Ⅰ级10例,Ⅱ级10例,Ⅲ级11例,Ⅳ级4例,Ⅴ级2例.Ⅰ~Ⅲ级为疗效满意,Ⅳ、Ⅴ级为疗效不佳,良好率达83.8%,不佳率为16.2%. 结论 MRI能显示出被挤压、移位的外侧裂血管,提供了全面清晰的三维结构影像信息,MRI三维引导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4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给予术前心理辅导、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保持引流管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9.52%),其中坠积性肺炎1例、便秘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疗效评判标准: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期间,做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降低患者致残率、病死率及巩固高手术效果和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清除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显微手术治疗30例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根据头颅CT影像定位确定手术切口,游离骨瓣开颅,做一长2-3am皮层瘘口,用自动牵开器由浅入深显露血肿,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3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次日复查头颅CT,14例血肿完全清除,11例血肿清除率达到90%,5例清除率达到80%。术后死亡4例(13.3%):均于术后4周内死亡:2例死于脑疝所致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3个月ADL分级:I级7例,Ⅱ级9例,Ⅲ级6例,Ⅳ级3例,V级1例。结论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并直视下止血,对脑组织损伤小,止血彻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超早期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经验。方法2001年3月~2005年2月,我科对33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6h内超早期手术,采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不放引流,术后严格控制高血压。结果术后CT复查血肿清除彻底。术后肺炎2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随访3个月,良好23例,中残10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并发症和致残率低,恢复功能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死亡率和伤残率最高疾病。约有70%左右的出血发生于基底节区。目前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等。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共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高血压脑出血35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微创清除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我科于1999年6月以来用3mm直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颅内血肿,经过对血肿的抽吸冲洗,血肿逐步液化流出而达到清除颅内血肿的目的。结果多数病例在术后5天内拔针,脑室外引流可根据情况保留10-15天。一般脑内血肿清除率在80%以上,硬脑膜外血肿清除率在90%以上,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率更高达95%以上。患者昏迷时间缩短,恢复快,致残率降低。术后生活能力方面以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效果最佳,均为Ⅰ级,高血压脑出血中Ⅰ级12例,Ⅱ级5例,Ⅲ级3例,Ⅳ级2例,良好率为76%,死亡率16%。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病情相对稳定,昏迷但无瞳孔异常改变或无明显脑疝的外伤性颅内血肿以及高血压脑出血、脑室出血的患者。其操作方便简单,创伤小,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