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栓塞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血管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鼻咽纤维血管瘤27例,上颌窦血管瘤4例,难治性鼻出血4例(其中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鼻咽癌放疗后难治性鼻出血1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动脉插管行DSA、栓塞进行诊断和治疗,分析DSA及栓塞术在该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5例均成功进行DSA及栓塞治疗。单纯栓塞治疗的5例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及其他难治性鼻出血3例均一次栓塞治愈,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Ⅳ期因颅底广泛破坏和颈内动脉供血仅行姑息性栓塞后影像学检查证实瘤体明显缩小。余2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及4例上颌窦血管瘤栓塞后再予手术治疗,28例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平均出血量仅470 ml,2例Ⅳ期鼻咽纤维血管瘤因由颈内、外动脉同时供血单纯行颈外供瘤动脉栓塞,术中出血量较多。结论 DSA能清晰显示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供血动脉、异常交通支、动静脉瘘等动态图像,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对颈外动脉系统的难治性鼻出血、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血运丰富需手术治疗的肿瘤,术前栓塞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膜瘤血液供应特点及其术前栓塞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3例脑膜瘤发生于蝶骨嵴两例,发生于左侧大脑镰旁1例,均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外动脉栓塞术,3例患者均于术后3-5d行外科切除术。结果 3例患者均见明显的肿瘤血管闭及明显的血管移位表现,其中供血动脉由脑膜中动脉2例,由脑膜中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分支联合供血1例,栓塞术后,3-5d内行外科肿瘤切除术均达到了术中出血量少,肿瘤界限清易剥离,节约手术时间的效果,结合脑膜瘤术前造影加栓塞术,有利于肿瘤的完整切除。  相似文献   

3.
血管畸形所致胃肠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选择性血管造影对血管畸形所致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意义,以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结果。材料和方法:11例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血管造影诊断为胃肠血管畸形。本组年龄范围在15~70岁之间,平均年龄48岁,均有反复消化道出血病史,出血量较小时,每次300~500ml之间,较大时在1200~1500之间,最大量估计达3000ml。血管造影顺序一般按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方式。血管栓塞剂选用钢圈、明胶海绵、PVA微粒三种。结果:在11例胃肠血管畸形中,由腹腔动脉干及分支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干供血的4例,由肠系膜上动脉分支供血的7例;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圈附近的8例,而发生于空肠下段回结肠段的3例。除5例接受手术治疗外,6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论:选择性血管造影对于胃肠血管畸形可提供直接的影像诊断依据;血管内栓塞术是值得推荐的胃肠血管畸形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血管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经病理或头颅MRI诊断 .的血管母细胞瘤患者,术前全部行全脑血管DSA造影,并应用电解弹簧圈或Glubran胶进行术前栓塞治疗.15例于栓塞后3 d内行手术切除,1例进行观察.结果:16例病变均位于后颅窝.脑血管造影提示单纯由小脑后下动脉供血的3例,由双侧小脑上动脉供血的4例,由小脑后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及小脑前下动脉等多条供血的9例.单纯应用电解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3例,单纯应用Glubran胶进行栓塞治疗5例,二者联合应用栓塞者8例.15例病灶显微镜下全切,术中平均出血(350±60)mL.1例因肿瘤体积缩小及瘤体坏死,进行观察随访.结论:血管母细胞瘤主要由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单独或联合供血.应用电解弹簧圈或Glubran胶进行栓塞治疗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及提高手术安全性.单纯栓塞治疗有可能成为血管母细胞瘤治疗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颅内巨大脑膜瘤,多由颈内、外动脉供血,后者常为主要供血动脉。超选择性颈外供血动脉栓塞使手术效果常较满意。本文对四例颅内巨大脑膜瘤进行了术前栓塞治疗,对于本法的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报告2例颅内巨大型脑膜瘤和1例海绵状血管瘤,因肿瘤血供丰富,并有明显的颈外动脉供血,使手术切除困难。术前采用经股动脉插管颈外动脉栓塞术,有效的减少了肿瘤切除手术中出血,使肿瘤得以彻底切除。对栓塞适应症、栓塞技术和方法、并发症预防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颅后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血管内栓塞治疗对颅后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手术切除的价值.方法:18例经头颅MRI或CT诊断的颅后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术前全部行全脑血管DSA造影,并应用电解弹簧圈或Glubran胶进行术前栓塞治疗.17例于栓塞后3 d内行手术切除,1例进行观察.结果:18例病变均位于后颅窝.脑血管造影提示单纯由小脑后下动脉供血的3例,由双侧小脑上动脉供血的5例,由小脑后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及小脑前下动脉等多条供血的10例.单纯应用电解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3例,单纯应用Glubran胶进行栓塞治疗5例,两者联合应用栓塞者10例.17例栓塞后均顺利实施病灶显微镜下全切除,17例均未出现并发症,术中平均出血(400±60)mL.1例因肿瘤体积缩小及瘤体坏死,进行随访观察.结论:对颅后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术前血管内栓塞治疗可使肿瘤切除更为容易,临近正常结构不易损伤,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病残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在脑膜瘤手术中,出血是棘手的问题,它不但使手术增加困难,甚至可引起出血性休克。过去,一些大的脑膜瘤手术是在低温低压麻醉下进行的,因出血较多,我院神经外科医生为了减少脑膜瘤手术的出血,采取了在脑膜瘤手术前,先行单纯的颈外动脉结扎术,以求减少出血。但因颅内动脉分支很多,仍需大量输血。我院自1985年12月至1986年,在20例脑膜瘤手术前采取了颈外动脉结扎加明胶海绵栓塞剂的新方法,获取了较好的效果,有效率达94%。其中有1例死亡,原因是颈外动脉结扎线脱落出血所致。目前,明胶海绵栓塞剂已成为脑膜瘤手术中必备的止血剂,它能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使手术得以顺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伤性顽固性鼻腔大出血行超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栓塞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4例患者全脑血管造影与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资料。结果:27例颈外动脉分支出血,其中1例蝶腭动脉伴副脑膜动脉同时破裂出血;7例发生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微导管超选择性靶血管插管后采用明胶海绵、PVA颗粒、弹簧圈、可脱性球囊等栓塞;2例再发鼻出血经填塞后缓解,其余一次栓塞止血成功;1例术后发生偏盲。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是明确外伤性顽固鼻腔大出血责任血管的“金标准”,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是微侵袭、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行脑膜瘤术前栓塞的护理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张洁脑膜瘤是颅内一种良性肿瘤,多在脑外生长易突向脑内。受颅内、颅外动脉的双重供血,而颅外供血尤为重要。肿瘤因血运丰富,术中易出血而使手术困难,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D...  相似文献   

11.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特点。方法:采用Sendelinger技术,对硬脑膜动静脉瘘行血管内栓塞,本组用PVA及干冻硬膜等微粒栓塞15例,NBCA胶栓塞6例,PVA或干冻硬膜与NBCA胶联全栓塞5例,可脱性球囊栓塞2例,用弹簧栓塞5例,颈动脉压迫法治疗5例,结果:单纯颈外动脉及颈内动脉供血者24例,其中16例栓塞治愈,2例经1次,2例经2次栓塞后症状好转,但仍有轻度颅内杂音,单纯压迫颈动脉法治愈4例,颈内外动脉分支同时供血的14例,7例颈外动脉栓塞结合颈动脉压迫法治愈,3例症状明显改善,3例症状好转,1例单纯压迫颈动脉治愈,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以及临床护理。方法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术前全部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血管造影。肿瘤颈外系统供血动脉术前使用明胶海绵或PVA颗粒栓塞治疗,栓塞后1~3d行手术切除。结果14例患者由颈内外动脉不同分支供血,栓塞后手术全切率为92.9%(13/14)。配合综合护理,所有患者栓塞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血管内栓塞鼻咽部纤维血管瘤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术后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成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脑膜瘤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CT和脑血管造影,这两项技术互为补充。脑膜瘤的颈外动脉供血特点乃众所周知,但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系统的脑膜血管供血,尚未引起普遍重视。为了提高脑血管造影对脑膜瘤的定性诊断率,我们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膜瘤57例,着重观察动脉期脑动脉脑膜支的供血,并以41例脑胶质瘤和桥小脑角听神经瘤8例,共49例作为对照。本组脑膜瘤发生的部位:矢旁8例,镰旁9例,大脑凸面13例,蝶骨嵴8例,前颅凹底2例,嗅沟3例,鞍结节2例,中颅凹底7例,天幕1例,后颅凹桥小脑角区4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9例(51次手术)术前均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造影,明确肿瘤血供后,用明胶海绵微粒栓塞颈外动脉供养血管网,在此基础上再以1 mm×1 mm×10 mm明胶海绵条或弹簧圈栓塞供血动脉主干,栓塞后1~3天手术切除肿瘤(栓塞组);17例(28次手术)直接行手术切除肿瘤(未栓塞组).结果:栓塞组术前血管造影中见到丰富的肿瘤血管网、肿瘤染色.栓塞后造影复查,所有被栓塞血管供养区域肿瘤血管网及肿瘤染色消失、供血动脉主干闭塞,无严重并发症.栓塞组有术中出血量记录者37例,出血量50~6000mL,平均(1 636.22±1 529.79) mL;未栓塞组有术中出血量记录者12例,出血量500~3 900 mL,平均(2816.67±1 154.31) mL,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能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是理想的术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脊柱肿瘤术前动脉造影和栓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选择性动脉造影了触脊柱肿瘤的血管造影表现和血供情况。通过选择性动塞结果的评估探讨影响脊柱肿瘤术前动塞和疗效的因素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材料与方法:45例脊柱肿瘤行49例次DSA检查和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3岁(18-78岁);恶性肿瘤35例,良性肿瘤10例。肿瘤位于骶尾部27例、胸椎9例、腰椎7例、颈椎2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后用明胶海绵栓塞肿瘤供血动脉,于栓塞后1-5天内进行手术。结果:①脊柱肿瘤主要DSA表现为供血动脉不同程度增粗、不同程度的肿瘤染色。②49次SAE术栓塞肿瘤血管115根,除2例因供血动脉发出脊髓根大动脉和1例存在多支血供而仅作部分栓塞者外余肿瘤血管均完全栓塞。③例肿瘤完成全切,21列大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切除。④手术平均出血量为1009ml(400-2500ml),无1例发生术中死亡或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①脊柱肿瘤详细的DSA检查有助于治疗方案暄和所有靶血管的显示。②仔细分析DSA表现,改进栓塞技术是保证脊柱肿瘤术前动脉栓塞疗效和减少产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预见性护理在减少手术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46例均先行出血侧颈外、颈内动脉DSA检查,确定出血动脉后再行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术。采用预见性护理进行介入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本组均配合良好,1例穿刺点渗血血肿,2例撤出外填塞后仍鼻腔出血,立即行对侧上颌动脉栓塞血止,1例因合并筛前动脉出血,经外科筛前动脉结扎止血成功,15例出现栓塞侧颜面部肿胀、4例出现牙疼。本组均积极采取预见性护理,无出现未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结论顽固性鼻出血的介入成功止血和并发症的预防与预见性护理的配合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荆涛  时凤  柳林  孙昱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9):1584-1585
对于内科治疗失败、难以手术切除或不愿接受切除手术的难治性咯血病例,经皮血管栓塞术是临床的关键性治疗手段,但由于肺部病灶血供呈多源性,起源、走行变异较大等原因,易在DSA造影中遗漏出血血管。支气管动脉CTA可完整、准确的显示肺部出血性病变的供血动脉形态,对于咯血的诊断及介入操作提供了理想的影像支持。  相似文献   

18.
黄方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3):219-220
目的 :探讨上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急症止血措施。方法 :对 1984~ 1999年收治的 2例并结合文献予以临床分析。结果 :2例均行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行双颈外动脉及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 1例 ,行选择性颌内动脉栓塞、颈外动脉结扎 1例 ,均治愈。结论 :DSA及超选择性颌内动脉栓塞术有助于明确病灶的血供情况及减少术中出血 ;手术切除是本病唯一的根治方法 ;低温和控制性降压麻醉及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出血量及输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前介入栓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介入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行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及栓塞,5例直接手术切除。供血动脉主要为颈外动脉的颌内或(和)咽升动脉,栓塞物为明胶海绵。结果:栓塞后10例(占83%)肿瘤血管血供完全消失,8例栓塞后瘤体缩小约2/5,栓塞后48~72h手术最理想。结论: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介入动脉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的DSA分析与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的DSA表现与血管内治疗技术。方法13例患者采用股动脉入路,行选择性颈内、外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以聚乙烯醇颗粒和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对9例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施行颈外动脉硬脑膜支供血的瘘口及供血动脉末梢超选择性栓塞。结果DSA主要表现为患侧海绵窦扩大和眼上静脉扩张。13例海绵窦瘘主要通过眼上静脉引流;3例有不同程度“偷流”现象;9例患者均成功地闭塞了颈外动脉分支向海绵窦分流的瘘口,同时保持了颈外动脉非供血分支的通畅,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随访9~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技术是治疗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最好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和疗效确切的优点。超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及栓塞剂颗粒大小适当是栓塞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