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衡拔罐疗法”是医者以竹罐为主要工具,利用燃烧的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人体胸部、腹部、四肢部、腰部及脊柱部等经络,腧穴,患处或体表的某些部位,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等现象,以达到机体平衡对称的拔罐疗法。  相似文献   

2.
走罐法,属于中医传统拔罐疗法中的一种形式,是以陶罐、玻璃罐、竹罐等为工具,先在罐口或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以适量的润滑物,借热力排去罐中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吸附于皮肤上,然后,医生用手推动罐向上、下或左、右移动,致所拔之处皮肤潮红,甚至发生瘀血现象,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拔罐结合 TDP照射治疗风寒感冒83例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83例患者中 ,男性 37例 ,女性 4 6例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5 9岁。治疗方法1.拔罐法(1)取穴 :以上背部大杼 (双 )、风门 (双 )、肺俞 (双 )、定喘 (双 )为主。(2 )操作 :患者俯卧位 ,若患者年龄偏大咳喘严重者 ,可采用侧卧位或俯伏坐位。用止血钳挟住燃烧的酒精 (95 % )棉球 ,在大火罐内壁中段绕 1~ 2圈后 ,迅速退出 ,然后将罐罩在穴位上 ,每穴拔 10 m in~ 15 m in;若恶寒严重者 ,可采用走罐 ,选用罐口平滑大玻璃罐 ,先在罐口涂上红花油 (或液体石蜡 )起润滑作…  相似文献   

4.
刺络拔罐法是刺络法与拔罐法的有机结合。刺络法是指用皮肤针或三棱针在身体浅表进行穴位点刺或叩刺,放出少量血液,以防治疾病的方法;拔罐是以罐为治疗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或其他方法去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人体施治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并造成瘀血现象从而祛散邪气,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疗法。目前研究表明,刺络拔罐可用于  相似文献   

5.
刺络拔罐疗法,主要是采用针刺穴位同时配合拔火罐,利用罐内空气形成的负压,拔吸在人体表面或治疗部位上,对局部皮肤形成吸拔,从而造成局部皮肤充血、瘀血或气泡,以达到治疗疾病,改善身体疲劳等效果。选择"先去其血"以减轻痛苦,然后再根据患者"伺之所欲"具体情况,判断出疾病虚实,从而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使经脉和畅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6.
拔罐疗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拔罐疗法,或称吸筒法,古称角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加热、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的体表,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由于本法具有使用简便、经济安全、疗效显著等特点,颇受国内外人士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正>拔罐古称"角法",属非药物外治法之一。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其具有机械刺激和热效应等作用。负压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破裂,使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度瘀血,通过对气血运动的干扰可祛除蕴结在肌肤之风,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调气和血、疏散风邪的目的。此外,拔罐疗法还通过刺激局部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腺体,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通过反射机制调节人体的免疫  相似文献   

8.
拔罐疗法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罐疗法是指用排除罐内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体表的方法.其为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发展而成的外治法,临床常用的有闪罐法、留罐法、走罐法、刺血拔罐法.近年来,拔罐疗法临床报道较多.现将近5年来拔罐疗法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临床所常见 ,多因治疗不及时或不当所致。近年来笔者应用刺络拔罐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2例中男性 34例 ,女性 8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68岁 ,以 50岁以上者居多 ;病程 1个月~5年。治疗方法在疼痛部位做标记 ,局部常规消毒后 ,用梅花针在该处用较重的手法叩刺。然后以闪火法迅速将火罐拔于其上 ,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疼痛部位 ,可同时拔一至数个火罐。留罐 5min,待吸出 5~ 1 0 ml血后即可起罐。起罐后用干棉球将血迹擦净。然后作红外线照射 :采用沈阳产 3A型 TDP辅射器照射患…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针对初春、入冬两季受风寒之邪引发的风寒感冒患者 2 0例采用拔罐加温和灸治疗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在 2 0例患者中 ,男 9例 ,女 11例 ;年龄最小的 14岁 ,最大的 49岁 ;病程为 1d~ 3d。2 治疗方法2 1 拔罐法 以背部大枢 (双 )、风门 (双 )、肺俞 (双 )、定喘 (双 )为主。患者俯卧位 ,用止血钳夹住燃烧的酒精 (95 % )棉球 ,在火罐内壁中烧 1圈~ 2圈后 ,迅速退出 ,然后将罐罩在穴位上 ,每穴停 10min~ 15min ,若恶寒严重者 ,可采用走罐 ,选用罐口平滑的大玻璃罐 ,先在背部督脉、两侧膀胱经涂上凡士林 ,将罐吸…  相似文献   

11.
走罐疗法及其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澎涛 《四川中医》1989,7(12):44-45
走罐,又称“推罐”,是拔罐疗法之一。多以罐口光滑的透明火罐吸拔后,在涂有油脂或水液的皮肤上推动,借罐内负压吸附刺激及走动火罐的力量推动经脉气血的运行,祛除病邪,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常于背部、腹部和四肢肌肉丰厚处施术。由于施术方法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刺激量,故对机体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组34例患者,均系荨麻疹。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7岁。病程3至6月12例,1至6年10例,6至8年8例,10年以上4例。一、治疗方法治疗时,患者仰卧。暴露治疗部位。采用闪火法,迅速将罐扣在神阙穴上,3至5分钟后将罐取下。反复连拔3罐,为  相似文献   

13.
<正>拔罐法,古称角法,又称吸筒疗法,是一种以罐作工具,借助热力、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从而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本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一般多用于风湿痹  相似文献   

14.
火罐疗法治疗慢性窦道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启才  陈海丰 《新中医》2000,32(2):25-25
近 5年来 ,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火罐疗法治疗慢性窦道 32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观察 6 2例 ,男 37例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46岁 ;胸壁、腰、腿各处脓肿切开或破溃后形成的窦道 33例 ,手术切口、引流口感染 2 9例。病程均在 3周以上 ,排除大血管、重要神经等危险部位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32例 ,对照组 30例。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火罐疗法 ,选用适当的玻璃罐 ,用闪火法 ,将罐口对准窦道口拔吸 ,留罐 5~ 1 0分钟 ,若吸出脓液较多 ,可清洗灌后再拔 ,有新鲜血液流出则可起罐。 2~…  相似文献   

15.
神厥穴拔罐治疗过敏性疾病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联和 《四川中医》1995,13(10):52-52
为探讨神厥穴的抗过敏作用,近年来笔者应用神厥穴拔罐治疗过敏性疾病68例,获得较满意效果.兹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8例中,荨麻疹37例,过敏性鼻炎25例,哮喘6例,均由各科门诊确诊后转来.其中男41例,女27例.最小年龄9岁,最大51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2天,绝大多数患者服抗过敏药物,但疗效不满意或停服后复发.[治疗方法]患者仰卧,将酒精棉球着火迅速投入罐内,随即取出,乘势将罐扣在穴位上,待3—5分钟后将火罐取下.如此连续3次为一次治疗,5天为一疗程.[疗效标准]治疗后症状消失,3个月以上未复发者为痊愈.症状明显减轻或症状消失但3个月内有复发者(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为好转.经3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为病毒所致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笔者近几年来采用民间刺血拔罐疗法,加西米替丁口服治疗带状疱疹,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16~68岁;病程3天~2周。 治疗方法及效果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三棱点刺斑点、水疱处,使其出血,水疱破裂,然后这用门火法将玻璃火罐扣于刺血部位上,留罐10~15min,使罐内拔出血量达2ml~3ml左右为宜。去罐后,用75%的酒精消毒皮损部,无需包扎上药。每日治疗1次,同时口服西米替丁,每日15mg/kg,分3次口服,3~5日…  相似文献   

17.
拔罐为解除广大病患者的痛苦,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临床实践证明,平口型拔罐还存在着或因瘦削人群肌肉欠丰,或因老年人群肌肤松弛、失去弹性,或因足底、手心皮硬且皱纹深,关节部位凹凸不平,骨骼凸显肌肤浅薄,或因皮肤粗糙、汗毛多,或因欲拔部位系脊柱、四肢部位等近似圆柱形凹凸面,无法确保拔罐罐口与皮肤间的密封性而无法拔罐,或拔住后很快脱落等拔罐适用范围的局限性问题。笔者曾探索尝试用橡皮泥或面泥制作罐口密封垫圈,或用药膏、牙膏、药液等作密封剂进行拔罐,虽能起到增强密封效果的作用,但又带来了拔罐前需要制作密封垫圈或涂抹膏、液,起罐后需要清洁皮肤和罐具的新问题。为了彻底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经过潜心研究,设计出了拔罐罐口橡胶密封垫圈(以下简称密封垫圈),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兹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8.
刺络拔罐法在美容皮肤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刺络拔罐是古老的治疗方法。具体操作是消毒治疗部位后持三棱针点刺或七星针叩击致皮肤点状出血,再拔罐于点刺部位,留罐10min~20min,起罐后用酒精棉球擦干血迹,十多年来笔者采用此法治疗多种与美容有关的皮肤病,均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颜面部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中医称蜘蛛疮,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并累及神经的疱疹型皮肤病。本病的发生与机体抵抗力、免疫力降低有关,多见于春秋季,以局部皮肤出现集簇性水泡群、  相似文献   

19.
拔罐疗法的临证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罐疗法的临证应用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杨介宾一、拔罐的含义:拔罐疗法,是采用各不同形的杯罐状器具,借助燃烧、蒸气、抽气等法,排出罐中空气,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于体表一定部位,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之为拔罐疗法。因古人用兽角挖空而制成,所以,就有角...  相似文献   

20.
试从走罐的临床应用体会罐疗的刺激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走罐一般用于肌肉较为丰满的病患处 ,颈、肩、臂、背、腰骶及大腿部均可使用 ,本人常对颈、肩、背、腰骶部的痹病 ,尤其是这些部位的急性疼痛 ,以走罐为主治疗。1 .方法走罐以阿是穴区为主。即在疼痛最甚处及其周围先抹上润滑剂 (石蜡油或按摩乳液等 ) ,据病痛部位选取大小适当的罐 (玻璃罐或付罐 ) 1个吸拔于皮肤上 ,然后推动罐体 ,在病痛部位及其周围上下、左右滑动 ,随着罐体的移动 ,病患处可见明显的罐痧 ,从最痛点向周围罐痧色泽由深而浅地出现 ,罐痧出现越深越多 ,疗效也越好。推拉罐时 ,手法宜轻 ,尤其对年龄大、体虚弱者 ,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