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索法舒地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影响,从而评价法舒地尔在此类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给予静脉注射法舒地尔,行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变化.结果 10例患者用药前平均肺动脉压为(39.60±9.4) mmHg,在静脉注射法舒地尔48 h后可降至(32.63±6.05) mmHg,P<0.05;72 h后降至(33.71±4.99) mmHg,P<0.05;肺血管阻力指数仅表现存在下降趋势,由基线值(746.8±509.49) dyn·s·m2·cm-5下降为72 h时肺血管阻力指数为(482.43±198.21) dyn·s·m2·cm5,P>0.05.其中3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血压降低,因而减小法舒地尔用量或暂停.心率、心脏指数、右室每搏功和肺动脉楔顿压等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变化.用药后氧动力学指标提示氧摄取率、氧消耗指数、氧输送指数存在升高趋势,分流率存在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注射法舒地尔早期可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阻力,改善缺氧,但仍需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郑萍  郑智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6,12(5):219-220,22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肺循环和体循环压力及阻力的影响作用。方法:将6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于手术后使用前列地尔,以3~5ng·kg-1·min-1泵入,2h后停止,每天2次;对照组则使用酚妥拉明0.1mg/kg,每天2次。在用药前、后0.5、1、2h分别测量肺动脉压、主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压力,以及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和心率的数值。结果:①前列地尔和酚妥拉明均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力(P<0.01);②前列地尔对体循环压力和心率影响不明显,而酚妥拉明使体循环压力下降,并明显加快心率(P均<0.01),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结论:前列地尔能选择性扩张肺血管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且对体循环影响较小,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汉防己甲素(Tet)肺靶向微球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应及其对肺循环的选择性作用。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Tet含量为32%的Tet肺靶向微球;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对照组和Tet水溶剂治疗组、Tet肺靶向微球治疗组。经低氧处理3周,分别级予Tet水溶剂和Tet肺靶向微球,观察用药前后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和体循环平均压(mSBP)的变化。结果 低氧性肺动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相关性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对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万他维)与静脉泵入法舒地尔的急性肺血管扩张效应,以评价法舒地尔在CHD相关性重度PAH的急性肺血管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进行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的成人CHD相关性重度PAH患者,其中万他维组126例,法舒地尔组35例,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万他维组与法舒地尔组用药后肺动脉平均压、肺小动脉阻力、肺总阻力、肺循环阻力与体循环阻力比值、平均肺动脉压力与体循环压力比值均显著降低,且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s)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万他维组右心房压(P=0.056)无明显变化,而法舒地尔组(P<0.01)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动脉氧饱和度(Sa O2)、体循环血压、心脏指数(CI)及体循环阻力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使用法舒地尔可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及肺血管阻力,显著增加Qp/Qs,而CI、体循环血压及Sa O2无变化;法舒地尔可能成为CHD相关性PAH的另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与肺动脉高压有关的体液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正常肺循环具有低阻、低压、高流量、流程短、容量大的特点。当肺动脉压超过30/15mmHg柱或其平均压超过20mmHg柱时,即形成肺动脉高压。由于直径<30μm的肺血管无神经调节,现在多认为肺循环的调节主要是由体液因素进行的。缺氧: Von Euler早在1946年就发现缺氧可使猫产生肺动脉高压。肺泡氧分压降低或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均可使肺血管收缩,前者使肺终末细小动脉及小静脉收缩;后者多引起近端肺动脉收缩。另外pH值降低也可增加肺血管对缺氧的敏感性,促使肺动脉压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靶向药物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影响,探讨药物干预下的手术指征及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科共完成46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外科矫治手术。术前予以3~24个月的靶向药物治疗,术后继续应用靶向药物治疗。结果:①术前经过一段时间的靶向药物治疗,患者经皮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双向分流、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平均压、肺血管阻力、肺循环血量/体循环血量等指标明显改善。②术后24小时动脉血氧分压较术前明显升高,肺动脉平均压较术前明显下降。围手术期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10例,再次气管插管3例,脑梗死1例;死亡1例,原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致循环衰竭。多因素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提示肺血管阻力≥8wood,肺循环血量/体循环血量≤1.25是围手术期肺动脉高压危象的独立危险因素。1例失访,44例随访6个月~3年,无远期死亡及缺损残余漏,患者经皮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较术前明显改善,超声心动图提示仍有2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高于正常值。结论: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经过一定时间的靶向药物治疗,当肺血管阻力<8wood,肺循环血量/体循环血量>1.25时,可以接受外科手术矫治。术后继续应用靶向药物治疗,预防并及时处理肺动脉高压危象是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前列腺素 E1 (PGE1 )和卡托普利对先心病 (CHD)患儿血浆内皮素 (ET- 1)水平的影响 ,将 33例左向右分流伴肺动脉高压 (肺高压 )的 CH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 组 (16例 )给予 PGE1   2 0 ng/ (kg.min)静脉滴注 ;观察 组 (17例 )给予卡托普利 1mg/ (kg.d)口服 ,均用药 15天。用放免法测定两组用药前后静脉血浆ET- 1含量 ,并与健康儿童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用药前血浆 ET- 1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0 0 1) ;用药后观察 组血浆 ET- 1水平及平均肺动脉压均明显低于观察 组 (P<0 .0 5 ) ;观察 组用药后平均肺动脉压和血浆 ET- 1水平有下降趋势 ,但与用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因此认为 ,ET- 1效应拮抗剂PGE1 对延缓 CHD患儿肺高压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尔硫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通过漂浮导管动态监测1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患者应用地尔硫(3~5μg.kg-1.min-1)持续静脉点滴,并记录应用地尔硫前、应用地尔硫后6h、试停呼吸机前、拔除气管插管后1h、24h的平均肺动脉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每搏输出量、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2例患者无死亡,应用地尔硫后平均肺动脉压、肺循环阻力及心率显著降低,每搏输出量及平均动脉压显著增加,体循环阻力无明显改变,未发生肺高压危象。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88.7±50.1)h。结论静脉注射地尔硫能有效控制肺血管痉挛,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可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9.
张青  李顺延 《山东医药》2009,49(29):77-78
目的探讨吸入依洛前列环素对高原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例重度PAH患者行吸入依洛前列环素治疗,观察吸入药物前后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吸入依洛前列环素后PAH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肺动脉平均压、肺血管阻力下降,外周动脉血血氧饱和度、周围动脉氧分压、体循环血流量、肺循环血流量、心脏指数(C I)增加;肺小动脉嵌顿压、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吸入依洛前列环素治疗PAH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组以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升高为特征的临床一病理生理综合征。肺血管重塑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导致右心衰竭,作为具有潜在破坏力的慢性肺循环疾病,PAH一直是临床诊治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24例肺动脉高压病患者(非因肺血流量增加所致),进行肺动脉CT 扫描和经右心导管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心输出量和肺血管阻力,以探讨肺动脉高压病者的肺动脉压和肺动脉直径的关系。由肺血管疾病所致的肺动脉高压18例,男8,女10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2.
腺苷选择性降低肺动脉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腺苷对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以 15例风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为对象 ,前瞻性自身比较用药前后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 ,体循环动脉压和体循环阻力以及心输出量等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肺动脉平均压从用药前的 31± 3mmHg(1mmHg =0 133kPa)降至 2 3± 4mmHg(P <0 0 1) ,肺循环阻力从 5 0 0± 15 1dyne.s.cm- 5降至 2 6 7± 89dyne .s.cm- 5(P <0 0 1) ,而体循环动脉平均压用药前为 76± 6mmHg ,用药后为 78± 5mmHg(P >0 0 5 ) ,并且心输出量从用药前的 3 4 2±0 32 1 min升至用药后的 4 2 7± 0 30 1 min(P <0 0 1)。结论 :腺苷可以选择性降低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49例不同原因的肺动脉高压病人的血液动力学资料发现:肺动脉交替脉的发生与肺动脉压及肺循环阻力有关;肺动脉高压可使左、右心排血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很多血管活性物质通过肺循环时被部分灭活。离体灌注肺的研究证明,肺对单胺的摄取与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有关,而肺血管疾病可影响肺的这种功能。作者用放射酶法测定正常肺动脉压者和肺动脉高压病人的肺对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DA)的摄取。24例病人以右心导管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并插左心导管至降主动脉,同时抽取主动脉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对腺苷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反应。方法: 对25例CHD并发严重PAH患者采用腺苷进行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检测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25例患者中,仅7例患者达到最大剂量无不良反应。给予腺苷后,肺动脉压力和主动脉压力均显著降低(P<0.05),股动脉血氧饱和度,肺血管阻力,肺循环/体循环血流量比值,肺动脉/主动脉平均压比值,肺血管阻力/体循环阻力比值(Rp/Rs)均无明显变化。没有患者肺动脉平均压降至40 mmHg以下。12例患者肺血管阻力和Rp/Rs降低10%以上,与另外13例患者比较,二者在年龄,肺动脉压力,肺动脉/主动脉平均压比值,肺循环/体循环血流量比值,肺血管阻力和Rp/Rs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CHD并发重度PAH患者中,采用腺苷进行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可引起肺动脉和体循环压力同步降低,而对肺血管阻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腺苷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腺苷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术后肺动脉高压 (肺高压 )的疗效。方法 :选择 10例心脏直视术后伴肺高压患儿 ,经肺动脉持续输注腺苷 [(5 0 μg/(kg·min) ],分别于用药前、用药 15min后及停药后 3个时间点监测肺血管阻力指数 (PVRI)、体血管阻力指数 (SVRI)、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压 (sPAP ,mPAP)、体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压 (sAP ,mAP)、肺动脉收缩压 /体动脉收缩压 (Pp/Ps)。 结果 :给药 15min后 ,PVRI、sPAP、mPAP、Pp/Ps分别下降 11.8%、9.6 %、6 .0 %、10 .5 %(P <0 .0 5或P <0 .0 1) ,而SVRI、sAP、mAP无明显改变。结论 :5 0 μg/(kg·min)腺苷有选择性扩张肺动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COPD 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很高,其外周静脉血β-血栓球蛋白(β-TG)水平升高,血小板聚集增加,提示肺血管阻力增加与血小板激活有关。本文研究了血小板激活在COPD 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作用。确诊COPD 的29(男26、女3)例患者,平均年龄60.2岁,均处于临床稳定状态。以肺动脉压20 mmHg 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①正常肺动脉压组(Ⅰ)组,14例,平均肺动脉压13.9±3.6mmHg,平均肺血管阻力113±52.4 dyn·s·cm~(-5);③肺动脉高压组(Ⅱ组),15例,平均肺动脉压33.43±11.2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观察宁心利肺汤对大鼠肺动脉压及胎盘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10只为正常组,20只行野百合碱注射,建立肺动脉高压的动物模型,治疗纽10只给予宁心利肺汤干预,对照纽10只灌生理盐水。4周后漂浮导管测肺动脉平均压、右室收缩压,留取静脉血检测胎盘生长因子处死大鼠,计算右室肥大指数。观察肺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肺血管直径〈300pm管壁的厚度,计算管壁相对厚度指数。结果治疗组右室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肺血管壁相对厚度指数、胎盘生长因子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宁心利肺汤有很好地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血管重构的作用,可能与对胎盘生长因子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9.
肺动脉高压的过去和现在及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是以肺血管阻力增加为本质的血流动力学概念,是一组以肺循环高压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直到1945年Cournard用心导管直接测量肺动脉压以后,肺动脉高压才得以临床诊断,迄今已逾55年。虽然,上世纪50年代初心导管技术已由黄宛教授引进中国,70年代曾有人做过一些肺动脉高压“正常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重度肺动脉高压短期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1年1月2012年8月我科住院的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法舒地尔6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用药14 d后观察6分钟步行距离、血流动力学参数、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血浆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 BNP)变化情况。结果 共纳入21(男4,女17)例患者,年龄16~54(32±14)岁;用药14 d后6分钟步行距离由(445±49)m显著增加至(471±40)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WHO肺动脉高压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P<0.05)。血浆NT-pro BNP亦明显下降,从(788±623)pg/ml降低至(464±393)pg/ml(P<0.05)。右房平均压从(6.1±2.3)mm Hg降低至(5.2±1.8)mm Hg(P<0.05);右向左分流量从(23±16)%明显减少至(18±16)%(P<0.05);而肺动脉平均压、肺血管阻力、体肺循环血流量比值、体肺循环阻力比值、股动脉氧饱和度、心脏指数等指标虽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较用药前均有所改善,仅体循环压力及阻力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法舒地尔短期内应用可显著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相关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耐量、WHO肺动脉高压心功能分级,有效改善肺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而且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