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性猝死危险性预测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4项非创伤性检查指标对老年人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性猝死危险性的预测价值。方法老年人陈旧性心肌梗死79例,分为猝死组(22例)和非猝死组(57例),对比分析两组间4项指标的差异。结果(1)猝死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率变异性指数(HRVI)明显低于非猝死组(P<0.01),而QT离散度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VPBs)>30个/小时的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VEF是预测心性猝死危险性的独立指标。如以LVEF45%为界分组,LVEF<45%组的VPBs>30个/小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VEF>45%组(P<0.01),HRVI明显低于LVEF>45%组(P<0.05)。结论老年人心肌梗死伴左心功能不全者易发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诱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导致心性猝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直立倾斜试验(HUT)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方法:35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15名正常对照者行HUT时,观察平均动脉压、心率及NE的改变。结果:平卧位及直立倾斜后5分钟HUT阳性(I组)、阴性(I组)和对照(II组)3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NE无显著差异(P>0.05)。HUT检查结束时,I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较平卧位显著下降(P<0.01),而I、II组较平卧位则上升(P<0.05);I组与II、II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NE水平3组均较平卧位有显著增加(P<0.05),但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UT时不能仅仅依据血浆NE水平来判断体内交感神经张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对体外培育的家兔血细胞生成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pyrogen,EP)及体内EP性发热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如下:1.给家兔分别静脉注射不同培养条件下获得的EP或EP_a。EP_a是在培养过程中加入AVP而获得的。结果显示,EP_a组发热效应明显低于EP组(P>0.05)。2.静脉注射EP+AVP组的发热效应比EP组明显降低(P<0.001)。实验结果表明,AVP退热作用的机理之一可能是由于AVP抑制了内毒素(endotoxin,ET)诱生EP的生成和对抗了EP的致热活性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并对24例CHF患者和16例正常人加测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以及两者的比值。结果表明:①心衰患者血浆LPO、E、NE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血浆LPO、NE水平均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相平行;②心衰患者血浆6-K-PGF1α、TxB2及TxB2/6-K-PGF1α值均高于对照组,且均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相平行;③心衰患者血浆LPO水平与血浆E、NE、TxB2水平以及TxB2/6-K-PGF1α值均呈正相关,而与血浆6-K-PGF1α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浓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2例肝硬化及13例正常人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含量,22例肝硬化患者血浆ET明显高于正常人(各为98.4±13.1pg/ml和46.5±8.2pg/ml,P<0.01);无腹水组血浆ET为139.0±20.6pg/ml,高于腹水组(P<0.01);腹水组无功能性肾衰时腹水组无功能性肾衰者血浆ET浓度,与伴有功能性肾衰组相比,两者无显著差别(P>0.05)。无显著差别(P>0.05)。提示血浆ET参与血管紧张度的维持,可能与肝硬化时腹水形成及功能性肾衰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对45例重型乙型肝炎(SHB)患者(其中急性10例,亚急性15例,慢性20例)检测了血浆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显示,各型SH一B患者血浆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均<O0l)。而不同类型SH一B之间,HBeAg与抗-HBe阳性组之间血浆slL-2R水平及SH-B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sIL-2R水平皆无显著性差异(P均>O.05)。提示不同类型SH一B患者都存在免疫效应细胞的过度活化而其PBMC体外释放sIL-2R的功能似乎无异常,血浆sJL-2R水平高低似乎与HBV复制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充血性心衰(CHF)时心钠素(ANF),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培哚普利的于预作用,我们选择40例临床确诊为CHF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放免法测定血浆ANF,ET含量,比色法测定血浆NO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CHF患者的血浆ANF,E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培哚普利平均治疗8周后ANF,ET显著下降(P<0.001)而NO显著上升(P<0.05),提示ANF,ET和NO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过程。培哚普利可以降低CHF的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8.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等的改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Hou F  Zhu S  Li L  Xu Y  Pan J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5):306-308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变化及前列腺素的影响。方法测定3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NOET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20例健康者作对照组。15例患者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PGE1,20~40ng·kg-1·min-1),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用药前后测肺动脉、头静脉血浆NO、ET和ACE活性。结果心衰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心衰组血浆NO高于对照组,肺动脉血浆中高于自身静脉。心衰组血浆ET和ACE活性呈相似改变。心衰组血浆ET的增幅大于NO,NO/ET比值下降。上述改变均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P<0.05)。前列腺素E1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增加心脏指数,降低血浆NO、ET和ACE水平,增加NO/ET比值。结论血浆NO水平增高是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特征之一。NO、ET与NO/ET等改变与肺动脉高压和局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参与心衰的病理生理。前列腺素E1可以抑制上述改变。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素E1对肺心病心衰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前列腺素E1静脉滴注对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肺心病心衰患者,应用前列腺素E1(PGE1)200μg/d静脉滴注,疗程5天。于治疗前后同步检测内源性洋地黄因子(EDF)、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观察症状体征变化,并与对照组(不用PGE1)的30例肺心病心衰患者及2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肺心病心衰患者的EDF、LPO显著高于健康组(P<0.001),SOD含量则显著降低(P<0.001)。治疗组病例治疗后EDF、LPO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SOD含量则显著升高(P<0.001),症状体征及血气参数显著改善(P<0.01~0.001)。对照组(不用PGE1)病例的EDF、LPO、SOD、血气参数及症状体征,于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PGE1对肺心病心衰患者确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肾小球肾炎血浆内皮素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放免法测定27例正常人和26例原发肾小球肾炎血浆内皮素(PET),并按水肿不同程度、病理类型及24小时尿蛋白的定量多少分别与PET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ET与不同病理类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少均无相关(P>0.05)。肾小球肾炎高度水肿组与轻度水肿组、无水肿组PET比较差异显著(P<0.05)。肾炎组与正常人组的PET比较有明显升高(P<0.001)。提示PET可能参与肾炎的免疫发病机理和水钠潴留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42例正常人和33例非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21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肺心病心力衰竭组和肺心病心力衰竭组血浆ET-1浓度明显升高(P<0.0001),而两组心力衰竭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证明,非肺心病心力衰竭和肺心病心力衰竭二者虽然在引发心力衰竭的病因不同,但共同表现为血浆ET-1浓度升高,提示血浆ET-1在参与两种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过程中作用机制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2.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25健康老年人和8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痢疾(COPD)患者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显示:COPD缓解期患者血浆ET-1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ET-1则明显增高,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COPD并发肺心病患者血浆ET-1明显高于健康组与COPD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高于缓解期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放免法检测30例老年肺结核、20例健康老年人、30例中青年肺结核和30例健康中青年人血浆内皮素-1(ET-1),并对老年肺结核的不同病情、病程和性别进行分组。结果显示30例老年肺结核血浆ET-1水平较健康老年人显著增高(P<0.01),与中青年肺结核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菌阳者ET-1升高明显,较菌阴及好转者显著增高(P<0.01);老年男性与女性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浆ET-1水平与病情、病程密切相关,而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4.
肺部感染时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肺部感染患者于抗感染治疗症状缓解前后进行血浆内毒素水平测定,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肺部感染组在抗感染治疗前的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而革兰阳性球菌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革兰阴性杆菌组在抗感染治疗症状缓解后血浆内毒素水平由(0.0658±0.0271)kEU/L降至(0.0254±0.0129)kEU/L,差异非常显著(P<0.001),而革兰阳性球菌组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水平无明显差异。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浆内毒素水平可以为革兰阴性杆菌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也助于判断感染的轻重以及抗生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四种不同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心衰、慢性肾功能不全、脑出血、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测定结果表明。四种疾病患者血浆ET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慢性肾功功不全患者较其它三组血浆ET水平有明显增高(P<0.01).说明在许多情况下,内皮素可以作为一个致病因素参与疾病的发病过程,具有较普遍的病理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6.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2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17例心功能代偿的心血管病患者(心功代偿组)和42例正常人(正常组)的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连续记录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通过计算机人为确认窦性心搏后,由计算机自动算出各HRV指标。结果显示心功能代偿组24小时窦性R-R间期标准差、5分钟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和5分钟窦性R-R标准差的均值均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0.05和0.05),R-R连续差异平方根和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虽低于正常组,但无显著差别(P>0.05);心衰组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01);心衰组和心功代偿组相比,前3个参数均显著降低于对照组(P<0.001),后2个参数有下降但不显著(P>0.05)。将心衰组分为Ⅲ度(n=10)和Ⅱ度心衰(n=16)两个亚组,结果发现心衰Ⅲ度组的上述各指标明显低于Ⅱ度组(P<0.001~0.05)。提示部分心血管病患者在心功代偿期时自主神经的平衡已受到损害,当出现心衰时交感活性进一步增强,迷走张力下降。HRV时域指标可作为判断心衰严重程度的参数,其对心衰患者生存率的预后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31例心衰伴肺动脉高压病人的血浆内皮素(ET)浓度。发现其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其中中度肺高压者的ET浓度显著高于轻度者(P〈0.001),而重度组则低于中度者(P〈0.05)、高于轻度者(P〈0.05),表明肺高压对ET的合成和释放有重要促进作用,但非单纯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ET)与冠心病(CHD)、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生发展之间关系。方法我们用放免法测定了13例CHD患者(CHD组)和19例EH患者(EH组),观察ET浓度变化并与18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其中CHD组及EH组血浆E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0.01);将EH组进行分期,与对照组比较,EH-I期无明显增高(P>0.05),EH-Ⅱ及EH-Ⅲ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上述结果提示ET在CHD及EH的发生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心衰、慢性肾功能不全、脑出血、妊高征患者血浆内此素(ET)水平测定结果表明,四咱疾病患者血浆ET水平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慢性肾功功不全患者较其它三组血浆ET水平有明显增高(P〈0.01),说明在许多情况下,内皮素可以作为一个致病因素与疾病的发病过程,具有较普遍的病理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3例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者血浆ET-1水平,其中8例肺心病患者行右心微导管检测肺动脉压。结果COPD患者和肺心病患者的血浆ET-1含量分别为5.24±0.50、5.80±0.66pg/ml,较健康对照组血浆ET-1含量(4.65±0.65pg/ml)明显升高(P值<0.01及0.001);血浆ET-1含量与PaO2呈显著性负相关(COPD组:r值=-0.583,P值<0.01;肺心病组:r值=-0.627,P值<0.001),与PaCO2呈显著性正相关(COPD组:r值=-0.514,P值<0.05;肺心病组:r值=0.593,P值<0.001);ET-1含量与肺动脉收缩压及平均压均存在正相关(r值=0.727及0.681,P值均<0.05)。结论血浆ET-1参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形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刺激ET-1释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