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实时MR成像引导下在猪脑动脉内进行导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10只美国产的雌性小型猪作为实验对象.经皮穿刺股动脉,在实时MR成像引导下,将3 F主动追踪微导管分别插至双侧咽升动脉内.解剖其主动脉弓、头臂动脉、颈动脉和咽升动脉,用肉眼观察有无穿孔、夹层等损害.结果 MR血管成像证实,猪主要由双侧咽升动脉在颅底形成微血管网供应脑的血供.在实时MR(rtMR)成像引导下,对10只猪舣侧咽升动脉进行插管操作,均操作成功,单次操作费时为4~12 min.所有实验动物的主动脉弓、头臂动脉、颈动脉和咽升动脉的内壁均光滑完整,未发现血管壁损伤.结论 实时MR成像引导下,可以将导管迅速、准确地插至猪脑动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实时MR成像引导下治疗猪脑动脉栓塞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10只美国产的雌性小型猪作为实验对象.经皮穿刺股动脉,在实时MR成像的引导下,将3 F主动追踪微导管分别插至双侧咽升动脉内.经3 F微导管注入血栓堵塞咽升动脉,30~60 min后,经3 F微导管注射50万~75万u尿激酶溶栓.动脉增强MRA和冠状位压脂的MR冠状位T1成像评估溶栓治疗效果.结果 MRA证实,猪主要由双侧咽升动脉在颅底形成微血管网供应脑的血供.在实时MR成像引导下,10只猪的双侧咽升动脉经股动脉插管均获得成功,并完全被血栓堵塞.经动脉溶栓治疗后,血管内的血栓被溶解,堵塞的咽升动脉完全再通.结论 在实时MR成像的引导下,进行猪的动脉溶栓治疗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MRI和动态对比增强(DCE)MRI的可重复性和定量比较这两种技术测定肾血流量的结果。方法 16名健康志愿者应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MR引导下的肝肿瘤射频消融术(RF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对11例患者共16个肝肿瘤(直径为1.3-3.0cm)进行了22次经皮RFA治疗,在开放式0.2TMR机(Magnetm open,system,Erlangen)的引导下,采用快速T1WI序列,分别安放16G,活动长度为2cm和3cm的MR相容冷头电极。治疗前检查评价肿瘤的坏死情况(在最后一次RFA后一周时进行),进一步随访研究则用1.5TMR机每3个月检查患者一次,结果:操作时间平均为2.8(1.5-3.3)h。没有发生与经皮RFA治疗相关的并发症。16个肿瘤中14个(87%)在最后一次RFA后经MRI检查未见对比剂强化并已完全坏死。其中11个肿瘤需行1次治疗,4个肿瘤需行2次治疗,1个肿瘤需行3次治疗。随访研究在14个肿瘤中有13个(93%)在3-18个月(平均11.8)期间显示的续、完全的坏死,有5例出现了新发肝内肿瘤,由于肿瘤的大小、数目、位置的原因,不适于进一步RFA治疗。结论:MRI引导下采用单冷头电极的RFA,对治疗大小在3cm以内的肝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改良向右两弯型导管在肝动脉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介绍了二种改良向右两弯型导管(RH1、RH2)的形状及在肝动脉插管中的应用。其中RH1型导管由于兼有盘曲型及向右两弯型导管的优点,其肝动脉插管的成功率明显提高至96%,且可用于其他腹腔内脏动脉的超选择插管,是一种多功能导管,可作为常用导管;而RH2型导管,由于增加了短臂的长度使得成襻较困难,可是对肝动脉插管的成功率仍很高(97%)以及本文介绍的新成襻方法,该导管可作为备用导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应用血管编码动脉自旋标记MR脑灌注成像技术选择件标记双侧颈内动脉及后循环的血流分布区.方法 使用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方法 对7名健康志愿者和6例脑血管病患者的左、右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编码进行头部横断而成像和图像后处理,得到来源于上述不同血管的脑血流量(CBF)的灌注分布图,计算7名志愿者的双侧大脑厌、白质及半脑的CBF.比较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流分布结果 与DSA图像的一致性及低灌注区域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T2WI的高信号区域大小.结果 定量测量正常志愿者的半CBF为(32.6±4.3)ml·min-1·100 g-1,脑白质血流最(10.8±0.9)ml·min-1·100 g-1,脑灰质血流量(55.6±2.9)ml·min-1·100 g-1.脑血管病患者的脑血流分布异常、侧支循环血流分布与DSA对应良好;所有患者低灌注区域比FLAIR T2WI显示的高信号区域范围更大.结论 血管编码动脉自旋标记MR脑灌注成像可以无创地定性并定量不同血管来源的脑血供.  相似文献   

7.
肝脏疾病介入治疗中,肝动脉插管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常用6种超选择肝动脉插管方法,在导管的选择上常选用RH导管、Cobra导管及盘曲型导管,可满足绝大多数腹腔干、肝动脉插管要求。但有些肝脏疾病由于原占位性病变挤压或原有血管走行变异.RH导管、Cobra导管或盘曲型导管无法顺利插入所需动脉,我们尝试使用Cook公司生产的5F Simmons-2型导管插管,顺利进入腹腔干及肝右动脉。  相似文献   

8.
有孔型椎基底动脉的MR血管成像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描述有孔型椎基底动脉的MR血管成像(MRA)表现,以提高对该血管异常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78例头颈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中10例诊断为有孔型椎基底动脉病例,其中7例行颅脑CEMRA,3例行颈部CEMRA,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0.2mmol/kg高压注射,小剂量团注测试延迟时间,增强前后行连续动态扫描。原始和减影图像经SGI02工作站后处理,经容积重建(实时三维,R13D)、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LP)、薄层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多平面或曲面重建血管图像(TS MIP),比较各组图像对血管异常的显示情况。5例患者同时行三维时间飞跃法(3D TOF)MRA,3例经DSA证实。结果 有孔型基底动脉7例(检出率3.9%,7/178)全部位于基底动脉下1/2段,4例位于基底动脉干,3例位于椎基底动脉吻合部;3例有孔型椎动脉(检出率1.7%,3/178)中2例位于左侧V4段,1例位于右V3段。4例有孔型异常2支血管间形成小圆孔状充盈缺损,6例呈部分重复形。4例有孔型血管异常合并其他血管异常,2例有孔型基底动脉合并脑动静脉畸形;2例有孔型椎动脉合并对侧永存三叉动脉,其中1例还合并同侧远端椎动脉瘤,另1例有孔型椎动脉同时伴有颈、基底动脉粥样硬化。RT3D能显示血管立体空间和毗邻关系,兴趣区MIP和TS MIP可清楚显示异常血管细节。结论 CEMRA结合图像工作站后处理能清楚显示和诊断有孔型椎基底动脉这一少见的血管异常。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治疗中晚期肺癌是介入治疗中应用较普遍的方法。由于目前已普遍承认原发性肺癌(支气管肺癌)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且对支气管动脉插管药物灌注治疗的效果已有共识,所以临床上对失去手术机会或不宣手术的中、晚期肺癌常采用该法治疗。但目前对肺动脉是否参与肺癌血供认识不一,  相似文献   

10.
MR椎动脉成像扫描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检查方法,不同的机型有着各自不同的成像技术。在此笔者就GE公司的Signa Horizon Lx1.5T超导MR机在这方面的运用及体会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巨脑动脉MR多种成像方法的综合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8例长巨脑动脉患者的MRI表现,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显示的异常血管分布、形态、信号强度进行分析。结果MRI能够明确显示椎一基底动脉的异常血管结构,以及相邻脑组织或颅神经的受压改变;MRA可直观显示迂曲延长、增粗的异常血管全貌;MPR则可以综合上述两种成像方法,同时显示异常血管的全貌以及相邻脑组织或颅神经的受压改变;CPR可将异常血管在同一平面展示,对显示迂曲血管最敏感。8例均发生在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其中2例累及基底动脉全段和左侧椎动脉,2例并发脑干梗死。结论MRI和MRA、MPR及CPR相结合,有助于该病的全面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关节软骨缺损检查的各种MRI扫描序列。材料与方法 选用猪膝关节10只,制成宽度不等,深度为软骨全层的小槽状软骨缺损,MRI序列包括T1加权自旋回波序列(SE-T1),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双回波序列(FSE-PD/T2),附加脂肪抑制的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双回波序列(FS-FSE-PD/T2),附加脂肪抑制的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S-3D-SPG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短TI翻转回波序列(STIR)和T1加权反转恢复序列(IR-TI700)。结果 与常规膝关节检查的FSE-PD/T2序列比较,FS-FSE-PD/T2能够分辨软骨与软骨下骨的界限,可测量软骨缺损厚度和深度;FS-3D-SPGR的软骨信噪比(SNR)和其对软骨下骨,关节液等关节软骨周围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最高;IR-TI700测量的软骨缺损宽度和深度,与实际测量值的一致性最好,FLAIR和STIR不能清楚分辨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界限。结论 FS-FSE-PD/T2应作为膝关节检查的常规序列;三维抑脂梯度回波序列仍为关节软骨检查的最佳扫描序列。翻转回波扫描序列在关节软骨检查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Adamkiewicz动脉的MR血管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前瞻性研究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CE-MRA)显示Adamkiewicz动脉的可行性,在外科术前对脊髓血管进行评估,为脊柱外科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0名志愿者及15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术前行CE-MRA扫描,范围包括胸腹主动脉及其分支.扫描序列采用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SPGR),注射对比剂量为0.3 mmol/kg.结果 在所有受检者中,脊髓前正中动脉(ASA)、Adamkiewicz及节段动脉均显示良好,所有患者的Adamkiewicz动脉均起源于T8~ L2之间.其中起源于左侧20例,右侧5例.ASA显示的范围T6~L3.Adamkiewicz动脉的直径为0.6~1.2 mm,ASA直径为0.6~1.0 mm.结论 CE-MRA扫描能对Adamkiewicz动脉进行准确的定位并能够提供可靠的信息,对临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盘曲型及向右两弯型导管在肝动脉超选择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详尽地介绍了盘曲型及向右两弯型导管的形态及使用技巧,并对常见的动脉走行变异及超选择手法分别作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100例正常人脑底动脉直径的MR血管成像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量并建立国人正常脑底动脉直径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正常值。方法 常规MR检查脑实质及脑动脉三维时间飞越法 ( 3DTOF)MRA检查脑底动脉表现无异常者 10 0例 ,其中男5 3例 ,女 47例 ,年龄 4~ 75岁 ,平均 45 8岁 ;≤ 14岁者 12例 ,>14岁者 88例。采用投影仪放大胶片间接测量法测量各脑动脉直径 ,分析其左右侧、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性 ,并统计出各动脉直径的正常参考值。结果 各脑动脉直径测量值为 :眼动脉 (OphA)男为 ( 0 8± 0 2 )mm ,女为 ( 0 9± 0 2 )mm ;颈内动脉 (ICA)C2段男为 ( 3 0± 0 3)mm(≤ 14岁 )和 ( 3 5± 0 6 )mm( >14岁 ) ,女为 ( 2 8± 0 6 )mm(≤14岁 )和 ( 3 1± 0 5 )mm( >14岁 ) ;ICAC4段男为 ( 4 3± 0 6 )mm ,女为 ( 3 9± 0 6 )mm ;大脑前动脉(ACA)A1段男为 ( 2 1± 0 4)mm ,女为 ( 2 1± 0 4)mm ;前交通动脉 (ACoA)男为 ( 1 4± 0 4)mm ,女为( 1 3± 0 4)mm ;大脑中动脉 (MCA)M1段男为 ( 2 7± 0 4)mm ,女为 ( 2 6± 0 4)mm ;基底动脉 (BA)男为 ( 2 9± 0 5 )mm ,女为 ( 2 8± 0 4)mm ;大脑后动脉 (PCA)P1段男左为 ( 2 1± 0 5 )mm、右为 ( 2 0±0 5 )mm ,女左为 ( 2 0± 0 3)mm、右为 ( 1 9± 0 3)mm ;PCAP2段男为 ( 1 8± 0 4)mm  相似文献   

16.
正目的提出一种能同时测量脑血流量(CBF)和动脉通过时间(ATT)的多次延迟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pCASL)方案,并就烟雾病多次延迟pCASL和CT灌注成像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17.
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对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目的 分析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 (3DCE MRA)显示的颈部动脉常见病变 ;与DSA比较 ,明确 3DCE MRA诊断颈部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 741例超声多普勒怀疑颈部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 3DCE MRA成像 ,并根据其病变表现总结分类。 2 0 6例病人同时行DSA检查 ,将颈部动脉分为颈总、颈内、颈外、锁骨下及椎动脉 5个部位 ,由 2位放射学专家独立评估DSA及 3DCE MRA血管资料。结果  3 6 7%病例 (2 72 / 741)显示无异常。 63 2 9% (469/ 741)显示颈部动脉有病变 ,共计 82 7段 ,其中动脉粥样斑块占 3 4 2 2 % (2 83段 ) ,动脉狭窄占 3 4 46% (2 85段 ) ,动脉闭塞占 3 3 8% (2 8段 ) ,动脉发育纤细占 14 87% (12 3段 ) ;动脉开口变异占 3 87% (3 2段 ) ,动脉扭曲占 3 63 % (3 0段 ) ,动脉瘤占 0 72 % (6段 ) ,动脉夹层占 1 2 1% (10段 ) ,肿瘤包绕或推压动脉占 1 45% (12段 ) ,术后复查占2 18% (18段 )。对 2 0 6例的 412段血管与DSA比较 ,3DCE MRA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主要是对动脉粥样斑块 (2 56段与 2 83段 )和动脉狭窄 (2 58段与 2 85段 )存在一定的高估。但对 412段血管整个样本 ,两种方法在同一部位诊断各种血管病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胸导管成像(MRTD)诊断右位胸导管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MRDT资料,总结右位胸导管的检出率并与核素淋巴显像及直接淋巴管造影、手术所见相对照.结果 连续1547例MRTD检查中共检出右位胸导管12例,检出率0.78%.其中1例合并全内脏反位,1例合并右位主动脉弓.12例患者均同时行核素淋巴显像,核素淋巴显影明确诊断4例.4例行直接淋巴管造影者均可见右位胸导管.7例接受右位胸导管粘连松解术.结论 MRTD可以无创性的诊断右位胸导管,为外科手术提供客观依据,其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高于核素淋巴显像.  相似文献   

19.
脑内静脉窦血栓形成MRI表现的再探讨和MR静脉成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脑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脑内MRI表现和MR血管造影的诊断及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共9例病人,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30-56岁,平均38.2岁。使用Siemens-vision-plus超导高场MRI系统,场强1.5T。采用常规SE序列,tuberSE,TOF血管成像(用于动脉血管显示),PC法20静脉血管成像和增强3D静脉血管成像(用于矢状窦显示)。结果:MR的动脉血管成像显示阳性率为0%,2D和3D静脉血管成像阳性率为100%,3D增强静脉血管造影可更好地显示阻塞的静脉。脑实质内均有阳性表现,表现为矢状窦旁白质区对称或非对称性异常改变,呈斑片状和片状,T1W为低信号,T2W为高信号。增强后脑膜强化2例。合并脑内出血5例。结论:MRI结合MR静脉血管造影,尤其增强3D静脉血管造影是诊断脑内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癌的MR扩散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目的初步评价MR扩散成像(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可行性。方法28例前列腺癌患者及20例前列腺正常的对照组受试者行MR DWI检查,使用回波平面扩散张量成像序列,b值为1000s/mm2。测量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及前列腺癌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同时测量每位受检者膀胱区域的ADC值。结果48例中44例(91.7%)获得前列腺外周带和膀胱的ADC值。24例前列腺癌灶的ADC值为(0.35±0.06)×10-3mm2/s,20例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ADC值为(1·35±0.30)×10-3mm2/s,前列腺癌灶较正常前列腺外周带ADC值低(t=11.99,P=0.00)。前列腺癌患者膀胱的ADC值为(1.27±0.21)×10-3mm2/s,对照组膀胱ADC值为(1.29±0.30)×10-3mm2/s,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P=0.48)。结论MR DWI可用于前列腺的检查。前列腺癌灶与正常前列腺外周带ADC值的差别有可能用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