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白膜法和富含血浆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有无效输注发生率高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缺点。 目的:观察改良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实验研究,分析制备浓缩血小板回收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随机抽取126例站内采集后4-6 h的400 mL血液,随机分成改良白膜法组、白膜法组和富含血浆法组。改良白膜法采用3步离心,第1次采用次重离心,离心转速2300 r/min,离心时间12 min,降速5,离心温度(22±2)℃;第2次采用轻离心,离心转速910 r/min,离心时间10 min,离心温度(22±2)℃;第3次离心转速2800 r/min,离心时间12 min,离心温度(22±2)℃,离心后,挤去上层含血小板较少的血浆,袋中留30 mL血浆悬浮血小板,即为浓缩血小板。通过数据库文献检索的方法分析制备浓缩血小板回收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与结论:改良白膜法、白膜法以及富含血浆法制备的手工浓缩血小板中,制备前各组血小板总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富含血浆法组和改良白膜法组较白膜法组血小板回收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白膜法组和改良白膜法组较富含血浆法组残留红细胞和残留白细胞的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回收率受到全血量、离心转速、离心时间、离心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改良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残留量,提高了血小板的回收率,可在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手工法和机采法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注血小板对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有较好的纠正作用 ,而浓缩血小板中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对临床输注效果十分重要。传统离心法(手工分离法 )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与连续流动式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浓缩血小板相比 ,质量上的差异有显著性。本文对两种方法制得浓缩血小板的主要质控指标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1 手工法  40 0 ml全血采集于 ACD- B抗凝血袋(上海市血液中心生产 )中 ,4h内离心 ( 2 2℃ ,30 0 0r/min,1 0 min,Sorvall RC- 3BP型离心机 ) ,将上层血浆分入浆袋 1 ,近白膜层约 30 ml血浆与约 60ml白膜层一起分入浆袋 2 ,再从…  相似文献   

3.
白膜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扳(BC-PC_s)混合后,于无糖(葡萄糖)晶体保养液中贮存4到12天后对血小板减少病人是有效的,它同富含血小板血浆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PRP-PC_(?))贮存1到3天输注后的血小板增加量相似。本文详细研究和比较了BC-PC_s和传统的PRP-PC_s 及混合PRP-PC_s(P-PRP-PC_s)在15天贮存期间血小板的质量。浓缩血小板在离心和贮存时温度均为22±2℃。BC-PC_3(n=8):450ml 全血在采集后2小时内,5000g 离心5分钟,压出约25ml 白膜,6转/分旋转贮存一夜,混合6份白膜于300ml 无糖晶体保养液内,1000g 离心7分钟,分出上层含有血浆的血小板于1升聚烯烃贮存袋中,置平板振荡仪70转/分贮存.PRP-PC_s(n=8):取60—70mlPRP-PC_s,置300ml 聚烯烃袋中,以6转/分旋转贮存。P-PRP-PC_s(n=3):取4份(30ml/份)PRP-PC_s,贮存一夜后,混合于含300ml 保养液的1升聚烯烃塑料袋中。三种方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分别于采血后1、7、11  相似文献   

4.
两种离心方法制备手工血小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两种离心方法(富浆法和白膜法)对制备手工血小板的影响。方法:两种方法各取100袋400 ml的6 h之内采集的新鲜全血,富浆法是先以1630×g/min,温度22℃,离心7 min,分离出富小板血浆后,再以2 800×g/min,离心12 min,制备成血小板。白膜法是先以2800×g/min,温度22℃,离心12 min,分离出白膜层和血浆,然后再以700×g/min,离心7 min制备成血小板。结果:富浆法制备的血小板含量高。而白膜法制备的手工血小板含量相对较低。结论:两种离心方法制备手工血小板相比较,富浆法制备的血小板符合国家标准,但制备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混入过多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5.
作者采用混合的白膜层(BC)制备血小板浓缩液(PC):用含有CPD抗凝剂和氯化钠-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添加剂的三联袋采集全血450~500ml,于2小时内冷至20℃。血袋于室温放置约20小时,经2960g离心5分钟,分出50±5ml白膜层。将4单位ABO血M型相同的BC于300ml带6个接头的PVC袋中混合,再加入这4名献血者之一的血浆200ml,充分混匀,并再连接一个300mlPVC空袋。混合物于22℃、400g离心7分钟,将富血小板血浆慢慢转移到300ml空袋中,当红细胞距袋子的出口约0.5~1cm时,中止转移。 为了减少差异,将上述3份PC混匀后再分成重量、体积等同的3份PC作为一组试验,其中1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通血袋常温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后保存24 h再制备的浓缩血小板(PC)质量。方法将采集的400 mL全血50袋,保存在20-24℃的恒温保存箱内,采集后4 h经1次轻离心分离出PRP,容量(200±10)mL/份,再每份均分成2袋存放于普通血袋中,分别标识为实验组:将PRP放置20-24℃的恒温保存箱内过夜,次日2次重离心,分出上清血浆,制备成PC,从全血采集时间算起,24 h完成制备;对照组:将PRP立即2次重离心,分出上清血浆,制备成PC,从全血采集时间算起,6 h完成制备。采集后24和48 h,分别检测2组PC中血小板、红细胞含量和pH值。结果 2组PC中红细胞混入量和pH值差异甚小(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小板含量(×1010/袋)分别为1.36±0.33和2.63±0.46(P0.05);对照组3项指标均合格,实验组只有红细胞混入量与pH值合格。结论分离PRP后,在普通血袋常温保存24 h再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达不到《全血与成分血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贮存5-7天的浓缩血小板(PC)在输注后恢复和存活不如新鲜血小板。作者首先在新鲜富血小板血浆(PRP)中加入一种生化激活剂后进行制备,并与常规PC制备法对照。方法:采集至少10天未服药的男性献血者全血,枸橼酸-磷酸-葡萄糖(CPD)抗凝,室温离心(1000g,7分钟)制备PRP。加入用正常盐水稀释的前列腺素E_1(PGE_1)使其最终浓度为1.3×10(~-8)M,然后室温3500g离心7分钟制备PC。PC于22℃±1℃贮存5天后,在使用前2-3小时以自身血浆浸泡血小板,然后弃液体,计数血小板、白细胞,测定pH,按Kunickl法作形态学积分,每个单位浓缩血小板加入250μCi铬酸钠(~(51)Cr)标记,22℃孵育30分钟,以自身血浆洗涤后配成30ml悬液,于输入后1.5、2.0、24、  相似文献   

8.
目的随机选取三种型号血细胞分离机(CS-3000plus、Mcs、Trima)采集的浓缩血小板,作为制备洗涤血小板的原料,对血小板回收率、血浆蛋白清除率、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分别取浓缩血小板(PCs)和富血小板血浆(PRP)为原料,PCs直接加入0.9%Nacl 200ml洗涤、离心、去上清;再加入0.9% Nacl悬浮;PRP要先离心去除血浆,再按上述同样方法洗涤。检测每袋洗涤血小板回收率和血浆蛋白清除率,并对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的终产品是浓缩血小板,洗涤后血小板平均回收率为95.16%;而Mcs和Trim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的终产品是富血小板血浆,洗涤后血小板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06%和89.84%;三者血浆蛋白清除率均大于98%;洗涤血小板的的质量达到国家《全血及成分血质量标准》中单采血小板和洗涤血细胞的质量标准,临床疗效明显,并可预防输血过敏反应。结论洗涤血小板采用浓缩血小板作为洗涤原料,比富血小板血浆回收率高,操作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含醋酸盐添加液的少血浆浓缩血小板(PC)中血小板和混入的白细胞受白细胞减少滤器吸附的程度是否会改变,作者用470ml富含血小板血浆,离心后尽可能分出上层血浆,加入85~90mlseto sol或自身血浆制得PC。其中Seto sol为经过氮气中蒸汽灭菌的添加液,含14.8mM醋酸盐、10mM葡萄糖、115mM NaCl、4mMKCl、3mMMgCl_2、10mMNa_3PO_4和3mM枸橼酸三钠,pH7.1。静置1~1.5小时后将Seto sol PC或血浆PC在22~  相似文献   

10.
浓缩血小板(PCs)在长途运输时不是总能够保证其温度维持在20℃~24℃,而且不能象常规贮存那样对PCs进行搅拌。作者研究了短时间暴露于20℃以下对体外和体内血小板存活特性的影响。 初步试验是采全血离心后制得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合并ABO血型相同的PRP用以制备两份相同的PCs。1份为对照,在20℃~24℃温盒内连续搅拌存放5或6天;另1份除20℃以下的暴露且无搅拌外,其它存放条件相同。在存放第2天的暴露条  相似文献   

11.
作者由30单位全血制备CPDA-1血浆,并用单采血小板术采集20单位ACD血浆,4 C存放0~1天或5~6天后置—70℃冰冻至少24小时,再置冰箱内(1~6℃)15~18小时,直至冰晶几乎消融。以6500×g离心5分钟或5000×g离心7分钟后移去上清血浆,直到仅余10~20ml血浆以形成富含纤维蛋白原(纤原)浓制剂恳液,然后置—30℃ 5天至5月,直到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2.
改良白膜法制备汇集浓缩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改进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方法,提高血小板制备质量。方法在白膜法的基础上,延长血小板解聚时间,汇集多人份白膜层,第2次离心时采用二元无聚梯度离心原理,收集血小板。结果7份按本法制备的汇集浓缩血小板(10U/袋),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回收率及白细胞、红细胞混入量、容量分别为(2.90±0.32)×10^11、(66±4)%、(4.2±1.9)×10^8/袋、(7.2±2.3)×10^9/袋、250~300ml。结论本法制备的手工血小板回收率较高,质量指标全部超过全血和成分血国家质量标准,适宜血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作添加液(PAS)汇集多人份混合血小板的可行性。方法从400ml全血中分离白膜层(BC),容量40~45ml,于22℃±2℃静置过夜,将ABO同型的6袋白膜汇集,加200ml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稀释白膜,稀释后的白膜在温度22℃±2℃的离心机中,以900r/min离心10min。上层富含血小板悬液经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并转移到血小板保存袋内,即制备成1个成人治疗量的PAS汇集BC—PCs。结果共制备10个成人治疗量的PAS汇集BC—PCs,其容量、血小板含量、WBC混入量、RBC混入量分别为:(293±22)ml、(3.01±0.29)×10^11、(1.1±0.2)×10^6、(5.9±1.3)×10^3。保存8d后的pH、低渗休克反应率(HSR)、形变能力(ESC)、CD62P表达率、AnnexinV结合率分别为7.10±0.05、(65.6±7.1)%、(7.1±1.6)%、(27.4±3.3)%、(12.0±1.4)%。结论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作为添加液汇集血小板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人血小板-80℃冷冻保存后在活体内的生存能力,取新鲜机采血小板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使其终浓度为5%,于~80℃保存10天后,取出立即放置于37℃水浴箱中快速解冻,并离心浓缩10倍。用带有超细针头的胰岛素注射器抽取浓缩血小板1130μl,经尾静脉注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体内,在注入0.5、2、4、6、12、24小时时采集小鼠全血,肝素抗凝,用CD61-PE标记后,流式细胞术计数人血小板,以30分钟时的人血小板计数为100%,计算人血小板存活率。结果表明:冷冻血小板在活体内存活率明显降低,新鲜血小板和冷冻血小板输注SCID小鼠体内4小时时的存活率分别为(79.5±9.1)%和(40.6±6.6)%(P〈0.01),推算半寿期(T1/2)分别为7小时和2.5小时。结论:血小板-80℃冷冻保存后在活体内的生存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5.
P—Selectin(CD62P)主要存在于血小板a颗粒和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小体内,经凝血酶、组胶等刺激后快速表达子膜表面,当它从膜表面释放或脱落后即以可溶解的状态存在。可溶性P-Selectin(sP一Selectin,sCD62P)可见于正常人血浆中,其分子虽比P一Selectin/J\3KD,是一单聚体。P—Selectin作为血小板活化的标志物,可以确切反映血小板的活化状态,由此我们测定了浓缩血小板(PC)在保存过程中SP一Selectin的动态变化,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IPC的制备按文献“’方法,将400ml全血于采集后4h内122og离心5min,温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半自动血细胞分离机,用顶底袋保留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并与传统的手工白膜回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比较.方法 采集(ACD抗凝全血400 ml为1个制备单位)10个制备单位用顶底袋收集血液、半自动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作为实验组,10个制备单位用白膜回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小板回收率.结果 实验组全血中血小板总数为(7.62±1.45)×1010/单位,对照组为(7.78士1.72)×1010/单位,两组收集的白膜均为(55±3)克、加入血浆(60~65)克,总体积约120 ml.实验组白膜中血小板数占全血血小板数(93±1)%,对照组为(72±1)%,白膜血浆混悬液经过轻离心后,红细胞沉淀、血小板悬浮在上层血浆中,每单位得到浓缩血小板(55.6±2.5) ml,试验组血小板,回收率为(72±1)%,对照组血小板回收率为(56土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顶底袋保留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回收率优于传统手工白膜回浆法工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对比观察了新鲜、缓慢控速冰冻和快速冰冻血小板的治疗作用,并在体外观察了冷冻血小板的功能和形态变化。按标准方法制备HLA相同同胞的血小板浓缩物,用ACD抗凝,离心。最终中数浓度为0.71×10~(11)(范围0.55~1.04×10~(11))个血小板/单位。如将血小板浓缩物冻存,可用4单位的血小板浓缩物于室温3,000g离心6分钟。将无血小板的血浆盛入300ml冰袋中,悬浮血小板终容积为50ml。无血小板的血浆-80℃冻存,临用时融化。用二甲亚砜(DMSO)作血小板冻存剂。冻存液为:20%DMSO,20%供体血浆,60%  相似文献   

18.
周红卫 《中国临床研究》2013,(10):1046-1047
目的探讨在创伤性凝血病治疗中采用早期输注重组人凝血因子FVII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创伤性凝血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线资料匹配的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按1∶1∶1输注浓缩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及重组人凝血因子FVII,对照组按1∶1∶1输注浓缩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24、48 h凝血指标和输血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4、48 h,凝血因子FVII治疗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均分别低于对照组(P均〈0.01);输注的红细胞悬液、冰冻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的量分别少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早期输注重组人凝血因子FVII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输血量,明显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梁芬  李小梅 《实用医学杂志》1998,14(12):890-890
目前,浓缩血小板广泛应用于出血性疾病和肿瘤治疗及心脏外科病人,血小板浓缩液(PC)中的血小板质量对于临床治疗效果十分重要。1996~1997年,笔者采用了富含血小板血浆法(PRP-PC法)和白膜回浆法(BC-PC法)所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分别是780u和850u,现就两种制作方法进行比较。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大容量低温冷冻离心机(美国贝克曼J6-HC)、密闭采用连袋(由上海市血液中心生产)。1.2制备方法1.2.1PRP-PC法:(1)采用采集后4~6小时内的全血(内含ACD保养液)。全血采集要求一针见血,血流呈一直线,采4O0ml全血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58例分别输注浓缩血小板(手工法)与单采血小板(APC)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 所有入选病例均测定1h、24hPLT,纠正计数指数(CCI),血小板回升率。结果与输注浓缩血小板比较,输注单采血小板后的病例CCI及回升率升高显著。结论 临床输注单采血小板优于输注浓缩血小板,APC输注可显著降低血小板低下患者的出血概率和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