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99年4月以来,我院对大面积深度烧伤进行休克期切痂植皮6例,通过临床监测精神状态、血压、脉搏、呼吸、尿量、血常规等项目,作为选择手术时机的指标,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英兰  孙少艾  张秀龙 《护理研究》2013,27(20):2140-2141
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可减少感染、缩短疗程、降低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死亡率[1,2],早期切痂从伤后4d~7d发展为伤后24h~48h,我科近年开展在伤后6h内切痂(即超早期),可减轻感染并发症,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改善免疫功能,降低高代谢反应,保护内脏器官,但此时病人正处在休克期,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基层医院烧伤休克期切痂异种皮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大面积烧伤的病死率 ,进一步证实休克期切痂的优越性及基层医院采用异种皮覆盖创面的可行性。治疗组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 ,行切痂微粒皮移植 ,异种皮覆盖。对照组行休克期切痂微粒皮移植 ,异体皮覆盖。治疗组与对照组植皮成活率无明显差异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分组 治疗组 2 3例 ,男 17例 ,女 6例。平均烧伤面积5 7%± 13 2 % ,Ⅲ度烧伤 43 %± 8 9% ,对照组 2 1例 ,男 14例 ,女 7例 ,平均烧伤面积 5 1%± 12 8% ,Ⅲ度 46%± 11 4% ,平均切痂时间为伤后 3 3± 19 5h。1 2 手术方法1 2 1 术前准备  ( 1)手术时间一般…  相似文献   

6.
烧伤患者休克期切痂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临床休克期进行切痂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5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按照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进行复苏,血流动力学平稳后48小时内行首次切痂术;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复苏,3~5日后行切痂术。结果:21例患者〔烧伤体表总面积(TBSA)62.8%±12.6%,Ⅲ度烧伤面积37.3%±18.7%〕进入研究组,伤后(26±15)小时行切痂术。第1和第2个24小时输液量高于标准计算公式约30%以上。血流动力学监测显示,术后48小时心脏指数(CI)明显高于术前〔(7.9±2.2)L·min-1·m-2比(4.4±1.2)L·min-1·m-2,P<0.01〕,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每搏指数的改善所致,二者相关密切(r=0.89,P<0.01)。与对照组比较,休克期切痂具有消灭创面早、后期并发症少和病程短等优点。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下进行复苏,选择性地实施休克期切痂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李明雅 《护理研究》2007,21(11):3040-3041
切痂植皮是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有效手段。病人由于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外渗,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导致微循环灌注不足,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病情严重。此手术风险较大,如何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总结近几年我院切痂植皮手术的配合,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烧伤削痂患儿手术的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儿烧伤中以生活烫伤占绝大多数[1],多因家长看护不周或疏忽发生意外烧伤。对深度面积大的患儿必须根据其全身情况、各方面条件、深度创面的分布范围及有无感染等问题具体安排 ,力争早日去痂消灭创面。其中深Ⅱ度烧伤或一些介于深Ⅱ~Ⅲ度之间的所谓混合伤度或浅Ⅲ度烧伤多采用削痂术 ,以能保留较多的软组织 ,术后局部外形改变不大[2]。但此类手术创伤大、创面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暴露面积广、感染机会大 ,同时由于小儿生理上的特殊性 ,故对手术配合的要求更高。我院自1998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小儿大面积深度烧伤施行…  相似文献   

9.
10.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休克期切痂植皮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爱霞 《临床医学》2002,22(9):61-61
休克期切痂植皮是抢救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自1991年以来,我科对15例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TBSA,Ⅲ°>15%TBSA)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进行了休克期切痂植皮。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休克期削痂植皮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休克期削痂植皮。结果创面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休克期削痂植皮及时封闭创面,加速了创面愈合,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烫伤大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烫伤大鼠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影响,了解严重烧伤机体免疫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0只):不麻醉,不造成烧伤,于实验第1天活杀取血,检测NK细胞活性;休克期切痂组(30只):造成背部30%TBSAⅢ度烧伤,依照Parkland公式腹腔内注射乳酸林格氏液复苏,于伤后第6小时将焦痂完全切除,辐照氟银猪皮覆盖,四周缝合打包固定,分笼喂养,分别于伤后第1、5、9天各活杀10只取血检测NK细胞活性;常规治疗组(30只):动物模型制作同休克期切痂组,伤后创面外涂碘酊,2次/d.至伤后第4天手术将焦痂完全切除,辐照氟银猪皮覆盖,四周逢合打包固定,分笼饲养,于伤后第1、5、9天各活杀10只取血检测NK细胞活性。结果:(1)休克期切痂组、常规治疗组两组大鼠烫伤后其外周血NK细胞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2)休克期切痂组伤后第5、9天两时相点外周血NK细胞活性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至第9天基本接近正常。结论:烫伤后大鼠外周血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休克期切痂有助于烫伤大鼠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应用于大面积烧伤超早期切痂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大面积烧伤行超早期切痂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针对烧伤患者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比较2组的治愈效果与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切痂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痂后7,14d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超早期切痂的大面积烧伤患者实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从而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严重烫伤大鼠T淋巴细胞表达CD2s的变化情况,以了解其对烧伤免疫的影响。方法:对比观察正常大鼠,严重烫伤大鼠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和常规治疗组伤后第1、5、9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CD25和脾脏T淋巴细胞活化后CD25的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严重烫伤大鼠伤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25的表达及脾脏T淋巴细胞经活化后CD25的表达较正常组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2)休克期切痂组与常规治疗组相同时相点比较CD25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结论:(1)严重烫伤大鼠免疫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变;(2)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可以促进烫伤大鼠外周血和脾脏经活化后T淋巴细胞CD25表达的恢复,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烫伤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严重烫伤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索能改善严重烧伤后免疫紊乱的方法。方法:观察严重烫伤大鼠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和常规治疗组伤后第1、5、9天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严重烫伤大鼠伤后外周血中CD^+ 4下降,CD^+ 8升高,CD^+4/CD^+8下降;(2)休克期大面积切痂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外周血中CD^+ 4升高,CD^+ 8下降,CD^+ 4/CD^+ 8升高。结论:严重烫伤大鼠免疫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变,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可以改变烫伤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从而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探讨休克期切、削痂植皮对改善烧伤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 对28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行削、切痂植皮.结果 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创面愈合质量提高,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休克期切、削痂植皮及时封闭了创面,加速创面愈合,改善了愈合质量,促进了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罗旭松  岑瑛 《华西医学》1998,13(4):491-492
从1997年4月至1998年8月,我科对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切痂手术使用立止血(Reptilase)的止血作用进行了观察,发现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们随机选择了2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作为立止血治疗组,另外随机选择了20例作...  相似文献   

20.
休克期切痂对烫伤大鼠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烫伤大鼠伤后不同时间切痂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功能性极化的影响。方法:1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制备背部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单纯烫伤对照组以及伤后8、24和96h切痂组。在伤后4、12、24、48、96、120和168h活杀动物采集血液和脾脏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脾脏匀浆中的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含量。结果:烫伤4h大鼠上述细胞因子均迅速上升,Th1型细胞因子IFN-γ在伤后24h达峰值,其后逐渐下降;Th2型细胞因子IL-4进行性升高;伤后7d出现明显偏向Th2型反应的现象。切痂组两型Th细胞因子的变化幅度小于单纯烫伤对照组,其中8h切痂组变化最小,24h和96h切痂组次之。结论:休克期切痂有利于抑制严重烧伤后Th2的漂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