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2006年10月-2007年10月于我科住院超过2周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为卒中组,男5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7.3±3.1)岁;同期常规体检无异常的健康者60例为正常组,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2±2.2)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所有受检者均晨起空腹时抽取肘静脉血3 ml,离心得血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998年 1月以来对 6 6例急危重病人合并急性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给予泰胃美针剂与国产甲氰咪胍针剂进行治疗比较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与分组本病例均选自我院急诊科、ICU和心内科病房病人 ,临床诊断明确。年龄 15~ 78岁 ,平均年龄 42 3岁。随机分成治疗组 (泰胃美针剂 ) 32例和对照组 (甲氰咪胍针剂 ) 34例 ,其中治疗组 32例中男 2 4例 ,女 8例 ;对照组 34例中男 2 7例 ,女 7例。包括急性中毒 ,高血压脑出血 ,急性心肌梗塞 ,心肺复苏术后。1 2 给药方法两组病人均予以病因及常规处理 ,治疗组泰胃美针剂(中美史…  相似文献   

3.
我院1982年12月~1987年6月共进行心内直视手术112例。其中低温手术22例,体外循环手术90例。结果良好,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低温组22例中男6例,女16例。平均年龄10.3岁(6~37岁)。体外循环组90例中男49例,女41例。平均年龄16.6岁(6~38岁)。体重最轻者14kg。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肝素选择性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简称AMI)有增多趋势,为正确研究其价值,我们用肝素选择性治疗和常规治疗11例(治疗组)AMI患者作了临床分析,并与仅接受常规治疗的65例(对照组)作了对照,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治疗组中男8例,女3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61.2岁;其中前间壁及前壁AMI 3例,下壁AMI 4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88岁,平均年龄61.7  相似文献   

5.
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急性期血磷浓度变化与预后关系。1 临床资料145例随机选自 1998年 1月~1999年 12月收住我院患者。非 SIRS组37例中男 2 2例 ,女 15例 ;年龄 2 6~ 71岁 ,平均 (4 6 .5 0± 17.39)岁 ;高血压、冠心病 12例 ,脑血管意外 10例 ,轻度脑外伤 8例 ,泌尿外科疾病 3例 ,上消化道出血、胃粘膜病变 3例 ,胃癌术后1例 ;平均住院时间 11日 ;胃肠外营养(TPN) 1例。 SIRS组 10 8例中男 6 1例 ,女 47例 ;年龄 2 5~ 73岁 ,平均 (4 5 .2 5±16 .2 4)岁 ;急性胰腺炎 37例 ,严重创伤30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伴…  相似文献   

6.
我们通过临床分组样品对排气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研究出1种一次排气成功率高非常简单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选择静脉输液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2组,A组150例,其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1.23±9.32)岁;B组150例,其中男86例,女64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0.36±8.20)岁.2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最常用的血液净化疗法,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们对24例高危出血倾向的肾衰患者进行小剂量肝素法和单剂量低分子肝素法两种抗凝方法,比较其抗凝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医疗费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均有高危出血倾向(即活动性出血停止或手术、创伤后小于3天)。随机分为小剂量肝素组(A组)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8.5±7.2)岁;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2例;单剂量低分子肝素组(B组)13例,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24-55岁,平均(40.1±8.4)岁;急性肾功能衰竭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5例。两组病情严重程度、出血程度相似,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及脑出血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研究发现 ,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本研究旨在探讨 Hcy与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4 2例研究对象为 2 0 0 1年2月— 2 0 0 2年 8月住院及门诊者 ,均无冠心病、糖尿病史。单纯高血压组 80例中男 48例 ,女 3 2例 ;平均年龄 (5 6.6±10 .6)岁。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组 62例中男 3 3例 ,女 2 9例 ;平均年龄 (66.2±15 .1)岁 ;脑出血发病至入院 2~ 72 h,诊断均经临床、头颅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和 (或 )磁共振成像 (MRI)证实。健康对照组 48例中男 2 6例…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5月应用降纤酶 (中国蝮蛇毒提纯的蛋白水解酶制剂 )合用栓复欣 (低分子肝素 )治疗 30例急性脑梗塞病例 ,并与单用降纤酶进行对照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30例中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42~70 (平均 5 7.2± 9.6 )岁。对照组 30例中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39~ 71(平均 5 8.3± 10 .2 )岁。病例选择 :(1)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梗塞并除外脑出血。 (2 )发病 72小时以内就诊。(3)除外TIA及心房纤颤。 (4)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 (5 )未用过抗凝剂及血小板抑制剂。 (6 )无…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或/和动脉硬化是脑出血的重要原因,为了探讨出血量与血脂水平及高血压病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64例经颅脑CT扫描证实的壳核出血患者,测定了血清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现报道于下: 一、一般资料:64例患者中男40例,平均年龄59.6岁;女24例,平均年龄59.8岁。有高血压病史者44例,平均病程11.8±6.8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及颅脑CT扫描确定诊断,其中48例患者测定了血清TC水平,44例  相似文献   

11.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如不及时治疗,会发生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1].其中出血最为多见,发生率最高,为消化性溃疡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2],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国内近年报道发生率占30%~61%[3],主要是由于溃疡侵蚀周围血管所引起.患者一旦出现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如抢救治疗不及时,护理措施不当,死亡率较高.据统计,死亡率达5%~12%[4].笔者以我院74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部分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74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6例,女28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7.65±8.14)岁.根据住院号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6.91±7.72)岁;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8.08±8.53)岁.所有病例均符合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诊断标准[1].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2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发病情况 ,我们对 2 2 4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肝脏 B超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0 - 0 9~ 2 0 0 1- 0 6门诊 2型糖尿病患者 2 2 4例 (除外原有肝炎等肝脏病变者 ) ,经 B超证实合并脂肪肝者 133例 ,无脂肪肝者 91例。合并脂肪肝组 (FL )平均年龄 5 5岁± 11.4岁 ,病程 5 .99a± 5 .4 a,其中男 73例 ,女 6 0例 ;非脂肪肝组(NFL )平均年龄 5 6 .1岁± 12 .3岁 ,病程 6 .14 a± 5 .4 a,男 4 8例 ,女 4 3例 ,两组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测量每位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股围…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和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心室功能,我们对38例患者进行了平衡法心血池显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1)正常对照组:26例,男7例,女19例,平均年龄452±113岁,为我院志愿者,均排除心、肺、肾疾病。(2)甲亢性心脏病组:14例,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540±98岁,均经临床诊断为甲亢性心脏病。其诊断标准为: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心脏增大或心室功能衰竭;伴甲亢的临床体征和生化证据;经抗甲亢治疗后以上所见消失。(3)甲亢组:24例,男5例,女19例,平均年龄425±52岁,临床上未…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1998年4月至1999年10月,应用降纤酶颈动脉穿刺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治疗组50例均为发病后3天内经CT确诊的脑梗死病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9.8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为随机取样的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39~79岁之间,平均年龄57.9岁.两组病例均无其他严重的疾病及并发症,无相关血液性疾病,排除近期手术、活动性出血及有出血倾向者,排除陈旧性脑梗死、有软化灶的病例及继发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5.
资料和方法   136例腰肌劳损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1] ,治疗分为三组。A组 4 6例 ,男 2 8例 ,平均年龄 (37.4±5 .1)岁 ;女 18例 ,平均年龄 (32 .3± 5 .7)岁 ;平均病程 (8.3± 3.4 )年 ;急性腰肌损伤后失治 16例 ,腰肌慢性累积性损伤 2 7例 ,腰骶椎先天性畸形 3例。B组 4 5例 ,男 2 7例 ,平均年龄 (36 .3± 3.4 )岁 ;女18例 ,平均年龄 (34.5± 5 .9)岁 ;平均病程 (9.7±3.4 )年 ;急性腰肌损伤后失治 16例 ,腰肌慢性累积性损伤 2 6例 ,腰骶椎先天性畸形 3例。C组 4 5例 ,男 2 7例 ,平均年龄 (36 .8± 4 .2 )岁 ;女 18例 ,平均年龄 (35 .1…  相似文献   

16.
300例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临床疾病诊疗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 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水解后所形成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血浆中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记物[1].本文采用免疫比浊法对300例患者血浆D-二聚体进行定量检测,现将结果 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患病组300例,其中冠心病组66例,男40例,女26例,平均年龄(70.84±11.07)岁;高血压组64例,男36例,女28例,平均年龄(69.08±12.82)岁;脑血管病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72.15±11.23)岁;肿瘤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8.55±13.47)岁;肝病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47.08±10.92)岁.  相似文献   

17.
复发性非外伤性脑出血的病死率、致残率较高 ,预后不良 ,研究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特征对指导治疗及卒中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近 10年来 2 3例复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患者为我院 1987年 10月~ 2 0 0 0年 4月住院患者 ,占同期住院脑出血患者 (193例 )的 11.9%。其中 2 2例为 2次出血 ,1例为 4次出血。1.2 性别年龄特征  2 3例患者中男 18例 ,女 5例 ,男女比例 3.6∶ 1。首次出血时年龄 36~ 75岁。男性平均年龄 6 3.5岁 ,女性平均年龄 6 1.6岁。基底节区出血的平均年龄 6 1岁 …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手术由于涉及颈部、胸腔内重要脏器,创伤较大[1],如何有效护理以确保手术顺利实施、促使患者尽早康复是目前食管癌手术护理的重点.我院2007年2月至2011年9月对49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并与同期收治的5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食管癌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观察对象共99例,均为我院2007年2月至201 1年9月收治的食管癌住院患者.99例患者临床上均有吞咽困难、呈进行性进展、异物感等症状,且均经胃镜活检、食管吞钡X线检查等确诊.随机将9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26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58.3±11.4)岁.病程5~12年,平均(7.8±3.4)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5例,初中28例,小学16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5~49岁,平均年龄(59.1±11.6)岁;病程4~12年,平均(7.6±3.2)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7例,初中26例,小学1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麝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安定中毒昏迷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07例因一次口服安定100~300片而引起急性安定中毒患者中男28例,女79例;年龄16~52岁,平均(34±18)岁;服药后就诊时间(2.28±2.12)h;轻度47例,中度40例,重度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3组,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中毒程度、服药至就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0.
骨折多为突发事件,瞬间改变了患者的生活状态,同时患者因疼痛、手术等因素,常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本研究关注特定的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旨在为合理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骨折术后患者190例.纳入标准:(1)骨折后1周内手术的成年患者;(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1)重要器官疾病;(2)近3个月服用精神类药物的患者;(3)恶性肿瘤患者.在实验设计时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95例)与对照组(95例).观察组中男58例,女37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1.5岁.对照组中男52例,女43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0.3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