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维生素D在人体钙磷代谢和骨质钙化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其对非钙磷代谢的一类其他疾病亦有密切关系。其中,维生素D缺乏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日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临床资料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水平低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维生素D和维生素D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不仅比常用的酶免法精确度高,而且可以同时检测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浓度,为探讨维生素D与动脉硬化进展的关系和临床指导维生素D补充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此文旨在对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维生素D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骨病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主要临床特征,也是对MM进行诊断与分期的标准之一.维生素1D(VD)对MM细胞具有抑制作用,VD在治疗MM骨病的同时,可使多种抗肿瘤药物的作用增强.VD受体(VDR)是VD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必经途径.近年,与MM相关的单核酸多态性(SNP)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化生长因子(TGF)、多药耐药(MDR)基因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等,而与MM骨病相关的VDR基因仅国外有1篇文献研究报道.VDR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瘤、乳腺肿瘤、前列腺肿瘤等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热点.治疗MM的常用药物硼替佐米通过上调VDR信号通路刺激人成骨前体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笔者拟就VD与MM、VD与VDR、VDR基因多态性与MM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背景:中国北方地区老年人维生素D营养状态存在季节变化,冬春季维生素D缺乏严重。目的:分析沈阳市老年人冬季维生素D缺乏对骨量丢失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沈阳市60岁以上汉族健康老年人100名,于2000-03检测受试者血浆中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钙和磷,清晨空腹2h尿中脱氧吡啶、钙、磷、肌酐,2000-03/2005-03两次检测髋部骨密度。结果与结论:基线时,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为(31.0±12.30)nmol/L,40%受试者低于25nmol/L;血浆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为(29.4±11.5)ng/L,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低于25nmol/L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为(34.6±13.5)ng/L,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与甲状旁腺激素呈负相关(r=-0.479,P〈0.0001)。5年后股骨颈骨丢失率为(3.05±4.07)%,大转子为(1.46±5.02)%,经体质量和身高变化率校正后,股骨颈骨丢失率与基线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呈负相关(r=-2.3,P=0.02),股骨颈骨丢失率基线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25nmol/L者高于浓度〉25nmol/L者103%(F=7.2062,P=0.0085)。其他检测指标与骨丢失无显著相关性。说明老年人群冬季维生素D缺乏严重,维生素D缺乏促进骨量丢失,影响骨健康。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方地区老年人冬季维生素D缺乏与骨量丢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中国北方地区老年人维生素D营养状态存在季节变化,冬春季维生素D缺乏严重。目的:分析沈阳市老年人冬季维生素D缺乏对骨量丢失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沈阳市60岁以上汉族健康老年人100名,于2000-03检测受试者血浆中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钙和磷,清晨空腹2h尿中脱氧吡啶、钙、磷、肌酐,2000-03/2005-03两次检测髋部骨密度。结果与结论:基线时,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为(31.0±12.30)nmol/L,40%受试者低于25nmol/L;血浆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为(29.4±11.5)ng/L,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低于25nmol/L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为(34.6±13.5)ng/L,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与甲状旁腺激素呈负相关(r=-0.479,P<0.0001)。5年后股骨颈骨丢失率为(3.05±4.07)%,大转子为(1.46±5.02)%,经体质量和身高变化率校正后,股骨颈骨丢失率与基线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呈负相关(r=-2.3,P=0.02),股骨颈骨丢失率基线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25nmol/L者高于浓度>25nmol/L者103%(F=7.2062,P=0.0085)。...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维生素D(vitamin D,Vit D)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Wistar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和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尾静脉注射LPS方法制备大鼠ALI模型;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C组)、LPS组:尾静脉注射LPS 5mg/kg、Vit D组:给予Vit D活性形式(骨化三醇)25 μg/kg连续灌胃3d和(LPS+ Vit D) 1-3组:分别于骨化三醇1μg/kg、5μg/kg、25 μg/kg灌胃3d后尾静脉注射LPS 5mg/kg,所有大鼠于注射LPS的24 h后进行后续实验.分别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肺组织病理及肺干/湿重比变化、肺组织中VDR、ACE2蛋白及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 LPS组大鼠病态表现(呼吸浅快、精神萎靡、口鼻可见血性分泌物)明显,(LPS+ VitD) 1-3组病态表现和肺组织病理损伤均较LPS组明显减轻.LPS组VDR和ACE2蛋白及基因水平的表达均较NC组和Vit D组显著降低(P<0.05),(LPS+ VitD) 1-3组各组VDR和ACE2蛋白及基因水平的表达均较LPS组有所升高(P<0.05),但仍显著低于Vit D组(P<0.05),其中(LPS+ Vit D) 1-3组各组VDR蛋白及基因水平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E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 D能使LPS致ALI大鼠肺组织中ACE2和VDR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增加,故此推测ACE2和VDR表达增加可能对ALI的发生、发展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梅胜梅  周俊英 《临床荟萃》2021,36(9):856-860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肝病,其临床特征为自身抗体阳性、转氨酶升高以及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病理表现包括淋巴细胞浸润和界面性肝炎.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出现急性重症(爆发性)肝炎或隐源性肝癌.维生素D不仅有调节骨代谢和钙稳态作用的经典途径,还有免疫介导、抗氧化、抗纤维化及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白癜风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两院收治的67例白癜风患者(观察组)及同时间段体检的54例无白癜风的健康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比较两组对象临床特征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影响白癜风发生的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  相似文献   

8.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是引起小儿颅内出血最常见原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症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其所引起的低钙惊厥为颅内出血的诱因[1]。回顾分析本院46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表现与患儿血清钙、磷和AKP改变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与维生素D缺乏症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3~2001年在本院确诊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诊断标准根据万国堂等报道[2])共46例。男33例 ,女13例 ,男女之比为2.5:1。4例早产儿 ,其余为足月儿。年龄1~4个月 ,其中~1个月4例 ,~2个月19例 ,…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以骨量和骨微结构下降为特征并易发生骨折的疾病,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其骨丢失增加,跌倒和骨折发生率也增加。维生素D可增加胃肠道钙吸收,抑制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升高,增加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D,特别是其活性代谢产物一活性维生素D3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平衡的重要激素。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过程中由于1α羟化酶缺乏,体内活性维生素D3水平降低,出现持续的高甲状旁腺激素血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中期维生素缺乏对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5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规律产检的120例孕24~28周单胎妊娠女性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OGTT试验,并测定OGTT当日空腹的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值,根据25(OH)D3值将120例孕妇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81例)和维生素D充足组(39例),比较两组OGTT三项血糖值水平、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并分析维生素D缺乏对于OGTT结果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的OGTT空腹血糖均值为(4.84±0.33)mmol/L,维生素D充足组的OGTT空腹血糖均值为(4.65±0.49)mmol/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5);维生素D缺乏与OGTT空腹血糖值具有显著线性相关性(P=0.03),而与OGTT 1h血糖、2h血糖值无明显相关性;维生素D缺乏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611)。结论相比于孕中期维生素D充足者,孕中期维生素D缺乏与OGTT空腹血糖升高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以及不同骨量的糖尿病患者之间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方法:选自青岛市内分泌糖尿病研究所内分泌科1998-09/2001-01住院糖尿病患者122例为糖尿病组,诊断参照WHO 1999年新标准,并且除外重度吸烟、嗜酒者、肾功能损害者及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者。2型糖尿病组68例,1型糖尿病组54例。以中国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为依据诊断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糖尿病组骨量正常58例(男/女=33/25),骨量减少30例(男/女:15/15),骨质疏松34例(男/女=17/17)。并以青岛市内分泌糖尿病研究所62名体检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其进行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I,TaqI位点)型检测,并计算其基因分布频率。结果:①1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人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分布频率的比较1型糖尿病组Tt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有增高趋势(1型糖尿病组14.8%,2型糖尿病组7.4%,对照组4.8%,P=0.068)。②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在糖尿病患者群中,aa基因型在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者中分布频率显著高于糖尿病骨量正常者(骨量减少组63.3%,骨质疏松组73.5%,骨量正常组41.3%.P&;lt;0.05),Aa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低于骨量正常者(骨量减少组26.7%,骨质疏松组26.5%,骨量正常组44.8%,P&;lt;0.05),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未检出AA基因型。结论:在糖尿患者群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分布与健康人差异不显著。糖尿病患者对应于ApaI酶切位点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与骨质疏松存在相关性,对应于TaqI酶切位点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相关趋势,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维生素D受体基因作为糖尿病肾病候选基因,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①选择2003—06/2004—08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94例为糖尿病组,男30例,女64例。②根据3次晨尿尿白蛋白与肌肝比值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尿白蛋白与肌肝比值〈30mg/g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55),30mg/g≤尿白蛋白与肌肝比值〈300mg/g者为微量白蛋白尿组(n=32),尿白蛋白与肌肝比值≥300mg/g为大量白蛋白尿组fn=7)。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合称为异常白蛋白尿组。病程≥5年未合并糖尿病肾病3l例为迟发/未发糖尿病肾病组,病程≤1年伴有肾病患者20例为早发糖尿病肾病组。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77人为对照组,男35人,女42人。纳入对象均为汉族人,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9采用多聚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㈤对数据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若符合正态分布,两组间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F检验。计算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确认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计算等位基因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采用x^2检验。基因型分布作Hardy—Weinberg吻合度检验。相对风险率(RR)表示疾病与标志性状关联的强度。结果:健康者77例和2型糖尿病患者9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1)中国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 Ⅰ酶切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F,f;存在3种基因型FF,Ff,ff。(2)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间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频率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x^2=21.137,P=0.002);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x^2=-366.924,P〈0.001)。(3)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异常白蛋白尿组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x^2=-12.131,p=0.002),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也有显著性(x^2=13.884,p=0.000)。(4)等位基因f与异常白蛋白尿的发生相关联(RR=3.57,P〈0.005),具有显著性意义,表明具有等位基因f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是没有等位基因f的糖尿病患者的3.57倍。等位基因F与异常白蛋白尿的发生呈负关联(RR=0.2l,P〈0.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易感性相关联,等位基因f是糖尿病肾病的易感基因,是早发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营养物质,其不仅影响钙磷代谢,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有明显相关性,即与肥胖、血脂、血压、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及血糖均呈负相关关系。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亦被发现与代谢综合征明显相关。但维生素D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本文就三者的关系作一综述,为探索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靶点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克隆人维生素D受体(VDR)全长,构建VDR野生型及FokⅠ突变型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提取总RNA,RT-PCR方法扩增将产物用EcoRⅠ和Hind Ⅲ进行双酶切后与pcDNA3.1(-) B-myc/his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载体;对野生型VDR基因行定点诱变,构建突变型FokⅠ VDR质粒.结果:重组质粒被酶切为两条带,一条为1 300 bp(代表人VDR),一条为5 500 bp(空载体);片段大小与理论值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序列完全相同.结论:成功克隆了人VDR基因全长并成功构建了人野生型和突变型FokⅠVDR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myc/his hVDR,为进一步研究VDR基因变异与相关肿瘤易感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维生素D对佝偻病患儿身长及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佝偻病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骨化三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身长及骨骼生长发育[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磷及血钙]。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身长及骨骼生长发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身长、血磷及血钙水平均优于对照组,骨碱性磷酸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疗效显著,可明显增加患儿身长,促进骨骼生长发育,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发现其发生机制与遗传背景有关。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是糖尿病肾病的易感因素,糖尿病肾病并非完全由高血糖直接导致,将为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线索,本文对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易感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ApaI及BsmI酶切多态性是否与中国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的发生相关。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分析方法,检测63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MS患者和95例对照者VDR基因ApaI和BsmI酶切多态性。结果:VDR基因ApaI酶切多态性AA,Aa,aa3种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在M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3%,27.0%,58.7%和15.8%,30.5%,53.7%,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2)。A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3)。VDR基因BsmI酶切多态性在MS组和对照组均未见BB基因型。Bb,bb两种基因型频率在M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1.1%,88.9%和11.6%,88.4%。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7)。B等位基因和b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两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930)。结论:VDR基因ApaI和BsmI酶切多态性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与MS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血清维生素D(VD)水平与母婴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行产检的中晚期妊娠孕妇100例(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正常女性(非妊娠)6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 水平,观察组根据25(OH)D3水平将其分为缺乏组、不足组与正常组,比较各组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血清平均25(OH)D3水平为(42.58±11.34)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36±10.82)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VD正常组、不足组、缺乏组胎儿窘迫(3.85% vs 11.67% vs 35.71%)、流产(3.85% vs 10.00% vs 35.71%)、细菌性阴道病(0.00% vs 10.00% vs 28.57%)、分娩孕周[(39.50±1.42)vs(38.10±2.00)vs(37.28±0.50)周]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贫血、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及头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血清VD不足或缺乏会增加胎儿窘迫、流产及细菌性阴道病发生风险,明显缩短分娩孕周,但妊娠期VD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格生长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孕期维生素D缺乏与剖宫产结局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研究孕期维生素D缺乏与剖宫产结局相关性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队列研究和2篇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孕期维生素D缺乏与剖宫产结局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1,95%CI(0.59,1.41),P=0.67]。亚组分析结果,地区人群和维生素D测定方法与整体Meta分析结果一致。而在研究类型和不同时间段检测维生素D水平亚组中可获得不同结果,在以病例对照研究为研究类型的亚组中,孕期维生素D缺乏与剖宫产结局有统计学意义[OR=2.07,95%CI(1.04,4.15),P=0.04];在以孕晚期为维生素D水平测量时间点的亚组中,孕妇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增加剖宫产风险的发生[OR=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