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一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确定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2010年4期)、PubMed(1980~2010)、EMbase(1990~2010)和万方数据库(1990~2010)上检索,收集与原发性肝癌诊断、治疗有关的证据,并对所获证据进行评价,而后结合医生的经验及患者的愿望制定治疗方案。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153篇,最终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13篇,随机对照试验23篇及临床指南4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患者意愿,为患者制定出STACE+3D–CRT+对症支持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通过6个月的随访,证实该方案对患者有满意的疗效,远期疗效仍在进一步观察中。结论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为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合理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循证治疗的实践策略。方法2013年1月3日收治1例颈髓损伤患者,全面评估病情,检索数据库获得循证医学证据,制定最佳治疗策略,治疗始末均全面实施该方案,评价治疗结局。结果根据检索循证医学证据,颈髓损伤治疗目标即挽救残留功能、防治并发症,努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依据实时病情,循证制定动态治疗方案,实施包括绝对卧床休息、颈部制动、大剂量激素冲击、神经营养药物、辅以中医药康复、并发症防治处理等循证综合治疗。经半年左右随访,患者病情稳定,可下床站立及行走,已恢复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结论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制定颈髓损伤循证治疗策略,保证患者最大程度受益,更具科学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1例初诊的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制定循证化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提出临床问题,从PubMed(1990年1月~2004年12月)和SUMsearch上进行检索.结果共检索出关于临床化疗方案的随机对照试验11篇及系统评价8篇,其中卫生经济学评估的系统评价1篇.通过分析检索结果,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出循证治疗方案.经5个月的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为初治的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制定化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例重度肥胖患者的循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一例已确诊的重度肥胖患者制定循证治疗方案。方法根据循证临床实践的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检索最佳证据,对所获证据进行严格质量评价,并结合医生经验和患者意愿制定治疗方案。结果共纳入9篇临床指南、8篇Meta分析/系统评价和3篇随机对照研究。通过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并结合患者意愿,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和预期目标(明显降低体重和改善各种肥胖合并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随访1年,患者体重降低了20 kg,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高脂血症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可调胃绑带手术是治疗重度肥胖的有效方式,该手术在降低体重同时还可改善某些肥胖合并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1例初诊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确定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Springer和ProQuest检索相关证据,检索时间截至2008年。评价证据的质量和适用性,据患者意愿制定治疗方案,随访患者。结果共检索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13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39篇。综合分析检索结果,为患者制订了合理的治疗方案。经1年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为初诊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例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循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循证实践的方法指导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的临床治疗。方法针对1例CLL患者的病情,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0期)、OVID、PubMed(1992.1~2010.10)、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网站(http://www.nccn.org/)等循证医学的三级文献数据库,查找高质量临床证据,并根据患者意愿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结果共纳入2个RCT,5个CCT。现有临床证据显示:①对于难治性CLL,美罗华(利妥昔单抗)能进一步改善联合化疗的疗效。②对于氟达拉滨耐药的CLL,COP/CHOP方案仍然有效。③造血干细胞移植仍为复发/难治CLL的有效挽救治疗方案,但尚无依据支持其成为一线选择。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该患者,停化疗2月后复查显示病情缓解,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耐受性好,疗效优于单用CHOP方案,本例临床实践结果也显示接受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的患者的预后较好,但仍需高质量证据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文翔  周蓉颖  郝丹  蒋献 《华西医学》2013,(12):1877-1880
目的 为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制定循证治疗方案。 方法 2012年3月收治1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 Medline、中文全文期刊医学数据库中相关研究,根据检索结果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患者意愿,为患者制定了采用甲氨喋呤的治疗方案。经过6个月的治疗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该患者。 结论 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为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方法为1例成年男性Barrett食管患者确定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3期)、PubMed(1995~2010)和SCIE(1995~2010)上检索Barrett食管治疗的系统评价和RCT。根据当前最好证据结果及病人意愿为患者制定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结果共检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RCT 21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6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患者意愿,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生活习惯,内镜下行氩等离子凝固术(APC)结合抑酸药物(奥美拉唑,40 mg,bid)治疗6周。3个月后内镜复查,患者症状减轻,病灶消失。又经过12个月随访证实,患者满意该方案适合该患者。结论采用循证治疗方法,为初诊男性Barrett食管患者确定合理的治疗目标和方案,能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确定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网络版1990-2010年)、PubMed(2000-2010年)、万方数据库(2000-2010年12月)检索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根据证据结果及患者的意愿为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共检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25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53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患者意愿,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期目标:完全切除肿块,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经过半年的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为初诊中年男性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确定了合理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控制了患者的症状,延长了生存时间,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1例口服阿法替尼所致III度甲沟炎的肺腺癌患者制订合理辅助治疗的循证护理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并转换成便于检索的形式,通过检索JBI在线循证照护和治疗临床在线网络数据库JBI ConNECT+。结果最后检索出证据总结1篇,相关证据应用推荐意见1篇。根据检索结果,并结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及患者病情和意愿,为患者制订出有效的辅助治疗护理方案。结论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为服用阿法替尼致重度甲沟炎患者制定全面的治疗护理方案可以促进甲沟炎创面的治疗和愈合,并缓解伤口带来的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致肺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急性PQ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予洗胃、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及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注射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O.9%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3-5d。比较两组动脉血气、X线胸片(第1、3、5天)变化、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3个脏器)发生率、病死率、死亡病例的存活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动脉血气及X线胸片等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ODS发生率、病死率与死亡病例存活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改善PQ中毒后肺损伤患者动脉血气及x线胸片,对急性PQ中毒肺损伤有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方法为1例初诊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确定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按照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并转化,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1990~2010)、PubMed(1990~2010)、Embase(1990~2010),收集相关高质量证据进行评价,并结合医生经验及患者愿望制定治疗方案。结果共纳入RCT 17篇,Meta分析/系统评价10篇。结果显示,选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效果优于H2受体拮抗剂,同时应加用促胃动力药。长期使用PPI时伴有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需进行HP根除治疗。若需手术治疗,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效果较佳。根据以上证据并结合患者意愿,对该例患者采用一般性治疗结合埃索美拉唑伴西沙比利治疗;又因长期维持治疗过程中患者存在HP感染,故同时进行抗HP药物治疗。治疗6个月后,患者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PPI加用促胃动力药,以及在长期PPI治疗中如存在HP感染时联合HP根除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患者不同时间点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肺磨玻璃影(ground glass opacities,GGOs)体积占比(volume%,V%GGOs)的比较,分析其对急性PQ中毒患者早期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中国武警特色医学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百草枯(paraquat,PQ)质量浓度的可靠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验证普通分光光度法和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PQ质量浓度的检测波长后,采用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PQ质量浓度,确定其线性范围并评价其准确性;采用该法测定8例PQ中毒患者血清PQ质量浓度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值比较分析其可靠性;对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肾病免疫科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口服PQ4h以上人院的21例急性PQ中毒患者的资料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根据该法测定患者入院时血清PQ质量浓度是否大于1.8 μ.g/mL分为两组,采用成组t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普通分光光度法检测含PQ血清样本时在257 nm波长处未见明显吸收峰;(2)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PQ质量浓度在0.4~8.0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回收率为95.0%~99.5%,相对标准差(RSD)为1.35%~5.41% (n=6),检出下限为0.05 μg/mL;(3)8例PQ中毒患者血清PQ质量浓度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值与HPLC法检测值相吻合,r=0.995,P<0.01;(4)血清PQ质量浓度>1.8 μg/mL组患者存活率为22.2%,酸中毒和少尿发生率55.6%,纵膈气肿发生率77.8%,与血清PQ质量浓度<1.8 μg/m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普通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血清PQ质量浓度不能采用257 rn为检测波长;(2)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用于检测血清百草枯质量浓度可靠性高;(3)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值可用于中毒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判断,口服PQ中毒4h后血清质量浓度>1.8 μg/mL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降钙素原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PQ)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特点,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中毒后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详细记录患者的中毒剂量、尿百草枯浓度、中毒距就诊时间、中毒距血液灌流时间等一般资料.在患者入院第1,3,7天分别测其血清PCT等生化指标.分析生存组和死亡组PCT指标的动态变化,探讨PCT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28例患者存活72例,死亡56例.其中,有90例患者入院第1天测得PCT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最后死亡48例.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死亡组患者PCT动态水平与生存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 d:(0.96±0.13)vs.(0.08±0.01),3d:(1.12±0.14)vs.(0.28±0.05),7d:(1.22±0.14)vs.(0.20±0.03),P<0.01];动态观察发现,死亡组PCT呈逐步上升趋势,生存组于第3天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病程早期PCT水平与中毒剂量、尿百草枯浓度、CRP、WBC、ALT、CR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4、0.724、0.723、0.332、0.700、0.414,P均<0.01).结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后早期PCT水平升高与中毒剂量及尿百草枯浓度呈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反映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的指标;动态监测PCT水平变化,对了解病情发展、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随访长期存活急性PQ中毒患者在中毒后6个月的肺功能以进一步了解PQ中毒致肺损伤的转归.方法 回顾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于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PQ中毒患者,按临床及肺CT表现分为轻型组和重型组,在中毒后6个月时测定VC%、FVC%、FEV1.0%、FEV1.0/FVC%、MMEF%,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两组肺功能的差别.结果 轻型组VC%为(93.28±7.11)%,FVC%为(94.24±7.17)%,FEV1.0%为(96.48±8.85)%,FEV1.0/FVC%为(97.83±8.21)%,MMEF%为(102.82±9.52)%;重型组VC%为(97.13±12.18)%,FVC%为(98.94±12.22)%,FEV1.0%为(99.52±12.84)%,FEV1.0/FVC%为(90.18±7.88)%,MMEF%为(91.48±11.80)%.轻型组与重型组限制性、阻塞性通气障碍异常率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与重型组肺功能各检测指标异常率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与重型组FEV1.0/FVC%、MM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草枯中毒可对存活至6个月的部分患者的肺功能造成一定损伤,对重型患者小气道造成的损伤程度较轻型患者为重,但这种差异未能使阻塞性通气障碍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检索当前最佳证据,探讨临床上常见问题,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控制患者症状,降低病死率。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1990~2010)、SCIE和CNKI中检索有关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及临床常见问题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0年,对所获证据进行评价,并结合患者和家属意愿制定治疗方案。结果共检索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30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5篇。分析证据并结合患者意愿,最终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检查和治疗方案。该患者在胶囊内镜中发现小肠Mickel憩室,在外科行腹腔镜下憩室局部切除。通过6个月的随访,证实该方案对患者有满意的疗效。结论采用循证治疗方法,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确定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2003年第3期)、Medline(PubMed网站1990年1月~2003年2月)、和http://sumsearch uthsca edu/searchform4.htm上进行检索.检索主题词为:diabetes mellitus non-insulin-dependent; self-monitor of blood glucose; micro- and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sulphonylureas; insulin; aspirin; metformin; acarbose; self-monitor of blood glucose; older patient;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Lipid management; RCT; human; meta-analysis;systmatic review.结果共检索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112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24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经1年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为初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确定合理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