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痈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血脂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应用日本Hitaeld7060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126例冠心痛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TC、TG、HDL—C、LDL—C、ApoA、ApoB浓度,统计分析各组之间关系。结果:冠心痛各组患者血清hs—CRP、Tc、TG、LDL—C、ApoB浓度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两组ApoA1,浓度无明显差异,HDL—C浓度冠心病各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冠心病各组血脂各指标浓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ha—CRP作为一种低水平炎症敏感标志物,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独立危险因素来评价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能较好地预测冠心痛的危险程度,冠心痛患者存在明显血脂代谢紊乱,但血脂代谢紊乱可能仅为发病基础,而血脂紊乱后致血管的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才是导致冠心痛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原因,故临床中应联合检测血脂各项。特别是TC、TC/HDL—C的值,才能较准确预测冠·心病患者冠脉事件的发生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选择60例cHF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同时给予指南建议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治疗12周。治疗前后评定心功能分级,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F显著增加,LVEDD显著缩小,TC、TG、LDL-c、hs—cRP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LVEF显著增加,LVEDD显著缩小,hs—CRP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LVEF、LVEDD、TC、TG、LDL—C、hs—CRP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进一步改善CHF病人的心功能,同时显著降低TC、TG、LDL—C、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3.
胡玲波 《中医药研究》2012,(9):1132-1133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68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治疗组加服血脂康胶囊治疗12周,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N-(LDL—c)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O.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脂康不仅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有调节作用,且可以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脂代谢改变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8例妊高征患者、90例正常妊娠孕妇和50例健康非孕妇女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rG),脂蛋白(a)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l)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除高密度脂蛋白(HDL)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高征组血清脂蛋白(a)[LP(8)]水平明显增高,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水平亦增高(P〈0.05),HDL、载脂蛋白Al(ApoAl)水平降低(P〈0.05);随着病情加重,LP(a)、TC、TG、LDL、ApoB明显增加。结论:血脂代谢异常可能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对高血压痛伴高脂血痴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心脑舒通联合辛伐他汀滴丸)50例和对照组(辛伐他汀滴丸)5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比较两坦血脂及hs—CRP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纽TC、TG、LDL-C、hs—CRP比对照纽明显减低(P〈0.05),HDL—C明显增高(P〈0.05)。结论心脑舒通可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降低血浆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血脂、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等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5例脑梗死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非斑块组,将其与体检中心63名体检者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颈部血管多普勒、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F1B、CRP、GhbA1C。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宽块组血压、LDL—C、TG、FIB、CRP、血尿酸、GhbA1C水平显著高于颈动脉粥样硬化非斑块组(P〈0.05或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非斑块组血压、LDL—C、TG、FIB、CRP、血尿酸、G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血压、LDL—C、TG、血尿酸、FIB、CRP、GhbA1C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琼 《亚太传统医药》2013,(11):121-12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1例冠状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支病31例(SVD组)和多支病变20例(MVD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患者的血清hs—CRP、血脂、血糖(FBS)水平,比较各组各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VD组和MVD组的hs—CRP、TC和T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MVD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较SVD组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C、TG、hs—CRP水平是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是预测冠脉病变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通络法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的影响。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DM)饮食、控制血糖血压、优质蛋白饮食、限制水钠摄入及抗凝治疗等。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中药,用益肾化瘀通络法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胆固醇(TC)等血糖血脂指标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2组FBS、HbA1c、TG、HDL—C、TC等血糖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hs—CRP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肾化瘀通络法结合西医常规疗法能够有效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并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脂蛋白(a)、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组50例和立普妥组50例。用瑞舒伐他汀10mg,立普妥20mg,两种药物每日一次,每次分别为10~20mg,持续6周。观察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脂蛋白-a(Lp—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TC、TG、LDL、Lp—a、hs—CR晗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345、2.456、2.311、2.412、2.411、2.311、2.324、2.411、2.389、2.411、P均〈0.05);两组治疗后HDL含量较治疗前上升(t=2.315、2.226、P均〈0.05);各指标两组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立普妥均有抗炎及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痰瘀阻滞型冠心病(CHD)患者的血脂特点及与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ep(a))的相关性。方法符合tilD诊断的患者70例,其中合并高脂血症40例,无高脂血症30例,于入院后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a)与CRY,并进行比较。结果CHD合并高脂血症组TC、TG、LDL—C明显升高,血清CRP高于无高脂血症者(P〈0.01),血清ep(a)浓度高于无高脂血症组(P〈0.01)。CHD合并高脂血症组血清CRP、Lp(a)水平与血脂各项指标无明显相关性(尸〉0.05)。结论高脂血症加重CHD的炎症反应使CRP明显升高,但血清CRP、ep(a)水平与血脂各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葛根素干预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冠心病(CHD)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与其存在密切相关性的血脂、纤溶活性异常的影响。方法:76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和葛根素治疗组(40例)。葛根素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纤溶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行静脉闭塞试验(VOT)。选择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血浆胰岛素(FINS)浓度增高,ISI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VOT前及VOT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升高。FINS、ISI与血脂、纤溶指标存在高度线性相关意义。(2)葛根素治疗组治疗后FINS、TC、TG、LDL-C、PAI-1明显下降(P<0.05,P<0.01),ISI、HDL-C、VOT前及VOT时tPA明显增高(P<0.05,P<0.01)。葛根素治疗组治疗后FINS与TC、TG、LDL-C、PAI-1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VOT前及VOT时tPA呈显著负相关;ISI与TC、TG、LDL-C、PAI-1呈显著负相关,与HDL-C、VOT时tP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葛根素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IR及与IR密切相关的血脂、纤溶异常。  相似文献   

12.
加味青麟丸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青麟丸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加味青麟丸低剂量组、加味青麟丸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喂饲高脂饲料。同时,各组予相应药物灌胃,加味青麟丸低、高剂量组分别予加味青麟丸1.5、3.0g,(kg·d),辛伐他汀组予辛伐他汀6.6mg/(kg·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等量体蒸馏水,各组均每日1次灌胃,连续灌胃4周。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结果加味青麟丸低、高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TC、TG和LDL—C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HDL—C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加味青麟丸低、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清TC、LDL—C和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加味青麟丸高、低剂量组血清TG的含量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加味青麟丸高、低剂量组之间TG、TC、LDL—C和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青麟丸具有较好的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与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阴虚风动(28例)及风痰瘀阻(30例)两个证型组。对两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33例)进行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的阴虚风动组和风痰瘀阻组的TG、TC和LDL—C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两中医证型组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的阴虚风动组和风痰瘀阻组的HDL—C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两中医证型组之间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与血脂代谢紊乱有关,风痰瘀阻是脑梗死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关键病机。  相似文献   

14.
熊文生  区鸿斌 《新中医》2009,(12):36-38
目的:研究健脾化痰法对血脂异常症患者血脂及其载脂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30例,健脾化痰组、健脾组、化痰组以及力平脂组。观察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I(ApoA—I)及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结果:各组治疗后TC、TG、ApoB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HDL—C、ApoA-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健脾化痰组,治疗前后TC、TG、HDL—C的差值明显大于化痰组和健脾组,与化痰组和健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力平脂组治疗前后TC、TC的差值明显大于健脾化痰组,而HDL—C的差值明显小于健脾化痰组,与健脾化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poA—I、ApoB的差值力平脂组与健脾化痰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法标本兼治优于单纯的健脾法或化痰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化痰逐瘀汤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我科收治的160例患者分两组,对照组只采用西医疗法,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子化痰逐瘀汤口服。结果:治疗前中药组与对照组TC、LDL—C、HDL—C、TG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组与治疗前比较TC、LDL—C、TG显著性降低,HDL—C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追访6个月,中药组发生缺血事件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逐瘀汤可调理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蒙医针刺对于患者血清中常规脑梗标志物影响,探讨作用机制。方法脑梗死住院患者84例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44例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后每日进行1次针刺治疗。观察指标主要包括血脂相关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I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UA、TC、TG、LDL-C、hs—CRP、NIHSS等指标改善明显(P〈0.05);针刺结合康复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患者血清Hcy、UA、TC、TG、LDL—C、hs—CRP、NIHSS等改善更好(P〈0.05)。结论蒙医针刺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反应,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其可能机制为降低患者血清中的hs—CRP、TC、TG、LDL-C、UA、Hcy等相关危险因子,进而对于梗死患者的功能恢复与病灶的病理改变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肾病分为糖尿病肾病(DN)27例和非糖尿病肾病(DN)组33例,另选取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糖化血红蛋白(HbAI)及血脂(TG、TC、LDL—C、HDL—C)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DN组TG、TC、LDL—C、mALB、HbAlc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DN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N组TG、mALB、HbAlc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测对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韩新玲  翟章锁 《河北中医》2009,31(12):1771-1773
目的观察糖脂双平汤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口服糖脂双平汤治疗,对照组82例口服辛伐他汀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sI)的改变。结果2组治疗后TC、TG及LDL—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2组治疗后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2组治疗后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治疗组治疗后FPG、FINS较治疗前下降(P〈0.05),SI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FINS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治疗后FPG、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糖脂双平汤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的TC、TG、LDL—C,同时升高HDL—C,可明显降低FINS,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升高sI,使胰岛素抵抗(IR)减轻,同时亦能进一步降低FPG,糖代谢进一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甘斌  谢峥伟 《新中医》2009,(9):44-45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血脂康胶囊组40例,口服血脂康胶囊治疗,每次0.6g,每天2次;烟酸缓释片组40例,口服烟酸缓释片,前4周为每天睡前服用1次,每次0.5g,第5周改为每天睡前服用1次,每次1.0g。疗程8周。用药前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总有效率血脂康胶囊组为92.5%,烟酸缓释片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TG、LDL—C均明显降低,HDL—C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CR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CR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能有效地改善血脂异常,调节血脂平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方平脂汤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的调脂作用。方法:14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平脂汤;对照组服用脂必妥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其疗效及两组血脂(TC、TG、HDL—C和LDL—C)、血黏度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优于对照组(72.7%,P〈0.01),治疗后两组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TG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全血高、低切黏度有一定降低(P〈0.01)。结论平脂汤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尤其是TG升高者)有较好的调脂作用,且有一定的降低血黏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