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报告引起药源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预后,提示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药剂科收集2007年1月至2007年4月的住院病历3762份,对药源性肝损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源性肝炎38例,患病率为1.01%;致肝损害的主要药物有9类;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道症状、黄疸;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多项肝功酶类指标升高。结论药源性肝损害可由多种药物引起,起病隐匿,肝功能检查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早期及时停用肝损害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探讨药源性肝病的概念,分析药源性肝病成因,归纳总结涉及肝损害的药物类型,浅谈药源性肝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何仁  王丹  吴玮芳 《海峡药学》2013,25(2):216-218
药源性肝损害已成为国内外常见且较严重的药源性疾病,一些药物引起的常见的药源性肝损害屡有报道,我们也都熟知,但我们往往忽视药物引起的罕见的药源性肝损害,本文就临床用药过程中引起罕见药源性肝损害的五大类药物进行综述,望广大临床医师和药师警惕,并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药物使用的不断增多,药源性肾脏损害呈现上升趋势。患者常会出现蛋白尿、水肿、腰痛等症状出现,严重者甚至导致不可逆的肾损伤和肾衰竭。如何预防、诊断和治疗出现药源性肾脏损害?日前,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主任谢院生教授追古溯今,引用循证医学证据,从药源性肾损害的机制及诊治和预防进行了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早期发现高血铅儿童,及时地效的个体干预。方法检测方法最常用的是原子吸收石墨(AAS),其灵敏度和精确度较高,是世界公认的方法。结论儿童铅中毒的预防包括初级预防,次级预防和早期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降低铅对儿童的损害。年龄越小,意义越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接受降糖药治疗不当而产生的药源性低血糖症。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症状。方法根据临床确诊的药源性低血糖症病人.观察其神经系统损害表现。结果:药源性低血糖症病人的神经缺糖症状可有颅内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受损。严重可危及生命或者遗留后遗症。结论药源性低血糖症发病急。病情凶险,为内科急症,需及时确诊。采取补糖治疗。以免贻误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西药的常见副作用,探讨有针对性的缓解方法。方法:对临床常用各种西药的副作用进行仔细分析,探讨副作用产生的原因和有针对性的缓解方法,并对实施缓解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西药最常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药源性肝脏损害、药源性视力损害和药源性肾脏损害四个方面,采用有针对性的缓解方法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效果显著。讨论:西药采用直接对抗疾病的方法达到治疗效果,存在很多副作用,对人体很多组织和器官都造成很大的伤害,破坏人体内环境的平衡,降低了治疗效果。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缓解措施可以降低副作用,临床用药规范化与合理化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南药学》2020,(1):84-88
由药物引发的疾病是药物的意外作用,可造成正常器官或组织的病理损害,称为药源性疾病。骨软化症和佝偻病是新形成的骨基质不能进行正常矿化的代谢性骨病。有些药物也会引起骨软化症和佝偻病,称为药源性骨软化症及佝偻病。本篇文章介绍药源性骨软化及佝偻病的致病机制、主要致病药物、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药源性肝损害的文献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敏 《中国药业》1999,8(10):25-26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与其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随着临床用药的不断发展,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日趋多见,其中药源性肝损害的报道亦愈来愈多。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临床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作回顾性分析。1资料来源本文整理的资料来源于1989年~1998年6月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共86种,其中国家级19种,省级54种,学报13种、文献214篇。药源性肝损害病例共222例,涉及药物96种(其中中药、中成药23种),所有病例均是在合理治疗、正常剂量服药后引发药源性肝损害。2资料分析2.1药源性肝损害所涉及的药物品种见表1。2.2临床分析: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分…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了解引起老年患者药源性肝损害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减少药源性肝损害,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2010年收集到的老年患者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发生肝损害的病例,对患者一般情况、引起肝损害的药品、给药途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老年患者肝损害的药物涉及15大类药物,前5位的是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中药制剂和抗肿瘤药。引起10例以上肝损害的药品有16种。发生药源性肝损害的最常见给药途径是口服给药,占62.36%。肝损害发生时间差异较大,最短的1 d,长的超过1年。发生肝损害老年患者58.39%无临床症状,其余41.61%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以黄疸、纳差、乏力倦怠为主。实验室检查以ALT异常为主,占97.31%,大部分老年患者(94.64%)在停药和对症治疗后治愈或好转。结论:老年患者肝损害可由多种药物引起,长期用药的老年患者定期监测肝功能有利于及早发现肝损害,及时停用肝损害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李静 《中国药房》2007,18(17):1345-1346
目的:探讨药物性眼部损害的特点。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2月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206例有关药物性眼部损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诱发眼部损害的药物以抗感染类、激素类、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所占比例较大;眼部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青光眼、角膜炎、巩膜炎、视网膜病变、前房出血、干眼症、角膜上皮损害以及视力障碍等。结论:药物性眼部损害轻者视力下降,重者可致失明,应引起医务人员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情况,以便进行早期干预。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对2823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42d左右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行听觉脑干反应(ABR)检查,ABR未通过者转入北京同仁医院听力诊断中心进一步检查。结果初筛新生儿2823例,确诊听力损失(轻、中、重)8例,听力损失发病率2.83‰。重度损失发病率1.06‰。结论新生儿听力损失通过筛查,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听力损伤儿的言语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物引起耳聋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对1994—2011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药物引起耳聋81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耳聋的药品种类有12种,涉及药品43个;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肌肉注射、口服给药等;合并用药28例,单独用药53例;引起耳聋的药物种类以抗感染药、解热镇痛药较多;听力恢复46例,永久性耳聋28例,结果不详7例。结论临床应重视药物引起的耳聋,早期预防和发现是避免听力完全丧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92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及寻求早期干预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近年出生的926例全部存活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结果 926例全部存活新生儿于出生后第1~5天经过听力的初筛,通过783例,占84.56%;复筛未通过30例,最后确诊5例新生儿均为听力障碍,总发病率为5.4‰。结论及早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听力损失,及早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提高新生儿的听力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自疑药源性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进行中国人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分析,以明确其分子病因。方法:收集35名自疑非综合征药源性耳聋患者的外周血样本,常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基因芯片分析。对突变患者的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DNA测序分析,并与NCBI 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对耳聋相关基因的突变进行分析。结果:35名自疑非综合征耳聋患者中检出已知的mtDNA12SrRNA基因罕见致病突变C1494T 1例,占2.86%,其余为野生型或是其他基因突变。结论:在临床自疑药物性聋病患者中真正与线粒体基因突变相关的仅占少数,48临床开展药源性耳聋基因检测时,最好同时进行其他耳聋相关基因的检测,而基因芯片检测是其中一项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对婴幼儿智力及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 10 2例先天性HCMV感染儿及 92例非感染儿于 6个月、1岁、4岁对智力、听力进行随访对比。结果 感染组智力落后 16例 (DQ) ,对照组 3例 (DQ) ,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BAEP测试 ,6个月至 4岁随访 ,感染组听力异常 2 4例 (2 7耳 ) ,对照组 3例 (5耳 )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先天性HCMV感染对婴幼儿的智力及听力有明显影响 ,应随访监测 ,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药源性视力损害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中药物致视力损害的个案报道,对收集到的137篇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药源性视力损害共收集到159例,抗微生物药物58例,占36.48%;其次为麻醉药物19例,占11.95%;消化系统药物15例,占9.43%;内分泌系统药物13例,占8.18%,其他类药物54例,占33.96%。临床表现以双眼损害为主,中、轻度视力损害占69.81%,严重的视力损害占30.19%。结论:临床应重视药源性视力损害,加强用药监护并及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Establishment of mutant animals presents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corresponding human diseases. We established a mutant mouse, kuru2, from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Ascites ICR Mouse. MATERIALS AND METHODS: Epileptic individuals of Ascites ICR Mouse were mated and maintained with sibling mating. This mouse was characterized by hearing impairment and abnormal behavior such as ataxic gait, disturbance of positional sense, hyperirritability, head-tossing and circling movement. RESULTS: No detectable 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 was evoked from an early stage of life. Abnormal behavior started from 4 to 12 weeks of ag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revealed no major abnormalitie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the inner ear, the vestibule and cochlea were well developed, however degeneration of the spiral ganglions was observed at a late age. The genetic mode was autosomal recessive. DISCUSSION: Since this mouse has a distinctive phenotype, the animal may provide an understanding of hereditary hearing impairment and abnormal behavior.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综合康复治疗早期干预婴儿听力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68例入选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4);治疗组患儿予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予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2组患儿均进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检查,了解听力情况,比较2组间疗效的总有效率和治疗组中不同程度听力损伤的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75.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轻中度听力损伤与重度之间疗效有显著差异性,且6月以内患儿的有效率高于6月~1岁患儿。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综合康复治疗是治疗婴儿听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其治疗轻度及中度听力损伤疗效明显优于重度听力损伤者;早期干预治疗6月以内的婴儿的疗效明显优于6月~1岁婴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ET - 1)在海洛因依赖者早期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竞争酶免疫方法检测 80例海洛因依赖者 (吸毒组 ) ,6 1名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的血浆ET - 1水平 ,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 β2 微球蛋白(β2 -m)、尿白蛋白 (Alb)、尿α1 微球蛋白 (α1 -m)。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血浆ET - 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血浆ET - 1与尿 β2 -m ,α1 -m ,Alb ,吸毒时间 ,吸毒剂量呈正相关 (P <0 0 5 ,P <0 0 0 1,P <0 0 1,P <0 0 0 1,P <0 0 5 ) ,与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ET - 1参与介导了海洛因依赖早期肾损害的发病过程 ,ET - 1是预测海洛因依赖早期肾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