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 推进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于1997年开始提出了“中药现代化发展规划”.并肩动该项工作。2002年国务院又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完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技术平台。由于人们普遍存在“中药无毒副作用”的错误观点.不能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以虿于带来了诸多危害.也直接阻碍了中药的发展和国际化。前几年的“马兜铃酸肾病”事件即是典型代表。因此.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丌展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是推进中药现代化,促进中药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药现代化研究关键问题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国家提出中药现代化战略至今,已逾10年,需要对此期间主要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本文着眼于近些年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状况,论述了中药现代化过程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展望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与前景,旨在为现代中药研究作一些有益的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彩霞  杨彦渊 《中国药房》2010,(35):3343-3344
目的:了解我院近6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63.4%、123.0%、-1.6%、-12.5%、46.9%,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占了全部中药注射剂的90%以上;DDDs在2004~2005年占全部中药注射剂DDDs的60%左右,2006~2009年占全部中药注射剂DDDs的87%以上。单品种用药金额排序,参麦注射液6年来稳居前2位。6年来进入前10位的中药注射剂,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占了8位以上。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较为合理,销售总体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某院2013-2016年开展中药注射剂专项整治活动后中药注射剂各项指标变化,为推动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某院开展中药注射剂专项整治后,至2016年,统计分析该院全院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使用强度、使用率等,了解相关指标变化及存在问题。结果:2013-2016年,中药注射剂总金额占药品总金额逐年下降,2013-2016年分别为9.32%、8.48%,8.01%和6.62%;中药注射剂用量不合理率下降显著,用法不合理率无明显改变。中药注射剂使用强度逐年下降,2013-2016年分别为68.47,54.93,51.57和49.02。选取的10种中药注射剂适应证符合率方面,2016年2月份较2015年1月份适应证符合率增长了36.79%。结论:通过2013-2016年专项整治活动,该院中药注射剂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建议开展"中药注射剂专项整治"活动强化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使用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包括中药药效学)和机体对中药的影响(中药药动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药药理学大大地促进了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本文阐述基层医院中药人员学习中药药理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和分析我院金额排名前十名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数据统计比较方法对2012年和2013年前十名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使用金额情况,前十名中药注射剂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情况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评价。结果2013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占药品总收入的9.87%,2013年使用金额和使用比例均低于2012年,中药注射剂使用量较大的是心脑血管类药物,占74.39%。结论我院有效的控制了中药注射剂在药品总收入中的比例,促进了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但是因为中药注射剂存在的安全隐患,药监部门仍需加大对该剂型的管理力度,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雷世庸  胡娟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3):2019-2021
自1987年.日本学者Hiroko Iwama等首次利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进行中药研究。1988年,日本国东京都医院的田代真—正式提出了血清药理学方法的近20年里。我国利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对中药复方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渗透到了中药研究的各个领域,为中药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更为科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朱永宏  李鸿彬  孙爽 《中南药学》2009,7(9):716-718
我国政府对中药品种保护非常重视,1993年1月1日卫生部颁发《中药品种保护条例》。2009年2月12日SFDA下发关于印发中药品种保护指导原则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9]57号),颁布了《中药品种保护指导原则》。这些条例与原则对我国中药品种保护和民族中药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苏 《首都医药》2006,13(12):34-34
中药产业被称作21世纪最具发展空间的产业之一。据最新统计,目前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而我国中药制剂年出口仅在1亿美元左右,仅占其中的3%~5%。我国中药产业要摆脱此种局面,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通过不断完善中药专利保护制度,使中药研究机构和中药生产、经营、使用企业学会运用知识产权这一有效的法律武器,来保护中药技术和产品的合法权益。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其弊端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对中药品种保护及中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中药品种保护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讲述了2020年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缘由,详细阐述了中药注册分类改革的内容,论述了本次改革的几个创新的理念,包括中药新药研发中的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中药新药研发中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定位,并且介绍了这次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进度安排,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96年购进了一批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亦称中药免煎饮片).笔者根据30年药剂工作实践,将现时中药饮片与中药浓缩颗粒的特点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在现在中药产业界我们制定了很多的标准,比起此前没有统一标准仅凭经验的作坊生产时代,标准的创新将中药带进了产业化时代。以未来30年或50年甚至更长时间看今天的中药标准可能会觉得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中常用毒性中药的增修订情况。方法 基于《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的增修订情况,结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收载情况,对浙江省常用毒性中药(附子、川乌、草乌、半夏、天南星、虎掌南星)的法定炮制方法进行汇总分析,并简述相关质量标准的修订情况。结果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仅保留地方特色的炮制方法,并针对性地修订了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结论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对常用毒性中药在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提高,可更有效地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14.
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启动了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工作,本院作为培训基地,通过三年培训实践,建立了培训大纲,规范了培训工作内容,并且建树了基地的培训特色.对于中药临床培训,需要关注临床上中药西药相互作用、中药的不良反应等,重点强调中药临床思维的培养.另外,需要关注中药临床药学培训是一个持续性学习过程,应该重点培训学员在临床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为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药发酵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至2006年国内在中药发酵方面的应用概况。发酵中药是目前中药研究的热点,利用微生物强大的生物转化能力大幅度提高中药活性成分的含量,提高中药的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开发新药特药已成为现代中药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72年开办中药班,1976年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本科生,1984年在中药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中药系,1997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更名为"中药学院".中药学院下设药理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制药工程学、中药炮制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等十二个教研室以及实验管理中心和中药标本中心.  相似文献   

17.
某院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使用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统计分析某院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结果该院中药注射剂使用量逐年增长,2009年较2007年销售金额增长了170.16%,明显高于同期医院药品销售增长。用于活血化瘀、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居临床使用之首。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增长幅度较大。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广泛,应加强用药监督与管理,使其应用更为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市近五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数据。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比例大小分别为:2008年56.4%、2009年61.7%、2010年65.5%、2011年70.2%、2012年74.1%。依此分析得出:中药不良反应主要归根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并且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逐年呈增长趋势,面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受质疑问题。结论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已成为临床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其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发生迅速,并且有较高的病死率。认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  相似文献   

19.
中药注射剂配伍变化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罗春阳 《中国药房》2001,12(2):120-121
临床上 ,中药注射剂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或与其他药物配伍现象日益增多 ,药学人员对中药注射剂与输液及其他药物相互配伍的稳定性做了不少研究。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广泛应用 ,新的中药注射剂不断开发 ,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变化应引起足够重视。笔者查阅了1985年1月~1999年12月15种期刊所发表的关于中药注射剂配伍变化的文献 ,现将其结果综述如下 ,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中药注射剂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中药注射剂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见图1[1~13]。22种中药注射剂在输液中的配伍变化2种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市场上同类中药仿制成风,仅板蓝根颗粒全国竟有800多家企业在生产,狂热仿制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成药领域,一股中药仿制风正在行业刮起。今年1月——8月,全国共申报4101个中药新药,其中中药仿制品种2545个。中药新药申报数量比1999年上升了16.6倍,中药仿制药数量则比1999年上升了20倍。而今年8月份和9月份报批的新药中,中药新药申请的数量已经超出化学药申请的数量。以9月份为例,化学药新药申请为410个,而中药新药申请则有553个。其中中药新药申报多以对已有品种改变剂型的仿制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