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巡回护士标准作业程序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手术护理工作环节、步骤和内容将手术前准备内容、手中安全措施的落实、术后仪器、设备的整理,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手术安全管理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设计巡回护士安全管理标准流程,并与改进前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应用巡回护士标准作业程序后第1台手术准时开台率和巡回护士在位率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工作缺陷的发生少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巡回护士标准作业程序是一种高效、优质、安全的作业流程,降低手术护理风险,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手术室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程序化管理在手术室巡回护士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制定工作程序来规范护理流程,建立程序化的管理机制,并对程序化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作详尽的比较。结果实施程序化管理后,年轻护士明显缩短了工作适应期,同时手术器械和术中物品的准备、术中在位率及护士的服务态度均显著提高。结论对手术室巡回护士实施程序化管理后,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订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手术室巡回护士护理工作程序表,观察手术室巡回护士护理工作程序表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中的应用效果,实现巡回护士工作程序化。方法选取2015年6~10月在本院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其中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表( A组)运用自行设计的巡回护士工作程序表实施手术配合,并总结实施经验,同时与传统方法配合的手术30例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护理质量评价,以及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手术室护士长及护理质控小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A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护理质量评价,以及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工作程序表,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质量,实现了手术护理配合有序、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监测提升手术室首台手术开台准时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应用专科护理敏感指标进行监测)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作为观察组,2015年4月—2016年4月未干预前首台手术开台率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开台准时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首台开台准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敏感指标监测可以有效提升手术室首台手术开台准时率,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提升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院管理部门应制定集束化的措施,保障手术室首台开台准时率,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程序化管理提高手术室巡回护士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实施程序化管理前我院行手术治疗患者128例,采用常规手术室巡回护理管理。将2018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实施程序化管理后我院行手术治疗患者124例,采用手术室巡回程序化管理。两组研究均为同一批巡回护士38名,分析实施程序化管理的效果。结果:实施程序化管理后巡回护士个人职业素养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1),接患者时间短于实施前(P<0.01),不在位频次少于实施前(P<0.01)。实施后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医生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程序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巡回护士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升医生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6年7月~2017年6月对120例手术室患者实施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设为观察组),2015年7月~2016年6月对120例手术室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性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差错率、医疗器械物品备用错误率、文书记录错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术安全核查准确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基础护理、病房环境、护患关系等方面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手术室患者医疗风险,提高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普通外科手术室护理情况以及78名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式,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实施FMEA,比较FMEA实施前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质量情况。结果FMEA实施后体位相关并发症、手术感染、锐器损伤、手术用物清点数目不符、外科手消毒不规范、医护患沟通不足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FMEA实施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FMEA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术中巡回护士外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6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手术室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确定以"降低术中巡回护士外出率"为主题,随机抽取180台择期手术巡回护士术中外出原因进行分析,观察并比较两组巡回护士外出率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术中外出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综合素质得分和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降低巡回护士术中外出率,促进医护间相互协作和默契程度,使得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对首台择期手术准时开台的效果。方法 2013年1~5月选择未实施时间管理的择期手术患者502例设为实施前组,2013年7~11月,实施时间管理的择期手术患者520例设为实施后组。比较时间管理前后首台择期手术准时率及手术室护士日加班时间、手术量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后两组手术准时率、护士日加班时间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室工作满意率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实施前。结论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时间管理能明显提高首台择期手术准时率,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及医生满意度,减少手术室护士加班时间。  相似文献   

10.
陈朋娥  石珊  苏颖  胡巧云 《齐鲁护理杂志》2021,(8):165-166,F0003
目的:探讨手术衔接管理模块在提高手术接台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择期手术的98例普外科接台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术衔接管理模块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台衔接效率的改善情况、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到达手术室时间、医生到达手术室时间、患者麻醉完成时间、连台术后整理时间、手术间空闲时间及手术接台衔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前准备的质量管理、术中配合的质量管理、术后处理的质量管理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管理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护士服务态度、手术知识告知、手术舒适度及手术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衔接管理模块可明显提高手术衔接效率,提升手术室护士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孙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7):2425-2426
目的:探讨手术室效率绩效机制对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本院手术室于2013年11月开始实施效率绩效机制,以实施前后1年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手术接台时间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和手术接台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手术室效率绩效机制实施可有效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改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信提醒在提高手术准时开台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3月72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电话通知方式;将2016年6~9月72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短信提醒标准化流程。比较两组手术医生准时到岗率、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接台手术准时开台率、手术护士平均工作时长以及医生、护士、麻醉师对手术工作效率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医生准时到岗率、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接台手术准时开台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工作时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等待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生、护士、麻醉师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信提醒可提高手术准时开台率、手术周转效率、有效工作时长,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手术室护士、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满意度,有效节约管理成本,保证医院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手术室巡回护士不在位率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手术室医生满意度,保证手术质量安全。方法:成立品管圈,应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对当前巡回护士不在位的现状进行调查,应用鱼骨图、冰山图、PDCA循环法分析原因。设定合理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实施方案。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室巡回护士不在位率由828次/200台下降到了202次/200台,效果显著(P0.01)。结论:此次品管圈活动不仅有效降低了手术室巡回护士不在位率,还提高了成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自我管理意识和水平,提升了手术室外科医生满意度,保证了整个手术过程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12月,医院手术室可开展阻滞麻醉、局部麻醉手术14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2018年1月至10月,医院手术室可开展阻滞麻醉、局部麻醉手术115例,观察组,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在2017年11至12月,预调查患者20例,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的有关的护理质量,在2018年5至6月进行再调查患者20例。结果再调查患者对护士专业性、术前访视、术中安抚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预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计划镇定镇静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师满意率与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对镇定药物的需求,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获得患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节管理对手术室准时开台率及接台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我科未采用环节管理的2200台手术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3月-11月我科采用环节管理的2200台手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准时开台率、接台率。结果观察组准时开台率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准时接台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环节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手术室准时开台率,缩短接台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腹腔镜下宫外孕输卵管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初步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Delphi专家函询问卷调查,构建腹腔镜下宫外孕输卵管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4月,其中2018年1~8月采用传统护理质量法进行管理和评价的作为对照组,2018年9月~2019年4月采用护理敏感指标体系进行管理和评价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敏感指标评价结果。结果:经两轮专家函询问后,确定腹腔镜下宫外孕输卵管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敏感指标共10项,各指标变异系数均小于0.30,敏感性评分均大于4分;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均大于0.80,结果可信度较高;观察组护理专科技能合格率和围手术期危机知识培训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手术期用药错误率、手术异物残留率、手术护理风险发生率、手术延误率、器械数目不符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室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活动执行率、患者满意度(手术室环境、护理服务态度及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对护理专业技能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Delphi法构建的腹腔镜下宫外孕输卵管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明显优化手术室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差(P<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紧张心理,术中不良反应较轻,可显著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FOCUS-PDCA理论的风险管理改善手术室麻醉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应用FOCUS-PDCA程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方案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例数、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安全、环境管理、护理质量监控、消毒隔离、护理文件管理等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91%,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CUS-PDCA理论程序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在患者风险管理中的依从性和各个环节护理质量合格率,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9.
何晓静 《当代护士》2018,(3):143-14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的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实践。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行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零缺陷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局、护理缺陷发生率;采用护理质量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分别采用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患者版、手术医生版)评价患者对护士、手术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护理缺陷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结局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手术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非常满意度的差异上,观察组64.0%远高于对照组的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应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术结局,快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对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室应用手术标准化护理方案后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已实施手术标准化护理方案)我院手术室20名洗手护士作为研究组,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未实施手术标准化护理方案)我院手术室20名洗手护士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手术室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首台手术等待时间与连台手术间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知识熟练程度、全面评价、器械核对时间、洗手护士满意度、外科医生满意度等护理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标准化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适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