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复发或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复发或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治疗经过和疗效,将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联合化疗组、化疗组各44例,统计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进行影响PFS和OS的单因素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观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免疫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的ORR分别为8例(18%)和4例(9%),DCR分别为31例(70%)和20例(45%),免疫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可延长患者mPFS(5.5个月vs 3.5个月,P=0.007)和mOS(11.25个月vs 7.75个月,P<0.001)。ECOG评分、肿瘤分化程度和转移部位数量是PFS和OS的影响因素。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主要有毛细血管增生症、甲状腺功能减低、乏力、食欲减退等,但多为1-2级,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在复发或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中可明显延长PFS和OS,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9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恩度联合化疗组(n=33)和单纯化疗组(n=36),两组化疗均采用含铂两药联合方案;恩度15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滴,每天1次,持续14天。观察两组的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肿瘤进展时间(TTP)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个周期后恩度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RR分别为27.3%和19.4%(P>0.05),DCR分别为90.9%和86.1%(P>0.05)。治疗4个周期后,恩度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RR分别为13.0%和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R分别为82.6%和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恩度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的中位TTP分别为6.5个月和4.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乏力及骨髓抑制,骨髓抑制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恩度联合化疗组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 恩度联合含铂方案化疗能显著提高晚期NSCLC的中位TTP及治疗4个周期的DCR,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EGFR-TKI耐药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样本量均为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总缓解率(R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期(O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疾病进展时间(PFS)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中吸烟患者与不吸烟患者的RR、DC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烟患者OS、PFS显著短于不吸烟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中吸烟患者与不吸烟患者的RR、DC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烟患者OS、PFS显著短于不吸烟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EGFR-TKI耐药NSCLC的疗效大致相近,且吸烟对上述两个方案的疗效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以铂类为主的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初治的B或期NSCLC患者86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每位患者肿瘤标本中的BCRP表达水平,应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探讨BCRP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BCRP表达阴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为44.0%,而表达阳性的患者为19.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BCRP表达阴性患者的PFS及OS较表达阳性的患者长,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和0.000)。多因素分析表明BCRP是独立影响PFS及OS的指标。结论BCRP表达水平与晚期NSCLC以铂类为主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对于进一步研究晚期NSCLC耐药机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联合铂类的双药方案和非铂类单药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含铂双药化疗方案对比非铂单药化疗方案二线治疗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用RevMan 5.2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1 16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非铂单药方案相比,含铂双药方案化疗可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化疗客观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及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1.43倍(RR=1.43,95%CI为1.08~1.89,P=0.010)和1.16倍(RR=1.16,95%CI为1.05~1.27,P=0.002)。同时,含铂双药方案化疗亦可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HR=0.74,95%CI为0.58~0.95,P=0.020;但含铂双药化疗与非铂单药化疗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1,95%CI为0.91~1.61,P=0.190。安全性方面,含铂双药方案化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RR=2.99,95%CI为1.95~4.59,P<0.001;而3~4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和贫血等不良反应,含铂双药化疗与非铂单药化疗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铂单药化疗方案相比,含铂双药方案可提高晚期NSCLC患者化疗ORR及DCR,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PFS,但不能明显改善1年生存率。最主要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低毒耐受性好。因此,含铂双药化疗方案在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的二线治疗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治疗进展后需要接受化疗。本研究旨在探讨EGFR-TKIs耐药后进行化疗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EGFR-TKIs耐药后第一次化疗的近期疗效及生存时间。结果含培美曲塞方案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不含培美曲塞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9.3%和1.1%(P=0.011),以二线化疗更为明显,ORR分别为14.3%和3.7%(P=0.041)。化疗最好疗效达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明显长于未达到PR者(PFS分别为10.1个月和2.3个月,P=0.012);含铂方案的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长于不含铂方案,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FS: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0.634,95%CI:0.466-0.832,P=0.004;OS:RR=0.666,95%CI:0.460-0.960,P=0.030],其中TKIs获得性耐药的患者和爆发式进展的患者进行含铂化疗生存获益更多。TKIs耐药的性质(原发或获得性)及TKIs耐药模式(爆发进展、缓慢进展和局部进展)对后续化疗的ORR、PFS及OS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对于EGFR-TKIs耐药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含培美曲塞方案和含铂方案可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用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或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标准一线化疗后复发的晚期NSCLC患者112例,其中联合治疗组52例接受培美曲塞/顺铂及吉非替尼治疗,化疗组60例仅采用培美曲塞和顺铂化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36.5%,高于化疗组的18.3%(P=0.030);两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71.2%和55.0%(P=0.035);两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8.7个月和6.7个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7),但两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6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均明显下降,但联合组的CEA和CYFRA21-1水平比化疗组更低(P<0.05)。联合组皮疹和腹泻的发生率高于化疗组(P<0.05),两组之间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失败后,采用培美曲塞/顺铂化疗联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较单用化疗显示出更高的ORR和中位PFS,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二线化疗可选择单药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能否提高疗效及延长生存尚不明确。本研究比较单药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与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生存期和安全性。方法:经一线联合顺铂或卡铂治疗失败的121例晚期NSCLC患者按3∶2∶1比例随机分组,对照组(n=56):多西他赛75 mg/m2(所有肺癌)或培美曲塞500 mg/m2(非鳞癌),第1天;顺铂组(n=45):顺铂25 mg/m2,第1~3天联合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奥沙利铂组(n=20):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联合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3周为1个周期,治疗每个周期评价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回访生存期。结果:3组的治疗疾病反应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老年患者较<60岁患者PFS更长(HR=0.56,95%CI:0.35~0.90,P=0.015);PS评分0~1分患者PFS和OS更长(HR=1.52,95%CI:1.01~2.30,P=0.048;HR=1.90,95%CI:1.17~3.09,P=0.009)。治疗反应率与PFS和OS相关(HR=2.93,95%CI:2.01~4.26,P=0.000;HR=2.03,95%CI:1.37~3.01,P=0.000)。化疗后发生贫血患者PFS和OS呈缩短趋势(HR=1.59,95%CI:0.97~2.61,P=0.066;HR=1.60,95%CI:0.94~2.75,P=0.085),血小板减少患者OS更短(HR=2.97,95%CI:1.01~8.78,P=0.049)。有神经毒性患者PFS呈缩短趋势(HR=3.36,95%CI:0.92~12.25,P=0.066)。二线治疗失败后接受后续治疗者OS有获益(HR=0.36,95%CI:0.22~0.61,P=0.000)。结论:二线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治疗NSCLC患者疗效和生存期无提高。疾病反应、PS评分与PFS及OS相关,治疗后发生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患者预后可能更差。二线治疗失败后接受后续治疗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Survivin、P-糖蛋白(P-gp)表达与以紫杉醇为主的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苦参碱对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20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Survivin、P-gp表达水平,分为双阳、单阳和双阴表达组。每组随机分为含紫杉醇化疗组(A组)和化疗联合苦参碱组(B组),分别以χ2检验和Kaplan-Meier方法分析有效率和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在120例患者中,Survivin、P-gp的表达率分别为52.5%(63/120)和35.0(42/120)%,仅Survivin的表达与病理类型相关,P=0.026。在A组中,双阳性组、单阳性组、双阴性组RR分别为23.1%(3/13)、57.7%(15/26)和71.4%(15/21),PFS分别为1.86、3.34和4.32个月,OS分别为7.43、10.91和11.37个月。3个表达组RR、PFS和O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1、0.009和0.006。组间比较,联合苦参碱后RR在各个表达组均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双阳性组RR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χ2=3.232。仅单阳性组在联合苦参碱后PFS有延长,P=0.030。结论:Survivin、P-gp表达水平可有效预测NSCLC含紫杉醇化疗的疗效,且联合苦参碱可提高化疗有效率,延长PF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或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4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3例.其中,A组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方案化疗,B组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ORR为47.8%,DCR为78.3%;B组患者的ORR为43.5%,DCR为69.6%;两组患者的ORR和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67、0.502).A组和B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9.4个月和9.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1).A组患者的中位PFS为6.9个月(95%CI:6.2~7.8个月),长于B组患者的5.4个月(95%CI:4.0~5.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疲劳乏力、腹泻、关节肌肉疼痛、恶心呕吐以及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方案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接近,但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方案可能优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LP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6年7月间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00例晚期肺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LP组和GP组,每组100例。LP组患者采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GP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LP组患者有效率(RR)为39. 0%,疾病控制率(DCR)为88. 0%,GP组患者RR为43. 0%,DCR为87. 0%; LP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OS)为5. 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PFS)为14. 1个月; GP组患者PFS为6. 1个月,OS为13. 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GP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胃肠道反应较LP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LP和GP两种方案治疗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相似,LP方案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pacilitaxel plus cisplatin,TP)是目前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方案之一。本研究旨在比较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liposome pacilitaxelplus cisplatin,LP)方案与T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毒副反应。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射紫杉醇脂质体和紫杉醇注射液150 mg/m~2,第1天,联合顺铂75mg/m~2,第1天-2天,21天一个周期。结果 10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LP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5.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9.0个月,客观反应率(response rate,RR)为26%;TP组中位PFS为4.2个月,中位OS为9.3个月,RR为24%;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110;P=0.342;P=0.890)。两组Ⅲ度+Ⅳ度毒性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P组末梢神经炎发生率低于TP组(8%vs 28%,P=0.030)。结论 L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NSCLC疗效与TP方案相当,末梢神经炎发生率低于TP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试验组采用恩度联合FOLFOX4方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获得的有效率(RR)分别为53.3%和36.7%(P<0.05),疾病控制率(DCR)为83.3%和73.3%(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3个月和5.3个月(P<0.05),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11.6个月和9.3个月(P<0.05)。对其中的27例肝转移患者进行亚组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RR及D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PFS及OS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等,多为I-II级。两组患者经化疗后QOL均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CEA和CA199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恩度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DOX方案)与单纯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秦皇岛市第四医院收治的82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为DOX组和XELOX组,DOX组50例,XELOX组32例。DOX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XELOX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每化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且每周期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两组患者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DOX组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4.0%),部分缓解(PR)24例(48.0%),病变稳定(SD)20例(40.0%),有效率(RR)为52.0%,DCR为92.0%,PFS为4.8个月。XELOX组患者中,CR 0例,PR 10例(31.3%),SD 17例(53.1%),RR为31.3%,DCR为84.4%,PFS为4.2个月。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导致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和周围神经病变等,患者均可而授。结论 DOX和XELOX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 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Ⅰ粒子植入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用TAC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同时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OS、PFS显著优于对照组(9.8个月vs6.8个月;4.6个月vs 2.7个月)(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RR分别为73.3% (22/30)和33.3%(9/2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分别为83.3% (25/30)和51.9% (14/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有效的延长患者的OS以及PFS事件,同时可以提高其DCR和RR值,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新药含铂两药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已达到平台期,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了吉西他滨顺铂联合索拉非尼或安慰剂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的3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进行吉西他滨顺铂联合索拉非尼或安慰剂治疗,化疗不超过6个周期,有效或稳定的患者继续服用索拉非尼或安慰剂,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索拉非尼联合化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组)的分布基本平衡,两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分别为55.6%和41.7%(P=0.905);两组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free survival,PFS)相似,分别为5个月和4个月(P=0.75);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均为18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68)。不良反应可耐受,实验组的高血压和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高。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身体状况好(ECOG评分为0分)、肺癌分期早(IIIb期)、无肝转移和后续进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asine kinasis inhibitor,TKI)治疗的患者生存明显延长,提示这些因素为良好的预后因素。结论在常规吉西他滨顺铂化疗的基础上增加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并未增加RR、PFS以及OS,后续类似研究需谨慎选择合适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紫杉醇(PTX)对比多西他赛(TXT)联合顺铂(DDP)、氟尿嘧啶(5-FU)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8例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23)采用PCF(PTX 160 mg/m2,静脉滴入,d1;DDP 60 mg/m2,静脉滴入,d1;5-FU2.5 g/m2,用便携微量泵静脉持续滴入48 h)方案;对照组(n=25)采用DCF(TXT 70 mg/m2,静脉滴入,d1;DDP60 mg/m2,静脉滴入,d1;5-FU2.5 g/m2,用便携微量泵静脉持续滴入48 h)方案化疗。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两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可评价疗效。治疗组RR为52.2%,DCR为82.6%;对照组RR为48.0%,DCR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减少、脱发、恶心呕吐和过敏反应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3~4级粒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F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疗效与DCF方案相似,不良反应PCF方案优于DCF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商品名恩度)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4方案)或者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CR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局部晚期不能手术或转移性CRC患者43例,分别接受恩度联合FOLFOX4方案(29例,FOLFOX4组)或FOLFIRI方案(14例,FOLFIRI组)进行一线化疗。3个周期后按照RECIST 1.1标准评价客观疗效,根据NCI CTC 3.0标准评价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FOLFOX4组患者中,肿瘤低分化、原发灶未切除以及肝转移比例明显高于FOLFIRI组(均P<0.05)。有40例患者可评价客观疗效,其中FOLFOX4组27例,FOLFIRI组13例。FOLFOX4组患者中,CR 1例,PR 16例,SD 7例,PD 3例,客观缓解率(RR)为63.0%,疾病控制率(DCR)为88.9%;中位PFS为5.6个月,中位OS为15.7个月。FOLFIRI组患者中,PR 5例,SD 6例,PD 2例,RR为38.5%,DCR为84.6%;中位PFS为5.4个月,中位OS为16.5个月。两组患者的客观疗效、中位PFS和中位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均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以1~2级为主。FOLFOX4组患者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FOLFIRI组(P=0.006),FOLFIRI组患者3~4级腹泻的发生率有高于FOLFOX4组的趋向(P=0.057)。结论恩度联合FOLFOX4方案或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进展期CRC的客观疗效和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但各有侧重,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 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同步放化疗是推荐的标准治疗.理想的化疗方案并未确立.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紫杉醇/卡铂(paclitaxel/carboplatin,PC)三周方案同步胸部放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标准的依托泊苷/顺铂(cisplatin/etoposide,PE)方案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共43例,其中15例接受PC三周方案同步胸部放疗,28例接受PE方案同步胸部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41.9%,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0.7%,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0,6个月(95%CI:7.4-13.8),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9.2个月(95%Ch15.3-23.1).PC组和PE组在疗效上无统计学差异(ORR:33.3%vs 46.4%,DCR:86.7%vs 92.9%,P=0.638;PFS:6.6个月vs 12.2个月,P=0.389;OS:16.1个月vs 22.1个月,P=0.555).不良反应可处理,两组均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PC三周方案同步胸部放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与标准PE方案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可接受,在临床中可采用.  相似文献   

20.
DP与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和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DP方案治疗晚期NSCLC 38 例,多西他赛(docetaxel)37.5mg/m2 ,静脉滴入,d1,8;顺铂(DDP)25mg/m2 ,静脉滴入,d1-3 .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 42 例,吉西他滨(gemcitabine)1000mg/m2 ,静脉滴入,d1,8 ;DDP用法同DP方案.每3周重复,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DP 方案有效率为44.7%(17/ 38),其中腺癌50%(10/20),鳞癌37.5%(6/16);GP方案有效率38.1%(16/42),其中腺癌30%(6/20),鳞癌50%(10/20).DP方案组中位生存期10.1个月,1年生存率47.2%;GP方案组中位生存期9.5个月,1年生存率45%.两方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为主要不良反应,其中Ⅲ度、Ⅳ度血小板减少率分别为2.6%(1/38)和16.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 和GP 方案治疗晚期NSCLC 效果均有效,但DP方案对腺癌疗效比GP方案更有优势,GP方案对鳞癌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