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丙泊酚后处理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模型内质网肌醇酶1(IRE1)-X盒连接蛋白1(XB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培养小鼠N2a细胞至对数生长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OGD/R组(O组)和OGD/R+丙泊酚后处理组(P组)。C组在正常条件下培养,O组氧糖剥夺3 h后在正常条件下培养进行复糖复氧24 h, P组氧糖剥夺3 h后于复糖复氧即刻加入丙泊酚50μmol/L孵育2 h,随后在正常条件下培养22 h。三组均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IRE1、XBP1蛋白含量,qRT-PCR法检测IRE1、XBP1 mRNA表达量,透射电镜法观察细胞内质网形态。结果 与C组比较,O组和P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IRE1、XB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O组比较,P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IRE1、...  相似文献   

2.
高糖对大鼠肾系膜细胞泛素及泛素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糖对大鼠肾系膜细胞泛素及泛素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大鼠HBZY-1肾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高糖作为刺激因子,分别设正常对照组(5.6 mmol/L葡萄糖)、高糖组(10、20、30 mmol/L葡萄糖)、甘露醇组。刺激12、24、48 h后,分别用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系膜细胞泛素mRNA和泛素化蛋白的表达。 结果 泛素化蛋白多以大分子蛋白为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0 mmol/L葡萄糖刺激24 h和48 h后泛素化蛋白的表达分别增加36%和52%(均P < 0.01);20 mmol/L和30 mmol/L葡萄糖作用48 h泛素化蛋白的表达分别增加31%和52%(均P < 0.01);高糖作用24、48 h,泛素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均P < 0.05)。 结论 高糖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地促进大鼠肾系膜细胞泛素mRNA及泛素化蛋白的表达,增加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miR-188-5p在N2a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SUMO特异性蛋白酶3(SENP3)的关系。方法:小鼠N2a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 n=23):对照组(C组)、OGD/R组、NC组、转染miR-188-5p激动剂组(M组)和转染miR-188-5p抑制剂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Kinesin-3家族成员蛋白(Kinesin-3 family member1A,KIF1A)对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的PC12细胞活力、自噬和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KIF1A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PC12细胞(美国ATCC公司)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无处理;B组,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组,PC12细胞用无糖DMEM培养基,于含混合气体(95%N2和5%CO2)的37℃恒温箱内密闭缺氧培养4h;C组,pcDNA3.1空质粒组,PC12细胞转染pcDNA3.1空质粒48h,进行OGD/R处理;D组,pcDNA3.1-KIF1A质粒组,PC12细胞转染pcDNA3.1-KIF1A质粒48h,进行OGD/R处理。B、C、D组经OGD/R处理后,更换常规培养基,正常孵育24h,收集细胞总RNA及蛋白质,进行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IF1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变化;凋亡ELISA及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及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自噬相关基因LC3-Ⅰ、LC3-Ⅱ、P62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A组(1.00±0.00)相比,B组细胞KIF1A mRNA(0.41±0.05)和蛋白表达水平(0.52±0.07,P<0.05)显著下调;细胞活力[(51.60±7.35)%,P<0.05]显著降低。与B组(1.00±0.00)相比,C组空质粒对KIF1A mRNA(0.91±0.13)及蛋白质(1.08±0.08)表达,细胞活力[(51.60±7.35)%vs(47.30±4.16)%],细胞凋亡(1.95±0.18 vs 2.08±0.16,P>0.05)等无显著影响。而D组KIF1A过表达后能显著上调KIF1A mRNA(2.63±0.16)以及蛋白表达(2.51±0.18,P<0.05),显著缓解OGD/R引起的细胞存活率下降[(51.60±7.35)%vs(86.40±9.03)%]及凋亡[1.95±0.18 vs 1.36±0.12,P<0.05];与B组相比,D组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的比值(1.68±0.14 vs 1.19±0.09,P<0.05)及pmTOR的表达(1.00±0.00 vs 1.26±0.02,P<0.05)显著受抑制,P62表达显著升高(0.53±0.05 vs 0.89±0.09,P<0.05)。结论:KIF1A过表达可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抑制细胞自噬与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预处理对肝细胞缺氧/复氧后Bcl-2、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肝细胞分为三组:缺氧/复氧组(Ⅰ组)、利多卡因预处理组(Ⅱ组)和正常对照组(Ⅲ组),每组10份。检测肝细胞缺氧/复氧培养后细胞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浓度,肝细胞Bcl-2、Caspase-3蛋白表达、肝细胞凋亡率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Ⅰ、Ⅱ组细胞培养液中ALT、AST浓度、肝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和肝细胞凋亡率较Ⅲ组均升高(P<0.05),透射电镜示肝细胞损伤,可见凋亡细胞;Ⅱ组细胞复氧后培养液中ALT、AST浓度、肝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均低于Ⅰ组(P<0.05),而肝细胞Bcl-2蛋白表达较Ⅰ组升高(P<0.05),透射电镜观察也显示Ⅱ组肝细胞比Ⅰ组损伤轻微。结论利多卡因预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缺氧/复氧后肝细胞损伤,降低细胞凋亡率,保护机制可能与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糖氧剥夺/再灌注(OGD/R)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酯酸(TPA)序贯诱导人源性神经母细胞瘤(SH-SY5Y)分化为神经细胞,均分为六组。选择OGD12h/R12h构建OGD/R模型。D0、D1、D2、D3、D4、D5组在OGD开始即刻分别加入右美托咪定0、0.1、1、10、100、1 000μmol/L。于再灌注12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凋亡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以观察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OGD/R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随后选择保护效果确切组,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应激特异性蛋白-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含量以及促凋亡蛋白Caspase-3活性和CHOP含量。结果与D0组比较,D1、D2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4、D5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或P0.05);D3组则显著改善并提高了OGD/R诱导后神经细胞的存活率,抑制了细胞凋亡(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D3组细胞MANF含量明显高于D0组(P0.01),Caspase-3活性和CHOP含量明显低于D0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在10μmol/L终浓度时对OGD/R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并显著提高了细胞存活率。右美托咪定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上调ER应激特异性蛋白MANF,抑制凋亡蛋白caspase-3和CHOP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异丙酚对BV-2细胞缺氧复氧时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于6孔培养板中培养4~6 d后随机分为4组(n=4),正常对照组(C组)不给予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A/R组)缺氧3 h、复氧12 h;缺氧复氧+25μmol/L异丙酚组(P25组)和缺氧复氧+100μmol/L异丙酚组(P100组)于缺氧前30 min加入异丙酚,终浓度分别为25、100μmol/L.于复氧12 h时收集细胞,测定TLR4 mRNA、NF-κB mRNA和TLR4蛋白水平;收集细胞上清液,测定TNF-α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A/R组、P25组和P100组TLR4 mRNA、NF-κB mRNA、TLR4蛋白和TNF-α水平均升高(P<0.01);与MR组比较,P25组和P100组TLR4 mRNA、NF-κB mBNA、TLB4蛋白和TNF-α水平均下降(P<0.01);与P25组比较,P100组TLR4 mRNA、NF-κB mRNA、TLR4蛋白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1).结论 异丙酚25、100 μmol/L预先给药可抑制BV-2细胞缺氧复氧时TLR4 mRNA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营养剥夺模拟体内髓核细胞退变微环境,检测Bcl-2/腺病毒干扰蛋白3(Bcl-2/adenovirusE1B 19-kDa-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表达及线粒体转位情况,为进一步探索髓核细胞退变死亡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清洁级SD大鼠2只,雌雄不限,体重150~200 g。体外分离获取鼠尾椎问盘髓核细胞,将传代后细胞分别置入正常环境(对照组:L-DMEM培养基、10%FBS、21%O2)和营养剥夺环境(实验组:DMEM无糖无血清培养基、1%O2)培养24、48、72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BNIP3基因及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对照组细胞低表达BNIP3;实验组随培养时间延长,BNIP3表达呈上升趋势,且BNIP3与线粒体相结合;除培养后24 h实验组BNIP3基因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实验组BNIP3基因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对照组细胞凋亡率较低,且细胞保持较高的线粒体膜电位;而实验组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剥夺可能通过诱导BNIP3表达增加并结合线粒体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最终导致髓核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脑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静脉放血再回输法建立全脑I/R模型。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8只。常温非缺血组(Sham组):未建立脑I/R模型,体温正常;常温缺血组(NT组):建立全脑I/R模型,体温正常;亚低温缺血组(HT组),建立全脑I/R模型,体温降至32.5-33.5℃,持续3 h。于再灌注72 h取脑组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NT组和HT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多于Sham组(P<0.01),但HT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少于NT组(P<0.01);NT组和HT组的Bcl-2、Bax蛋白表达高于Sham组(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亚低温减少全脑I/R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但不改变Bel-2及Bax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chromosome 10 deletion phosphatase-tension protein homologue,PTEN)/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及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9C2细胞,对照组用无血清DMEM高糖培养基在37℃、5%CO2条件下培养28 h,其余各组制备缺氧/复氧模型,GB低剂量组和GB高剂量组在缺氧/复氧前1 h分别用终浓度为50μmol/L和200μmol/L的GB预处理,卡维地洛组在缺氧/复氧前1 h用终浓度为10μmol/L的卡维地洛预处理。检测H9C2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同时检测H9C2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PTEN、Akt、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 Akt,p-Akt...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细胞骨架稳定剂(Jasplakinolide,JSK)对糖-氧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and reoxygenation,OGD/Reox)后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体积及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取自大鼠脊髓的星形胶质细胞,将传代2~3次后的星形胶质细胞行糖-氧剥夺5h后再复氧,复氧同时将不同浓度(20、50、100、200和400nM)的JSK分别加入培养液继续培养12h,对照组用等量DMSO处理。用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分析观测不同时间点(0.5h~12h)及不同浓度JSK作用下星形胶质细胞体积变化和AQP4表达情况,同时观察肌动蛋白微丝聚合(filament actin,F-actin)变化情况,分析其可能机制。结果:在OGD/Reox后,与对照组比较,0.5h后星形胶质细胞的体积开始增加,1.5h后达峰值(9.44±0.27 vs 5.06±0.26,P0.05);50nM浓度JSK可明显减轻星形胶质细胞肿胀的严重程度(5.72±0.96,P0.05)。OGD/Reox后AQP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在复氧1.5h时达到峰值(1.21±0.029 vs 0.20±0.013,P0.01)。JSK处理显著降低了AQP4蛋白水平的升高(1.25±0.19 vs 2.01±0.26,P0.01)。分析表明JSK聚合的F-actin微丝是导致细胞膜AQP4下调的原因。结论:应用JSK可以减轻OGD/Reox引起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重组F-actin微丝和抑制AQP4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miR-124-3p在电刺激预处理减轻小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关系。方法将生长良好的BV2小胶质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0):对照组(C组)、OGD/R组、电刺激预处理组(E组)和miR-124-3p抑制剂组(I组)。C组在正常条件下培养, OGD/R组氧糖剥夺2 h后复糖复氧24 h, 制备OGD/R损伤模型;E组在氧糖剥夺前给予100 mV/mm的直流电刺激4 h, 余同OGD/R组;I组在氧糖剥夺前48 h转染micrOFF? mmu-miR-124-3p抑制剂, 余同E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IL-1β及IL-10浓度;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表面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M2型小胶质细胞表面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采用q-PCR法检测iNOS和Arg-1的mRNA及miR-124-3p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 其余3组细胞存活率降低, 上清液TNF-α、IL-1β和IL-10浓度升高, 细胞i...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缺氧后处理和二氮嗪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时钙网蛋白(CRT)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5月龄,分离心肌细胞,培养18 h后,随机分为6组(n=8):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后处理组(HP组)和二氮嗪后处理组(DP组).C组细胞于5%CO2培养箱内继续培养2 h;HR组细胞于95%N2-5%CO2培养箱中缺氧45 min,然后于95%O2-5%CO2培养箱中复氧1 h;HP组细胞于95%N2-5%CO2培养箱中缺氧45 min,然后复氧3 min,缺氧3 min,重复3次,再于95%O2-5%CO2培养箱中复氧1 h;DP组细胞于95%N2-5%CO2培养箱中缺氧45 min,然后给予50 μmol/L二氮嗪处理10 min,再于95%O2-5%CO2培养箱中复氧1 h.测定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CRT表达和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caspase-3活性升高,HP组和DP组CRT表达上调,HR组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P<0.05或0.01);与HR组比较,HP组和DP组caspase-3活性降低,CRT表达上调,游离钙离子浓度降低(P<0.01).结论 缺氧后处理和二氮嗪后处理可上调CRT的表达,减轻细胞内钙超载,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噬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hydroxy 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缺氧预处理(hypoxia preconditioning, HPC)对高糖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ation, A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采用高糖培养基培养72 h的心肌细胞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S组)、AR损伤对照组(AR组)、HPC组、渥曼青霉素+HPC组(Wo+HPC组)、雷帕霉素+HPC组(Ra+HPC组)。采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检测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LDH漏出率,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sas sociated protein light, LC3)-Ⅱ、Beclin-1、mTOR、PI3K表达和磷酸化(phospho, p)蛋白激酶B/蛋白激酶B(p-Akt/Akt)比值。 结果 与AR组比较,Wo+HPC组LDH漏出率、早期和晚期凋亡率降低(P〈0.05),LC3-Ⅱ和Beclin-1表达降低(P〈0.05),mTOR、PI3K表达和p-Akt/Akt比值升高(P〈0.05)。HPC组各指标与AR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PC组比较,Wo+HPC组LDH漏出率、早期和晚期凋亡率降低(P〈0.05),Beclin-1表达降低(P〈0.05),mTOR、PI3K表达和p-Akt/Akt比值升高(P〈0.05)。 结论 激活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自噬可明显改善HPC对高糖心肌细胞AR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小胶质细胞极化及酪氨酸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 8周龄, 体质量260~280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亚低温组(H组)。I/R组和H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阻断2 h后恢复灌注, 期间维持直肠温度36~37 ℃;H组于再灌注即刻用75%酒精行体表降温3 h, 维持直肠温度32~33 ℃。于再灌注24 h时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分), 随后麻醉下处死大鼠取脑, 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1型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2型标记物精氨酸酶1 (Arg-1)、磷酸化JAK2(p-JAK2)及磷酸化STAT3(p-STAT3)表达, 采用q-PCR法检测iNOS mRNA和Arg-1 mRNA表达, 采用ELISA法检测IL-6和IL-10含量。结果与S组相比, 其余2组mN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升高, 大脑缺血半暗带iNOS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低温缺氧复氧时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RCF)对H9c2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2):对照组(C组)、低温缺氧复氧组(HHR组)、RCF共培养组(Co组)和RCF共培养+低温缺氧复氧组(Co+HHR组)。C组于37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地氟醚预处理对缺氧/复氧(A/R)损伤的内皮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及钙网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分为三组:A/R组(Ⅰ组)、地氟醚1.0 MAC预处理+A/R组(Ⅱ组)和空白对照组(Ⅲ组).应用Fluo-3/AM荧光探针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游离Ca~(2+)浓度和钙网蛋白水平.结果 与Ⅲ组比较,Ⅰ和Ⅱ组细胞中游离Ca~(2+)浓度显著增高(P<0.01),但Ⅱ组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组细胞中游离Ca~(2+)负载有所增高,但钙网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 地氟醚预处理可通过降低细胞内的钙超载来减轻A/R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RNA-377-3p(microRNA-377-3p, miR-377-3p)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 H/R)人肾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renal tubule epithelial cell line, HK-2)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HK-2先置于三气低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亚低温组(MH组),每组24只。IR组和MH组采用线栓法进行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分离右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不置入线栓。S组和IR组置于室温下,MH组于缺血后10min给予亚低温处理并维持3h。分别于再灌注后4h(T1)、6h(T2)、12h(T3)和24h(T4)进行神经功能缺陷(NDS)评分。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海马GFAP蛋白和GFAP 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T1~T4时IR组和MH组大鼠NDS评分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升高,GFAP蛋白和GFAP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T1~T4时MH组大鼠NDS评分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明显降低,GFAP蛋白和GFAP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亚低温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GFA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神经营养素-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素-3(NT-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表达的影响,探讨NT-3对脊髓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和NT-3治疗组(C组),每组35只。B、C组用改良Allen′s法以30g·cm致伤大鼠T8脊髓制作损伤模型,C组经蛛网膜下腔导管于术后即刻、4h、8h、12h、24h、3d、7d注入NT-320μl(含NT-3200ng),B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A组打开椎板后蛛网膜下腔置管,不损伤脊髓,不给药。术后24h、3d、7d、14d对大鼠进行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于术后4h、8h、12h、24h、3d、7d、14d处死动物(n=5),取T8节段脊髓,甲苯胺蓝(Nissl)染色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和Bax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各时间点C组和B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1),但C组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Nissl染色C组大鼠脊髓损伤区较B组出血少、残存神经元多,A组正常。各时间点C组和B组大鼠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Bax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AOD)值均显著高于A组(P<0.01),但C组显著低于B组(P<0.05或0.01);各时间点C组和B组大鼠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Bcl-2阳性细胞AOD值均显著低于A组(P<0.01),但C组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结论:NT-3可能通过抑制Bax表达,提高Bcl-2表达,抑制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从而保护损伤的脊髓组织,这可能是NT-3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