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联合后部眼球筋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CRVO继发黄斑水肿66例(66眼)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阿柏西普组33例行阿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组33例行阿柏西普玻璃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视网膜大动脉瘤32例(32眼)纳入本研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B组行单纯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容相关眼部损伤急性期的临床表现。

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04/2021-10因美容导致的眼部损伤患者53例89眼,分析患者急性期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伤眼别、临床表现、致伤原因、治疗过程及预后。

结果:纳入53例89眼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45(平均28.4±6.7)岁。单眼损伤17例,双眼损伤36例。2种或2种以上眼部损伤可累及同一眼。导致眼部损伤的主要美容操作包括:纹眼线38眼(43%); 嫁接睫毛18眼(20%); 去除假睫毛11眼(12%); 涂睫毛膏8眼(9%); 双重睑手术6眼(7%); 其他8眼(9%)。主要眼部损伤类型包括:角膜损伤56眼(63%); 眼睑接触性皮炎26眼(29%); 结膜炎19眼(21%); 眼睑反应性水肿13眼(15%); 眼表异物12眼(14%); 睑缘细菌性感染10眼(11%); 其他5眼(6%),这其中包括因眼周注射玻尿酸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眼(1%)。74眼经过正规治疗可在1-2 wk内痊愈,3眼出现丝状角膜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眼预后差。

结论:美容相关眼部损伤见于中青年女性,引发眼部损伤最常见的美容操作是纹眼线,最主要损伤类型为角膜损伤。美容相关眼部损伤多数可以预防,治疗方法有效且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颈动脉狭窄伴眼部缺血性表现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经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并接受单纯药物、颈动脉支架置人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21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中有眼部缺血性表现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仅有眼部缺血临床症状者49例,占60.49%;确诊为眼部缺血性疾病者32例,占39.51%.后者24例行视网膜激光光凝、降眼压药物、睫状体冷冻等治疗.回顾分析时,对比分析CDFI和DSA检测发现的颈动脉狭窄程度与眼部缺血性表现的相关性,并依据CDFI血流成像系统评价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有眼部缺血性表现的81例患者中,一过性黑矇38例,占46.91%;眼前闪光30例,占37.03%;眼部红肿且伴眼眶周围疼痛者28例,占34.57%;复视11例,占13.58%;视力下降9例,占11.11%.确诊有眼部缺血性疾病的32例患者中,缺血性视神经病变9例,占28.13%;眼部缺血综合征和视网膜中央或分支动脉阻塞各6例,各占18.75%;视网膜出血5例,占15.62%;眼外肌麻痹4例,占12.50%;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占6.25%.颈动脉狭窄程度与眼部缺血性疾病发病率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837,P<0.05).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药物治疗(t=2.73,3.14;P<0.01).结论 颈动脉狭窄伴眼部缺血表现者,可出现一过性黑矇、眼前闪光、眼部红肿及眼眶周围疼痛、复视、视力下降等眼部缺血性临床症状以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部缺血综合征、视网膜中央或分支动脉阻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眼部缺血性疾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疗效显著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中心凹旁渗出性异常血管复合体(PEVA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夏邑县人民医院及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诊治的PEVAC 14例(14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3次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视力(BC...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广泛视网膜光凝(PRP)及阿柏西普(aflibercept)联合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南阳市眼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CRVO继发青光眼68例(68眼),按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单纯以PRP治疗,联合组以PRP及阿柏西普玻璃...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不同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RVO-ME)行抗VEGF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行玻璃体内注射VEGF者158例(158只眼)RVO-ME的临床资料。根据阻塞发生部位不同,分为分支静脉阻塞(BRVO)组102例,中央静脉阻塞(CRVO)组5...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后部眼球筋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弥漫性DME 60例(6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30例(30眼)。单纯行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者为对照组,曲安奈德注射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阿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4至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湿性AMD 79例(79眼)随机分为两组。阿柏西普组,39例(39眼),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雷珠单抗组,40例(40眼),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术后6个月及12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肾病性黄斑水肿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后部眼球筋膜下注射曲安奈德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糖尿病性肾病性黄斑水肿60例(6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分为雷珠单抗组及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组,各30例(30眼)。分别行0.05 ml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阿瓦斯汀(Avastin)治疗视网膜血管新生及渗出性疾病的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阿瓦斯汀治疗视网膜血管新生及渗出性疾病262例(310眼),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规范操作、严密的术后观察等围手术期护理,以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结果 经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玻璃体腔注射阿瓦斯汀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黄斑水肿明显减轻、中央视网膜厚度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明显消退、视力稳定并提高,未发生与药物或手术有关的眼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阿瓦斯汀治疗视网膜血管新生及渗出性疾病安全有效,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与大动脉炎相关的眼部症状的临床特点和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眼部表现,对影响眼部症状的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15例(22%)患者出现眼部症状,其中视物模糊11例(73%),一过性黑朦6例(40%),视野缺损4例(27%),虹膜新生血管2例(11%)。大动脉炎眼部症状的出现与年龄、性别、病变分型、C反应蛋白、血沉等因素均无相关性。结论:大动脉炎可以引起多种眼部症状;局部低灌注引起的缺血缺氧是引发大动脉炎眼部症状的原因之一;对伴有眼部症状的大动脉炎患者在全身治疗的同时应给与针对眼部症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评定眼底病的病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直观且客观[1].目前国内针对大鼠FFA检查多使用Heidelberg眼底血管造影设备,并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造影剂[2-4].但大鼠眼极小,与人眼比较存在屈光参差,用于人眼的造影仪器难于捕捉到清晰的大鼠眼底血管形态图像;另外,由于角质层厚、色素遮挡、反复注射等原因,可导致大鼠尾静脉注射困难.我们采用国外使用较多的MicronⅢ视网膜影像系统[5],以大鼠腹腔注射荧光素钠的方法对一组正常挪威棕色(BN)大鼠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模型大鼠进行了FFA检查,并与Heidelberg眼底血管造影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后部眼球筋膜下注射曲安奈德与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60例(60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资料.所有患者分为雷珠单抗组和曲安奈德组,每组30例(30眼).分别进行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及曲安奈德后部眼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眼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8例(128眼)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64例(64眼)。研究组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广泛视网膜光凝;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  相似文献   

16.
平阳霉素治疗眼部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博莱霉素A5)对眼部血管瘤的作用、剂量、用药时间、疗程和治疗效果。方法间歇性瘤内注射平阳霉素。结果资料完整者101例,随访1~3a,临床治愈率100%,瘤体消退完全,美容效果好。结论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是治疗眼部血管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商品名Lucentis)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临床确诊为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46例患者46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常规行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眼压、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矫正视力检查采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ETDRS)视力表进行.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单纯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组(注射组)、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激光治疗组(联合组)及单纯激光光凝治疗组(激光光凝组),分别为18、17、11只眼.治疗后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0±3.2)个月.随访期间采用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根据复诊情况,对注射组及联合组行重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重复注射次数.以末次随访为疗效判定时间点,对比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与药物和治疗方式相关的眼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注射组、联合组重复注射ranibizumab的平均次数分别为(5.4±0.4)、(3.2±0.6)次,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2.17,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有关的眼部和全身严重不良反应.末次随访时,注射组、联合组及激光光凝组患者ETDRS视力较治疗前分别增加了(7.3±8.7)、(8.5±6.0)、(1.6±6.9)个字母.注射组、联合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5.78,P<0.05);激光光凝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5,P>0.05).注射组、联合组视力增加字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0.05);注射组、联合组视力增加字母数分别与激光光凝组视力增加字母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2.81,P<0.05).注射组、联合组及激光光凝组患者CRT较治疗前分别减少了(110.6±43.1)、(125.5±35.2)、(50.7±19.7) μm,与治疗前CR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9、-14.70、8.55,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可以减少重复注射次数,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已经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视力的主要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异常表达被认为是DR的核心发病机制。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可以快速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及降低血管通透性, 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抗VEGF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DR的治疗, 近年来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次数呈爆发式增长。虽然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 但其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仍时有发生。因此, 本文将对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DR眼部及全身的不良反应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纯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单纯黄斑格栅激光光凝及二者联合治疗对弥漫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将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弥漫型DME 74例(82眼)分为单纯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组(A组,31眼)、单纯黄斑格栅激光光凝组(B组,24眼)和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组(C组,27眼)。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区厚度、FFA及注射次数。结果:治疗后A组和C组BCVA及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B组治疗后BCVA无改善;B组CMT治疗后1个月无改善,治疗后3及6个月CMT下降(P<0.05)。治疗后BCVA及CMT的改善程度A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优于B组(P<0.05)。治疗后6个月FFA改善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内康柏西普平均注射次数C组少于A组(P=0.001)。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激光光凝与单纯康柏西普注射治疗弥漫型DME效果相近,均优于单纯黄斑格栅激光光凝;黄斑格栅激光光凝可减少康柏西普注射次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单纯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商品名Lucentis)与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对照临床前瞻性研究.经最佳矫正视力(BCVA)、全视网膜镜眼底检查、眼底血管造影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ICNV患者27例27只眼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对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单纯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组(单纯药物注射治疗组)13例13只眼;PDT治疗1周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组(联合治疗组)14例14只眼.单纯药物注射治疗组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5 mg;联合治疗组参照PD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研究制定的标准先行PDT治疗,1周后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5 mg.治疗后1、2、3、6、12个月,采用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检查BCVA、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渗漏以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其中,BCVA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CNV未完全闭合仍有渗漏者,则再次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2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之间的最短间隔时间为1个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治疗后12个月,单纯药物注射治疗组患者平均logMAR视力为0.22±0.11,联合治疗组患者平均logMAR视力为0.21±0.12;2组患者平均logMAR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7,P=0.853).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单纯药物注射治疗组患者中10例CNV完全闭合,占77.92%;3例CNV部分闭合,轻微荧光渗漏,占23.08%.联合治疗组患者中12例CNV完全闭合,占85.71%;2例CNV部分闭合,轻微荧光渗漏,占14.29%.OCT检查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CNV强反射区域缩小,视网膜下积液吸收,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下降.单纯药物注射治疗组患者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为(167.96±10.69)μm,联合治疗组患者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为(171.64±11.30) μm;2组患者平均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7,P=0.389).单纯药物注射治疗组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的平均次数为(2.4±1.0)次;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的平均次数为(1.5±0.7)次.两组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的平均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1,P=0.009).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单纯药物注射治疗组患者中1例出现结膜下出血,其余患者未发现其他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单纯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或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均能减轻CNV渗漏,降低视网膜厚度,改善ICNV患者视力,无严重的眼部和全身不良反应.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可减少玻璃体腔注射的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